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蜻蜓》[電影]

《紅蜻蜓》[電影]

新加坡新人導演廖捷凱的影片《紅蜻蜓》透過兩名10多年的老朋友的關係的改變,帶出過去與現今的新加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電影《紅蜻蜓》劇照電影《紅蜻蜓》劇照

在‘花園城市’新加坡的兩個角落,這邊是三個中學生沿著廢棄的鐵路,在青蔥翠綠間尋找舊日的足跡;另一邊廂是青梅竹馬好朋友多年後重逢,聊起已遺忘的童年夢想。九十年代台灣小虎隊的同名歌曲,被借用來象徵少年人在成長中與夢想疏遠的無奈。有人回頭看,有人向前望。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廖捷凱 Liao Jiekai

導演簡介

導演廖捷凱導演廖捷凱

廖捷凱畢業於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目前是本地新加坡藝術學校(School of the Arts)的講師,也是本地電影公司13 Little Pictures的創辦成員之一,該電影公司去年製作了7部劇情長片,當中一些作品參加了香港、曼谷鹿特丹等影展的競賽或放映。13 Little Pictures今年的目標也是製作7部劇情長片。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香港Hong Kong 2010年3月25日......第三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影片獲獎

新加坡新人導演廖捷凱(Liao Jie Kai)的處女導演長片《紅蜻蜓》(Red Dragonflies)摘下韓國全州電影節(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特別評審獎。這也是本地首次在此電影節奪獎,更是近年來,本地電影在受矚目的影展獲獎。

影片評價

曾經從事錄像裝置藝術的廖捷凱,首部長片流露對土生土長的城市的深厚感情,優雅流麗的影像充滿詩意,點滴平淡中真情滿載,直逼香港的《天百水圍的日與夜》。

幕後花絮

《紅蜻蜓》是廖捷凱執導的首部長片電影,影片的風格讓人聯想到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早期作品,而影片的主題則打出了“青春的冒險、誘人的夜市,難為情的第一次”為宣傳點。

25歲的廖捷凱透露,《紅蜻蜓》拍攝完時,為了擴充附近的一所廟宇,部分出現在片中的廢棄鐵路不得不讓“路”;而有些地方則因為重新發展而被阻擋起來:“我要捕捉和保存不同年代新加坡人的集體記憶。”

關於影片的名字,廖捷凱表示:“小的時候就常聽小虎隊的《紅蜻蜓》,在拍完影片後覺得這首歌所表達的涵義很符合影片主題,最後就選擇了《紅蜻蜓》作為影片的片名,其實在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也有歌曲叫《紅蜻蜓》,它在亞洲文化里就是表達一種溫情的青春回憶。”而在影片中也處處充滿著都市人對於青春美好時光的留戀與追憶。

據導演廖捷凱透露,《紅蜻蜓》繼在香港、日本、韓國全州展映後,上海是第四個參展的影展,在其他地區上映時,影片均引起了觀眾的共鳴與好評,這次能夠在上海電影節展映自己非常期待中國觀眾的反應。《紅蜻蜓》此次成功入圍了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還將與其他九部影片展開激烈的角逐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