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虎之夜》

《獲虎之夜》

《獲虎之夜》寫於1924年,刊於半月刊《南國》第2期,未完,直到10年後出版第一集《咖啡店之一夜》時才正式發表,成為田漢早期代表作。劇作通過一個浮浪兒愛上一個富農女兒的悲劇故事,表現了愛情的階級內容,反映了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迫切希望擺脫封建專制束縛的民主主義思想,讚揚了他們追求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揭露並抨擊了產生愛情悲劇的社會,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精神。

基本信息

簡介

《獲虎之夜》是田漢先生1922年創作的一幕獨幕劇,在戲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該話劇描述了一個流浪青年和富農女兒戀愛的故事。劇本比較成功地塑造了蓮姑、黃大傻這對嚮往自由幸福,爭取合理權力的男女青年的形象。《獲虎之夜》通過蓮姑與黃大傻的愛情悲劇,譴責了以等級、財富、地位等來決定婚姻的封建意識,控訴了摧殘迫害男女青年真摯愛情的封建制度,歌頌了勇於向封建思想挑戰的青年。

內容簡介

《獲虎之夜》《獲虎之夜》

富裕獵戶魏福生的女兒蓮姑和寄居在自己家中的表兄黃大傻自幼相愛。然而,由於黃大傻的父母早亡,家境敗落,蓮姑的父親魏福生嫌貧愛富,不同意女兒與黃大傻相戀,並將女兒許配給地主陳家。黃大傻知道蓮姑要出嫁的訊息,非常傷心。因為思念蓮姑,白天見不到,黃大傻晚上就到魏家附近山上遙望蓮姑房間的燈光,聊以自慰,不想誤中打虎的抬槍,受了重傷。黃大傻被抬到魏家後,蓮姑悲痛萬分,要求當夜看護大傻一夜;但父親堅決不同意,並稱蓮姑已是陳家的人。蓮姑與父親矛盾激化,大傻見自己與蓮姑的婚姻無望,於是以獵刀自刺而死。

劇中人物

魏福生——富裕的獵戶。 

魏黃氏——魏福生妻。 

蓮姑——魏福生獨生女。 

祖母——蓮姑的祖母。 

李東陽——鄰人,甲長。 

何維貴——李的親戚,農夫。 

黃大傻——蓮姑表兄。 

屠大,周三,李二——魏家所雇的長工 

時間:辛亥革命後某年的一個冬夜 

地點:長沙東鄉仙姑嶺邊一山村 

人物形象

《獲虎之夜》 《獲虎之夜》

蓮姑是作品的女主角,也是作品中最有亮色的人物。她善良、堅強、勇敢,敢於大膽地追求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她不願意嫁到高門大戶的陳家去,是因為她已把心悄悄地許給了貧窮的表兄黃大傻。當她見到黃大傻因思戀自己而身受重傷後,不顧父親的阻撓,一定要好好看護黃大傻。當父親反對時,她公然告訴父親,她早就和黃大傻相戀,並打算和他一起逃跑。當父親憤怒地告訴她“我把你許給陳家了,你就是陳家的人了”的時候,她勇敢地告訴父親:“我把自己許給了黃大哥,我就是黃家的人了”。面對父親的威逼,她勇敢地宣布;“世界上沒有人能拆開我們的手。”表現出了蔑視父權,蔑視封建傳統思想,勇於追求婚姻自主的進步意識。

流浪漢黃大傻對愛情的追求也非常執著,但是由於貧富懸殊,封建勢力的強大,他對蓮姑的愛情最後還是以悲劇結局。黃大傻最後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表示了對封建傳統勢力的大膽反抗,對純真愛情的忠貞。作品通過塑造蓮姑和黃大傻這一對勇敢追求愛情的青年,向人們展示了在青年一代身上有著強烈的反封建思想它是一股不可扼制的進步力量。貧窮與困苦是一鋒利刃,它不僅無情地割裂著黃大傻賴以生存的生活空間,而且深深刺痛著標示著人之為人的尊嚴和感情,他只能在夢裡尋找安慰,但卻因夢境而時時悲哀。在躁動的暗夜裡,黃大傻終成“寂寞”的旅人。“寂寞”對於他來說是雙重的:“肉”的“寂寞”和“靈”的“寂寞”。而後者的無序遞增尤令人恐懼,這是一個敏感孤傲、有壓抑—叛逆傾向的詩人對自我認知的生命價值的不斷探尋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時代表征感。

藝術特色

首先,作品明線、暗線交錯。作品的明線是魏家為迎接女兒的婚事積極準備獵虎,暗線是蓮姑與黃大傻相戀。從整個劇情發展看,這兩條線索是相互關聯的,並且共同推動著劇情發展。從明線看,魏家人越是為女兒積極籌備婚事,越會促發女兒與黃大傻的愛情悲劇早日爆發;從暗線講,正是由於黃大傻思戀著蓮姑,他夜晚才會去蓮姑家附近的山上徘徊,才會誤中打虎的抬槍。最後,兩條線索重合於黃大傻受重傷被抬到魏家,將故事發展推向高潮。

其次,全劇不長,但作者卻能注意懸念的設定。如作品開始引入蓮姑的父親魏福生講述捕虎的故事及魏家長工出去安放抬槍,等著老虎來中圈套的情節,為後面黃大傻誤中抬槍悲劇的發生作了充分的鋪墊,給人懸念感,使故事有了波瀾,引人入勝。另外,作品以表現魏家人積極為女兒操辦婚事的喜劇氣氛開始,以黃大傻自殺殉情的悲劇結尾。首尾一喜一悲,形成鮮明的對照,喜劇的開場更襯托出了悲劇的結局,使全局的悲劇氣氛更加濃厚,主題也更加突出。充分注意了‘戲’的提煉和選擇,……全劇具有強烈的扣人心弦的戲劇性。悲劇性的衝突被安排在一個冬天的獲虎之夜,蓮姑出嫁的前夕。……第一個‘懸置’的揭底引起巨大的‘驚奇’,加重了第二個‘懸置’的分量,並推動著戲劇衝突向悲劇的高潮發展。獵虎傷人的偶然性,反映了一對青年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愛情悲劇的必然性。黃大傻帶著重傷(心靈上的重於肉體上的)自殺了,蓮姑在父親的暴政下作不屈的掙扎。第二個‘懸置’不需揭底,把觀眾引向沉重的思考。……

戲劇特點

(一)矛盾衝突的尖銳性
矛盾衝突,這在《獲虎之夜》中所體現出來的是尖銳中夾雜著隱性,但似乎每一次矛盾的出現又是合情合理的,正如一句老話: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
此劇開篇寫的是在閒談中,魏福生講了易思聾子的故事,這並非是無用之材,這是隱性的矛盾點所在,是一根導火線。而後他誤傷了黃大傻,看似沒有聯繫的兩件事,其實正是易思的故事讓我們產生了有事要發生的感覺,使得後面的劇情顯得異常豐富而驚奇。我認為,這正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矛盾衝突,在一步步的深入中,尖銳性最終凸顯出來了,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二)語言的高度表現力
縱觀全劇,其語言都是十分簡單的,但正是在這樣簡潔的文字間流露出了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徵。
“還不進去,你這不識羞的東西”,“只要打上一點,這東西就沒有命了”,“你這不懂事的東西”,魏福生的話中,總是不忘“東西”二字,可見他是一個沒有同情心,自私的,同時又是嫌貧愛富的人。沒有華麗的詞藻,就深刻得反映了人物的內在心理,凸顯了人物的特點。
再來看蓮姑,“爹爹,我今晚要看護他一晚”,“我把我自己許了他,便是黃家裡的人”,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情有義,具有反抗精神的,但同時於是深受封建專製毒害的人。
黃大傻,那就更不必說了,不但是一個痴情郎,同時也是一個被封建思想折磨著的人。“我只要一望見這家裡的燈光,我就像見了親人一樣,把我所有的苦楚都忘記了。”儘管魏福生打過他,但他依舊把這一家子都看做是自己的親人,他並不恨任何一個人,只恨那一個醜態的社會。
我認為,本劇的語言是很樸素的,因此,潛台詞表現得並不明顯。如福生所說的話“蓮兒快進去,不要在這裡。”此句的潛台詞是“可千萬別叫她看到黃大傻。”但是,這樣具有潛台詞的語句並不多。
平淡的語言表現的都是人物的鮮明特徵,這就是此劇的另一個特色所在。

評價

《獲虎之夜》第一次“接觸了婚姻與階級這一社會問題”,深山裡的蓮姑一聲高喊:“世界上沒有人能拆開我們的手!”呼出了反封建、爭取個性解放的時代強音,而男主人公關於愛情的“寂寞”的傾訴,這表明劇作者仍沒有完全走出“感傷”。

作者介紹

田漢(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壽昌,1898年3月12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話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說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導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多才多藝。早年留學日本,1920年代開始戲劇活動,寫過多部著名話劇,成功地改編過一些傳統戲曲。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田漢作品

田漢(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壽昌,話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說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導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