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X超人》

《大X超人》

《大X超人》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一部作品。

作者簡介

《大X超人》《手塚治虫》

作者姓名:手塚治虫(Osamu Tezuka)

性別:男

生日:1928年11月3日

忌日:1989年2月9日

血型:A

星座:天蠍座

出 生 地:大阪府豐中市

出道:1946年1月在《少國民新聞》發表《小馬的日記》

代表作品

《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怪醫黑傑克》、《藍寶石王子》、《三眼神童》、《大都會》、《火鳥》、《陽光之樹》、《海王子》、《我的孫悟空

生平簡介

手塚治虫一生所留下千種的創作,在原先講談社所發行的《手塚治虫漫畫全集》三百卷,在他過世後又花了10年,追加了一百卷,而現今《手塚治虫漫畫全集》總共四百卷,成了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畫家,去世時,他尚有3部漫畫連載未完結,和與義大利合作的卡通電影《聖經》也未完成.

他一生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之多,他在巔峰期間曾同時執筆13部漫畫作品連載,由於工作量大,他隨時攜帶稿紙,在旅行途中的飛機上、汽車上也繼續作畫,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有時一天可畫50頁漫畫,速度驚人,也曾3天3夜毫無睡眠連續畫個不停,既使同時創作漫畫和製作卡通動畫如此忙碌,他每年仍抽空看300部電影,因為電影是他靈感的泉源,他笑稱漫畫是他一生的老婆,而卡通是他一生的情人

在他一生從事漫畫45年的期間,如他所畫的《火鳥》不死般精神,為後世留下不滅的影響。而報紙、雜誌均大篇幅對他的文化價值之貢獻給予評價,並有《一億人的手塚治虫》、《我的手塚治虫》、《手塚治虫的世界》等50多種專書的追念。

以手塚治虫的驚人創作量是所有漫畫家望塵莫及,而且經歷戰爭攻擊後能存活下來時,他就立志不浪費生命盡情發揮所長貢獻世人,為了建立日本卡通工業夢想,用畫漫畫賺來的稿費來支撐在艱苦環境中成長,中途時公司財務危機破產3億日圓,他卻不退縮並更積極量產更多好的題材漫畫,慢慢的把債務還清而且還繼續製作更好卡通動畫,可見他除了旺盛的創作熱情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凡人無法比的堅強鬥志和毅力。

而手塚治虫的漫畫能流傳後世仍有所影響,最主要是漫畫作品中,帶有人性的哲學思想,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所以重視“生命”和“心靈”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給後世的啟示。

手塚治虫先生在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1935年7歲迷上田河水泡的《野狗》,和電視上的《大力水手》而認真臨摹;1937年9歲迷上天文學、寶冢少女歌劇、迪斯尼卡通影片;1939年11歲因讀了平山修次郎著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迷上昆蟲採集所以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蟲字,以手塚治虫為筆名,而此時在繪畫的天賦早已有展露;1941年13歲就讀北野中學,加入美術部畫了無數漫畫習作;1944年16歲因戰爭關係被派入軍需工廠擔任勞動員,雙手感染到細菌差點壞死,後來奇蹟治癒;1945年戰後17歲就讀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科部,並看了日本動畫

岡本憲三的《海神兵桃太郎》而感動立志要做動畫家;1946年18歲,首部發表職業漫畫作品《小馬日記》開始連載於《少國民新聞大阪版》,同時作品《小A小B探險記》、《珍念和小京》,1947年19歲,由名漫畫家酒井七馬構成,手塚治虫繪畫的《新寶島》漫畫單行本發行,銷售40萬本震撼日本全國,從此過著漫畫家和醫學院學生的兩棲生活,同時作品《大金剛》、《火星博士》、《怪盜黃金棒》。

1948年20歲,《遺失的世界》發行,同時作品《地底怪人》、《撒旦的家》、《一千年後的世界》、《森林魔境》;1949年21歲,作品《有尾人》、《大都會》、《拳槍天使》;1950年22歲加入東京兒童漫畫會,認識學童社的加藤謙一,因此在《漫畫少年》開始連載《森林大帝》,當時他已是漫畫單行本界的霸王,同時作品《浮士德》、《不思議之旅》、《平原太平記》、《漫畫大學》、《虎博士的神奇之旅》;1951年23歲在《少年雜誌》開始連載《小金剛大使》,並接觸迪斯尼的卡通電影《小鹿斑比》,一連看了80多遍,記住每個片中細節,同時作品《未來世界》、《化石島》、《冒險狂時代》、《仙人掌小子》。

1952年24歲,國家醫師考試合格,科幻鉅作《原子小金剛》開始連載,同時作品《洛克冒險記》、《我的孫悟空》;1953年25歲搬進東京豐島區椎名町的“常盤莊”公寓,此處因他作品轟動而成了漫畫聖地,並在《少女俱樂部》開始連載《緞帶騎士》,同時作品《罪與罰》、《弁慶》、《太平洋X點》、《李蒙小子》;1954年26歲,長篇巨作《火鳥》黎明篇、《少年偵探》;1955年27歲作品《火鳥》埃及篇和希臘篇及《流星王子》、《大洪水時代》;1956年28歲,作品《漫畫生物學》、《虎之書》;1957年29歲作品,《火鳥》羅馬篇和《漫畫天文學》;1958年30歲,《小美子》、《漫畫生物學》榮獲第三屆國小館漫畫獎,並參與東映動畫公司《西遊記》卡通製作,

同時作品《森太郎》、《小平平》、《電影萬歲》;1959年31歲與岡田悅子結婚,同時作品《噴射超少年》、《魔神卡農》、《零人》;1960年32歲作品,《我是猿飛》、《天使之丘》、《肯恩隊長》。

1950年代因受手塚治虫的創作精神感召,而吸引許多如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等等的眾多創作新秀加入漫畫創作市場行列,不但每個都成為未來知名漫畫家,因為團結奮發創作漫畫的熱情,也為日本在日後亞洲漫畫市場中奠定各式各樣多元化的漫畫圖像風格發展。

手塚治虫先生於1961年33歲時的學位論文——《異型精子細胞膜構造的電子顯微鏡的考察》,獲醫學博士學位,並成立“手塚治虫製作動畫部”,同時作品《神奇少年》、《第七號》、《蹦果》、《螞蟻和巨人》;1962年34歲製作第一部卡通動畫作品《某個街角的故事》上映,同時作品《野玫瑰的精靈》、《勇者大丹》,《鐵血絲路》;1963年35歲,製作日本第一部電視黑白卡通《原子小金剛》於富士電視台放映,《某個街角的故事》榮獲藝術祭獎勵賞、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賞、藍緞帶教育文化電影獎,同時作品《新選組》、《大X》、《SF狂想曲》;1964年36歲參加紐約世界博覽會,與63歲的卡通大師迪斯尼先生見面,同時作品《踉蹌動物記》、《直到天際》;1965 年37歲,《原子小金剛》榮獲厚生大臣的表彰,同時作品《火箭大使》、《三神奇》;1966年38歲,以日本首部彩色電視卡通《森林大帝》榮獲電視記者協會獎特別獎, 成立“蟲製作商事”擔任社長,創辦“COM”漫畫雜誌培養各式各樣的創作漫畫新秀,開始連載《火鳥》長篇鉅作。

1967年39歲,製作卡通《展覽會的畫》榮獲藝術祭獎勵賞、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賞、藍緞帶教育文化電影獎、亞洲影展動畫部門獎;電影版《森林大帝》榮獲威尼斯國際影展銀獅獎;《原子小金剛》及他作品榮獲放送協會批評懇談會獎;《新森林大帝—前進雷歐》榮獲日本電視影片技術獎;同時作品《火鳥》黎明篇和未來篇,《蒐集人種》,《多羅羅》。

1968年40歲,成立漫畫製作公司株式會社手冢製作,同時作品《火鳥大和篇》、《吞下地球》、《夏米一千》、《空氣底下》;1969年41歲,作品《火鳥》宇宙篇和鳳凰篇及《海王子》;1970年42歲,《火鳥》榮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同時作品《火鳥》復活篇 《人間昆蟲記》、《我的瑪琍亞》,《桐人傳奇》;1971年43歲辭去“蟲商事”社長職位,同時作品《百物語魔》、《術泡泡糖》、《鳥人大系》;1972年44歲作品《奇子》、《佛陀》;1973年45歲,公司破產負債3億日圓, 同時作品《怪醫黑傑克》、《教父之子》、《迷幻少女》、《動物徒然草》;1974年舉辦“手塚治虫30年巡迴展”,同時作品《三眼神童》、《英雄修馬力》;1975年47歲,《佛陀》、《動物徒然草》榮獲文春漫畫賞,《怪醫黑傑克》榮獲日本漫畫家協會特別賞,同時作品《紙堡》、《下雨小僧》。

1976年48歲作品《火鳥》望鄉篇 、《神奇獨角馬》、《MW》;1977年49歲《三眼神童》、《怪醫黑傑克》榮獲講談社漫畫獎,並且由講談社開始計畫 整理蒐集《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全套三百捲髮行上市, 手塚治虫第一本漫畫教學書《漫畫的畫法》由光文社出版, 第一本散文集《手塚治虫的世界》由大和書房出版;1978年50歲,擔任日本動畫協會首任會長,同時作品《火鳥 》亂世篇、《未來人》;1979年51歲因長期開拓兒童漫畫領域成果,榮獲嚴谷小波文藝賞

同時作品《吸血鬼在日本》、《欲望之翼》;1980年52歲,製作長篇卡通電影《火鳥2772》,於東寶系電影上映大受好評,並榮獲美國拉斯維加斯影展動畫部門獎、聖地牙哥卡通動畫墨水壺獎,

並擔任國際交流基金會大使身份,於聯合國總部及全美的各大專院校演講推廣現代日本的漫畫文化,同時作品《火鳥》生命篇。

1960至1970年代,手塚治虫同時以漫畫所賺來的收入艱苦投資培養日本卡通動畫人才,發展出日本電視和電影卡通精簡成本的製作方式,並建立卡通與其他周邊產業商品的整體行銷模式,為日本動漫畫奠定良好的基礎工業。

手塚治虫先生於1981年53歲時的作品《七色鸚鵡》、《陽光之樹》;1983年55歲的作品《告知阿德魯夫》;1984年56 歲《陽光之樹》榮獲國小館漫畫獎的《青年.一般部門賞》。製作實驗卡通短片《跳躍》,榮獲古雷布國際動畫電影展首獎。講談社計畫的 《手塚治虫漫畫全集》三百卷全套發行完成。

1985年57歲,因《漫畫家生涯四十年,手塚治虫漫畫全集》計畫完成,榮獲講談社漫畫賞特別獎。製作實驗卡通短片《老舊的影片》,榮獲第一屆廣島國際卡通電影展首獎、波隆納國際卡通電影展分類部門最優秀獎。《跳躍》卡通短片榮獲八里多里多國際卡通電影展銀穗獎。他以長年對卡通電影的貢獻,榮獲第一屆東京國際影展表揚,特頒東京榮譽都民獎章。同時作品《向布齊拉問好》、《果不林公爵》。

1986年58歲以《告別阿德魯夫》榮獲講談社漫畫獎《一般部門賞》。同時作品《火鳥》太陽篇、《暗夜》;1987年59歲著作散文集《觀賞. 製作. 放映 》榮獲電影旬報雜誌的最佳讀者獎。

同時作品《 魯德威西B 》 、《未來人》;1988年60歲擔任《上海第一回動畫展》國際評審,以對於日本戰後漫畫及卡通創作的貢獻榮獲朝日賞。製作實驗卡通短片《森林的傳說》,榮獲每日電影獎的大藤信郎獎,及查布理布國際卡通電影節CIFEJ《青少年電影獎》,同時作品《萊歐 浮士德》。

1989年2月9日,因胃癌在畫桌上趕稿中逝世,享年60歲。

大事年表:

1946.1 在《少國民新聞》發表《小馬的日記》出道

1951.3 大阪大學醫學專業畢業

1957.3 《漫畫生物學》獲第3屆國小館漫畫賞

1958.4 油畫作品獲日本出版美術家協會賞

1961.1 在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1961.6 手塚治虫PRODUCTION動畫部成立

1963.1 《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作為日本首部自產TV動畫開始播映,獲得高收視率,擔任原案及構成的動畫短片《街角物語》獲第17屆日本藝術節獎勵賞,《街角物語》獲第13屆BLUE RIBBON教育文化映畫賞

1963.2 《街角物語》獲第17屆每日映畫CONCOURS第一屆大藤信郎賞

1963.9 改名為《astro boy》的《鐵臂阿童木》在美國NBC電視台播出後,又在英國、法國、前西德、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播映

1964.2 《鐵臂阿童木》獲第2屆日本電視記者會賞特別賞

1965.5 《鐵臂阿童木》獲厚生大臣賞

1965.10 《森林大帝》作為日本首部自產彩色TV動畫開始播映

1966.2 《森林大帝》獲第4屆日本電視記者會賞特別賞

1966.5 《森林大帝》獲日本兒童福利文化賞放送部門賞

1967.1 擔任原案,製作,總監督的實驗動畫《展覽會之繪》獲第21屆日本藝術節獎勵賞,《展覽會之繪》獲第17屆BLUE RIBBON教育文化映畫賞

1967.2 《展覽會之繪》獲每日映畫CONCOURS第5屆大藤信郎賞

1967.5 《鐵臂阿童木》等作品獲第4屆日本放送批評懇談會GALAXY賞

1967.7 《森林大帝》劇場動畫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聖馬可銀獅獎

1967.

只要提到日本漫畫,就不得不提到神一樣的漫畫家——手塚治虫。

10 《展覽會之繪》獲第14屆亞洲電影節動畫獎

1968.1 為漫畫製作而設立的株式會社手冢PRODUCTION成立

1970.2動畫《溫柔的獅子》獲每日映畫CONCOURS第8屆大藤信郎賞

1970.5 《溫柔的獅子》獲日本兒童福利文化獎勵賞,《火鳥》獲第1屆講談社出版文化

1975.5 《BLACK JACK(怪醫秦博士)》獲第4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特別優秀賞

1975.6 《佛陀》,《PET ANIMALS》獲第21屆文藝春秋漫畫賞

1977.7 《三眼神童》,《BLACK JACK》獲第1屆講談社漫畫賞

1978.8 擔任原案,Layout,演出,總指揮的TV動畫特輯《100萬年地球之旅熊貓BOOK》播映

1979.6 以對兒童漫畫做出的貢獻獲第2屆岩谷小波文藝賞

1980.3 作為國際文化交流基金的漫畫大使訪美,在聯合國及全美的大學裡發表了關於現代日本漫畫文化的演講

1980.7 劇場動畫《火鳥2772愛的宇宙空間》獲第11屆美國聖地亞哥漫畫大會INKPOT獎

1980.11 作為日本動畫協會會員訪問中國,登上了萬里長城,並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進行參觀學習,《火鳥2772愛的宇宙空間》獲第1屆拉斯維加斯電影節動畫部門賞

1980.12 《鐵臂阿童木》開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

1981.4 以對動漫文化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獲動畫雜誌《Animage》舉辦的第3屆ANIME GRANDPRIX特別賞

1982.1 《森林大帝》開始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

1983.3 《向陽之樹》獲第29屆國小館漫畫賞

1983.11 《鐵臂阿童木》獲第4屆日本文化設計賞

1984.6 動畫《JUMPING》獲第6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節GRANDPRIX.UNESCO獎

1985.6 於漫畫生涯40年之際獲講談社漫畫賞特別賞

1985.8 動畫《BROKEN DOWN FILM》獲第4屆瓦爾納國際動畫節部門最優秀賞

1985.11 《JUMPING》獲第30屆巴拉多利德國際動畫節銀穗獎

1985.12 獲日本東京都榮譽市民獎章

1986.6 《三個阿道夫》獲第10屆講談社漫畫賞,作為評審出席了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節

1988.1 以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動漫業界的突出貢獻獲朝日賞,擔任原案,Layout,監督的實驗動畫《森之傳說》獲每日映畫CONCOURS第25屆大藤信郎賞

1988.6 《森之傳說》獲第8屆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CIFEJ(青少年電影)獎

1988.10 《森之傳說》獲法國布宮伯雷斯青少年動畫電影節青少年審查員短篇部門獎

1989.2 因胃癌逝世,享年60歲,獲日本政府頒發三等瑞寶勳章

1989.3 獲年度最優秀製作人審查會特別賞

1989.6 以對TV映像技術的傑出貢獻獲全日電視節目製作者聯盟TELEVISION ATP賞特別賞

1989.12 以多年貢獻獲第10屆星雲賞特別賞

1990.5 以畢生貢獻獲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文部大臣賞

1991.3 “手塚治虫展"在雜誌<PIA>的第19屆"PIA TEN ART部門"中獲得第一名

1994.4 兵庫縣寶冢市立手塚治虫紀念館落成

1994.11 電台廣播劇《三個阿道夫》獲第9屆日本文化廳藝術作品賞

1996.11 手塚治虫紀念館入館人次突破100萬

1996.12 手塚治虫紀念館獲第10屆東京創作大賞文化賞

1997.1 朝日新聞社創設"手塚治虫文化賞"

1997.2 《BLACK JACK》劇場動畫獲第51屆每日映畫CONCOURS動畫映畫賞

1997.12 講談社出版《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全400卷

手塚治虫漫畫作品

《火鳥(未完成)黎明篇、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復活篇、羽衣篇、望鄉篇、亂世篇、

生命篇、異形篇、太陽篇》

【少女俱樂部版】

《怪醫秦博士》、《三眼神童》、《人間昆蟲記》、《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小白獅別卷》、《多羅羅》、《海王子》、《零人》、《森林魔境》、《吸血鬼》、《百變貝隆加》、《鬼丸大將》、《手冢少年摯友》、《火箭大使》、《白色領航員》、《肯恩隊長》、《忍者猿飛》、《新寶島》、《七色鸚鵡》、《大X超人》、《神秘洞》、《大都會》、《鳥人》、《罪與罰》、《亂世三娘》、《壯志驕陽》、《發條蘋果》、《地底國怪人》、《鐵臂之歌》、《洛克冒險記》、《日本發狂》、《天虹之堡》、《MW毒氣風暴》、《午夜記程車》、《玲瓏三勇士》、《魔神加農》、《手冢之家》、《漫畫之神》、《沖天靈犬》、《電影萬歲》、《不文狂想曲》、《魔馬》、《火山》、《千面女郎I.L》、《阿童木大使》、《諾曼王子》、《少年偵探》、《阿拉伯之夜》、《NO.7》、《三神奇》、《地球惡魔》、《新選組》、《驚奇博士》、《勇者大丹》、《平原太平記》、《冒險狂時代》、《弁慶》、《新世界之路》、《38 度線上的怪物》

【四格】

《小馬日記》

【少女類】

《藍寶石王子》、《藍寶石王子別卷》、《神奇糖》、《天使之丘》、《神奇獨角馬》

【成人類】

阿波羅之歌》、《佛陀》、《浮士德》、《桐人傳奇》、《蒐集人種》、《迷幻少女》、《奇子》、《三個阿道夫》、《太平洋X點》、《透明人》、《修馬力傳奇》、《向陽的樹》

【幼齡類】

《小羅普》、《我的孫悟空》、《神奇獨角馬(國小1年級學生版)》

【集錦】

《小飛俠今昔物語》、《手塚治虫短編集》、《手塚治虫恐怖短編集》、《虎之書》、《猜疑集》、《變形故事集》、《手冢漫畫大學》、《科幻世界》、《萊歐物語》

其他介紹:

手塚治虫,漫畫家,動畫製作人。本名手冢治,因自幼喜愛昆蟲,故於1939年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1945年入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翌年開始在《少國民新聞》(現《每日國小生新聞》)上連載四格漫畫《小馬的日記》,從此走上漫畫之路。

1947年,根據酒井七馬原作改編的漫畫《新寶島》發行,該作將大量電影拍攝法引入漫畫,一經推出就受到歡迎,人們由此開始接受“新漫畫”的概念。此後陸續創作出《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怪醫秦博士》等大量膾炙人口的長篇作品,屢次獲得各種獎項,其中的《藍寶石王子》是公認的日本第一部少女故事漫畫。此外,他還創作了向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及著名動畫大師萬籟鳴致敬的作品《我的孫悟空》。1967年開始連載的探討生命奧秘的作品《火鳥》,是其創作生涯的巔峰之作,至他臨終時,作品最後一章《現代篇》仍未完成。

手塚治虫提出了動、漫畫應該按照不同人群的需要而製作的觀點,從此以後日本漫畫有了少年、少女漫畫之分,後來又派生出更多其他的取向。此外,手冢在動畫領域也做出了不亞於漫畫方面的巨大貢獻。1961年成立“手塚治虫Production動畫部”,翌年以“蟲製作公司”的名義開始活動,日本第一部多集TV動畫《鐵臂阿童木》,第一部彩色多集TV動畫《森林大帝》,第一部長達2小時的TV動畫特輯《100萬年地球之旅 熊貓BOOK》等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均誕生於此,晚年時製作的各種實驗性動畫在國際社會上得到很高的評價。

1989年2月9日,手塚治虫因胃癌逝世,享年60歲。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共繪製了超過15萬張漫畫原稿,作品內容涉及兒童、生活、科幻、偵探、恐怖、自然、歷史、神話傳說、文學、醫學、宗教、音樂、哲學等各個領域,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動畫、真人電影、舞台劇等。其作品不僅風靡整個日本,更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對所有的動漫創作者和讀者均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手冢全部的作品中,都貫徹著他一生創作所共有的主題——對生命的尊重,他本人也因此被稱為“漫畫之神”。

1971年,集英社漫畫周刊《少年JUMP》設立新人獎項“手冢賞”,由當時健在的手塚治虫任審查委員長。1997年,為紀念他對於推動日本漫畫飛速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朝日新聞社設立了“手塚治虫文化賞”。1994年4月25日,建立於兵庫縣寶冢市的“寶冢市立手塚治虫紀念館”對外開放。1997年《森林大帝》成為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定會選定圖書。2006年1月,日本東寶電影公司決定將作品《多羅羅&》改編為真人電影。在2006年3月23日開幕的第5屆東京國際動畫節上,手冢Production推出“手塚治虫的世界”參展。

手塚治虫留下的連環漫畫多達百種,發行單行本一億多冊,共塑造2000個極富生命力的漫畫形象。象《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火鳥》,《月世界紳士》,《蝴蝶結騎士》,《平原太平記》,《我們孫悟空》,《奧斯曼隊長》,《一千零一夜》,《新寶島》以及《人間昆蟲記》等作品都曾在日本引起轟動,成了日本漫畫,動畫寶庫的珍品。

手塚治虫的創作,在日本的漫畫史上具有開創新時代的意義。在他的作品中,有曲折奇妙的故事情節,有發人深省的思想哲理,有賞心悅目的動畫感,所以,日本漫畫界尊他為日本漫畫之神,認為他的隕落標誌著一個漫畫時代的結束。

青年時期的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原名手冢治,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就是現在的豐中市),小時候的手冢長得瘦瘦的,頭大大的,一臉的昆蟲像,個子又小,身體也很虛弱。國小的時候經常受同班同學的嘲笑,是那種被欺負慣了的小孩。上了中學之後,情況更加變本加厲。有一種叫做“解剖遊戲”的,全身上下都被剝光,有十個左右的人一起擁上來,從襯衫到內褲全部被脫光光,然後被趕到走廊上。為了避免自己被班上的同學欺負,手冢成功地加入了班上的一個團體,並與一位叫石原實的小孩成 了好朋友。受石原同學的影響,手冢喜歡上了天文學,並對昆蟲著迷,成了一個讀遍科幻小說的少年。這也就是“手塚治虫”這個名字的來歷。

手塚治虫從小就喜歡畫畫,4歲的時候就把自己做的夢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手冢的母親每次從父親那裡拿到錢,就把其中的一小部分拿出來買書,其中也有不少漫畫。手冢的母親還經常念漫畫書給手冢聽,真是一為與眾不同的母親。由於家中有很多的漫畫書,手冢在班上也變得小有名氣,每到星期天就會有很多的小朋友到手冢家裡看漫畫。托漫畫的福,在學校欺負手冢的人越來越少了,朋友也變多了,這些都是漫畫的功勞,對手冢而言漫畫簡直就是神明!漸漸地手冢也開始畫起漫畫了,國小五年級的時候,手冢畫了整整一本筆記本的故事,拿到班上給同學們傳看。手冢中學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經歷過戰爭,使得手冢更加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在戰爭期間,手冢從來沒有想過要當漫畫家,當時的志願是當軍醫,雖然就讀的是醫學專業,但是對手冢來說最喜歡的還是畫漫畫。在當醫生還是當漫畫家之間猶豫的時候,母親的一句話決定了手冢的一生:“真的那么喜歡漫畫的話,就到東京去吧。”母親的這句話使得手冢安心地選擇自己的所愛,也因為這句普通的話,誕生出了日本的漫畫之神......

1947年在手塚治虫19歲的時候發表了連載作品——《新寶島》,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銷售突破四十萬冊,他把電影,電視中變焦,廣角,俯視等手法運用到漫畫作品中,是人物都“動”了起來。這是日本漫畫表現手法的一次劃時代的進步,人們通常說的きんが,就是從這裡起步的。1952年,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問世,轟動日本,這個勇敢,聰明,正義,有十萬餘馬力,可以上天入地的小機器人幾乎是人見人愛。1963年在日本全國富士系電視萬能感推出的同名卡通片到1962年12月為止,共製作的同名卡通片先後持續了13年,《鐵臂阿童木》的卡通片改變了一些人對漫畫的偏見,那些以前認為兒童看漫畫會影響學業甚至還會受到不良影響的家長們,開始鼓勵孩子看漫畫。《鐵臂阿童木》的卡通片還在美國NBC電視台播放,美國的孩子們看了《鐵臂阿童木》覺得主人公很可愛,但是使他們受到感動的是故事情節,那種獨特的表現方式使他們至今難忘。卡通片《鐵臂阿童木》不僅在海外銷售很好,而其商業化的周邊產品也產生了新的經濟效益,於是手塚治虫在日本漫畫界無人可比的地位就這樣確定了。

對於“上年紀”的漫畫迷來說,認識手塚治虫的另外一部作品就是《森林大帝》,在國內大家最早接觸的應該是這部漫畫改編的卡通片了。《森林大帝》里的主角是一隻叫雷歐的小白獅。提到白獅我們先看看它的來歷吧,1948年手塚治虫給動畫圖書插圖,當時由於還沒有螢光燈什麼的,黃色的電燈很暗。第二天早晨,打開獅子圖一看,原來以為塗成黃色的地方都是雪白的,原來是黃色光線搗的鬼!當然白色的獅子沒有被採用,手冢在回家的電車上忽然想到“白獅從來沒有人畫過,一定會有用的”,於是這幅圖就被珍藏起來,1950年終於在《森林大帝》中重見光明。事實上白獅是很少有的,用遺傳學的角度解釋就是所謂的“白化病”(也稱白子),人類之中也有白化病的現象。通常白子的生存能力都比較弱,雷歐也是體質很弱,一出生就被人類領養,在文明社會中安逸地成長,突然有一天,它被放回非洲的草原。非洲草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雷歐一下子被放回到那個世界,剛開始很孤單,動不動就哭,其他的猛獸一聽到就來襲擊它。獅子是百獸之王,雷歐好歹也是一隻獅子,被襲擊了只會成為笑柄。於是雷歐開始和叢林裡的其他動物交心做朋友,最後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成為森林大帝。在這部作品中手冢透過小白獅雷歐的成長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雖然人都有朋友,可是進入社會中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是孤單的一個人被放出去,就像雷歐一樣。那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的接觸交往,與心靈的溝通,並且凡事不能以自己為中心。

由於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手冢深深體會到了生命的尊嚴。《火鳥》這部作品創作於1955年,那裡頭出現的火鳥可不只是一隻鳥,還是生命的象徵。和這隻鳥有關的每一位人物,都對自己的生命很執著,無一例外。大家都不想死,都希望獲得永恆的生命,返老還童。因為執著於生,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痛苦。這部作品更多的是與人討論生與死的看法,到底追求永恆的生命是不是就是正確的。另外一部探討生命的作品就是著名的《怪醫秦博士》。《怪醫秦博士》是手冢就讀醫學院時的體驗所創作的作品,怪醫秦博士是一個左臉有一道長長的疤痕,沒有執照的醫生,可是卻有超人一等的技術,因為向病患收取巨額的醫療費,所以如蛇蠍般令人生惡。醫生的道德標準是什麼?手冢在這部作品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因為這套叢書從國小生到大人各個年齡層次都能看,因此成了手塚治虫最受歡迎的漫畫作品。1993年秋天有日本秋田書店重新再版全部12集時,很快就賣了600萬冊,超乎秋田書店的預料。

困境中的手塚治虫

無論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的,手冢也是一個人,當然也曾經遇到過很大的困難。手塚治虫雖然是一個畫畫的天才,但是他卻不是一個經商的材料。手塚治虫曾經抱著“自己也能經營公司”的錯覺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那樣出名的大漫畫家,一面要不斷發表新作,一面還要經營公司,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掌握一百萬左右的錢或許還有問題,但是要掌握一億左右的資金問題就出現了。手冢那樣的人活像一個沒有上鎖的金庫,只要有人找他蓋章,回聲“喔”就蓋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時間看資料。其實手冢本人就是搖錢樹,周圍和他交往的人幾乎都是抱著利用他好賺上一筆的想法,終於使手冢背負上了龐大的債務可,甚至動了想逃到台灣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在好朋友葛西健藏的大力協助下終於走出了困境。讓手冢從絕望的深淵中爬起來的除了朋友的協助和家人的關懷,最重要的還是他個人的氣魄,和他不屈不撓的生命力,這是手塚治虫的本質,也是他再生的原動力。

手塚治虫的中國情緣

大家都知道手塚治虫是日本的漫畫之神,但是他卻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手冢在青少年的時候,曾經看過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因為受這部作品的影響而下決心從事卡通片的製作,二十多年前手冢首次訪問中國,特意拜會了一向崇敬的萬籟明前輩。手冢生前最後的動畫作品就是《我是孫悟空》,從這一點來看,手冢對萬籟明前輩是非常尊敬的。1988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動畫節,手塚治虫擔任大會審查委員的工作,手冢當時已經得了胃癌,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超乎常人頑強的工作,與世界各國的同行進行交流,臉上沒有一絲痛苦的表情,依然談笑風生。會後手塚治虫返回東京的當天夜裡就住進了醫院,從此就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

光輝的一生

在長達43年之久的漫畫創作生涯當中,手塚治虫留下的漫畫作品多達百種,15萬張漫畫原稿,發行單行本一億冊以上,60多部動畫作品,共塑造了兩千多個極富生命力的漫畫形象,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在作畫。對於手塚治虫的逝世,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報紙《朝日新聞》發表了如下社論:“為什麼日本人(包括大人在內)那么喜歡漫畫?凡是到日本來的外國人,似乎都對這個現象感到奇異。這個理由很簡單,那是因為別的國家沒有手塚治虫。”手塚治虫的諸多作品已經出版那么久了,可是到現在還有很多讀者,這是手冢的思想跨越了時代,仍能打動現代人的最佳證明。手塚治虫不僅僅是一個漫畫家,還是一位哲學家,燃燒自己的生命,傳播自己的思想給世人。手冢的作品裡充滿了東方的智慧,以及對未來的思索。手塚治虫的貢獻不僅僅是創作了那么多膾炙人口的漫畫作品,他還培養和帶動了整個一代的漫畫創作人才,例如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藤子不二雄。半個世紀以來,日本漫畫的繁榮昌盛與他的作用是分不開的。手塚治虫對日本漫畫界貢獻極大,他的創作在日本漫畫界史上具有開創新時代的意義,奠定了漫畫及動畫的文化地位,所以日本漫畫界給了他“漫畫之神”的稱號,可謂當之無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