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機器》[遊戲]

《戰爭機器》[遊戲]
《戰爭機器》[遊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戰爭機器》,一款基於“虛幻3”引擎開發的全新的結合策略動作於生存恐怖中的X360超級大作,遊戲將讓玩家置身於一段講述人類與地心深處不斷湧現出來的噩夢般異形生物“Locust Horde”之間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極度悲慘的故事中,它所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好萊塢式的電影衝擊。

基本信息


遊戲信息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遊戲名稱:戰爭機器
遊戲製作:Epic Games
遊戲發行:Activision
遊戲語種:英文
遊戲類型:FPS
官方網址:http://gearsofwar.com/

遊戲簡介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戰爭機器》(GearsofWar)是EpicGames和MicrosoftGameStudios於Xbox360和電腦PC推出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
戰爭機器將生存的恐怖融合到戰術動作中,並且提供極具深度的感人故事,讓玩家體驗到人類與獸族部落(從錫拉星深處鑽到表面的可怕生物)為了生存而展開的慘烈戰役。遊戲中,玩家必須帶領戰爭英雄馬可斯菲利及其隊員,獨自面對各種殘暴怪物的猛烈攻擊。
遊戲於2006年11月7日在北美正式發售,同日也在亞洲地區(日本除外)發售行貨版本;歐洲地區版本德國除外)則在2006年11月17日開始發售;日本地區版本也在2007年1月18日發售。遊戲行貨版本分為普通版和限量鐵盒版:普通版包括遊戲磁碟片和海報;限量版則包括光碟、說明書、設定畫冊、製作花絮,包裝也改為銅盒外殼。
在Xbox360上獨占了數月之久,直到《Halo3》發布之前仍霸占著XboxLive在線上遊戲榜首的《GearsOfWar》終於確定了PC版的發布日期:2007年11月6日。
新版本將帶有6個新的單人戰役章節,新的“KingoftheHill(山丘之王)”多人遊戲模式,3張新的多人地圖,遊戲編輯器,以及所有的Xbox360可下載內容(19張多人地圖),Xbox360版本中一直無法遭遇的BOSSBrumak也將亮相本作。
同時還公開出來相當多的圖片資料,包括PC版遊戲截圖、新的多人地圖(第二頁)、Xbox360版中未能直接面對的BOSSBrumak(第三頁)、遊戲編輯器(第四頁),還有兩張PC版獨享畫面(第四頁)。
在談到類似的從Xbox到PC平台移植作品——例如《Halo2》和《Shadowrun》——的時候,Cliffy.B說,這完全是一個PC遊戲,Windows版《GearsofWar》支持WindowsVista和XP,支持鍵盤和手柄,以及所有的PC操作方式,並且經過重新製作以適應低配置的電腦。
“PC版幾乎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開發版本,”EPIC製作人Rod Fergusson說,為了適應千差萬別的PC配置,開發人員在Unreal Engine 3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旦你在PC上火力全開,就會明白這幾乎是一個全新的遊戲。”Cliffy.B強調說。

對於那些Xbox 360上的老玩家而言,Windows版本的《戰爭機器》可以直接從第五章開始遊戲,方便已經玩過Xbox版遊戲的玩家馬上開始新增加的五章。

既然PC版增加了這么多內容,新的問題又出來了:什麼時候這些東西可以再提供給Xbox 360玩家呢?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複雜,因為開發人員為了移植到PC上,對遊戲做了如此之多的改動,如果這些內容再回到Xbox 360平台的話,幾乎需要完全重新製作一遍。“這可是個相當大的工程。”Fergusson說。

不過CliffyB又補充了一個很簡單的理由:“老實說,我們總得給PC版留一些賣點嘛。”

遊戲特色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戰爭機器》,一款基於“虛幻3”引擎開發的全新的結合策略動作於生存恐怖中的X360超級大作。馬可斯·菲尼克斯,故事的主人公,粗獷豪放的野性背後卻蒙受著叛國之恥,在與“LocustHorde”大戰中,人類的數量不斷減少,雖然有種種不信任,但馬庫斯·菲尼克斯仍然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由於採用了最新的“虛幻3”引擎,遊戲的畫面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從角色到場景,無論是人物的反應與動作還是動態場景的描繪都是十分真實、生動,即使是在大規模的戰鬥中也能發現遊戲的細膩之處。真實、血腥殺戮,遊戲的氣氛被營造的恰到好處。
遊戲中採用了更適合發揮策略動作要素的第三人稱視角,玩家將扮演故事的主人公馬庫斯·菲尼克斯,帶領他的武裝小隊與“LocustHorde”展開鬥智鬥勇的生死大戰。在戰場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遭到異形的致命攻擊,除了擅於判斷外,如何有效的尋求互動式場景進行掩護以及如何與隊友們進行有效地合作也是必要的生存之道。
同時,遊戲將對應XboxLive功能,提供極其豐富的網路對戰模式。

詳細介紹

一、 單人部分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1.劇情

在一個類似於地球的行星上,人類為了爭奪該行星的特有能源而展開了激烈的戰爭,但這場戰爭持續了79年後,人類世界已經是滿目瘡痍,淒涼不堪,這時位於行星地底的獸族突然出現並向人類發起了進攻,在入侵日當天便屠殺掉了1/4的人類,人類被迫聯合起來對抗獸族,但因為長年的戰爭導致兵員缺乏,使得戰爭的一開始,人類便被獸族的猛烈進攻打得豪無還手之力,不得不退縮到這個星球上最高的平原地帶,為了緩解兵員壓力,人類政府不得不徵召囚犯,老人,小孩入軍隊,而主角就在這時進入軍隊,遊戲因此展開……此外在遊戲中也有著一些出彩的情節,比如當主人公逃出監獄後,下一幕便是直接戰鬥,這裡,長官大喊著:“士兵們,保管好你的狗牌,戰爭結束後,你的家人需要它。”悲壯而蒼涼;還有當玩家辛辛苦苦打過了三關,把那個“該死的”共振發生器安置在獸族的一個重要基地——“抽水站”後,結果這個東西根本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被用來探測獸族的地道網路。這是你的一個隊友讓過來一個虛擬地圖發生器,結果上面顯示了比那個破東西更多的資料,當長官詢問這個東西哪裡來的時候,這名士兵回答說:在一個軍校的網路里找到的。實在是巨大的諷刺。遊戲中還有著其它的出彩的劇情,有煽情的,有悲壯的等等。總之本作在劇情上的描述很成功。

2.關卡

本作的所有關卡設計都圍繞著小隊戰術鋪開,不同於多人部分的對戰地圖,因為單人部分不用考慮平衡性的問題,所以,遊戲的單人部分的地圖設計略顯粗糙:沒有過多的迂迴空間,只有單個固定的迂迴路線。但本身遊戲的單人部分只是讓玩家牢記這個遊戲進行的潛規則,並把它們運用到多人部分,因此也算是瑕不掩瑜了。比較出彩的幾個地方:遊戲進行到第二關時因為是晚上,所以要躲避夜行蝠,不能在黑暗的開闊地上行進,要一路打爆路上的煤氣罐,製造燈光前進。這個創意與分裂細胞的打滅燈泡掩護行蹤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繼續前進會有一段街道上沒有任何的燈光和煤氣罐,這時需要玩家到一棟建築物上,利用上面的探照燈掩護隊友前進到一個控制室好打開街道上的燈光。

3.操作:

這個遊戲的操作是劃時代的,它的成功就在於此,靠著簡單的按鍵,可以實現很酷的戰術動作,並進行豐富戰術配合,這個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它比《幽靈行動》好的地方也在於此,雖然《幽靈行動》中也有戰術配合,但被它複雜且彆扭的按鍵操作毀掉了。在遊戲裡,左扳機是瞄準,右扳機開槍,這個是XBOX系列射擊遊戲裡默認的設定,當然本作也不會例外;左搖桿移動,右搖桿視野,這個也是當前大多數第三人稱動作設計遊戲的默認,也不會免俗;右肩鍵換彈;X鍵動作/拾起彈藥/撿起槍枝;Y鍵注視隊友/關卡提示;B鍵近身格鬥;A鍵特殊移動/操作機械。在這裡需要重點介紹的是右肩、B以及A鍵,可以說,這三個鍵決定了在這個遊戲中誰是高手誰是菜鳥。首先,右肩鍵,這個鍵用來更換彈夾,它是在多人遊戲中很重要的制勝手段,那么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的一個系統,當玩家按下右肩鍵或槍枝中的彈藥被打光以後,槍械圖示下方會出現一條白色的狀態條,其中有一小段實心部分和一小段虛的部分,還有大部分的空心,這時有一個游標會從左至右滑行,當在實心部分按下右肩鍵後,會馬上更換好彈藥,並且更換的彈藥威力增加一倍,但有時間限制;若在虛的部分按下右肩鍵後,會在半秒後更換好彈藥,但更換的彈藥威力為普通值;若在空心部分按了右肩鍵後,對不起,你的裝彈時間會增加一倍,並且主角嘴裡會罵罵咧咧的;若你什麼都不按,游標滑道最右端後,裝彈完畢。

不同武器的實心和虛心的位置會不同,普通槍械的靠左,威力較大的槍械,比如火箭筒,狙擊槍的靠右一點。這個就是這個裝彈系統的全部,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由這個系統可以在對戰中帶來的優勢,裝彈快,可以提供持續的火力壓制,並且會提高威力,這就是有的玩家老是抱怨對射打不過高手的原因,因為他進行了完美換彈,威力提高了一倍,你對射當然打不過他,還有由這個系統演化出的狙擊連殺:一發狙擊不足以致命,但兩發呢,裝彈系統實現了這個目標,一發頂兩發,因為有時間限制,所以必須儘快找到下個目標,在兩方進行拉鋸戰時,一個狙擊高手是決定勝負的力量。第二是B鍵,也就是近身動作,在這個遊戲中,每種槍械對應著一種近身動作,它們都有一擊致命的威力:突擊步槍的電鋸;手雷的“裝彈”——把手雷插到敵人身上,然後拉線;狙擊步槍的插入射擊等等。所有這些都可以一擊致命,也許有人會說,在遊戲中用槍打死一個人要兩秒多,那我們都用電鋸沖好了,還用槍幹嘛,正是考慮到這點,所以遊戲設計上有一條,每種近身動作都有一個展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被擊中的話,這個過程會清除,所以所有的近身動作只適合偷襲,你拿著電鋸沖向正面的敵人只是讓敵人從容的打爆你的頭。第三個是A鍵,即特殊行動,在遊戲中每面牆壁都可以背靠,只要靠近牆壁按A鍵就可實現,背靠中按下左搖桿是蹲下(實際對戰中,並不常用),背靠中可移動,相反方向推搖桿即是脫離;每個有邊沿的牆壁都可以實現最多三種戰術動作:突然衝出,側翻滾衝出,快速轉換掩體(在兩個離得較近的掩體間)。

在普通行進中按住A鍵,便會進行俯身突進。在牆壁邊沿和矮牆後背靠時扣右扳機可以進行壓制射擊——不用探身出去的射擊,就像《殺戮開關》中一樣。假如再加上左扳機便可以進行精準設計,但你將暴露在掩體之外,(遊戲中的矮牆在對高處的火力點時是沒有太大用處的,因為角度的原因使得高處的敵人一樣可以達到你)由這些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拉鋸戰,因為這個遊戲的體力系統是類似於使命召喚那樣的,所以必須要連續擊中對方才可以將其擊斃。正因為這樣使得遊戲中進行迂迴包抄顯得非常的必要,結合俯身突進與邊沿背靠,對敵人的側後進行出其不意的打擊,往往是扭轉戰局的決定性因素。當然有突襲就有反突襲,當你發現敵人的正面戰場的火力點減少以後,馬上會意識到有人進行迂迴突襲,這時就要判斷突襲方向,然後布置埋伏,以打掉這個敵人的突襲部隊,然後再對敵進行迂迴包抄。當然遊戲中假如只有這種戰術,也會顯得有些死板,這時結合裝彈系統,射擊技術過硬的玩家可以對敵人進行正面強攻,也可以快速清掉對手。所以在這個遊戲中,結合三個特色系統可以實施豐富多彩的戰術配合。

二、 多人部分

1.規則

遊戲的基本規則,每名玩家一開始默認突擊步槍和散彈槍,其他槍械在地圖上可以找到,每局結束後,玩家的武器恢復成默認的槍械,可以有誤傷,每局有時間限制,玩家被突擊步槍短時間內擊中一定數量後,會倒地,但地後可以讓隊友救助立即復活,或等待覺醒時間後重新復活。這時可以用槍擊斃,也可以進行近距離的處決,用狙擊槍沒有打頭的話也只能把敵人擊倒,其他槍械,都可以把敵人直接擊殺。一共有三種模式:戰區,刺殺,處決。戰區是最自由的對戰方式,只在基本規則限定以內,把敵人全部殺掉獲勝,時間結束後,以生還者數量決定勝負,若相等,則平局。處決模式,基本等同於戰區,但當敵人被擊倒後,不能用槍擊斃,只能進行近距離處決,並且玩家倒地後,重新覺醒的時間要比戰區模式要短的多。

2.地圖:

遊戲中多人地圖的設計絕對是非常出彩的,因為這個遊戲的特殊行動全部都是利用場景中設定觸發器來實現的,因此,地圖的設計需要很嚴密的嚴謹性,不能出一絲的差錯,但就目前來看,並沒有明顯的致命的錯誤發生,相反,結合平衡的地圖,可以實現很多的玩法和組合。舉例來說:禁行區,這幅地圖由中間部分的公路,左邊和右邊出生點,左上和右上的高地,中間的拱門,左下和右下港口區,中下的高地組成。你和你的對手從左邊或右邊的出生點出生,進到戰場可以選擇在左上的高地壓制,或到中間的公路上找汽車後埋伏,或疾沖中下高地去拿狙擊槍,或疾沖拱門拿火箭筒。因為兩邊的距離相等,因此,兩邊的機會均等,或對峙,或突襲,或反突襲,這些都由玩家來表現。

3.不同之處

主要在於新增的三個系統,這在前文中已有陳述,這讓玩家可以選擇一個不同的發展方向,純射擊的技術性打法,搞突襲的意識性打法。雖然其他遊戲中也有這兩類的區別,但這個遊戲比其他遊戲更鮮明,也更容易掌握。

三、不足之處

當然,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

1.讀取問題:遊戲的紋理讀取有時會發生故障(希望只是我的盤的問題),在剛載入關卡時會發生,表現為只顯示低細節的紋理,大概五六秒鐘後才變成高解析度紋理。

2.掩體問題:有的時候,背靠掩體系統會發生故障,導致突然被擠出掩體,或卡住不動的情況,再多人遊戲的某些地圖中,有的台階不能登上,表現為登上後又被擠下。這些都是觸發器沒有正常工作的表現。

3.單人遊戲重複性太低:做為一款大作,玩家報有很高的期待,但由於本作很大的側重點是在於網路,因此造成單人遊戲時會有一點枯燥,單一的操作爽快感被單調的交戰方式拖累,會使玩家喪失興趣。當然這都是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

綜合評價

本作在微軟強大的宣傳下,顯得異常光彩奪目,而實際內容也是實至名歸,雖然有著一些小問題,但並不能掩蓋它的光芒。古語云獨樂樂,不予眾樂樂,因此,本作非常值得一試。

故事

背景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故事發生在人類殖民地——Sera行星上。數十年間,數個國家因為一種流體物質“Imulsion”而展開戰爭,最後由維安政府聯盟控制了整個星球並結束了這場戰役。接著“事變日”(EmergenceDay)爆發了,一群通過地底通道網路移動的獸族從此出現。政府聯盟無法抵禦獸族的攻擊,獸族在24小時內控制了整個星球上的重要城市、軍事武器和製造中心。聯盟命令所有的生還者到一個尚未被攻擊,名為賈辛圖高原(JacintoPlateau)的辟護所,那裡有堅守的花崗岩。然後發射軌道雷射武器(黎明之錘)來消滅獸族,而無法到達辟護所的人類,在此成為了犧牲品。在事變日的14年後,獸族仍然持續攻擊賈辛圖高原,試圖減弱聯盟的勢力。由於盟軍軍隊短缺,只好將老弱殘兵全部號召入伍戰鬥。

劇情

故事發生在事變日14年後的Sera行星,一名聯盟士兵──馬可斯的身上。在監獄服刑十四年後被他的朋友多姆拯救出來,並且加入了D小隊。長官霍夫曼上校授予D小隊的任務是,與A小隊會合,取得A小隊攜帶的位置共鳴器,這個共鳴器可以引爆用以探測地下洞穴以得到獸族地底通道的地圖,接著發射光子飛彈來摧毀獸族的要塞。D小隊後來和A小隊會合併得到了這個共鳴器,但途中D小隊隊員卡敏與隊長金名揚先後戰死。混亂中,他們得到遊民的幫助,於是馬可斯帶領D小隊順利穿過Sera行星的廢墟城市,最後乘車來到了一個采礦工廠,並且經由工廠到達了地底深處的礦坑。

D小隊成功的引爆了共鳴器,但共鳴器並沒有成功繪製出整個地底通道的地圖,當他們無功而返,準備返回聯盟總部時,他們所搭乘的直升機迫降在城市中,但也因此他們在馬可斯父親位於東柵軍校秘密實驗室中的電腦中,發現了一張接近完整的地圖,這張地圖顯示了整個獸族的通道以蜂窩式的結構蔓延了整個星球的地殼,並且比任何人預期的還要大,D小隊於是利用這份地圖作為發射光子飛彈時所用的數據。D小隊開車趕到城市中的車站,馬可斯與多姆接著跳上了載著光子炸彈的火車,而巴德和柯爾則沒有趕上。馬可斯和多姆最後殺死了占據光子列車的獸族蘭姆將軍,成功的引發了光子飛彈,摧毀了獸族的通道網路。遊戲最終部份,由霍夫曼上校發表勝利的演說表示獸族的通道已經崩塌,戰爭也近於結束;同時獸族女王最後發言,發誓獸族仍然會持續發動攻擊。

操作

《戰爭機器》是一個第三人稱射擊類遊戲(TPS)。與大部份的射擊遊戲不同,在《戰爭機器》中,畫面中央在一般的時候不會有準星,此時玩家只可以按感覺進行盲射,但角色可以快速跑動;而當按下Xbox360控制器的左板機時,畫面就會放大,中央並出現準星,但此時角色只可以緩慢移動。

生命值部分,《戰爭機器》取消了大部份射擊遊戲所必然存在的血條和醫藥包,而以《光暈》的裝甲值自動回復系統取而代之。過往的固定彈藥信息也消失了,造成了接近電影的感覺,也取消了歷來在FPS遊戲都擁有的"跳躍"鍵(據稱是因為這是違反物理的)。在單人模式下,當玩家被擊中時,螢幕上會慢慢地顯現出現紅色的骷髏頭骨影像,當頭體成整顯現時,角色就會死亡,但若自己的隊友被擊倒的話,玩家可以到其所在位置將其救起;而在線上模式時,任何玩家被擊倒時,隊友可將其救醒,但是敵人也可以在這種情況加一腳將其徹底消滅。

而在掩護部分,《戰爭機器》中的玩家可以按下控制器的A鍵(電腦PC版默認為空白鍵),來利用矮牆、汽車、箱子等障礙進行自我掩護,在掩護狀態下,玩家可以進行無準星盲射,也可以按左板機進行有準星的精準射擊,但精準射擊會將自己的頭部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在掩護模式下,玩家可以再按A鍵來進行突進、橫跳、更換掩體等戰術動作。而在沒有接近掩體時,按一下A鍵的功能是滾跳、爬上高處,按住不放是跑步突進。

人物介紹

維安政府聯盟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維安政府聯盟(CoalitionOrderedGovernments,COG)在一場長達79年的戰爭前由社會主義者AlexiyDesipich所創立,這個聯盟由八個信條所組成:秩序、勤勉、純正、勞動、榮譽、忠誠、信用和人性。最後長達79年的戰爭被聯盟給結束,然而不久之後,Sera發生燃料危機,COG發現了一種名叫"伊姆能源"的可從地底挖掘出來的物質,解決了這個危機。許多人相信一個黃金時代來臨,直到所有的“事情”開始發生。


D小隊

遊戲中玩家圍繞著D小隊(DeltaSquad)進行,在遊戲前期,數個角色加入D小隊,或是在戰場上陣亡,最後D小隊和A小隊(AlphaSquad)會合。

馬可斯·菲尼克斯(MarcusFenix):遊戲主角,本為維安政府聯盟軍官,為了拯救身陷東柵軍校的父親而違抗軍令,遭軍事法院判處40年有期徒刑;好友多姆不顧霍夫曼上校的反對,私下幫助馬可斯脫離已遭獸族破壞殆盡的監獄,讓馬可斯加入了這場關係到人類存亡的戰爭。

舉世聞名的軍事科學家,黎明之錘的創造者亞當·菲尼克斯(AdamFenix)之子,由於在著名的鐘擺戰役(PendulumWars)中表現活躍而在軍隊中享有“戰爭天才”的盛譽,也因此獲得了多次提拔和獎賞。直到人類開始與獸人部落(LocustHorde)開戰以前,他的軍人生涯一直是功勳顯赫無人能比的。

當獸人部落突破賈辛圖高原防線時,馬可斯為了拯救自己被圍困在東要塞(Barricade)學院的父親而違抗了上級命令,但當他趕到時一切都為時已晚。更不幸的是,馬可斯由於擅離職守而被判處了長達40年的監禁,從此開始了在哈辛托(Jacinto)最大的收容所中漫長的鐵窗生涯。

馬可斯服刑滿4年之際,獸人部落攻破了收容所,而馬可斯在千鈞一髮之際被自己的摯友多姆所救,為了復仇也為了生存,馬可斯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武器,而他的戰爭之路也再次得到了延續。

多姆·聖地亞哥(DominicSantiago):維安政府聯盟中的一員,馬可斯的好友,不顧長官霍夫曼上校的反對,私自的將馬可斯從監獄中救出,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一直為妻子瑪莉亞而戰。後來瑪莉亞被獸族俘虜,多姆再次見到瑪莉亞時,瑪莉亞已被獸族虐待的骨瘦如柴、面目全非,已經不是曾經那個美麗性感的瑪莉亞,而是已經完全沒有思想的奴隸,多姆只能無奈的將她心愛的妻子殺掉。

多姆是一位性格十分有趣但戰鬥經驗老道的戰士,對朋友可以兩肋插刀,而對那些只考慮自己利益的小人十分痛恨。多姆一直效忠於自己的祖國和上級,而在無休止的殘酷戰爭面前,這位久經沙場的戰士也逐漸感到愈發的身心疲憊。在戰爭中失去了心愛的妻子之後,多姆開始向獸族部落瘋狂的復仇,因此他戰鬥的動機具有更加個人化的傾向。

多姆在D小隊里是馬可斯的左膀右臂,善於掩護和拯救隊友,是一位心地溫和善良的硬漢。

柯爾·奧古斯都(AugustusCole):維安政府聯盟之精銳戰士,人稱“火車頭柯爾”,因為他原本是知名球隊明星,馬可斯、多姆等人都是其球迷。本是A小隊的隊員,後來獨力與獸兵奮戰時被D小隊發現,雙方合流,使剛失去卡敏的D小隊,增加不少動力。

在服役之前,柯爾是一名人氣頗高的足球運動員。脾氣火暴又好衝動,柯爾被同伴戲稱為“火車頭”。他是一個典型的行動至上主義者,主張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直搗獸族部落的巢穴,被認為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典範。

除了有些孩子氣的脾氣以外,柯爾始終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他一直堅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難,他與巴德在一起服役多年。火車頭柯爾在戰場上的表現可謂搶眼,在二代一登場便秒殺三個包圍馬庫斯的獸族,並在獸族皇宮內開著他渾厚的說唱大喇叭,對著不可一世的獸族女王破口大罵。

巴德·布萊德(DamonBaird):維安政府聯盟中的一員,個性非常高傲,也是A小隊的隊長。非常熟悉機器,號稱只要有材料,就可把任何機械修好。

除了難以相處和憤世嫉俗性格以外,巴德依然不失為一名優秀的戰士。他原本可以勝任一名優秀的指揮官,然而正是他那格格不入的性格、缺乏耐心和責任感的缺點使他屢屢喪失晉升的機會。

巴德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的智慧,他不僅僅與獸族戰鬥,而且通過各種手段對它們進行研究和觀察,因此在所有的士兵中,他可以算是一位戰術專家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巴德在同伴中也擁有很高的威信。巴德戰鬥的唯一動機就是為了生存,為了生存他可以做任何事,就算是和馬可斯這樣的問題人物同行也無所謂。巴德還是一名坦克機師,擅長維修各種裝甲車輛。

卡敏·艾瑟頓(AthonyCarmine):維安政府聯盟的一般士兵,在軍校時被當選為最容易中彈的人,非常崇拜馬可斯。曾與馬可斯等人奮力抵抗獸族,在沒注意的情況下遭獸族狙擊手射殺,雖與馬可斯等人相處時間並不長,但馬可斯也為卡敏的死感到非常悲傷。在《戰爭機器2》中,也是以隱藏角色的身分供玩家操縱。

班·卡敏(AnthonyCarmine):和大多數新征入伍的士兵一樣,班·卡敏必須時刻帶著頭盔上戰場,儘管它不怎么防彈,但至少可以防止吸入毒氣和灰塵。行動笨拙又可愛的卡敏在戰爭一開始就被獸族的狙擊手爆頭而死。他的弟弟班·卡敏作為繼任者再次被應召入伍。

卡敏兄弟和大多數新兵一樣,在戰場上更多的時候是被作為炮灰送上前線的。正是這些不計其數的無名者,為人類的生存奉獻出了生命,班·卡敏相信在戰場上死去是作為一名士兵和家族一員的榮耀。

金名揚(MinhYoungKim):維安政府聯盟的一員,官階為少尉,原D小隊的隊長(死後由馬可斯接任),最後金名揚為掩護D小隊的部下們撤退,在戰場上遭蘭姆將軍刺殺,光榮犧牲。在《戰爭機器2》的多人對戰模式中以隱藏角色的身分供玩家操縱。

忠於職守按部就班的戰士。恪守著“服從命令即是天職”的軍人準則,是一名性情溫和忠誠可靠的隊長。但是,戰場是瞬息萬變的,金名揚也因為他的恪於值守而深陷獸族重重包圍。最後不幸在戰場上與獸族將軍蘭姆短兵相接,遇刺身亡。為保衛賈辛圖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泰伊(TaiCaliso):一個身經百戰的戰士,宗教信仰者,馬可斯多年的戰友。具有強壯和堅韌的體魄和精神力。在天兵降臨作戰中,為了保護馬可斯的鑽地車和獸族的戰神將軍展開殊死的格鬥,此後便不知去向。當馬可斯在獸族俘虜運輸車中再度找到泰伊時,泰伊已失去人性吞槍自殺。期間的遭遇令人不寒而慄。

其他維安政府聯盟成員

安雅·斯特勞德(AnyaStroud):她是遊戲中為數不多的兩個女性角色中的一個,僅在遊戲中露過兩次面,她負責操作D小隊在任務中遇到的各種機械及授予他們各項任務情報和指示。

情報人員兼通信兵,馬可斯和D小隊的戰況分析員。她被授命全程監督並分析D小隊取得的戰報。作為一名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柔情,安雅也非常關心D小隊的安危,經常在關鍵時刻提醒馬可斯採取必要的躲避或突襲手段。

安雅是用聲音和智慧來參加D小隊冒險計畫的幕後人員,她的存在令D小隊能即時脫離險境。

霍夫曼·維克多(VictorHoffman):維安政府聯盟上校,雖然看起來是個很普通的老人,實際上身體卻是不會輸給年輕人。本來非常厭惡馬可斯,後來馬可斯為維安政府聯盟立下大功,也得到了霍夫曼的肯定與信賴。

一個具有傳奇經歷的戰場指揮官,因為其冷酷無情但又精確到位的戰術智慧,被人稱呼為“鐵血上校”或“常勝上校”。對馬可斯異常的嚴格。原先對馬可斯視同親子,但由於馬可斯擅離職守,霍夫曼上校大為惱火。馬可斯出獄後,將馬可斯視為一名逃兵和D小隊一同送往了九死一生的獸族巢穴。

霍夫曼上校也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兵,在賈辛圖人類最後的保衛戰中,霍夫曼也身披戰甲參加戰鬥,其精準的狙擊槍幾乎彈無虛發。

迪奇·沃林(DizzyWallin):難民營中人的其中一員,駕駛貝蒂號裝甲運兵車的車長。奉命將D小隊送往“地獄”——獸族的老巢。是一名經驗老道的車長。

羅哈斯:A小隊成員,有一個剛滿兩歲的兒子,後為獸族所殺。

獸族

獸族(LocustHorde)是一群由不同種類的生物組成的集合體,獸族居住在Sera星球的地底。直到“事變日”,他們以龐大的武力和驚人的數量襲擊了人類世界,獸族的最終目標是殲滅所有在星球上的人類,獸族生活在一個稱為Hollow的地下網路。獸族的命名來源源自他們的攻擊性和暴力的獸性,如同野獸般的摧毀一切阻擋在他們道路上的事物,而且獸族的名字,也普遍被他們所接受。馬可斯的團隊發現他們的地下通道網路比任何人預期的還要大。

蘭姆將軍(RAAM):獸族的高階將領,聰明異常,金名揚就是慘死在其刀下。率領獸族占領了光子列車,企圖阻止馬可斯發射光子飛彈,最後馬可斯和多姆還是不負眾望,將蘭姆將軍打敗,成功發射了光子飛彈,也為長官金名揚報了仇。

司寇將軍:獸族女王的貼身保鏢,被馬可斯所殺。

獸族女王:獸族的領導者,是一位相當神秘的人物,擁有近似於人類的說話聲音。沒有在遊戲中露過面,在蘭姆將軍初次豋場及結局時發言,最後誓言獸族將戰至最後,並且在《戰爭機器2》與馬克思相遇然後順利逃脫巴德等人的追捕。

遊民

遊民居住在被維安政府聯盟遺棄的城市廢墟中,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抵抗獸族的侵擾,他們居住的環境品質很差,還要防範獸族和夜晚出現的夜行蝠,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

法蘭克林(Franklin):遊民的首領,領導著城市中的遊民與獸族對抗。擁有一輛裝甲車,曾欠多姆一份人情,後來因此將裝甲車送給D小隊使用。

在《戰爭機器2》新增章節廢墟之路中,法蘭克林被獸族俘虜,碰巧被正在潛入獸族地盤的馬可斯和多姆解救。

敵人

獸兵:最基本的獸族士兵,裝備簡陋。會使用簡單的戰術,並使用雷爆突擊步槍、騎兵突擊步槍或左輪手槍。

獸族機槍兵:獸兵的分支,負責操作三獸炮的獸兵,和獸兵不同處在於頭上戴了堅硬的頭盔以防止被敵方狙擊手狙殺。

獸族狙擊手:除了一副夜視眼鏡外,其它裝備和獸兵無異,主要任務是使用狙擊槍狙擊敵人。

獸族擲彈兵:沒穿盔甲,使用散彈槍和手榴彈。

獸族精銳擲彈兵:跟獸族擲彈兵比起來,他的肉搏攻擊力更強,還有穿戴肩甲,配置暴雷突擊步槍和納許散彈槍及布塔克左輪手槍。

槍作為備用武器。

獸族哨兵:武器裝備與護衛兵沒什麼兩樣,只是帶個不一樣的面具,但是比獸族護衛兵更強大,更聰明!

獸族火炮兵:使用榴彈發射器,高大、強壯、耐打、行動緩慢、火力強大,他們可以硬生生被一整個彈夾的騎兵突擊步槍子彈擊中也不吭氣。在特定時刻,火炮兵有時還會攜帶一種特殊的破城槌,裡面裝滿了炸藥,可以輕易的攻入任何大門中,並且摧毀掉擋路的障礙物(也會殺死使用該武器的火炮兵)。對付該兵種的最好武器是黎明之槌、機械弓、狙擊槍,或是他們掉落的火炮等威力強大的武器。

狂暴女獸人:性別是雌性。力氣極大,可以輕易擊毀牆壁或柱子,聽覺和嗅覺很好,但沒有視覺,因此會先沿著氣味來摸索接近獵物,接著會朝任何可疑的聲音來源衝撞。擁有有極端堅硬的外皮,使用普通武器攻擊對其無效,唯有黎明之錘能暫時燒熔它的外皮,只有在這段時間內普通武器才能對它造成傷害,也可以使用黎明之錘直接將其擊斃。

苦役:一種低等的生物,不會使用武器,只能通過吼叫與同伴交流,生命力極差,攻擊力中等。

自爆苦役:這種苦役身著自爆裝置,死亡後自動自爆,遊戲後期經常遇見,生命力與攻擊力與普通苦役無異。

爆雷蟲:體型只有小狗大小的爆雷蟲是一種自殺式武器,發現敵人後就會奮力的向敵人靠近後自爆。

潛地獸:體型極大,甚至超過了巨龍獸,外形與蜘蛛十分相似,但攻擊力較弱,受到攻擊後會用巨足保護腹部的弱點,黎明之錘可將其秒殺。

螢光巨龍獸:踩在伊姆能源上的巨龍獸被伊姆能源進化,體型變得十分巨大,肌肉也變得更加發達,但是由於自身已經與地面上的伊姆能源融為一體,所以無法移動,攻擊範圍較小,黎明之錘可以將其秒殺。

武器

史納制式手槍(SnubPistol):最基本的武器,半自動射擊,單發攻擊力不高,但是命中率高,而且可以使用狙擊瞄準射擊。

布塔克左輪手槍(BoltokRevolver):發射麥格農螺鏇子彈的手槍,單發威力高,甚至可以將一般獸兵一擊打死,命中率也高,同樣可以使用狙擊瞄準射擊,但是彈藥攜帶量較少,並且連射性差。

騎兵突擊步槍(LancerAssaultRifle):俗稱鏈鋸槍(ChainsawRifle),聯合政府軍隊士兵的標準配置武器,是本作最具代表性的武器。連射性高,槍身前底部設計了機動纖鏈鋸,可以當作近距離武器使用,被鏈鋸砍殺不分遊戲模式都是一擊必殺無法被同伴喚醒,不過鏈鋸無法攻擊大型生物、獸族火炮兵以及蘭姆將軍和狂暴女獸人。

暴雷突擊步槍(Hammerburst):獸族士兵的標準配置武器;遊戲中最常見的武器,發射方式是采六發點放式,單發攻擊力比騎兵突擊步槍高,但是發射時的后座力相對的也比較高。

納許散彈槍(GnasherShotgun):是近距離最強的武器,全彈命中可以一擊必殺,多人模式時甚至可以直接打爆敵人的身體而無法被隊友喚醒,但在一定距離以上射擊敵人則幾乎沒有效果。

榴彈發射器(BoomShot):推進榴彈炮,獸人火炮兵的標準配置武器,單發火力最強的武器,發射出去的榴彈是采拋物線飛行,撞到地形會反彈爆炸。

狙擊槍LongshotSniperRifle):遠距離戰專用武器,可以使用狙擊模式攻擊遠距離的敵人,重裝型步兵以外的敵人只要被打到頭部都是一擊必殺無法喚醒。

機械弓(TorqueBow):獸族護衛兵的標準配置武器,使用馬達拉弓,射出含有伊姆能源的高爆弓箭,只要一直作拉弓動作,弓的力量可以大到射穿敵人,擊中的話通常可以一擊必殺無法喚醒。另外使用機械弓敲擊敵人造成的傷害會比一般武器大。

黎明之錘(HammerofDawn):聯合政府開發的武器,藉由黎明之錘射出一條導引雷射,然後天空中的聯合軍事衛星會對雷射照準點發射軌跡粒子炮,有著超強的破壞力,但是使用限制很多,首先,必須要衛星正好運行到該區域上空才能使用,再者,黎明之錘在室內也無法發揮任何的作用。

破片手榴彈(Grenade):獸族擲彈兵的標準配置武器,類似狼牙棒形狀的特殊手榴彈,利用鏇轉離心力將手榴彈投擲出去引爆目標,另外在近戰時還可以將手榴彈插到敵人的身上引爆。

煙霧彈(BoloGrenade):多人模式專用武器,雙方陣營一開始只會配置此種煙霧彈,同樣利用鏇轉離心力將煙霧彈投擲出去,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大量阻礙視線的煙霧,可以躲避狙擊,或是接近敵人攻擊,但沒有殺傷力。

傑克(Jack):D小隊不可或缺的成員之一,機器人傑克。具有視頻通信,全息影像等功能。手臂發射的雷射可以割斷絕大部分的金屬障礙物,頭部的照明燈可以在黑暗中指路,尤其是具有飛行和隱形功能,因此在激烈的戰鬥中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只在必要的時刻出現。

當需要充電時,他會停靠在裝甲運兵車上充電,偶爾也會趴在火車頭柯爾背上休息一會兒。雖然沒有攻擊武器,但它其實也是D小隊成員之一,他所發回的戰場資料,會被安雅第一時間監控到。

載具

人類載具

《戰爭機器》《戰爭機器》

森托坦克:與普通坦克不同的是,森托坦克使用巨型防彈輪作為移動工具,因而速度大大高於普通坦克。

衝鋒車:帶有一挺重機槍的巨型運兵車,可向地下發射一個可載兩人發射艙。

巨鴉直升機:大型軍用直升機,帶有重機槍

獸族載具

掠奪獸:獸族的飛行載具,可快速飛行。裝有一挺三獸炮,並搭載一名駕駛員和使用其他武器的攻擊手。

血騎獸:獸族的陸地載具,移動速度較快,不過只能搭載一名駕駛員,將駕駛員擊斃後,血騎獸也會向人類發起進攻。

巨龍獸:巨大的怪獸,雙臂和背上都帶有威力大的武器,需要有一名駕駛員控制。

花絮

貼貼紙當準星在電視上,然後盲射,有無效果及是否作弊仍有疑問。不過當玩家受到攻擊後螢幕上會慢慢出現血繪成COG標誌,可以利用這個標誌當準心盲射。尤其是散彈槍。

柯爾的手臂

在原來的設定中,黑人角色柯爾本來是和其他主角一樣,是戴了護臂裝甲的;但是柯爾配音者LesterSpeight的粗壯手臂卻使製作人員改變了主意。順帶一提,在多人模式下使用柯爾進行遊戲並滾跳時,會出現“呼呼”的特殊音效,而使用其他角色時是沒有的。

細節

當玩家被敵人擊中,畫面中出現圖形頭骨時,頭骨反而可被用作準星使用,為被攻擊者製造反擊的機會;在迎面接敵時,可以通過正面觀察得知敵人所用的武器,例如看見武器上的藍色點可以知道是狙擊槍、看見黃光就是機械弓;即使敵人在矮牆掩護的情況下,玩家也可以通過觀察露出的一點點身體,辯認出對方是敵是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