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消化系統》

《人體消化系統》

人體的消化系統關係重大,攝取營養等都靠它。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人體消化系統的奧秘吧。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老師yqiong參與教師-維基星光計畫進行wiki教學而發布。此詞條為範例詞條,由徐幼晴選定主題並負責、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所有同學協作共同完成!”

一、基本信息:

科目:生物教學對象:中學生
課時:2教學環境: 多媒體等基礎設施齊全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中學生。
·經過前面課程學習後,學生能夠理解人體八大系統 的相關內容。
·學生對人體消化系統的學習非常感興趣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強,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學習內容分析

消化系統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前一節人體營養的深入,主要講述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是如何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還為後面學習人體新陳代謝打下基礎,因為消化、吸收是新陳代謝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教材地位顯得比較重要。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一是比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二是容易聯繫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消化系統的組成和作用。
2.了解器官、系統、個體間的關係,說出人體的層次結構。
3.初步建立生物體具有不同層次結構與層次組成的理念。
4.初步會用這種理念認識紛繁複雜的客觀世界。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對小腸的觀察,認識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同時使觀察能力和消化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使學生關注自身的健康,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敢於依據客觀事實提出自己的觀點。
2.能傾聽不同的意見,並依據科學事實修正自己的觀點。
3.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具有分工協作的良好習慣。

4.科學探究目標

1.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資料、制訂計畫、團結協作進行活動的實踐能力。
2.具有初步的觀察、記錄、分析、綜合、類推等科學探究的專項技能。

· 教學重點:

1消化系統的構成(主要是消化道以及它們在人體內的位置分布)。
2小腸適合消化和吸收的特點。
3消化系統的衛生保健常識。

· 教學難點:

1。消化的含義
2。小腸適合消化和吸收的特點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本課難度中等,主要以講說為主,引導學生學習。並輔助相關的圖片和動畫,幫助他們理解。

教學過程與媒體資源

消化系統組成消化系統組成

課前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掛圖
相關的實驗準備
製作小腸壁結構摺疊模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
今天大家一定吃飯了吧?吃了什麼食物?你知道食物進入你的體內,要進行什麼樣的旅程么?它的旅程路線,及將要發生什麼樣的歷險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消化系統家族的故事》。
師:首先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6-27消化系統的組成,在閱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消化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2、消化道和消化腺分別由哪些器官組成?
3、仔細觀察消化系統組成模式圖,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生:同學們積極閱讀後回答第1、2題
師: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在人體內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接下來將請七位同學上台來,拿著這些卡片以最快的速度站位,哪些同學願意上來試試
生:學生勇躍上台
師:同學們評判他們站的對不對
生:錯了,王晶錯了
師:我們再給給她一次機會,請一位同學上來拿王晶這張卡片,你幫肋他站位。
師:這回對了嗎?
生:對了
師:我們掌聲鼓勵同學,接下來再請一位同學上台來,把消化腺的卡片放在相應同學的手裡,如果你認為是在消化道內的,你就放在他的消化道器官的手裡,如果你認為是在消化道外的,你就放在他的另一隻手中,請同學們自高奮勇的上台
生:略
師:這位同學放的對不對?
生:對
師:請大家回去,通過剛才的活動,可以看出,我們每一位同學看書都非常認真。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想大家會表現的更加出色。你們知道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是什麼?
生:牙齒
師:對,它的功能是什麼嗎?
生:咀嚼和磨碎的功能
師:由於牙齒擔負著非常重要的工作,再加上有些人不注意保護它,所以它就會患病,常見的牙疾有齲齒,接下來就請各小組調查你們小組的齲齒髮病率
生:調查
師:參與各小組的調查,統計全班的齲齒髮病率,用數字來體現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生:談如何預防齲齒,不吃零食,早晚刷牙等
師:我每天都在刷牙,你知道刷牙也有正確的方法嗎?請看資料
生:略
師:請你對照圖片深入探究以下題目,進一步認識牙齒
1、略
2、患齲齒的人,會感覺牙痛,是由於傷及了什麼部位?
生:小組討論回答
師:同學們對這一部分內容自學的非常好,在平時同學們可能聽老人們說,牙不好的人胃也不好,你認為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為了探究這一問題,我們來研究胃的結構和功能,看看二者有沒有關係。首先請同學們指出你的胃在哪裡?
生:個人指出自己胃的位置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那么在剛才的自讀課文的過程中你對胃的知識了解還有多少?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生:略
師:同學們談的非常詳細,現在同學們對牙不好的人胃也不好,這種說法可以做一判斷了吧
生:同意這種觀點,也就是平時要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師:那么為了不使我們得胃病,我們還應該在平時注意些什麼呢?請看小資料,在看的過程中要將重點做成筆記,一會小組間進行交流
生:觀看,交流
師:同學們請分析下面的數據,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在每天攝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況下,消化腺大致分泌以下數量的消化液: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1500毫升腸液,500毫升膽汁,15毫升胰液生:小組討論分析,小腸,因為唾液進入口腔,胃液進入胃裡,肝臟分泌的膽汁進入小腸,胰液進入小腸,腸液進入小腸。小腸內有三種消化液。
師:再請大家觀看人體消化道各器官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情況表
探究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
生:討論、分析,小腸,因為在小腸內有有三種消化液有利於消化,通過表格又可以看出小腸吸收的營養物質最多。

體消化道各器官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情況表體消化道各器官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情況表

教學流程圖

一、引入
展示人體模型:(引發興趣)使學生對人體軀幹內部器官有直觀的認識。
提出問題:1、人吃的食物哪去了?(器官進行消化吸收)2、根據模型指出哪些器官參與了食物的消化吸收?
設疑過渡:哪些器官參與了這個過程?又起了什麼作用?
二、參與消化吸收的器官及其作用
提出問題:1、人體中哪些器官參與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
2、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作用嗎?
解決問題:1、學生遊戲(部分表演、部分觀看、記錄)。
2、小組交流,完善記錄。
3、匯報、評價、歸納結論。
三、消化器官如何協調工作、構成系統
提出問題:1、這些器官形態結構不同,那么他們適於發揮的具體作用也不同。為什麼把這些器官都稱為消化器官?
2、食物通過這些器官的順序能否改變或不經過一些器官?
解決問題:1、課件展示:模擬消化系統過程。
2、根據回答進行總結:這些器官協調合作,按著一定的順序完成食物的消化和營養吸收這項生理過程。器官構成系統。
四、人體的八大系統及關係
提出問題:1、人體除消化吸收以外,還有許多生理活動。人體各個器官根據不同的生理活動劃分分為不同的系統。你還知道人體有哪此系統?
2、八大系統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
板書總結(解決問題1)和實例分析(解決問題2):我請一個同學吃桔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模仿)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系統參與?各系統之間有什麼關係?
歸納結論: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相互關聯、協調統一、協同工作,構成了人體。
五、人體(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練習:結合我們上幾節課對細胞、組織及本節課對器官、系統的學習,你能否解釋書上第104頁上的圖片的含義?
歸納結論: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六、層次與結構
過渡:在人體中,一些結構有機結合成系統,各個系統又有結合成上一級系統,以此類推,存在著這樣的結構和層次。不僅僅人體存在結構層次,廣闊的宇宙也具有結構層次關係。
活動一:根據閱讀材料進行討論,形成結論:地球→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活動二:(通過全班討論)你能發現身邊的物體也存在著這樣的層次結構嗎?形成主要觀點:我們發現身邊的任何物體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有著一定的層次和結構。用“聯繫的”、“層次和結構”的觀念去認識客觀事物,才能更全面地認識事物。

教學評價

本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將學生學習的評價融入到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
(1)課堂參與情況較好,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面較廣
(2)學生提問質量
(3)課堂時間把握

備註與反思

1通過此次的教學怎樣才能在以後的教學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此類教學方法有什麼不足和缺點?
3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怎么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