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英國男演員]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成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故事從小丑帶著手下搶了一家黑道的銀行開始,手下們被小丑的伎倆玩弄,開始自相殘殺。當假冒的蝙蝠俠試著阻礙黑道與稻草人之間的毒品交易。此時真的蝙蝠俠現身,而後他在戰鬥中因為盔甲太過笨重而受了傷,讓他想重新設計蝙蝠裝。蝙蝠俠、高登隊長和新的檢察長哈維丹特計畫將黑幫斬草除根,哈維就能當上公開的英雄。同時布魯斯發現瑞秋在與丹特交往。
黑幫老大開會討論如何對付蝙蝠俠、高登和丹特,華裔的黑幫會計劉先生告訴黑幫老大,他搶先在丹特所策劃的扣押黑錢計畫執行前,就將黑道的錢移往香港。小丑突然現身並提議用一半的黑錢,來雇用他殺死蝙蝠俠,遭到黑幫拒絕。
當蝙蝠俠順利抓住逃回香港的劉並轉交給高登後,黑道同意雇用小丑殺死蝙蝠俠。此時小丑向全高譚市宣布,只要蝙蝠俠一天不自首,往後每天都會有人死亡。當小丑暗殺了警長羅伯和審判黑幫的法官等公眾官員後,布魯斯決定自首。在他自首前,丹特搶先宣稱自己就是蝙蝠俠,希望藉此引出小丑。小丑中計現身想殺死丹特,卻被高登和蝙蝠俠阻止並被逮捕。
蝙蝠俠開始審問小丑,他透露瑞秋和丹特已被帶到城市的兩端,並放置了兩個遙控爆裂物,之間的距離讓蝙蝠俠無法同時救他們。蝙蝠俠立即出發去救瑞秋,同時高登和警察去救丹特。但小丑故意將瑞秋與丹特的位置說反,讓兩人救的對象相反。通過炸彈的掩護,小丑和劉先生順利逃出警局。蝙蝠俠即時救到丹特,但丹特被火燒掉了左半張臉,被送往醫院。高登卻沒救到瑞秋,讓她在爆炸中身亡。丹特因瑞秋的死陷入瘋狂。此時小丑來到醫院釋放了丹特,並說服他必須向警察、黑幫、高登和蝙蝠俠復仇,丹特成為了雙面人。
當哈維一一質問並用硬幣決定貪污警察和幫派份子的生死時,小丑把一半黑幫的錢和劉先生一起燒掉。小丑再次向眾人宣布他將會統治街道,留在高譚市的市民在夜晚來臨時都將受他統治。橋和隧道因為小丑的炸彈威脅而封鎖,政府開始以渡輪撤離民眾。小丑已事先在兩艘渡輪上放了炸彈,一艘載著普通民眾,另一艘載著囚犯,並告訴兩邊的乘客,自救的方法就是先用他準備的引爆器,引爆另一艘船隻。否則,兩艘船都會在午夜時被遙控炸毀。蝙蝠俠鎖定了小丑的位置並阻止他炸毀船隻。被打倒後,小丑了解蝙蝠俠是不可能墮落腐敗的,丹特卻不是。小丑已將丹特的狂怒釋放出來。蝙蝠俠發現丹特綁架了高登和他的家人,被帶到瑞秋死亡的大樓殘骸。丹特開始用擲硬幣來決定他自己、蝙蝠俠和高登兒子的生死。丹特朝蝙蝠俠的腹部開了一槍。就在丹特決定小男孩的生死前,蝙蝠俠撲倒了丹特,兩人同時墜樓,丹特無意識地倒在地上。
蝙蝠俠和高登知道若哈維謀殺警察等5人的事傳出去,會讓城市混亂且道德淪陷,而這就是小丑的最大目的。蝙蝠俠說服高登,蝙蝠俠自己扛下這些罪名,以維持哈維的英雄形象。
片尾高登發出了蝙蝠俠的追捕令,砸毀了蝙蝠信號燈,並給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稱號。

影片幕後

這部預算達到了1億5千萬的商業大作除了常規的拍攝部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還大膽融入了IMAX的拍攝手法,也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事實上,早在15年前,諾蘭就計畫著拍攝一部完整的IMAX影片。而這部《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中則有4組主要的動作場景以及一些靜態的戲劇性時刻,採用了IMAX拍攝技術,大大提升了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影片的視覺水準。而影片在美國芝加哥以及英國的倫敦的拍攝工作都同樣進展順利,為影片的最後按時“竣工”贏得了時間。作為1940年創作出“小丑”這個角色的漫畫大師之一,傑里·羅賓森也以顧問的身份趕到片場,為希斯·萊傑的表演做了相當有價值的指導工作。而且羅賓森多年的合作夥伴資深漫畫家鮑勃·凱恩也鼎立相助,此人早在1989年的《蝙蝠俠》中便以顧問的身份現身。

另外,與兩年前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裝備相比較,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戰袍——-蝙蝠衣則進行了進一步升級和改進。而且讓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穿著起來也舒服了許多,使其在表演時更加得心應手。新款蝙蝠衣是由200個獨立的橡膠玻璃纖維金屬網絲尼龍碎片組建而成的,裡面包含了非常複雜的剪裁工藝,然後再加上非常有彈性的皮帶進行固定,這樣貝爾穿起來可以顯得更合身。身後的斗篷則是以機車騎手的安全帽為基本設計理念的,在頸部的接縫處完全斷開,這樣貝爾可以隨意地上下左右扭動他的頭。另外,還設計有全新的白色目鏡,為蝙蝠俠提供了聲波定位的全新功能。

演員陣容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作為好萊塢漫畫改編盛宴中的大菜之一,《蝙蝠俠》系列的演員陣容勿庸置疑是明星加大腕兒的組合。尤其是這部續集之作在保持了前作的老牌演技派打底、硬漢加美女領銜的宗旨之外,片中最為出彩的大反派則選中了近年來名氣大漲、演技迅速提升的澳大利亞牛仔希斯·萊傑。而事實上,“小丑”這個角色在希斯·萊傑將其攬入懷中之前已然被競爭得相當激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羅賓·威廉斯,《達文西密碼》中成功晉升好萊塢商業片頭等陣容的保羅·貝坦尼,以及演技超強的年輕奧斯卡影帝亞德里安·布洛迪都曾表示過對對飾演“小丑”的濃厚興趣。但最終,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還是將此重任放在了澳大利亞人的肩上。希斯·萊傑自然也不負眾望,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出這個瘋狂的惡人“小丑”,希斯·萊傑曾獨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間裡待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從分析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行動姿態甚至到小丑的聲音,尤其是小丑的聲音是最難模仿的。另外,萊傑在“修煉”期間還開始寫日記,日記本上記錄的都是他在這一個月中體會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覺,以方便自己在拍攝的時候隨時為自己“提神”。而且,希斯·萊傑還仔細看了艾倫·摩爾創作的漫畫系列《蝙蝠俠:致命的玩笑》(Batman:TheKillingJoke)和《ArkhamAsylum:ASeriousHouseonSeriousEarth》,並從三十多年前的影片《發條橘子》中模仿亞歷克斯以及已經去世的搖滾明星席德·維瑟斯的一些特徵,以豐富自己對“小丑”的詮釋。簡直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關於主演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克里斯蒂安·貝爾則在兩年前卸下“蝙蝠戰衣”之後堪稱廣泛地過足了演戲的癮。先是協助柯林·法瑞爾勇闖《新世界》;接著在《重見天日》中上演勝利大逃亡;然後是《魔道爭鋒》中與休·傑克曼拼得你死我活;又在荒涼野蠻的西部用性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趕上3點10分去猶馬陣的火車”,不但贏得了榮譽更贏得了對手的無比尊重;最後在《我不在那兒》里與“新對手”希斯·萊傑、凱特布蘭切特等眾多明星以各自的特點共同詮釋了偉大的“流浪歌手”輝煌而傳奇的一生。可見,在短短的兩年內,克里斯蒂安·貝爾用他勤奮而富有激情的衝勁兒,向世人證明著自己的進步和努力,顯然也贏得了觀眾和影評界的尊重和肯定。此番重披黑色戰袍,與“老對手”再度鏖戰,給人以全新的視聽享受。

影片簡評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小丑的拍攝現場
“小丑”真身的不幸隕命,不但成為影片宣傳的爆炸性因素,還讓人們在痛心失去一位好演員的同時,也不由得擔心起電影業“荼毒生靈”的技能不斷增長的可怕。不過,電影終究是藝術、是娛樂,感同身受的同時,還是欣賞吧。尤其是那些喜愛漫畫、喜愛動作、喜愛商業大片的冬粉們。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曾表示,他執導的這部《蝙蝠俠之黑騎士》深受1995年的警匪片《盜火線》的影響。並著力將這部漫畫改編新作打造成一部全新的警匪對戰、正邪交鋒的佳作。

造型恐怖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雙面人
《蝙蝠俠6》“雙面人”造型恐怖令人膽寒
影片中的一位重要角色“雙面人”的“慘烈”造型,其醜陋程度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雙面人”是《蝙蝠俠》系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角色,他原名哈維·丹特,曾是高譚市的地區檢察官,一度是蝙蝠俠真身布魯斯的密友。但一次發生在法庭上的意外使他半張臉全部毀容,從而人格分裂,成為無惡不作的恐怖分子。

在1995年《永遠的蝙蝠俠》(BatmanForever)中“雙面人”的角色是由湯米·李·瓊斯所飾演,而在全新的影片中將由艾倫·艾克哈特(AaronEckhart)出演新版“雙面人”,此次“雙面人”的臉部特效製作將由著名特效公司Framestore CFC負責,今年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黃金羅盤》便是他們的傑作。

首映式

和其他首映式不一樣,葬禮的氣氛代替了《蝙蝠俠6》(DarkKnight)首映式的紅地毯。在場的影星們身著清一色的黑色服裝,紀念已故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HeathLedger)。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主創著黑衣紀念希斯-萊傑
該片的影星陣容包括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Bale)、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以及麥琪·蓋倫哈爾(Maggie Gyllenhaal)。當天出席首映式的其他好萊塢影星還包括布萊克·萊弗利(BlakeLively)、勞倫·康拉德(LaurenConrad)、艾米麗·赫斯基(EmileHirsch)以及伊迪·凡爾克(EdieFalco)。

希斯·萊傑出演的小丑得到了極高的評價,與希斯中合作過的克里斯汀·貝爾也十分欣賞希斯的天賦,“他太棒了,他的天賦令人難以置信。他表演時十分投入,和他演對手戲很過癮。”

女星麥琪·蓋倫哈爾補充說:“他所達到的高度對於每個偉大的演員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人都難免犯錯,我們無權評論他的私生活,他只屬於他自己。”

貝爾還說:“我真希望他現在和我們站在一起,我本來以為他不會缺席今天的首映式。”

媒體評價

《帝國雜誌》毫不猶豫的給出了5星評價,並且把它稱為是希斯·萊傑的電影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萊傑的電影,而他在電影中的表演也是巔峰級的。他塑造的小丑形象借鑑了艾倫·摩爾(Alan Moore)的《死亡玩笑》(The Killing Joke)以及傑夫·羅布(Jeph Loeb)的《漫長萬聖節》(The Long Holloween)。這兩部經典漫畫讓他塑造的小丑成為一個活脫脫的純惡形象,強大而瘋狂,目空一切。毫無疑問,這個混亂的角色會把蝙蝠俠逼到死角里。在這部電影中的出色發揮讓萊傑再次進入奧斯卡獎的討論範疇,而一些憤世嫉俗的觀眾也戲稱萊傑的猝死是最好的票房催化劑,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他的這次絕唱定會讓人映像深刻。

至於貝爾扮演的蝙蝠俠則被定義為遊走在“人”與“俠”之間。他不會淪為蒂姆·伯頓(Tim Burton)指導下那種尼克爾森(Nicholson)的綠葉。貝爾扮演的蝙蝠俠前所未有的肌肉發達,而諾蘭的劇本給與每個角色充分的發揮空間;他扮演的蝙蝠俠也前所未有的糾結,內心仍然無法擺脫幼年的悲劇——這位DC漫畫史上最著名的黑暗英雄甚至看起來像是多愁善感的男孩。但是這樣一來,這個角色在面具下也擁有更多的人性元素。不再冷血的蝙蝠俠與瘋狂的小丑將合演一出精彩的小提琴協奏曲。”

蒂姆·伯頓指導的《蝙蝠俠回歸》(Batman Returns)中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的蝙蝠俠完全淪為配角,而傑克·尼克爾森扮演的小丑更加吸引人

《好萊塢報導》把劇中的善惡對決主題比喻為陰陽調和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黑騎士》是一劑興奮劑,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把爆炸,飛車,肉搏和空中救援等刺激的元糅合在一起,加上那個原本就神秘而喜怒無常的“蒙面角鬥士”,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可以輕易把觀眾的熱情調動起來。作為一名優秀而思路清晰的導演,諾蘭喜歡把電影的構建於演員和主題之上。這部電影的主題無非是善與惡,英雄與惡棍的對決,但是漫畫元素的加入讓這部電影和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等人的黑幫片相差甚遠。《黑騎士》一片對於英雄和惡棍的定位甚至有些類似於太極中的“陰”和“陽”——善並不一定完全壓倒惡,而只是達到相對的平衡。就角色而言,貝爾扮演的蝙蝠俠甚至有些哈姆雷特的成分在內,幼年的悲劇讓他憎恨並且向一切惡勢力復仇。萊傑的表演是優秀的,他抑揚頓挫的語調,慵懶的神態,來自大腦的瘋狂意識往往讓他的身體和腦袋神經質的抽搐,這一切都和漫畫中的那個小丑完美融合在一起。至於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阿爾福瑞德(Alfred)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的科學家角色則不功不過,這樣的角色定位不會給他們太多的發揮。

《綜藝》覺得希斯·萊傑的表演更超前人
《黑騎士》是上一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的成功延續。萊傑的死讓他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成為絕唱,而眾多觀眾將懷著悲傷和興奮的複雜心情觀看這部電影。萊傑的出色演繹讓人們輕易忘記過去那些曾經的小丑扮演者——凱撒·羅梅羅(Cesar Romero)和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萊傑的表演讓他們看起來才是真正的“小丑”。

破多項紀錄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蝙蝠俠6》首周收1.5億破影史12項紀錄《蝙蝠俠6》首周末三天以1.5534億美元的新紀錄創造了歷史,超越了《蜘蛛俠3》在2007年5月的紀錄。在《全民超人》《機器人瓦力》《地獄男爵2》的夾攻下,“蝙蝠俠”和“小丑”的魅力讓把所有觀眾趨之若鶩,首日6785萬美元的票房僅僅是一個開始,雖然周六4800萬美元,周日3949萬美元的票房有所遞減,但由於首映日票房的超級基數,讓《蝙蝠俠6》狂破十項紀錄,讓全世界為之臣服:

1、最佳午夜場紀錄

觀眾們把3040間放映廳坐得滿滿的,只為了第一時間一睹“蝙蝠俠”的真面目,而創造的1848萬美元的紀錄,讓《星球大戰前傳3》辛辛苦苦創造的1690萬美元的紀錄成為第一個殉葬品。

2+3:首映日+單日票房紀錄

《蝙蝠俠6》首映日6785萬美元的紀錄打破了《蜘蛛俠3》在2007年創造的5980萬美元的紀錄。

4、最佳首周末票房紀錄

《蝙蝠俠6》首周末票房1.5534億美元,同樣打破了《蜘蛛俠3》在2007年創造的1.51億美元的紀錄。

5、最大規模上映紀錄

這個瘋狂的周末,共有4366間放映廳為《蝙蝠俠6》服務,打破了由2007年《加勒比海盜3》創造的4362間紀錄。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6+7、IMAX最佳午夜場票房+IMAX最佳周末票房

64萬美元在IMAX午夜場票房的紀錄里已屬第一,2007年《蜘蛛俠3》在IMAX劇院裡的470萬美元周末票房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歷史,被《蝙蝠俠》的621萬美元拋在了伸手。

8、北美7月最佳周末票房

這一次被踩在身下的不再是可憐的“蜘蛛俠”了,2006年《加勒比海盜2》1.35億的紀錄成了新的墊腳石。

9、票房最快破億紀錄。

雖然和《蜘蛛俠3》一樣花了兩天的時間,但突破一億的時間上,《蝙蝠俠6》明顯提前。

10、2008年度最佳首映周末票房紀錄

史匹柏花了20年時間才推出了《奪寶奇兵4》,1.01億美元的紀錄已經成為幾近仰望的喜馬拉雅,但“小丑”的魅力還是比老邁的瓊斯博士強,1.5534億美元以後將是一個帶著“希斯·萊傑”味道的數字。

影評

真正的英雄:暗夜騎士
(1)作為絕對的主角,蝙蝠俠沒有讓我們失望,他是真正的英雄。
(2)開場,當小丑搶劫銀行,滿載而歸時,身著蝙蝠俠裝扮的年輕人,拿著手槍,打向搶劫的車,然後行動笨拙地努力想爬上車,我們都很失望:超人不用說,蜘蛛俠的粘人戰術也很不錯,鋼鐵俠的一身戰甲帥呆了,變形金剛橫衝直撞也會讓小丑的車拋錨,只有蝙蝠俠,太沒用了吧。
然後,一輛跑車駛進倉庫,黑幫犯罪分子拿槍狂掃,車上沒有絲毫痕跡,我們正在尋思這是哪路高人時,車中躍出一身黑衣的蝙蝠俠,攀上車頂,黑幫分子只能放出狼狗,才得以落荒而逃。
我的思維有點拐不過彎,只聽見蝙蝠俠對著換下面罩的扮演他的小伙子冷冷說道:“我不穿棒球護膝。”說罷,揚長而去。
超人?回家帶孩子吧。
蜘蛛俠?需要我幫你找個童叟無欺的裁縫嗎?
鋼鐵俠?心臟病患者也來湊熱鬧?
變形金剛?可以問一下你們出售的價格嗎?
不要以為我黑,我就不存在,我是最後的英雄——蝙蝠俠。
(3)小丑發出公開信,“我們不需要一個戴著面具的英雄,如果蝙蝠俠不摘下面具,每天都會有歌譚市的市民死亡。”對於平生大敵手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蝙蝠俠陷入了兩難境地。
如果他摘下面具,將真實面目示於眾人,那么他便違反了自己的人生原則,會使自己的處境變得尷尬,對於集團運轉的合作也會有許許多多的不便。
但如果他不摘下面具,面對著的將是市民的怨氣與許許多多的無辜生命。
蝙蝠俠也有過猶豫,這樣的無理要求,是赤裸裸的挑釁,如果真的服從,他就是向對手作了第一步的屈服,打破了自己的原則。
但是,他毅然決定,在記者招待會上摘下自己的面具。
這是一種舍小義而成大義的英雄氣概,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會打破自己的原則屈服於對手,來換取其他的無辜生命!
但由於哈維的主動承擔,他並沒有作出這樣的犧牲,但是,我們依然看到了,他這樣做的決心!
(4)在小丑於他決戰之時,小丑邪惡地笑著告訴蝙蝠俠,事情的真諦:“在人們的眼中,我和你都是另類,只是現在他們需要你,等到他們不需要你了,他們就會搜捕你。”
小丑並沒有胡言亂語,人們對於這樣一位帶給他們不安定於神秘莫測的人物,早就充滿了懷疑與不信任。所有的怨氣都指向他,只是迫於他能夠制服小丑,因此而依賴他。
但是,在最後,蝙蝠俠面對著死去的哈維,與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他毅然選擇了為歌譚的人們締造希望。他並不在乎自己在人們的眼中是怎樣的形象,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為這個城市承擔一切,維持這個城市的希望,完成這個城市的救贖。
最後的蝙蝠俠說:“歌譚需要什麼,我就成為什麼。”
他做到了,他沒有要求任何的東西,卻完成了所有的責任。
召喚蝙蝠俠的冷光燈被砸毀了,警車搜捕著蝙蝠俠。
蝙蝠俠的身影消失在昏黃的路燈中,斗篷揚起,迎著獵獵風聲。
這是一個不需要蝙蝠俠的年代,所以他選擇了黯然的退場。
他是歌譚真正的英雄,卻不是歌譚所需要的。
他是蝙蝠俠,暗夜騎士。

獲獎記錄

年份 獎項 結果 類型
2009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最佳音效剪輯 理察·金
提名 最佳攝影 瓦利·菲斯特
最佳藝術指導 內森·克勞利,彼得·蘭度
最佳音響效果 Lora Hirschberg,Gary Rizzo,Ed Novick
最佳電影剪輯 李·史密斯
最佳視覺效果 尼克·戴維斯, Chris Corbould , Timothy Webber, Paul J. Franklin
最佳化妝 John Caglione Jr. , Conor O'Sullivan
第66屆美國金球獎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第6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提名 最佳攝影 瓦利·菲斯特
最佳服裝設計 林迪·海明
最佳音效 Lora Hirschberg , 理察·金, Ed Novick ,Gary Rizzo
最佳剪輯 李·史密斯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Chris Corbould , 尼克·戴維斯, Paul J. Franklin, Tim Webber
最佳配音 漢斯·季默, 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最佳化妝&髮型 Peter Robb-King
最佳藝術指導 內森·克勞利,彼得·蘭度
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獲獎 最佳外語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
第23屆西班牙戈雅獎 提名 最佳歐洲電影 克里斯多福·諾蘭
第18屆MTV電影獎 獲獎 最佳反派 希斯·萊傑
最佳影片
最佳男演員 克里斯蒂安·貝爾
最佳打鬥場面 克里斯蒂安·貝爾, 希斯·萊傑
第35屆土星獎 獲獎 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最佳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喬納森·諾蘭
最佳特效 尼克·戴維斯, Chris Corbould , Timothy Webber , Paul J. Franklin
最佳配樂 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漢斯·季默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蒂安·貝爾
最佳女主角 瑪吉·吉倫哈爾
最佳男配角 艾倫·艾克哈特
最佳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最佳服裝 林迪·海明
最佳化妝 John Caglione Jr. , Conor O'Sullivan
最佳特別版DV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
第1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獲獎 最佳特技演員獎
2008 第10屆青少年選擇獎 提名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最佳夏日電影-動作冒險類
第3屆尖叫頒獎禮 獲獎 最佳超級英雄 克里斯蒂安·貝爾
最佳夢幻電影男主角 希斯·萊傑
最佳電影奸角 希斯·萊傑
最佳男配角 加里·奧爾德曼
最佳導演獎 克里斯托夫·諾蘭
最佳劇本
最佳漫畫電影
第12屆好萊塢電影獎 獲獎 好萊塢年度製片人獎 克里斯多福·諾蘭,查爾斯·羅文,艾瑪·托馬斯
第12屆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 獲獎 最佳影片亞軍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時間
美國 2008年7月14日(紐約,紐約市)(首映)、18日,2009年1月23日(IMAX版)(重新發行)
中國 2008年7月16日(台灣)、17日(香港),2009年9月24日(香港)(IMAX版)(重新發行)
阿根廷 2008年7月14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映)、18日
澳大利亞 2008年7月16日
馬來西亞、泰國、智利、希臘 2008年7月17日
新加坡 2008年7月17日、2009年2月12日(重新發行)
秘魯 2008年7月17日,2009年2月19日(重新發行)
菲律賓 2008年7月17日(IMAX版)
印度、巴拿馬、印度尼西亞、烏拉圭、加拿大、哥倫比亞、委內瑞拉 2008年7月18日
巴西 2008年7月18日,2009年2月6日(IMAX版)(重新發行)
墨西哥 2008年7月18日,2009年2月13日(重新發行)
冰島 2008年7月21日(首映)、23日
英國 2008年7月21日(倫敦)(首映)、24日
丹麥 2008年7月22日
義大利、比利時、埃及 2008年7月23日
芬蘭 2008年7月24日(有限上映)、25日
阿聯、斯洛伐克、立陶宛、以色列、塞爾維亞、荷蘭、克羅埃西亞、紐西蘭、葡萄牙、黎巴嫩、斯洛維尼亞、愛爾蘭、科威特 2008年7月24日
挪威、愛沙尼亞、南非、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瑞典、拉脫維亞 2008年7月25日
德國 2008年8月1日(有限上映)、21日
日本 2008年8月2日(有限上映)、9日,2009年1月24日(重新發行)
波蘭 2008年8月2日(有限上映)、8日
韓國 2008年8月6日,2009年2月19日(重新發行)
匈牙利、捷克 2008年8月7日
瑞士 2008年8月13日(法語區)、21日(德語區)
法國、西班牙 2008年8月13日
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 2008年8月14日
奧地利 2008年8月21日
亞美尼亞 2008年8月28日
巴基斯坦 2008年10月10日(拉瓦爾品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