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武門》

《新精武門》

1973年李小龍猝然暴斃,整個華語影壇都在急切的尋找功夫接班人,羅維將成龍推到了螢光目前,希望他成為李小龍的接班人,而且按照李小龍的電影模式打造了這部《新精武門》。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陳真去世以後,精武門名存實亡,師妹小麗壯心不死,誓為師兄陳真報仇。遂欲投奔遠在台灣的外公,但是遇到日本人的阻擾和追殺,一行三人正無路可逃時,得到了華籍探長的冒死相助,終於有驚無險的來到了台灣。在台灣小麗遇到了阿龍,阿龍是個有為青年,從小飽受欺凌,但是極富愛國心,心性極高,也很有天賦。大家相見而歡。為了共同的目標結為好友。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將日本人制服於拳下,洗涮了中國人的恥辱。而精武門也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重新創立。

《新精武門》《新精武門》

導演介紹

羅維是中國香港電影演員兼導演。生於江蘇。畢業生北京中學後從事抗日戲劇活動。1948年移居香港。進永華影業公司出演《清宮秘史》(飾袁世凱)《愛的俘虜》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組建四維公司,執導《多情河》等。1961年參加電懋公司執導《無語問蒼天》。1965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執導《鱷魚河》。1970年執導《五虎屠龍》、《影子神鞭》、 《冰天俠女》後轉入嘉禾公司任主導演。1971年執導《天龍八將》後,起用李小龍主演《精武門》Fist of Fury 1972,獲第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獎,創立了“功夫電影”的新類型。並一連起用李小龍主演5部功夫片,很快打進歐美電影市場,掀起世界功夫片熱潮。1974年起用日本女演員池玲子主演《惡魔的首級》The Bedevilled 走向與國外合作製片。1975年創建羅維影業公司。執導《金粉神仙手》後,將成龍從澳大利亞召回,出演《新精武門》1976,培養了第二代功夫明星。此後執導了很多由成龍主演的影片。如《上海灘大亨》等。
作為演員是的羅維曾經拍攝過的電影有:《偷情先生》(1989)、《神行太保(》1988)、《冷麵虎》(1973)、《寶蓮燈》1964)....丞相、《鸞鳳和鳴》(1964)....姚木匠、《深宮怨》(1964)....多爾袞、《生死關頭》(1964)、《金箭盟(》1963)....孫扶東、《荷花》(1963)....金三寶《諜海四壯士》(1963)....聶羽亭、《武則天》(1963)
《一段情》(1962)....刀疤藍二、《早生貴子》(1962)....羅光宗、《賊美人》(1961)....梁有康、《無語問蒼天》1961)....四叔何季卿等多部電影。

演員介紹

成龍:香港演員、導演。原籍山東,生於香港,原名陳港生,曾用名陳元龍,自幼隨父母移居澳洲。1961年返港進入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及功夫,共歷十年。是著名的“七小福”之一。

1962年在《大小黃天霸》中首登銀幕,後又參加《梁山伯與祝英台》、《秦香蓮》等影片的拍攝。1971年滿師後始任龍虎武師和特技演員。1972 年入大地電影公司。1973年改名陳元龍,出演《女警察》(1973)並任武術指導;同年還主演《廣東小老虎》。後一度離港赴澳發展。

1976年,羅維遊說他重返影壇,並改名成龍,主演《新精武門》、《少林木人巷》、《劍花煙雨江南》、《拳精》、《蛇鶴八步》等,但未能引起注意。1978年思遠公司邀他主演《蛇形刁手》《醉拳》,與導演袁和平找對諧趣功夫戲路,一舉成名,此後平步青雲。1979年編導演《笑拳怪招》,成績不俗。

1980年轉入嘉禾公司,編導演《師弟出馬》。後曾往好萊塢拍攝《殺手壕》、《炮彈飛車》等,不大理想。折返香港後編導演《龍少爺》(1982),再度掀起熱潮。後陸續編導演《A計畫》(1983)、《警察故事》(1985)、《龍兄虎弟》、《A計畫續集》(1987)、《警察故事續集》(1988)、《奇蹟》(1989)、《火燒島》(1990)、《飛鷹計畫》(1991)等,皆票房大熱。他陸續主演的影片有師兄洪金寶導演的“福星”系列、《快餐車》(1984)、《龍的心》(1985)、《飛龍猛將》等,以及《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雙龍會》(1992)、《城市獵人》、《重案組》(1993)、《醉拳Ⅱ》(1994)、《紅蕃區》、《霹靂火》(1995)、《警察故事Ⅳ簡單任務》(1996)、《一個好人》(1997)、《我是誰》(1998)等。

1998年後曾往好萊塢拍攝了《尖峰時刻》兩集、《上海正午》兩集,終獲好萊塢肯定,成為繼李小龍之後揚名西方的華人功夫巨星。近年作品有《飛龍再生》(2003,陳嘉上)、《環遊地球八十天》(2004)、《新警察故事》(2004)、《神話》(2005)等。《寶貝計畫》(2006)。成龍執導的《警察故事》曾獲第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獎,並以《紅番區》《我是誰》分別獲第15、18屆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他個人並因主演《超級警察》、《重案組》兩度榮獲金馬獎影帝,2005年獲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由他帶領的成家班更曾榮獲第4、5、7、8、9、14、21屆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以及金馬獎第31、32、34屆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苗可秀:原籍廣東。香港聖羅撒書院畢業,1970年入嘉禾影業公司,因在《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等影片中擔任女主角而知名。1973年離開嘉禾公司,到電視台主持節目和主演電視劇。後逐漸淡出娛樂圈,外界一直流傳她和李小龍有過一段愛情史。
苗可秀的媽媽和李小龍媽媽是世交,苗可秀和李小龍曾合作《唐山大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苗可秀

當時有男友,李小龍拍片對她很照顧,因而傳出緋聞。苗可秀從不承認,也未否認,她說:“我個性很強,不會向人解釋,如果我否認,別人會說此地無銀三百兩。我什麼都不說,人家又當我默認。”想不到多年後仍需面對隕落巨星好友的風雨感情,苗可秀說她只有苦笑的份兒。而這些舊聞,都已經隨著過去的過去煙消雲滅了。
多少年後,已經走出了電影的苗可秀定居多倫多,主持華人電台節目,當年的風華正茂如今已成美人遲暮,她仍然未結婚,至今她每每去溫哥華旅遊,一定會去西雅圖李小龍墓地前拜祭故人。談起從前的事,只是淡淡的嘆息與蹙眉。2008年復出影壇,參演張艾嘉執導的影片《一個好爸爸》

苗可秀是成龍電影中最初的“龍女郎”。與成龍合作兩部70年代的經典影片《新精武門》(1976年)和《蛇鶴八步》(1978年)。當然在那個時候李小龍是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功夫巨星,無論成龍現在再怎么出色也依然是被籠罩在他的光芒之下。在眾多影迷的心目中苗可秀永遠都是李小龍的龍女郎,與成龍搭檔只是為他成為李小龍繼承人作少許鋪墊而已。

幕後製作

1973年李小龍猝然暴斃,整個華語影壇都在急切的尋找功夫接班人,羅維將成龍推到了螢光目前,希望他成為李小龍的接班人,而且按照李小龍的電影模式打造了這部《新精武門》。但是李小龍是世界的神話和傳奇,他的經歷和形象是無人可以代替的,影片一經推出就遭受慘敗。在影片中,成龍的模仿和表演都是如此的拙劣和粗糙,雖然他的武功底子非常紮實,但是完全塑造不出李小龍的精神氣韻,在影片中,成龍還只是一個導演和武功的木偶,還遠遠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

同名電影

《新精武門》1991(1991)(FistofFury1991)

導演:元奎、羅維、左頌升

編劇:劉鎮偉何東

主演:周星馳鍾鎮濤陳敬張敏

上映:1991年3月23日

地區:中國香港聲音:立體聲

時長:96分鐘

類型:喜劇片動作片

劇情簡介:大陸青年劉晶(周星馳飾)右手空有神力,卻無正式學過功夫。來港後因無法找到朋友的住處,只好暫住初識的瀟灑(鍾鎮濤飾)家。瀟鼓勵晶參加自由搏擊大賽,於是到趙東武館拜師學藝,當晚跟隨武館的人圍堵霍環,因而結識霍敏(張敏飾),晶與瀟均對敏心生愛慕。兩人轉往霍家拳館學藝,敏對兩人十分親切,引起暗戀敏的鄭經不滿,轉而對兩人百般刁難。某晚鄭迷昏敏欲對敏不軌,正巧被晶與瀟撞見,鄭順勢假禍給兩人,兩人於是被環趕出拳館,晶與瀟也因誤會而決裂。後晶終於遇見遍尋不著的朋友,便跟著友人的師父學武,以新精武門的名義參加搏擊。決賽上晶與環交手,之後鄭在休息室將環殺死,令晶以為自己打死師父,心情大受影響,決定退出比賽。千均一發之際,瀟及時將被鄭囚禁的敏救出,將真相告之晶,晶終於振奮精神將鄭打敗,得到冠軍。

五部《精武門》

1.李小龍

李小龍的《精武門》是最早的一部,此部影片對於中國電影最大的貢獻就是李小龍喊出了一句長中國人臉面的話語:告訴你,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也讓外國人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中國人形象。作為功夫片的經典之作,李小龍在片中的武打動作展現了連環八腳和雙節棍,李小龍百變的造型也發揮了他的演技,成龍在片子裡充當日本人的替身,日後他成了李小龍的接班人。

2.成龍

成龍的《精武門》是李小龍時代影響下的一個產物,因為故事地點到了香港,李片中的女主角苗可秀作為《精武門》的延續人出現,成龍成了她的訓練對象,並讓苗可秀感到找到了李小龍的感覺。成龍這部片子並沒有自己明顯的特點,喜劇武打風格還沒有形成,所以此片質量不能算的上上乘。

3.周星馳

周星馳的《新精武門》是周星馳對自己偶像的崇拜之作,武打動作不是他的長項,而搞笑的風格也沒有得到好的表現,此片純屬濫竽充數。片頭一段周星弛和鍾鎮濤飛唾大戰,令人想起小時侯的事情了。噁心但別出心裁。

4.甄子丹

甄子丹的《精武門》是一個多集的電視劇,他的最大特色就是模仿李小龍的尖叫聲,甄子丹由於自身形象的問

題,不會有更大的轟動,只能算作是展現自己武打特色的一部作品,他給人另一種風格的陳真

5.李連杰

李連杰的《精武門》是他與武術指導名家袁和平的一部合作的很成功的作品。李連杰的武打動作乾脆利落,尤其是闖武館一場武打,模仿李小龍最為成功。不過此影片情節改動較大,加入了陳真同日本姑娘的愛情故事,還有最後結局是一個喜劇,沒有李小龍悲劇式情節的感染力大。

精武門的由來

精武門:原稱精武體育會。1909年,霍元甲和被稱為精武四傑陳公哲陳鐵生盧煒昌姚蟾伯等人,在上海創辦“精武體操會”,1910年改名為“精武體育會”。霍元甲在創立精武體育會之後數月內即逝世。由於霍元甲被公認為民族英雄,因此很多其他著名武術家同意在精武體育會傳授武藝,包括鷹爪門宗師陳子正,七星螳螂拳門宗師羅光玉,形意拳宗師GengXiaguang,以及吳氏太極拳創立人吳鑒泉。精武體育會促發了中華民國期間中國武林各派的聯合,全國武術協會(NationalMartialArtsInstitutes)由此創立。精武體育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閉,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恢復創辦。

精武體育會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武術,主張屏棄門戶之見,因此精武體育會本身從來沒有“精武門”的叫法。但社會上有將精武體育會稱作精武門的,李小龍曾主演電影《精武門》,使得這個名字更加廣為傳播。後來的影星,例如李連杰,也主演過關於精武門的虛構的武俠電影

武術題材影視

“武俠”,無論是在金庸、古龍的小說里,還是在唐季禮、徐克的影片中,這兩個字背後永遠隱藏著一連串的含義:中國功夫、中國英雄、中國人的精神,並最終指向票房這個衡量市場反映的指數。本期任務我們就來回首武術題材的影視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