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2004年最受矚目的戰爭史詩片,是一部講述了世界歷史上首位征服亞歐大陸的帝王,亞歷山大大帝的生平故事的影片。由奧利佛·斯通導演。該長約3小時,耗資2億美元,輾轉歐亞非三洲拍攝,製作規模龐大。

基本信息

情節

這是一部講述了世界歷史上首位征服亞歐大陸的帝王,亞歷山大大帝的生平故事的影片。亞歷山大(Alexandros,公元前356—前323)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之子。少時拜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為師。即位後,鎮壓希臘各城邦的反馬其頓運動,並大舉侵略東方。公元前334年侵入小亞細亞;前333年在伊蘇城擊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前332年侵入埃及、敘利亞;前331年進兵兩河流域;前330年滅波斯帝國並侵入中亞;前327年(或326年)侵入印度。自此,亞歷山大建立起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的大帝國。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城因病逝世。亞歷山大大帝是歷史上最殘酷也是最瘋狂的征服者,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32歲,但他卻建立起了影響整個人類歷史的偉大帝國世界。

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少年時代的亞歷山大(科林·法瑞爾飾)看見過各種各樣的場面,身為帝王的兒子,他既看見過凱鏇而歸的勇士,也看見過悽慘的戰敗悲劇。這些印在亞了歷山大的腦海里,為他以後的霸王事業積累了非一般的視野。從青年時代起,亞歷山大就喜歡週遊世界和冒險,他性格孤僻,總是給人以神秘感。幸運的是雄心勃勃的父王(安東尼·霍普金斯飾)和睿智的母后(安吉利娜·茱莉飾),排除各種干擾把他推上了繼承王位的位置,甚至使用了謀殺的陰謀。
正式登上王位的亞歷山大帶上兒時的玩伴,組建起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兄弟軍”(band of brothers),以堅強的男兒情誼聚集了大批的勇士。從25歲到32歲,他一直都在進行著自己的征戰生涯,他率領一支軍隊行軍2萬2000英里,僅僅用8年的時間就打敗數個帝國:征服了霸占歐洲的古波斯帝國、南面征服了埃及、東邊征服了到印度的土地。
影片從亞歷山大少年時跟隨母親講起,詳細記錄了這個信奉人定勝天的男人的傳奇一生,從他充滿榮耀、冒險思想的初期到孤獨、神秘死去的晚期,其中,影片用大量的篇幅重點描述了其從25歲到32歲的征戰生涯。同時,影片也不迴避地描述了他和好友赫帕斯汀(傑瑞德·萊托飾)超出兄弟友誼的曖昧關係,而這也是一直被後人所爭議的一點。

看點

導演:直到他才完成重現歷史

亞歷山大大帝以其軍事才華與治國理念著稱,多年來以他為主題的小說、歷史研究、心理研究書籍多不勝數,甚至有兩本關於現代經商理念的書,其核心觀點就是作者研究他的軍事理論後的結果。不過,除了四十年前的一個例子外,沒有導演嘗試過將這位偉大人物的故事搬上銀幕,直到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這次嘗試。
“亞歷山大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是常勝將軍。”導演斯通說,“他至少因為兩個原因會被人們記住,一、他幾乎一場戰爭都沒輸地征服了世界;二、他是一個非凡的‘人’,十分慷慨。他很可能是史上最偉大的戰士,比阿基里斯更偉大。”
為了重現亞歷山大大帝當年的歷史真貌,製片方請來了牛津大學的羅賓·萊恩·福克斯(Robin Lane Fox)——此人是研究亞歷山大的權威專家,他在1972年發表的那本關於亞歷山大的傳記是銷量超過100萬本的暢銷書——擔任歷史顧問,並花重金重現了奢華的宮殿、規模宏大的亞歷山大大帝圖書館以及宏偉的巴比倫城(包括那名列世界七大奇蹟的空中花園)。另外,在選擇演員時,也根據每位演員的口音,配合當年的方言,力圖達到最真實的效果。
所有飾演士兵的演員,包括主角科林·法瑞爾,都在拍攝前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連訓練時用的武器,都是馬其頓時代武器的仿製品。亞歷山大大帝的部隊以少勝多打敗波斯軍隊,以及在印度森林裡對戰大象群的兩場戲更是令人熱血沸騰。

主演:科林·法瑞爾像只獅子

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在挑選扮演亞歷山大大帝的演員時,奧利弗·斯通頗費了番周折,他需要一個不但外表打眼而且能夠塑造複雜性格的演員來演繹亞歷山大。最初,他選定了湯姆·克魯斯,但克魯斯謝絕出演這個角色,後來,柯林·法瑞爾成為最終人選。法瑞爾對能出演這個角色十分欣喜:“奧利弗完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劇本,我從沒讀過將黑暗和光明蘊涵在一起故事,這是我見過最棒的。”此外,安東尼·霍普金斯、瓦爾·基爾默和安吉麗娜·朱莉等大牌明星也紛紛加盟,影片陣容可謂星光璀璨。

“跟亞歷山大一樣,科林有種反抗精神,也有作為戰士和領導者的自信。他從很多意義上說就是亞歷山大:他是帶動其他演員的主要演員;為了演這個角色他特地去健身,使自己在外型上更接近於亞歷山大,他還練習馬術和劍術,戰鬥起來,他就像頭獅子。我給他安排了替身,但很多時候他堅持自己來。有時他看上去幾乎像瘋子一樣。”斯通如是說。
“奧利弗的劇本十分厲害。”法瑞爾說。“我從沒讀過這樣的集黑暗與光明於一身的劇本。一句話,這就是我一生中讀過的最好的劇本。”

重現古代戰場場景

可想而知,重現歷史的工程是繁瑣而艱巨的,重建富麗堂皇的宮殿、亞歷山大圖書館、氣勢恢弘的巴比倫城、以及古代文明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等等。另外,片中幾乎每位演員的口音都經過精心設計,以符合當時各地區的方言。在扮演角色的籌備期間,所有扮演士兵的演員都要學習套用古代戰略和使用各種波士頓和希臘的武器。在長達1個月的軍訓過程中,演員們掌握了劍術,並會熟練使用盾牌、弓箭、標槍等兵器,對騎兵馬術和軍事隊形也一絲不苟。影片的重頭戲更包括著名的高加米拉會戰和在印度森林中的人象之戰。
影片拍攝地點橫跨歐、亞、非三大洲,輾轉希臘、摩洛哥、印度等國家。劇組曾趕製出20000套戲服、4000張弓、9000支箭、3000個盾牌、3000支劍、200支長矛,還有120匹馬和將近100隻大象。在拍攝高加米拉會戰的壯觀場面時,劇組動用了兩個攝製組,從8個機位同時拍攝。根據歷史記載,高加米拉會戰總兵力多達297000人,而在500名劇組人員忙碌的摩洛哥片場,民眾演員只有2000人(其中包括1000名當地士兵),為了達到排山倒海的效果,影片的視覺效果總監用數月時間來打造數字特效。片中另外一場重頭戲是亞歷山大大帝率領馬其頓軍同印度軍隊交戰,拍攝地在泰國首都曼谷北方150公里處的Phu Kae植物園,在兩周半的拍攝過程中,劇組在當地租用了數十頭大象裝扮成戰象,並僱傭了數千名民眾演員扮演騎兵和步兵。

花絮

視覺團隊四劍客

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①攝影:羅吉歐·布列托擔任本片的攝影指導,他和斯通事先設定了整部電影的攝影基調:時光變遷的氣氛。他們還希望通過視覺、地理的改變,傳達出角色的心情。亞歷山大生命中每段時期,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氣氛與風貌。例如,亞歷山大少年時期顏色就非常純潔,奧利佛稱之為“天真色彩”——白色、紅色、黃色、藍色,鮮艷又透明。高加米拉戰役那段要有沙漠的顏色,因此他們採用菸草濾鏡,使整個色彩呈現橘黃色。
②藝術:簡·羅夫與斯通共同決定了外景地,又指揮片內所有宮殿、建築的設計與搭建,在史實與藝術創造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亞歷山大大帝》里的每件道具、武器、家具等都是特別為本片製作,沒有一樣拿以前的現成道具充數。
③服裝:由奧斯卡得主珍妮·碧文操刀,她從數量有限的壁畫、陶瓦罐上的圖案汲取靈感,更從世界各地找來精緻布料,參考文獻資料設計出兩萬多件服裝。碧文表示:“我們已經儘可能地仔細研究,希臘古文明留下許多瓶畫、文獻,因此我們知道他們如何織布。然而織法疏鬆的布料不容易找到,於是我們實驗了許多染法、洗法。”
④軍事:斯通長期合作夥伴戴爾·戴伊上尉率領的小組,一手包辦了《亞歷山大大帝》中的戰爭場面。戴伊是好萊塢最受推崇的軍事專家,他負責將科林·法瑞爾等主演訓練了一個月,教導古代戰技,例如用劍、盾、箭、彈弓、標槍、長達18呎的矛,或是騎馬作戰、掌旗、步兵方陣等。

票房

繼《亞瑟王》、《特洛伊》和《最後武士》之後,奧利佛·斯通執導的《亞歷山大大帝》成為又一部美國國內票房失利、海外票房飆升的影片。2005年1月中旬,這部史詩片的美國海外票房為1690萬美元,上映至1月18日總票房達到了6630萬美元,幾乎已經是這部影片在美國國內票房(3400萬美元)的兩倍。

首先爆發的是西班牙,上映5天收入690萬美元,使《亞歷山大大帝》成為西班牙歷史上第四賣座的影片;在法國,這部世界征服者的傳奇影片上映5天,票房收入380萬美元,成為票房冠軍;但在英國,《亞歷山大大帝》以230萬美元列票房榜第三位,屈居剛上映票房就達340萬美元的《白色噪音》和《飛行家》之後;在韓國,《亞歷山大大帝》上映第二周,周末票房為150萬美元,影片在韓國的總票房達到了690萬美元。

影評

影片單調乏味,毫無新意可言。

《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

——《洛杉磯時報》

時而令人厭倦,時而令人興奮。

——《華盛頓郵報》

愚蠢的敘事手法讓人發笑。

——《好萊塢報導》

20年來斯通最拙劣的作品。

——《今日美國》

盤點安東尼·霍普金斯作品

安東尼霍普金斯是一位英國影、視、劇三棲演員。他憑藉紮實的戲劇功底和內斂、堅韌、略帶憂鬱的特質從事著自己喜愛的演藝事業。1968年,他與明星凱薩琳赫本合演影片《冬之獅》。安東尼霍普金斯出色的演技開始受到人們注目。1992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以其在《沉默的羔羊》一片中的傑出表現獲得了第6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殊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