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電影]

《耶路撒冷》[電影]
《耶路撒冷》[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耶路撒冷》是南非導演拉爾夫·齊曼所執導的第三部電影。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Hillbrow區。電影是以一個黑幫首領洛基被警方逮捕開場的。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一個黑人,一個貧困的黑人,為了生存,為了在被白人所把持的南非闖出一片天,一步一步的走向墮落,沉淪至黑社會這個地獄。並最終在得到財富和地位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唱出生命最後的輓歌。

劇情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

影片從約翰內斯堡特警開直升機圍追主角洛基(Lucky)開始,之後,獄中的洛基開始回憶自己怎樣一步步走向地獄的。1994年,在曼德拉領導下,經過數十年鬥爭,結束了白人的種族隔離政策,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所有南非人都在期待黎明,但現實卻往往是殘酷的。

當年,身在家鄉索韋托的洛基收到了約堡某大學的入學通知,但沒有拿到獎學金,他不得不和朋友做點小買賣積攢學費。洛基上大學的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冥冥中他認識了改變命運的人物拿撒勒,並跟著他乾起了搶劫汽車的勾當。這幫人越做越大,從持槍劫車,到化妝搶銀行,再到策劃殺死保全、搶劫運鈔車。最終,他們在搶劫電器商場時與趕來的保全和警察正面交火,拿撒勒被擊傷入獄,洛基和朋友僥倖逃脫。隨後,兩人逃到約翰內斯堡做起了計程車生意。

然而,在犯罪率極高的約翰內斯堡修布羅地區(Hillbrow),你不吃人、別人就會吃了你。洛基本想金盆洗手,計程車卻被搶,他不得不考慮另謀出路。洛基所租住的大樓里充滿了毒販和賣淫女,於是他註冊了公立機構“修布羅住房管理委員會”,清理大樓內的毒販子和賣淫女,讓租戶將房租交給他管理,然後再由他與房東交涉,修理大樓內毀壞的設施等。他的本意是好的,卻遭到白人房主的惡言相向,於是他開始在律師的教唆下,和剛出獄的拿撒勒之流合夥,惡意拖欠租金。因白人房主無法向政府繳納各項稅金和水電費等,大樓最終由市政府拍賣,然後洛基以極低價格購入。

洛基的“房地產”生意越做越大,這也引起了警察、媒體和毒販的注意。警察數次找上門,最終洛基買通約堡中央警局的警察,將他的檔案偷出來替換而成功脫罪。毒販子想盡一切辦法進入洛基的領地,始終遭到了他的拒絕。於是,毒販槍殺了洛基的摯友和他女友的弟弟,洛基率領手下與販毒團伙展開了血拚,最終殺死了毒販,自己也受重傷被捕,這就是影片開頭的一幕。在獄中,洛基通過裝病的手段被送往醫院搶救,並在數人幫助下成功逃脫,帶著成箱現金逃亡到濱海城市德班,改名換姓後繼續生活……

幕後

因影片中數次將約翰內斯堡比作聖城耶路撒冷,因此電影以《耶路撒冷》為名,它是導演拉夫·澤曼(RalphZiman)的第三部作品。拉夫·澤曼1963年生於約翰內斯堡,1984年移民英國,現居美國拉斯維加斯。根據拉夫·澤曼的部落格,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報紙上“如何在犯罪之都約翰內斯堡偷取住宅樓”的報導,隨後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研究南非的暴力犯罪案件。實際上,了解約堡的人都知道,僅憑導演敢在修布羅、亞歷山大及索韋托等高危區實地拍攝,就足以嚮導演致敬——在這三個地區的部分區域,就連全副武裝的警察都不敢獨自開車巡邏。這部影片是南非黑幫生活的真實寫照,2008年上映後被黑幫奉為“南非版《教父》”。2011年,該片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耶路撒冷》在拍攝過程中,得到了約堡中央警局和城市警察總署的大力支持,儘管影片中有很多鏡頭是在揭露警察貪污腐敗、濫用暴力等惡行。南非的電影政策如同曼德拉倡導的“民族和解,民主自由”一樣,都是非常寬鬆的,這也催生了類似《黑幫暴徒》、《耶路撒冷》等“移民電影”,或者叫做“白人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