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紅》

《青紅》

《青紅》是由王小帥自編自導,高圓圓,李濱,秦昊,姚安濂,王雪洋等主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所造成的,是計畫年代的政策使然。《青紅》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歷程。青紅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隨內遷的工廠,由沿海繁華的大都市上海遷移到了內地邊遠的貴州,當時這被叫做支援三線建設。將近二十年過去了,無數個如青紅家一樣的家庭就像無數浮萍一樣被扔在這塊遠離故土的地方。

基本信息

《青紅》《青紅》
《青紅》以緊密相聯的雙線敘述,一邊是子女們的情感遭遇,一邊是父輩們對返回故土上海的商討。兩代人由於不同的思維造就了激烈衝突,父女兩人性格的迥異,內斂與張揚,叛逆與正統……通過父親押解犯人般看管自己女兒、女兒以絕食對抗“暴政”以及後來的私奔、強姦、自殺、槍斃等等觸目驚心的過激行為告訴我們,這一切都並非正常,而是扭曲、畸形的,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過失,更讓人分明感覺到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所造成的,是計畫年代的政策使然。

基本資料

《青紅》《青紅》
中文名稱:青紅
英文名稱:《Shanghai Dreams》
導演:王小帥
主演:高圓圓李濱秦昊
上映:2005年05月17日
地區:中國
對白:國語
顏色:彩色
時長:123分鐘
類型:劇情
字幕:中/英文

劇情介紹

《青紅》《青紅》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歷程。青紅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隨內遷的工廠,由沿海繁華的大都市上海遷移到了內地邊遠的貴州,當時這被叫做支援三線建設。將近二十年過去了,無數個如青紅家一樣的家庭就像無數浮萍一樣被扔在這塊遠離故土的地方。而當初因具有戰略意義而遷移的工廠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本以為將終老此地,人們開始惶惶不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許多家庭都開始在想辦法能夠回到上海老家,那裡有他們熟悉嚮往的生活環境,是他們的根,也能夠給下一代更好的前途。這些家庭正面臨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青紅的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青紅並不理解父母的願望。她和她的夥伴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就是她人生中記憶的一切。在青紅心中,這裡才是她的家園,有童年的樂趣,有真誠的友誼,還有在青春萌動的心中難以割捨的初戀--小根,一個來自當地農民家庭,剛剛進工廠做臨時工的小伙子。

女兒心中美好的戀情,在父親看來卻是一個最大的障礙。青紅父親開始嚴密的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摧毀這段感情。為了阻斷女兒的戀情,青紅父親像押解犯人一樣,每天跟著女兒上下學,編造病假條以盡力壓縮女兒與外界接觸的空間。

青紅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折磨,心中充滿對父親粗暴干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幫助下,青紅以各種方式和藉口與

《青紅》《青紅》
父親周鏇、對抗。直至使用絕食這樣的極端手段。

在青紅近乎搏命式地抗爭下,父親暫時退縮了。青紅重新獲得一絲自由空間。與此同時父親也加快了步伐,決意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把全家遷回上海。青紅被父母絕望的行為所震動,開始猶豫在感情與家庭之間。

在青紅父親與同事策劃拋棄戶口、工作,不顧一切離開貴州的時候,青紅與小根在後山相會了。小根不解於青紅突然冷淡的態度,而青紅也無法講出家庭正在發生的私密,在愛恨交織情緒亢奮的狀態下,小根不顧一切的占有了青紅……

導演心語

《青紅》《青紅》
這個電影帶有了我過去生活過的那個地方的些許印記。我們家在六十年代隨著我媽媽的工廠離開上海來到貴州。無數個家庭就向無數個浮萍一樣無根無基地在異鄉漂流。後來我們大了,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改善,而根卻越來越深的扎在了那裡。很多家庭的父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開始想辦法自己解決回故鄉的問題。

這個電影中的主角們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情況。可是,長大了的下一代不會理解父母的心愿,他們對故鄉一無所知,他們熱愛的恰恰是腳下這塊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還有,更重要的,是那裡的人,他們情竇初開,戀愛開始了。這加緊了父母們的危機感,他們不想看到下一代繼續他們的命運,於是兩代人的矛盾開始了。青紅及青紅們的命運開始了改變的過程。我想用這部自己一直想拍的電影來獻給我的父母和那些和他們有著同樣命運的人們。

爭議

《青紅》《青紅》
藝術片是否需要商業的走秀
星美傳媒透露,《青紅》在坎城獲獎之後的內地宣傳活動,幾乎每到一個城市都會發生許多感人的故事,許多有過知青經歷的朋友在觀看完影片後都非常激動,忍不住跑到台前和王小帥擁抱。一位來自佛山的大姐,由於當地還沒有上映此片,特意跑到廣州觀看電影,也許有過相似的愛情經歷,她一見到高圓圓眼淚就止不住。上海、廣州兩地的大學生都紛紛自組團體前來與導演交流。而北京點映期間,新影聯的院線上座率每場達到46%-48%,比一般大片的上座率高出20%多;深圳地區對《青紅》尤為喜愛,在正式上片之前,憑藉宣傳場的票房就已經取得10萬元的成績。深圳新南國影院副總經理李先生介紹,見面會和點映能夠出現這么好的效果讓他們很意外,而且觀眾層也分布十分廣泛。

不過王小帥和主演在參加全國各地首映活動風光無限的同時也引起諸多爭議。王小帥表示,他不會因為某些爭議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和需要做的事情。他說,這就好比有人要拿“板兒磚”拍我,我不怕,我還會拿起他們的“板兒磚”蓋中國房子。我的這部電影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電影立項時,電影局就給我很多很好的建議,審片的時候各級領導又為了我的片子加班加點,此外在最後上映的時候,由於影片從8月份上映提前至6月初,單數字拷

《青紅》《青紅》
貝製作這一個環節,就得到中影集團、中影合拍公司、中影數字院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20多天的洗印周期縮減至10天內完成。現在上映的時候,各地院線公司和影院的都給我極大的幫助,我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觀眾也都給我很大鼓勵,我們劇組常開玩笑說,他們不辭辛苦來看我們的《青紅》,容易嗎?所以我不會因為某些報導影響我,我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情,用我的實際行動報答幫助過我的人和喜歡我作品的朋友。中國電影需要百花齊放,我的《青紅》也算在其中添加一點色彩吧,為此辛苦一點我覺得是應該的。

對於“《青紅》走秀”,“宣傳炒作”這種聲音,北京新影聯總經理助理高軍先生認為,“炒作”正是藝術影片目前應該需要的,現在不是“多”的問題,而是“少”的問題。高軍說,“一個商品進入市場的時候,必定需要一個推銷的過程,做廣告也好,宣傳也好,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現在正是藝術類影片培養的過程,特別是像《青紅》這種獲得國際大獎的影評,應該讓大家了解,讓大家對國產影片有信心。

評論

《青紅》的故事敘述是傳統的直線性,影片第一個鏡頭就是山區教學樓的一角,幽暗的過道上撐有幾把油布雨

《青紅》《青紅》
傘,透過窗欞可以隱約看見飄揚的紅旗,操場上的喇叭里正放著廣播體操的節律……如同新聞報導的開篇——交待了故事發生的地方、年代以及主人公的學生身份。接下來的情節發展便一直沒有多少懸念,高潮也一次次在父女間的對抗中變得沉悶而晦澀。父親表達愛的方式是暴戾而不講分寸的,跟蹤、懷疑、專制,甚至對女兒有一種心理虐待的傾向,原因就是他對自己、對現狀、對社會的不滿發泄,他覺得不能讓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雖說那是個從上海遷移到邊遠的貴州山區,進行三線建設的移民家庭,但對19歲的青紅來說,閉塞的小山區就是她的家,有她所有的記憶,包括懵懂的初戀。她不理想父親為何對自己那樣喜怒無常,她壓抑但並不反叛;她克制但並不放棄,家庭危機由此蔓延……青春對於人到中年的父親來說,那就是一種不堪、一種悔恨、一種羞辱,但對於青紅來說,青春本應該就是對理想的快樂衝動,可一切隨著小根酒後一次失控的施暴,青春、理想在瞬間統統被無情地砸個粉碎,我們聽到了父親復仇時不停地咆哮,鮮血從青紅的指尖滴灑著……這時,影片出現了一種自覺的文化意識——“殘酷”成了主題。

不能如某些人所言,《青紅》純粹的殘酷青春寫照就代表著頹廢藝術。首先,它是一部自傳體式的青春史,記錄

《青紅》《青紅》
的是王小帥他們這一代人親歷的生活縮影,電影本意不在控拆,而在敘述,其次,它是極具個人色彩的影像文本,它反映的只是某個片段,而且帶著特殊的孤體寓意,充其量只能算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個記憶符號,更不能以偏概全,強調它的殘酷寫真。當然,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青紅》為何會博得柏林電影節評審會的青睞,除了好奇,更多的可能是在藝術層面上的巧妙迎合,藝術不一定要會講故事,卻要會表現,真實的表現。

《青紅》里的人物塑造無懈可擊,非要說有硬傷的話,就是它的藝術表現力過於傳統和單一,缺乏情節,缺乏人性衝突時的爆發力,它沒有《孔雀》豐滿和深刻,沒有《一個陌生女人來信》的反傳統、絕對化的矛盾表現,沒有《站台》頹廢中的希望之光,甚至沒有王小帥4年前獲柏林銀熊獎的《十七歲腳踏車》那樣充滿戲劇性和悲慟性,更沒有《可可西里》里的民族大義和社會責任感。但不可否認,《青紅》散發有獨特而濃郁的時代氣息,它就像一個蒙塵的精美刻紋花瓶,殘酷只是歷史沉澱下來的灰末,一次次教訓後的坦然和自信將隨著記憶之風使塵埃盡散而去,不變的青春紋飾還會重展華彩。

精彩劇照

《青紅》《青紅》
《青紅》《青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