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召開。出席大會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等20人,代表全國各地黨員994人。共產國際的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陳獨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屆執行委員會作工作報告。會議通過了14個檔案,修改了黨章,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陳獨秀為總書記。這次大會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中共“四大”會址原為坐西朝東的磚木結構假三層石庫門民居,1932年1月28日毀於日軍炮火中。1987年11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遺址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點。

基本情況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屆次:第四屆
時間: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地點:上海
參會人數:20人
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15人
全國黨員人數:994人

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此後,工人運動逐漸恢復,農民運動日益興起,全國革命形勢迅速高漲,形成了以廣州為中心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國共合作建立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國內的革命形勢出現了熱氣騰騰的新局面。二七大罷工失敗後低落的工人運動逐步恢復,廣東的農民運動得到發展,革命軍隊因黃埔軍校的創辦建立起來,國民黨的各級組織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國民黨內左右派的分化日趨明顯,統一戰線內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也日趨尖銳。在波瀾壯闊的大革命洪流中也潛伏著令人不安的暗流。1924年6月,國民黨內的右派分子鄧澤如、張繼、謝持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提出《彈劾共產黨案》,聲稱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於本黨之生存發展,有重大妨害”,“絕對不宜黨中有黨”。8月,張繼等又拋出所謂《護黨宣言》,誣衊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目的是消滅國民黨。

面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中共中央於7月1日發出黨內通告,要求各級黨組織堅決揭露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活動。陳獨秀、惲代英、瞿秋白、蔡和森等連續發表文章,痛斥國民黨右派違背國民黨一大政綱、破壞革命隊伍內部團結的反動言行。此刻,擺在共產黨人面前的重要問題是:在這場日益高漲的大革命浪潮中,共產黨人是應當在國民黨的旗幟下為了國民革命運動去組織中國工人、農民以及青年,還是應當由共產黨直接去組織民眾?

為了總結國共合作一年來的經驗,加強對革命運動的領導,回答黨所面臨的許多新問題,制定新的工作方針和政策,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作準備,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詳情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證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出席大會的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譚平山、周恩來、彭述之、張太雷、陳潭秋、李維漢、李立三、王荷波、項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著全國994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
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是研究和討論中國共產黨如何加強對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的領導、工人階級如何參加民族革命運動以及黨在組織上和民眾工作上如何進行準備的問題。
陳獨秀主持大會,並代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做了工作報告。維經斯基、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等先後在會上作了有關的報告或發言。大會經過討論,通過了《對於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代表報告之議決案》、 《對於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之議決案》 、《對於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代表報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狀況之議決案》、《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對於職工運動之議決案》、《對於農民運動之議決案》以及對於青年運動、婦女運動、黨的組織、宣傳工作等11個決議案,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並且發表了《中共第四次大會對於列寧逝世一周年紀念宣言》,以紀念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逝世一周年。
大會圍繞當前的中心工作,選出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新當選的中央執行委員共9人: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項英、瞿秋白、彭述之、譚平山、李維漢;候補執行委員5人:鄧培、王荷波、羅章龍、張太雷、朱錦堂。在隨後舉行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獨秀當選為中央總書記兼中央組織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傳部主任,張國燾任中央工農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傳部委員,以上5人組成中央局。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
大會還在總結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黨同國民黨關係的新政策,基本方針是:打擊右派,爭取中派,擴大左派。大會強調指出,共產黨要在國民黨內和黨外,堅持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為適應革命大發展的需要,大會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並決定將原黨章中有5人以上方可組織小組的規定,改為“有三人以上即可組織支部”。

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和通過了以下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
《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中共第四次大會對於列寧逝世一周年紀念宣言》
《對於婦女運動之議決案》
《對於農民運動之議決案》
《對於青年運動之議決案》
《對於職工運動之議決案》
《對於宣傳工作之議決案》
《對於組織問題之議決案》
《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
《對於托洛茨基同志態度之議決案》
《對於出席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代表報告之議決案》
《對於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代表報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狀況之議決案》
《對於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之議決案》

中央領導機構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新當選的中央執行委員共9人: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項英、瞿秋白、彭述之、譚平山、李維漢;候補執行委員5人:鄧培、王荷波、羅章龍、張太雷、朱錦堂。在隨後舉行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陳獨秀當選為中央總書記兼中央組織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傳部主任,張國燾任中央工農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傳部委員,以上5人組成中央局。

代表名錄

李維漢 周恩來 陳潭秋 李立三 蔡和森 陳獨秀 鄧培 鄧中夏 范鴻劼高君宇 黃平 李大釗 李啟漢 李逸 林育南
羅章龍 彭述之 瞿秋白 趙濟 阮章 譚平山 汪壽華 王荷波 向警予 張太雷 鄭超麟 朱錦棠 莊文恭 劉清揚 沈定一 王華芬 張伯簡 張申府 緯經斯基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工農聯盟》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對黨在當時要解決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了闡述和回答,而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會議通過的檔案指出:對於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不是以附屬於資產階級的身份,而是以自己階級獨立的地位和目的參加的。在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雖還幼稚,但因為它最受壓迫,所以最有革命性,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有無產階級的有力參加,並取得領導地位,才能取得勝利。

黨的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政黨應該知道無產階級參加民族運動,不是附屬資產階級而參加,乃以自己階級獨立的地位與目的參加”。“無產階級是最有革命性的階級”。所以,民主革命“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並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關於工農聯盟,《對於農民運動的議決案》闡明了農民是無產階級同盟軍的原理,強調了農民在中國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發動農民起來鬥爭,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和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會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內容作了較完整的規定,指出在“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的同時,既要“反對封建的軍閥政治”,又要“反對封建的經濟關係”,這表明,此時黨已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要點提出來了。
大會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工農聯盟問題,指出:農民是無產階級天然的同盟者,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若不去發動和組織農民鬥爭,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黨的“四大”關於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的闡述,表明黨已經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要點提出來了,對中國革命規律的認識又前進了一步。

黨的四大作出的各項正確決策,為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此後,全國的革命形勢迅速發展,工人運動風起雲湧,農民運動轟轟烈烈,大革命的高潮來臨了。

中央委員相冊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蔡和森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李大釗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李維漢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彭述之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瞿秋白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譚平山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向警予

相關詞條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

屆次 時間 地點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楊家嶺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蘇聯莫斯科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漢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廣州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上海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南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