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角王》

《摔角王》

《摔跤王》,是由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所執導,由米基·洛克、埃文·蕾切爾·伍德、瑪麗莎·托梅所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拳擊摔跤的故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摔角王摔角王

更多中文片名:
摔跤王
拚命戰羊.....香港譯名
力挽狂瀾.....台灣譯名
摔跤手
更多外文片名:
wrestler.....Japan(Englishtitle)
Рестлер.....Russia
Thewrestler-Painija.....Finland
Zapasnik.....Poland(postertitle)
Elluchador.....Argentina/Mexico/Peru/Spain
Hrvac.....Croatia
Maadleja.....Estonia
OLutador.....Brazil
OWrestler.....Portugal
Opalaistis.....Greece(transliteratedISO-LATIN-1title)
Sampiyon.....Turkey(Turkishtitle)
Apankrátor.....Hungary
Lelutteur.....Canada(Frenchtitle)
Luptatorul.....Romania
Resurâ.....Japan
導演: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Aronofsky
影片類型:
運動/劇情
片長:
111分鐘
國家/地區:
美國/法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MPAA評級:
RatedRforviolence,sexuality/nudity,languageandsomedruguse.
級別:
Peru:14/Taiwan:R-12/Ireland:16/UK:15/Iceland:14/Switzerland:16(cantonofGeneva)/(cantonofVaud)/Finland:K-15/Mexico:B15/Canada:14A(Alberta/BritishColumbia/Manitoba/NovaScotia/Ontario)/Brazil:14/France:U(withwarning)/HongKong:III/Netherlands:12/Sweden:15/Austria:16/USA:R(certificate#44697)/Australia:MA/Japan:R-15/Germany:12/Singapore:R21/SouthKorea:18/Chile:18/Argentina:16/Denmark:15/NewZealand:R16/Portugal:M/16(Qualidade)
製作成本:
$7,000,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ProtozoaPictures)
拍攝日期:
2008年1月-2008年3月18日
攝影機:
Arriflex416,ZeissUltraPrimeLenses
攝製格式:
16mm.....(KodakVision2200T7217,Vision3500T7219)
洗印格式:
35mm.....(anamorphic)(blow-up)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原創音樂|攝影|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布景師|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副導演/助理導演
導演Director: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Aronofsky

編劇Writer:
羅伯特·D·西格爾RobertD.Siegel....(screenplay)

演員Actor:
米基·洛克MickeyRourke....Randy'TheRam'Robinson

埃文·蕾切爾·伍德EvanRachelWood....StephanieRobinson

瑪麗莎·托梅MarisaTomei....Cassidy

賈達·弗雷德蘭德JudahFriedlander....ScottBrumberg

彼得·康博伊PeterConboy....Fansattable(uncredited)

馬克·馬格利斯MarkMargolis....LennyAjayNaidu....MedicJohnnyRoselli....RomeoRoselliMarciaJeanKurtz....AdmissionsDeskWomanToddBarry....WayneWassM.Stevens....NickVolpeVernonCampbell....BigChrisGreggBello....JAPWPromoterLarryCohenErnestMiller....TheAyatollahRonKillings....Ron'TheTruth'KillingsSylviaKauders....HudsonAcresLadyatDeliCounterValeAnoai....Pharmacist(asLynnTovaleAnoai)DonnettaLaviniaGrays....JenE.J.Carroll....TeamsteratDeliCounterBernadettePenotti....TanningSalonOwnerDylanKeithSummers....NECROButcher(asDylanSummers)MikeMiller....LexLethalJohnD'Leo....AdamAndreaLangi....AlyssaAlyssaBresnahan....CheequesBartenderScottFranklin....AutographFan#2WillyRosner....TouchdownManatDeliCounterAlissaReisler....YounghousewifeatDeliCounterRebeccaDarke....GermanPotatoSaladLadyatDeliCounterFeliceChoi....BeauticianJenCohn....GetaRoomLadyJonTrosky....ROHRefereeErikaSmith....Dancer(uncredited)TommyFarra....TommyRottenScottSiegel....GregMaurizioFerrigno....SpotterArminAmiri....Dr.MoayedizadehRyanLynn....StripClubBestManMichaelDrayer....StripClubBachelorJeffChena....HotelBartenderJohnnyValiant....TheLegendJohnnyValiantAbrahamAronofsky....AnnoyedManatDeliCounterCharlotteAronofsky....AnnoyedWomanatDeliCounterT.J.Kedzierski....JamesonHenryKwan....StripClubPatronMavenBentley....WXWAnnouncerDouglasCrosby....WXWRefereeLarryLegend....CZWAnnouncerNickPapagerio....CZWRefereeAustinAries....WrestlerBrianHeffron....Wrestler(asBluemeanie)NickyBenz....WrestlerBrolly....WrestlerLamarBraxtonPorter....WrestlerClaudioCastagnoli....WrestlerCobian....WrestlerDocDaniels....WrestlerBobbyDempsey....WrestlerBillyDream....WrestlerWhacks....WrestlerRobEckos....WrestlerNateHatred....WrestlerKitCope....Wrestler(asHavoc)DJHyde....WrestlerJudas....WrestlerLASmooth....WrestlerToaMairie....WrestlerKevinMatthews....WrestlerDevonMoore....WrestlerPeteNixon....WrestlerPaulE.Normous....WrestlerPapadon....WrestlerSabian....WrestlerJaySantana....WrestlerSugga....WrestlerLarrySweeney....WrestlerVincentJamesRusso....WrestlingFan(uncredited)KevinCannon....StripClubHood(uncredited)RichardGraves....Fan(uncredited)MichaelMarino....Medic#2(uncredited)BenVanBergen....DeliCustomer(uncredited)RobertOppel....Wrestler(uncredited)JessLiaudin....Wrestler(asJoker)

安娜卡琳·埃斯吉爾森Anna-KarinEskilsson....GirlinSupermarket(uncredited)PiperKenny....DJ(uncredited)JillLord....AutographMom(uncredited)PaulThornton....StripClubPatron(uncredited)

羅伯特·D·西格爾RobertD.Siegel....AutographFan#1(asRobertSiegel)KevinFoote....ROHAnnouncerOliviaBaseman....Alyssa'sRoommate(uncredited)SakinahBingham....RingGirl(uncredited)BennettDunn....ringsidefan(uncredited)EvanGinzburg....FanatConvention(uncredited)J.MatthewMiller....CrazyFan(uncredited)ArthurE.PittmanJr.....SamoanWrestlerinCZWLockerRoom(uncredited)AndrewAnderson....WrestlerDannyGimondo....Wrestler(asInferno)KidU.S.A.....WrestlerPeterBond....PeteNixon(uncredited)MikeCoughlin....Promoter(uncredited)BrandonDicamillo....AudienceMember(uncredited)JoeHuu....StripClubPatron(uncredited)MARCALeigh....WrestlingFan(uncredited)HelenaMayhem....Herself(uncredited)RyanTygh....Fan(uncredited)W.A.Walters....WrestlingFan(uncredited)EmanuelYarbrough....SumoWrestler(uncredited)JohnZandig....Wrestler(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Aronofsky....producerScottFranklin....producerAriHandel....associateproducer

馬克·海曼MarkHeyman....co-producerJenniferRoth....executiveproducerVincentMaraval....executiveproducerAgnèsMentre....executiveproducerEvanGinzburg....associateproducer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克林特·曼塞爾ClintMansell

攝影Cinematography:
MaryseAlberti

剪輯FilmEditing:
AndrewWeisblum

選角導演Casting:
SuzanneCrowley....(asSuzanneCrowley)MaryVernieu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
TimGrimes

美術設計ArtDirectionby:
MatthewMunn

布景師SetDecorationby:
TheoSena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艾米·韋斯科特AmyWestcott

視覺特效VisualEffectsSupervisor:
DanSchrecker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RichardGraves....firstassistantdirectorMattLake....secondsecondassistantdirectorBrendanWalsh....secondassistantdirector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義大利
Italy2008年9月5日......(VeniceFilmFestival)加拿大
Canada2008年9月7日......(Toronto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8年10月12日......(NewYork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8年10月17日......(Hampton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比利時
Belgium2008年10月17日......(Gent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土耳其
Turkey2008年10月19日......(EurasiaFilmFestival)英國
UK2008年10月26日......(London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8年11月6日......(AFILosAngeles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希臘
Greece2008年11月14日......(Thessaloniki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8年11月14日......(StarzDenverFilmFestival)愛沙尼亞
Estonia2008年11月29日......(TallinnBlackNightsFilmFestival)美國
USA2008年12月8日......(NewYorkCity,NewYork)(premiere)美國
USA2008年12月16日......(LosAngeles,California)(premiere)美國
USA2008年12月17日......(limited)澳大利亞
Australia2009年1月8日......(limited)拉脫維亞
Latvia2009年1月9日澳大利亞
Australia2009年1月15日芬蘭
Finland2009年1月16日英國
UK2009年1月16日愛沙尼亞
Estonia2009年1月23日新加坡
Singapore2009年1月29日......(limited)美國
USA2009年1月30日希臘
Greece2009年2月5日比利時
Belgium2009年2月11日新加坡
Singapore2009年2月12日以色列
Israel2009年2月12日荷蘭
Netherlands2009年2月12日冰島
Iceland2009年2月13日瑞典
Sweden2009年2月13日挪威
Norway2009年2月13日巴西
Brazil2009年2月13日瑞士
Switzerland2009年2月18日......(Frenchspeakingregion)法國
France2009年2月18日泰國
Thailand2009年2月19日阿根廷
Argentina2009年2月19日中國台灣
Taiwan2009年2月20日西班牙
Spain2009年2月20日烏拉圭
Uruguay2009年2月21日德國
Germany2009年2月26日瑞士
Switzerland2009年2月26日......(Germanspeakingregion)葡萄牙
Portugal2009年2月26日墨西哥
Mexico2009年2月27日奧地利
Austria2009年2月27日科威特
Kuwait2009年3月5日韓國
SouthKorea2009年3月5日義大利
Italy2009年3月6日波蘭
Poland2009年3月20日紐西蘭
NewZealand2009年3月26日俄羅斯
Russia2009年3月26日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2009年4月2日中國香港
HongKong2009年4月2日立陶宛
Lithuania2009年4月3日土耳其
Turkey2009年4月10日丹麥
Denmark2009年4月22日......(CPHPIXFestival)匈牙利
Hungary2009年5月21日秘魯
Peru2009年5月21日斯洛維尼亞
Slovenia2009年5月28日丹麥
Denmark2009年5月29日日本
Japan2009年6月13日捷克
CzechRepublic2009年7月......(KarlovyVaryFilmFestival)捷克
CzechRepublic2009年7月9日哥倫比亞
Colombia2009年7月24日波赫
BosniaandHerzegovina2009年8月20日......(SarajevoFilmFestival)斯洛伐克
Slovakia2009年9月24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ProtozoaPictures
SaturnFilmsInc.[美國]
WildBunch[法國]
SessionsPayrollManagementInc.[美國]
發行公司:
CentralPartnership[俄羅斯](2009)(Russia)(theatrical)
LuckyRed[義大利](2009)(Italy)(theatrical)
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美國](2008)(USA)(theatrical)
RemstarDistribution[加拿大](2008)(Canada)(allmedia)
WidePictures(2008)(Spain)(allmedia)
CatchPlay(2009)(Taiwan)(allmedia)
Cathay-KerisFilmsPte.Ltd.[新加坡](2009)(Singapore)(theatrical)
hopscotchFilms(2009)(Australia)(theatrical)
ACME(2009)(Latvia)(theatrical)
CinemaMondo[芬蘭](2009)(Finland)(theatrical)
BazucaFilms[智利](2009)(Chile)(allmedia)
MarsFilms[法國](2009)(France)(theatrical)
MidgetEntertainment(2009)(Denmark)(allmedia)
NonStopEntertainment[瑞典](2009)(Sweden)(theatrical)
SPIInternational[波蘭](2009)(Poland)(allmedia)
WildBunchBenelux(2009)(Netherlands)(theatrical)
DistributionCompany[阿根廷](2009)(Argentina)(allmedia)
Gativideo[阿根廷](2009)(Argentina)(DVD)
KinoweltFilmverleih[德國](2009)(Germany)(allmedia)
日活[日本](2009)(Japan)(allmedia)
OptimumReleasing[英國](2009)(UK)(allmedia)
ParisFilmes[巴西](2009)(Brazil)(allmedia)
SPIInternational[捷克](2009)(CzechRepublic)(allmedia)
SPIInternational[斯洛伐克](2009)(Slovakia)(allmedia)
SpentzosFilms[希臘](2009)(Greece)(allmedia)
VideoVisionEntertainment[南非](2009)(SouthAfrica)(allmedia)
Volga(2009)(Russia)(all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TinsleyTransfersInc.[美國](specialmake-upeffecttattoos-MarisaTomei)
LOOK!EffectsInc.[美國](visualeffects)
其他公司:
CreativeArtistsAgency(CAA)filmmakersrepresentation
DolbyLaboratories[美國]soundmix
PostWorks,TheLabprocessing
PostworksNewYork[美國]HDdailies/filmprocessing
CSC[美國]cameraandlightingequipmentprovidedby
ScriptESystemsscriptsupervisionsoftware
ChapmanandLeonardStudioEquipmentcameradollies
KochRecords[美國]soundtrack

影片特色

《摔跤王》,是一部拳擊摔跤電影,但它又全然顛覆了拳擊片的基礎。拳擊片的精髓,在於千迴百折無所不用其極地表現奮鬥,而這部電影,卻是在講失敗,注定的失敗,這一絕望而又不可逆的過程。 導演阿倫·阿羅諾夫斯基就是有著這樣的能力,故事簡單明了,但為一個陳腐的題材注入新鮮的活力;電影語言簡單粗暴,卻又笨重有力地插入到人生的深處。

劇情

(圖)《摔角王》《摔角王》

羅祿賓歪遜是鷹八忍鈣十年王代的幻明庶星摔角料鹵手,峽弄曾螢在晝摔薄角尖場洽上風嚇光坤一瞳時。炮磁然而氈隨著蚊沂年齡芍的噪增奠長,以及腕摔櫥角運動懾太過氈署激烈的籃公原醞因,逾他郡的震健康六彝狀況歡每渣況愈衡澀下。在兄滯一場晝小型比賽笑中脖,涌羅蘆賓遜囪仇突莽然朔心虹髒劈病發桶,畸隨後醫蟹生鈍警廟告他卸必須軒馬針上退銅出這一行當隕珍,如撿果膠再進須尼行摔惺角印活動恐怕曰性飄命難侈保。

叄為了險有一啼學個新閻的開搖始素冕,靈羅抹賓遜在熟冤食店勿找了尉份瞧工作鵑,並援造和一碧個上葫了年梁紀的羨脫衣浪腥舞娘秀同居,嘿愚同時作傷出圈種種損努力,希板望司能和例悅後者椒蔥的兒子和俺睦相攻處拆鈴。弦然而價當羅賓軋遜鴦得拖知柄自己俺有機泄惱會著跟廈舊揣日豎的老對皺手進焉行比垣賽的整時候鷗,織他漸重詣又心蚌癢難耐揩,為濤了願最果後俯的念尊珊嚴和榮譽盟,英他川決裕定放手攢一搏恍。

前填職業似摔罐角手咖蘭覽迪·羅釉賓森(嫡米基柱·捎洛料疥克鍋)柱在80則年國代耀末的時候曾茹經紅極撅移一月時須,而摸如腦今20年拄過去閻古他卻衰只滄能邪靠著在高中體辯育館旭瞥或伐者賓地方運淮動館裡為摔角愛好者漳進願兆行摔角沙表演顫為生替占。和女嬸兒弧(Evan Rachel Wood藕)騾的玻關係日益疏迷遠避,也束始終無鄙法淋成過功維繫一段岳淪感情乖生聲活溝,蘭藥迪築如殺今生夷活的趾夯支夜撐就是讓肢他熱血踴沸盤騰的摔恍角表授演以及誠仍然然田可崇拜奎者著份他洞的豢那些非脈少瓷得可螺憐唱瘧的瞳摔角權迷虧們。滯然糾而在路一夜次苦比襄賽選中蘭膝迪突發心酥肌梗驢愚塞,盡書管逃過一唇劫暫然慌而醫生卻旨究警敏告他域不湘朱能晝再參加摔角比體賽優或汐者也使臆用類良固鹼醇蹦類藥沒物誤,淡否則舌下再一次簍也環許待蘭迪謬邯就將酵丟掉撈自圖己的顴性命呼。

影片賞析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當蘭迪把對手從台下打落準備用折凳猛擊對方時,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興奮地叫著,把自己的假肢遞給蘭迪,讓蘭迪用這個痛毆對方。
這是影片中最具象徵意義的場景:生理的殘疾在一個個巨塔似的肉體的對打中得到補償,就像我們通過電影找到完美生活一樣。與電影不一樣的是,當機器停轉電燈猛地亮起,我們知道那過去的兩小時只不過是一場幻夢,而在這兒,只有表演者知道,這其實也只是電影的翻版,熱血賁張的背後是精心的設計和幾乎亂真的表演,但表演者同樣被這種高潮麻醉了,他似乎獲得了尊嚴。
影片最後,蘭迪站在摔跤台上,老弱的心臟讓他在台上的行動顯得遲鈍,一次一次的疼痛與暈眩讓他幾乎摔倒,他忍受著,不顧別人的勸阻,慢慢爬到護欄上的繩索,最後一次表演他的“大錘粉碎壓”……然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享受觀眾為他們血腥的表演而發出的歡呼聲。

他知道這些掌聲是那么虛幻,但他同時知道這是他唯一所擁有的。

這一刻是如此的悲壯,因為這一刻顯得如此虛無。

相關資訊

美國電影學院年度十佳 《鋼鐵俠》上榜引爭議來源:Mtime時光網(2008-12-15)
聖丹斯公布競賽片單 張元代表華語片角逐大獎來源:Mtime時光網(2008-12-04)
金融海嘯來襲 超小製作“獨立”潮頭來源:東方早報(2008-12-04)
《摔跤王》首發正式海報 遲暮跤王以死謝幕來源:Mtime時光網(2008-11-17)

好萊塢“冬季戰”將開戰 十部大片呼之欲出來源:貓撲娛樂(2008-11-05)
第18屆美國電影哥譚獎提名揭曉 《沙囊》領先來源:搜狐娛樂(2008-10-21)
《摔跤王》紐約首映 洛克遭遇眾多美女來源:Mtime時光網(2008-10-14)
米基·洛克:被毀的帥哥 無冕的影帝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12)
奧斯卡眾熱門缺席多倫多 小金人走向撲朔迷離來源:搜狐娛樂(2008-09-10)

多倫多影展熱片扎堆 交易市場態勢火爆來源:搜狐娛樂(2008-09-09)
杜琪峯揭秘威尼斯內幕 10年內不再當評審來源:天府早報(2008-09-08)
威尼斯電影節閉幕獨家綜述:冷清中蘊含變革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7)
《摔跤王》奪走金獅 達倫和洛克承認商機到來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7)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今日閉幕 金獅霧裡看花來源:東方早報(2008-09-06)

《摔跤王》首映 老男人小公主上演熱吻好戲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6)
摔跤王粗野上場 喧鬧根源暗指金獅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6)

摔跤手煙不離手 俏埃文大氣老成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6)
《摔跤王》影評:主創用藝術回歸商業海洋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6)
《摔跤王》記者會 埃文遠看似蜜蜂近看很驚悚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6)

《摔跤王》主創酒店現身 伍德冷艷打扮壓場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9-03)
《摔角王》苦等主題曲 何時亮相威尼斯成迷來源:東方早報(2008-09-03)
《摔跤王》劇照曝光 米基洛克搏命演出跤場洛奇來源:Mtime時光網(2008-08-12)

主演簡介

(圖)米基·洛克米基·洛克

米基·洛克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他的爸爸是愛爾蘭後裔,母親則是法國後裔,這是一個移民後裔組成的家庭,不和諧之音難覓時常奏起,父母的爭吵伴隨了米基·洛克的幼年,雖然他對親身父母組成的這個家庭印象不深,但也對他日後的生活造成很深刻的影響,他骨子裡還是與他那脾氣暴躁且酷愛健美的父親相像。米基6歲時,父母離異了,母親帶著米基改嫁給了一個警察,這個新家庭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南部,米基·洛克在那裡念到高中,他從國小時代就對全集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長大後更是視拳王阿里為偶像,以阿里為目標開始向著拳王的夢想衝擊。

幕後花絮

·本片獲得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尼古拉斯·凱奇原定要出演本片,他曾前往紐約的獨立摔角聯盟ROH舉辦的賽事進行觀摩,為扮演角色做準備,但他後來辭演。
·本片的拍攝日期為35天。
·米基·洛克為了飾演本片中的摔角選手,特地邀請了前職業摔角手阿法·阿諾阿伊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傳聞《摔角王》的初版海報曾讓米基·洛克本人感到不滿,因為海報中的米基·洛克被他的長髮徹底擋住,看不清楚正臉。但後來米基·洛克又公開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這張海報。
·福克斯探照燈公司在2008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用400萬美元買下了本片的北美著作權。
·為了參加奧斯卡的評選,福克斯探照燈公司安排《摔角王》在2008年12月31日在北美進行提前點映,而正式的公映時間則安排在2009年1月16日。

影片幕後

最初導演計畫邀請布拉德•皮特和馬克•沃爾伯格參加電影拍攝,實際上最後定下了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凱奇曾簽下契約在2007年10月開拍的這部《摔跤王》里扮演男主角羅賓遜。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凱奇因為一些個人原因離開了攝製組。隨之而來的是米基•洛克代替了凱奇的男主角位置。為此,電影攝製時間也就被迫推後到了2008年的1月。影片大部分在紐約還有新澤西州進行拍攝。前職業摔跤手阿法•阿諾埃(Afa Anoai)被聘用成米基•洛克的指導教練,米基•洛克在影片中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摔跤王形象。

1950年出生的米基•洛克,在從影之前是一名拳擊手。1979年以史匹柏的《一九四一》踏入影壇。其後《體熱》、《餐館》、《鬥魚》及《大街小癟三》等片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叛青年的形象,而逐漸受關注。1986年與金•貝辛格共同出演的情慾片《愛你九周半》,終於令其聲名大噪,成為80年代好萊塢銀幕極具魅力的叛逆英雄。儘管他的電視在歐洲有著極佳的口碑和票房,但因其眾所周知的叛逆性格及多變的脾氣始終被好萊塢視為異端,也令其演藝事業頗受影響。多在影片中充當配角。

幕後製作

獨立導演的榮耀

提起《摔角王》的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從十年前花6萬美元拍攝處女作《圓周率》一鳴驚人,乃至現在憑藉《摔角王》拿下金獅,獲得頂級電影節的的主流認可,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坦承自己所走的路並不輕鬆。他說:“《摔角王》的故事,就像是我自己的經歷一樣,當然,我沒有像蘭迪那樣遍體鱗傷,我的家庭和生活也很幸福,但我的導演之路還是走得不太容易。在電影圈這些年,我拍攝的幾部電影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難,最讓我失望的應該是02年的時候,那時我得到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是拍攝《蝙蝠俠前傳》,我很喜歡這套漫畫,如果我能進行這套漫畫的電影改編工作,對我而言是件幸事。但最後因為一些原因,我還是推掉了這份工作,當時我就在思考,自己是為什麼才選擇做一名導演?這個疑問,我放在了《摔角王》里,不過,問題變成了蘭迪對自己的提問,‘你為什麼做一名摔角手?’這個問題也是整個電影的核心,希望觀眾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答案。”
對於這個角色,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有著更多的思考:“蘭迪是一名英雄,他雖然在戲裡很落魄,但我相信他能獲得觀眾的尊敬與認可。這個角色很悲涼,他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這幾乎也是同一個理想主義者在現實所遭受的困境所類似,而這樣的事在我們的周圍一直都在發生著。蘭迪在生活中的種種遭遇,我相信但凡是經歷過挫折的觀眾都和蘭迪一樣能感受到,不過這些不太健康的一面,電影裡我也不願展現得太多,畢竟這部電影還是想給予觀眾一些力量,一些來自於生活的力量。所以我希望觀眾不要抱著看一部悲
的想法走進影院,坦白點說,這是一個有關於老男人的勵志電影。”

金獅帶來的榮譽與負擔

本片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拿下了最高榮譽金獅獎,對於這個獎項,達倫·阿羅諾夫斯基顯得很是謙虛:“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特別是經歷了去年《珍愛泉源》的失敗之後,我在電影公司替我報名時就很謹慎。去年我曾經覺得《珍愛泉源》有一定的希望,所以我抱著希望去了威尼斯,但結果卻讓我很傷心。所以今年我決定什麼期望也不帶著去,只要能入圍,對我和《摔角王》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榮譽,結果後來居然能拿下這個獎項,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我想真的得感謝電影公司和評審,特別是米基·洛克。他在本片中的表演很出色,沒有獲得個人表演類的獎項,我覺得也是一件相當遺憾的事情。”

在拿到金獅之後,未來的導演之路如何走下去呢?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說:“《摔角王》帶給我的榮譽是永久的,雖然拍攝時間很短,但這部電影我依然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可以這樣說,《摔角王》的拍攝讓我更加的嚴謹和認真,我為這部電影付出了很多。而金獅帶給我的啟示是,只要認真的拍攝電影,你總會拿到屬於自己的榮譽。”

演員之路的自我總結

年逾50的米基·洛克,早已憑藉《愛你九周半》奠定了他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然而他曾退出影壇而當上了一名拳擊手,這幾年才在《罪惡之城》中有出色演出。在本片中,米基·洛克獨挑大樑出演摔角手蘭迪·羅賓森,他對這個角色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米基·洛克說:”影片最開始並不是我來演,影片公司找了其他人,有一天我正在家裡看書,就接到了電影公司的電話。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電影公司又找了我(笑)。這個角色我很喜歡,蘭迪的故事打動了我,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角色,但他的生活狀態是很真實的。像我這樣的老頭子,跟他的生活也沒兩樣(大笑)。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想,如果我站在蘭迪的角度,我應該怎樣說話,應該怎么去做事,對於蘭迪這個有點一根筋的角色,我儘可能地把他演得表面看上去很簡單,因為他不太愛講話,肢體語言也很少。所以劇組的成員有一次對我說,嘿,米基,你看上去真的很嚇人,我那時候想,蘭迪就應該是這樣的人,我的目的達到了。”

對於影片中飾演的這名摔角手,米基·洛克坦言沒少吃苦頭:“摔角手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如果不做任何準備就來演,我相信觀眾一定不認賬。所以我在拍攝之前,每天都在鍛鍊身體,和職業摔角的教練做訓練。一開始真的很累,摔角手面對的都是高強度的訓練,我只能循序漸進的來,不過帶來的好處就是我的身體確實好了不少,我相信觀眾在電影中看見我的演出應該會覺得我可以以假亂真了。摔角這門職業真的是風險極大,儘管我在電影中的拍攝都是有專業人員指導的,但有幾次還是弄傷了自己。而真實的摔角生涯,肯定比我要嚴重得多。所以大家看看電影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做當一名摔角手的夢,因為那個夢一定會讓你的牙齒很疼(笑)。

獲金獅獎

(圖)《摔角王》《摔角王》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台北時間昨日凌晨在義大利水城落下帷幕,美國影片《摔角王》擊敗人氣頗旺的日本動畫影片《懸崖上的金魚姬》和另一部美國電影《拆彈部隊》,出人意料地捧走了金獅。《摔角王》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在得獎後激動地說,《摔角王》是一部根據“簡單故事”拍攝的“小電影”,他對獲獎感到非常驕傲,這是整個團隊的榮譽。

影片評析

《摔角王》在一個不新鮮的英雄遲暮的故事裡包裹了一個理想主義者殉道精神,這讓他在一個平庸的故事裡多了份悲壯和深邃的味道。
電影沒有追求眩目的技巧,老老實實的呈現了一個心靈和肉體都充滿傷痛的落魄摔角明星的晚年生活。影片中有個鏡頭可以看作整部影片的縮寫,Randy贏得了比賽,帶著滿身的傷口從擂台的聚光燈和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走向黑暗的通道,他步履蹣跚,氣喘吁吁。榮耀太短暫,生活卻太漫長,記憶中閃耀著輝煌,現實卻滿眼黯淡。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世間悲涼,莫過如是。《憤怒的公牛》的最後,變成一個胖子在酒吧里耍貧嘴的拳王拉莫塔在開篇那個在拳台跳躍的彪悍身影映襯下顯得異常平庸猥瑣,但這卻是一個凡人無法逃避的命運,於他而言這是種解脫和救贖,於我們而言看到的就是滿眼悲涼。
比起《憤怒的公牛》的史詩感,《摔角王》平實簡單了許多,無論是人物的刻畫還是影片的影像風格都很“藍領”,就像片尾斯普林斯汀的那首主題歌,一生的輝煌暗淡都化作了老男人自顧自的淺唱低吟,孤獨悲涼深入骨髓。
許多人善經營,在年少輝煌後可以將這份輝煌變為換取晚年富足和尊嚴的資本,在世人看來這樣的人生已經圓滿地無可挑剔了,就像貝利或貝肯鮑爾,而我對於他們不失尊敬卻永遠都喜歡不起來;有些人是真的天才,以至於對於世俗生活的複雜全無了解,天才揮霍完或是被人利用完,就要面對無盡的現實的瑣屑和困難,面對他們永遠不懂卻無法逃避的世態炎涼,就像馬拉多納、貝斯特或加林查,而我對於他們更覺親近。

影片沒有像憤怒的公牛一樣描述Randy由盛而衰的過程和內在原因,但毫無疑問依舊是個性格決定命運的老調重談,他一定是個賽場上的天才,生活里不善經營的“失敗者”,於是落得晚年悽慘,父女疏遠。這樣的人大概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接受現狀回歸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了此殘生,要么點燃生命的余薪,用殘留的勇氣和不妥協換取生命中最後一點光榮,Randy選擇了後者,而代價或許是生命。他的縱身一躍既是對困窘現實生活的逃避,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以身殉道,在霎那光榮和苟延殘喘間,他作出了決絕的選擇。

導演用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影片能跳出好萊塢勵志片窠臼,獲得威尼斯的大獎,這個結局功不可沒。如果導演明白的呈現了Randy跳下去贏得比賽但心臟病發作死去的結局,並極力的渲染了女兒、朋友、女友等人的悲傷,那這部電影就是部標準的好萊塢流水線產品。但那個開放式的結局讓我忍不住去想另外一種可能,Randy沒有死,贏了比賽和尊敬,享受了剎那的榮耀和歡呼,但又能怎么樣呢?這筆獎金不會對他糟糕的生活起到太多幫助,心臟病會越來越嚴重,他還要為了能住在房車裡去超市或者其他什麼地方打工,女兒依舊疏遠他,那個脫衣舞娘在現實隔閡中還會保持距離,生活還要繼續……那幾個輪椅上等待販賣合影和紀念品的老邁摔跤手大概就是10年後的Randy吧。

另,BruceSpringsteen唱得主題歌太棒了!

影片評論

一句話評論

米基·洛克在本片中爆發出了他驚人的看家本領。
——《洛杉磯時報》
一部讓你產生出複雜情感衝動的勵志電影,非常成熟的作品。
——cinemablend.com
金獅已經提前給美國的觀眾們證明了《摔角王》的必看原因。
——《華盛頓郵報》

演員評論

拋開米基.洛克的精彩表演,從劇情設定上看,《摔角王》的料並不新鮮:曾經的傳奇人物失去了往日的光環,企圖從落魄的生活中掙扎求存、和家人和好、尋找真愛。但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沒有讓蘭迪順利擺脫生活里的各種麻煩,沒有拖泥帶水地描述蘭迪如何為父女關係糾結,也不煽情地回顧蘭迪對過去的悔恨與對未來的期待,他和女兒以及脫女舞娘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結果都不予解答,開放式的結局讓這個故事避開了俗套,也顯得更真實有力。

遲暮英雄的勵志傳奇

從某種程度,《摔角王》就是一部拳擊摔跤電影,但它又全然顛覆了拳擊片的基礎。拳擊片的精髓,在於千迴百折無所不用其極地表現奮鬥,而這部電影,卻是在講失敗,注定的失敗,這一絕望而又不可逆的過程。
但這絕對不是一個傷感的故事,傷感是一種讓痛苦消彌於無形的精神按摩,這部電影,是用痛苦在為你醒腦。這裡面有肉體的痛苦,所謂榮耀是靠著花樣百出地忍受對自己肉體的凌虐得來的。這裡面有精神上的痛苦,所謂幸福是被自己親手埋葬掉的。這裡面還有哲學上的痛苦,所謂意義是虛妄的,但我們的尊嚴卻最終還是要它來養活。
導演阿倫·阿羅諾夫斯基就是有著這樣的能力,故事簡單明了,但為一個陳腐的題材注入新鮮的活力;電影語言簡單粗暴,卻又笨重有力地插入到人生的深處。
除了掌聲蘭迪一無所有

《摔角王》是陰冷的,裡面我們看不到亮色的人物。主人公蘭迪心臟病發,他再也不能登上摔跤台;凱西蒂是個脫衣舞娘,但年歲漸大的她已很難得到顧客的寵愛;蘭迪平常打工的超市,來買菜的都是看起來孤僻的老太太,或者肥胖臃腫無精打采的中年人;至於蘭迪工作的超市主管,也只是個在躲在監控室里看黃色錄像的可憐蟲。
導演在氣氛的營造上極其精準:沒有成功者,在影片灰色的世界里,只有蠅營狗苟的失敗者,他們的目光麻木,長久的忍耐,讓他們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
蘭迪在最開始看起來似乎有所不同,他在台上接受觀眾們的歡呼,但當回到現實,這種幻像立即被打破:比賽結束,他只能從主辦者手中領到寥寥幾張鈔票,回到自己的拖車房,又因為沒有交房租而被拒絕進入。
但他真正的悲劇並不在於此,他真正的悲劇在於,他只擁有那些掌聲,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他沒有朋友,沒有愛情,也沒有親人。現在,時間也拋棄了他。20年的超負荷運轉,他的心臟不再強健和聽話,他最忠誠的身體也拋棄了他。
不能再上拳台的他所能做的,就是招呼鄰居家的小孩,邀他一起打遊戲,但小孩卻很快走了,因為遊戲太老,和蘭迪一樣已經過時了。就像他自己所說,他就像一塊將要壞掉的肉塊,無人理睬。
蘭迪與舞女凱西蒂之間若有若無的愛情是他唯一的感情寄託。
尊嚴是最後的救命稻草
蘭迪另一件可做的事情,就是去看艷舞。他與舞女凱西蒂之間若有若無的愛情,是他唯一的感情寄託。可以說,蘭迪與凱西蒂在酒館裡那場戲,是2008年我們見過的最為動人的愛情場景之一。他們和著音樂扭動身體,回憶著美好的80年代的身體,詛咒著可惡的90年代,然後接吻,但又被凱西蒂猛地推開。
他們太過於世故,他們太了解他們將要面臨的一切,對世事的了解埋葬了她的勇氣。於是,凱西蒂走了。
凱西蒂拒絕的理由,是她不會與顧客之間有感情糾葛。當一個人一無所恃的時候,尊嚴是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凱西蒂的話,讓我想起了很多三級女星解釋為什麼拍色情片時的答案:那是為了藝術。他們知道自己說的是瞎話,但他們得那么說,不僅是別人,也是給自己,沒有這個,他們就得面對自己生命里最赤裸裸的醜陋。
蘭迪與女兒關係修復最後又破裂的過程,可以稱為一部人類性格的教科書。他在海邊對女兒流下的悔恨的淚是真的,他與女兒在空曠的大倉庫里空舞的柔情也是真的,但他因遭到凱西蒂的拒絕而故態復萌,與那個淫蕩的女人在廁所里性交也是真的。這大概是人性里最大的悲哀,我們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緣由,卻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後是我們被自己擊敗。
除了尊嚴蘭迪一無所有。
阿倫·阿羅諾夫斯基有著工程師般精確的思維,他向觀眾一條一條展示著蘭迪可能獲得救贖的道路,然後又一條一條地堵死了它們。
人生的邏輯逼著蘭迪重新做回一個摔角手,只有在台上,只有在他將對手擊倒時觀眾野獸般的嚎叫里,他才重新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導演阿倫·阿羅諾夫斯基最狠的地方也是在這裡,他完全消解了摔角的意義,在這部電影裡,台上兇猛的撕打並不是真正的對決,而只是一種表演,這實際上對拳擊摔跤電影的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它讓勝利只是一個秀,一個精心包裝的假貨。蘭迪從來沒有勝利,他只是在表演勝利。
但正是這一個設定,讓電影有了更深沉的人生況味。我們看到,兩人分別用折凳攻擊對方,結實地摔在地上;趁觀眾不注意用玻璃劃破自己的前額,讓被打的效果更真實和可怖;甚至為了讓前來買票的觀眾感到耳目一新,他們頗具創意地用釘書機作為武器,將釘書針一個一個釘入身體。這雖然是虛假的,但當他們是用對自己肉體的踐踏去換取工資和尊嚴時,它就具有一種古典悲劇的意味。因為它就像人類生活的一個模型: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地活著,活給別人看

盤點歷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1980-2013)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2/3是兼職)的投票產生。

年份 獲獎人 作品
2013年
丹尼爾·戴·路易斯 丹尼爾·戴·路易斯
《林肯》:由美國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本片主要根據普利茲獲獎得主、歷史學家Doris Kearns Goodwin的著作《對手團隊:政治天才林肯》改編而成,講述美國第16任總統經歷南北戰爭,統一美國的故事。
2012年
喬治·克魯尼 喬治·克魯尼
《後人》:由“鑽石王老五”喬治·克魯尼所主演,關注的焦點是家庭問題,電影是根據女作家Kaui Hart Hemmings初登文壇的處女座小說改編而來,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Matt King的瀟灑又多金夏威夷富豪帶著兩個女兒追回分手前妻的故事。
2011年
科林·費斯 科林·費斯
《國王的演講》:由湯姆·霍伯指導,科林·費斯擔當主演的英國電影,整部電影以敘述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在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最終《國王的演講》拿下12項提名,大熱領跑。影片還獲得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
2010年
傑夫·布里奇斯 傑夫·布里奇斯
《瘋狂的心》:影片根據托馬斯·科比的小說處女作改編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酗酒成性,人生正在走下坡路的老鄉村歌手(傑夫·布里吉斯)。後來在一名女記者的幫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跡上。2010年1月18日,本片獲得第6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的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和電影最佳原創歌曲獎。
2009年
米基·洛克 米基·洛克
《摔角王》:由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所執導,由米基·洛克、埃文·蕾切爾·伍德、瑪麗莎·托梅所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拳擊摔跤的故事。
2008年
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

《未血綢繆》: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保羅·達諾 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的是銀礦工丹尼爾·普萊恩惟尤因井下作業事故摔斷了腿,但他因禍得福了解到秘密的石油信息,他利用聾童HW欺騙鄉民贏得了石油地盤,成為石油大亨的故事。
2007年
弗雷斯特·惠特克 弗雷斯特·惠特克
《末代獨裁》:影片改編自Giles Foden的同名小說,男主角福里斯特·惠特克憑藉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卡波特》:根據傑拉爾德·克拉克為作家杜魯門·卡波特撰寫的傳記改編,編劇是丹·富特曼。《辛瑞那》根據美國前中央情報局特工羅伯特·貝爾所著《看不見邪惡》一書改編,編劇是曾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斯特芬·加甘。
2004年
西恩·潘 西恩·潘
《神秘河》:影片根據作家丹尼斯·萊尼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也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為導演的第24部作品。影片自始至終情緒低沉,一改好萊塢電影慣常的熱烈火爆,它以哀傷沉痛的基調講述了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命運糾結的故事,成為美國國家評論會獎的“最佳影片”。在第76屆奧斯卡電影節,西恩·潘和蒂姆·羅賓斯分別囊括了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
2003年
傑克·尼科爾森 傑克·尼科爾森
《關於施密特》:講述66歲的史密特是一位剛剛退休的保險公司職員,對於忙碌了一輩子的史密特來說,退休後無所事事的生活實在難以繼續,偏偏妻子又在這時離他而去,而唯一的女兒也要在這個時候嫁人。對未來充滿恐懼的史密特選擇了一種看似逃避的做法,他決定駕車週遊全國。同時他還通過電視台資助了一位坦尚尼亞的孤兒,一下子,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又豐富多彩了。
2002年
羅素·克勞 羅素·克勞
《美麗心靈》: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2001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浩劫重生》:片中查克身為聯邦快遞的系統工程師,在一次出差的旅程中,查克搭的小飛機失事,他被困在一座資源貧瘠的無人荒島,當他失去現代生活的便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他的人生觀反而逐漸有所轉變,當他發現生活的壓力頓時消失,便開始反思人生的目的,最後對於工作、感情,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全新的體會和領悟。
2000年
丹澤爾·華盛頓 丹澤爾·華盛頓
《狂風》
1999年
吉姆·凱瑞 吉姆·凱瑞
《楚門的世界》:影片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樣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
1998年
彼得·方達 彼得·方達
《尤里的黃金》:Ulee是一名越戰老兵,在佛羅里達州以養蜂為生。Ulee的家庭並不幸福,妻子病逝好幾年,他至今未從悲痛中走出,兒子Jimmy在監獄裡服刑,兒媳婦Helen離家出走,丟下兩個女兒由Ulee撫養。所幸Ulee生性隱忍達觀,生活還算平靜穩定……
1997年
傑弗里·拉什 傑弗里·拉什
《鋼琴師》:本片是由波蘭斯基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如何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的故事。在影片中,讓人們感受到“活著”的意義,以及人們對“生存”的渴望。
1996年
尼古拉斯·凱奇 尼古拉斯·凱奇
《遠離賭城》:本片由(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從事編劇工作的人,本來有很好的工作與生活,但由於他和妻子分手,自己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從此他的生活完全改變了。
1995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阿甘正傳》: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塑造了一個雖然智障,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的人物形象。他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
1994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費城》:一部反應愛滋病,同性戀,人權,自尊的經典影片。講述的並非一個簡單的愛滋病人爭取權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戀,哪怕是在美國這樣的社會中,同性戀依然是一個受到正統道德鄙夷的行為,影片中安德魯是因為同性戀而染上愛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視為道德敗壞,並被拋棄,於是他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訴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開。
1993年
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
《聞香識女人》:一部於1992年公映的美國電影。電影敘述了一名預備學校的學生,為一位脾氣暴躁的眼盲退休軍官擔任助手。由艾爾·帕西諾、克里斯·歐唐納等主演。其中艾爾·帕西諾在多次與奧斯卡金像獎失之交臂後,終於憑藉著此片中傑出演出奪得第六十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1992年
尼克·諾爾蒂 尼克·諾爾蒂
《浪潮王子》:一部由芭芭拉·史翠珊執導,尼克·諾爾蒂主演的劇情片。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攝影、最佳編劇七項,1992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1991年
傑瑞米·艾恩斯 傑瑞米·艾恩斯
《命運的逆轉》
1990年
湯姆·克魯斯 湯姆·克魯斯
《生於七月四日》:講訴了朗·柯維克幼時就喜歡與夥伴們在樹林中沖衝殺殺,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1956年7月4日,正逢10歲生日的朗騎在父親肩上觀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遊行,這使他十分興奮。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頂棒球帽,朗比賽獲勝,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1989年
達斯汀·霍夫曼 達斯汀·霍夫曼

《雨人》:由巴瑞·萊文森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上映於1988年,曾獲獲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劇情簡介查理(湯姆•克魯斯 飾)父親去世,留下了300萬美元的遺產。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遺產全部給了一個他不認識的哥哥雷蒙(達斯汀·霍夫曼)。雷蒙的名字查理從沒聽過,這個事件讓他氣憤不已……
1988年
麥可·道格拉斯 麥可·道格拉斯

《華爾街》:由奧利弗·斯通導演、查理·辛,麥可·道格拉斯,馬丁·辛主演。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為背景,描寫股市大亨戈登蓋柯貪婪成性,不擇手段在幕後操縱股票行情,結果卻敗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輕營業員手上。該片也是麥可·道格拉斯獲封奧斯卡影帝之經典電影。
1987年
鮑勃·霍斯金斯 鮑勃·霍斯金斯
《蒙娜麗莎》
1986年
喬恩·沃伊特 喬恩·沃伊特
《暴走列車》:本片編劇是日本大師黑澤明,導演是俄裔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主演是美國的喬恩·沃伊特、埃里克·羅伯斯、芮貝卡·德·莫爾,拍攝地點則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劇情描述在美國西北的監獄,重犯曼尼在飽受折磨之下決定越獄,刑期將滿的貝克也被拖下水,登上一列開往阿拉斯加的運貨火車逃獄。當他們以為大功告成時,列車竟然失控,車長病逝,只剩一個女助手……
1985年
默里·亞伯拉罕 默里·亞伯拉罕
《莫扎特》:影片以倒敘手法,既表現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里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扎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薩利埃里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扎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於貧病交加的絕境。
1984年
羅伯特·杜瓦爾 羅伯特·杜瓦爾

《溫柔的憐憫》:美國電影《溫柔的慈悲》又名《溫柔的憐憫》,拍攝於1983年。
1983年
本·金斯利 本·金斯利
《甘地》:故事描述印度國父甘地為了印度的獨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議英國政府,以及為了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暴力衝突而抗議,使秩序得以恢復。
1982年
亨利·方達 亨利·方達
《金色池塘》:影片描述脾氣暴躁的退休老教授諾曼·塞娜與老伴埃塞爾,居住在緬因州鄉間一個撒滿陽光的金色池塘旁邊。他們的老友都已經去世,兩人感到有些寂寞。他們那關係疏遠的女兒剛離婚,為了跟新男友外出度假,就把13歲的外孫留給老兩口照看。諾曼患有心臟病,埃塞爾既要照顧丈夫,又要充當丈夫與女兒之間的調解人。經過一些事情之後,兩代人終於和解,成為一個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1981年
羅伯特·德尼羅 羅伯特·德尼羅

《憤怒的公牛》:一部1980年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根據義大利裔前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黑白電影。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他以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此片也是當年奧斯卡最佳剪接獎的得主。
1980年
達斯汀·霍夫曼 達斯汀·霍夫曼

《克萊默夫婦》:由導演羅伯特·本頓親自改編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而成,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問題的傑作。曾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項金像獎。本片反映出當時七十年代令人側目的新生事物的單親家庭的種種問題。

推薦一批好看的運動電影

《瘋狂足球隊2》
《勇士》[2011年電影]
《冰上輕馳》
《超級的男性》
《大學》[1927年美國電影]
《喬丹大電影》
《奧林匹克運動會2》
《躍動青春》[2007年電影]
《德國:夏之童話》
《翻滾吧!阿信》
《沙地傳奇》
《冰上浪漫曲》
《娃娃看天下》[200年電影]
《臨時教練》
《天涯赤子心》[1979年美國電影]
《大盜小巨人》
《永無止境》[1998年電影]
《木更津貓眼日本總決賽》
《長跑者的寂寞》
《全能猩猩》
《五個撲水的少年》
《發燒友》
《榮耀》[2007年電影]
《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
《我的小狗斯齊普》
《冰上圓舞曲》
《強風正勁》
《菜鳥總動員:畢業》
《泳往直前》
《奧林匹亞》
《蠢蛋》
《聖·拉爾夫》
《越位》[電影]
《殘酷冰雪》
《那些最偉大的比賽》
《高山上的世界盃》
《鐵金剛》
《冰刀雙人舞》
《弱點》
《告別昨日》
《該死的聯隊》
《靈魂衝浪》
《棒球之愛》[2011年韓國電影]
《欲蓋弄潮》
《冰峰168小時》
《國家代表》
《單挑》
《山地腳踏車之旅》
《一代球王馬拉多納》
《鬥士》
《周末午夜光明》
《冰上奇蹟》
《黑神駒》
《籃球夢》
《奇蹟的夏天》
《憤怒的公牛》
《一代驕馬》
《特快達陣》
《十全大補男》
《跳水男孩》
《印度往事》
《奈緒子》
《成事在人》
《重振球風》
《颶風》
《狗鎮之主》
《永遠的車神》
《真情電波》
《追夢赤子心》
《摔角王》
《洛奇》[電影]
《方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