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文化研究論叢》

《鹽文化研究論叢》

《鹽文化研究論叢》是由巴蜀書社出版。主要內容涵蓋鹽政、鹽務與鹽法,鹽業遺蹟考察、鹽業人物、鹽業與的方文化、鹽文化與開發利用、鹽業科技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專輯收錄了全國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鹽業機構的專家、學者提交給中心首屆學術研討會

《鹽文化研究論叢》封面鹽文化研究論叢》封面

的學術論文及譯作共28篇。其主要內容有六個部分:一、鹽與文化:鹽業在歷史上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而且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與興盛,從而形成了不少“鹽味”十足、“鹽色”濃郁的“鹽文化”現象,如“揚州文化”、“巴文化”、地方會節、自貢報業,以及大量有關鹽的文學作品等。二、鹽與政務:通過對我國歷史上“鹽鐵”時代和其後不同時代有關鹽政、鹽務加以探究分析,揭示了鹽業發展與發達對一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社會各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貢獻。三、鹽與科技:對鹽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其中“火井”堪稱我國鹽業科技史上的奇觀。四、鹽與契約:鹽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鹽業契約的產生與發展。通過對我國早期鹽業契約的描述與分析,展現其豐富全面、博大精深的內容,及其重要的文獻價值和參考價值。五、鹽與社會發展: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鹽業資源與旅遊發展、城市發展的緊密關係,以樹立以鹽為特色的科學發展觀,為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目錄

明清徽州鹽商的文化特點
“嘉惠士林”的清代揚州鹽商——鹽商營造的揚州人文環境
渝東鹽場的民俗節
范旭東與“永久黃”集團的企業文化
中國鹽業與地方會節
鹽與中國上古文化——立足於三峽地區鹽資源與巴文化關係的考察
南通鹽文化散論
明清長篇小說中的“鹽”現象發微
民國時期自貢報業的鹽文化特色
中國鹽業神話傳說探析
聖人與鹽——渚淡古代先賢與鹽的不解之緣
中國歷史上的“鹽鐵時代”及其地位
西蜀經濟圈的形成與發展——以秦漢時代為中心的討論
隋唐五代鹽政與三峽鹽業
宋代福建路海鹽產地
南宋後期鹽政考論
明代食鹽卵巢與邊防邊
關於中國早期鹽務現代化的幾個問題
抗戰前期江西食鹽供銷問題述論
抗戰時期富榮鹽場增產趕運述略
宣榮地區鹽業經濟中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和發展
中國火井歷史新證
鹽業契約論——以自貢鹽業井開鑿契約為例
鹽業旅遊
自貢文化資源與旅遊業的開發
關於鹽都自貢城市早期現代化的思考——兼論西部中小專業城市發展的道路
附錄自流井川南鹽務稽核分所往來文電選擇

鹽文化的相關知識

我國鹽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世界鹽業,莫先中國,中國鹽業,發源最古。在昔神農時代 ,夙沙初作,煮海為鹽,號稱鹽宗,此海鹽所由起。煎鹽之法,蓋始於此”(左樹珍:《中國鹽政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後,最早出現有關鹽業史料是《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 供百事之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