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

列昂卡瓦洛歌劇《丑角》以現實的題材,活生生地刻畫人間百態。故事發生於1865年8月15日,地點是義大利卡拉布里亞(Calabria)蒙塔爾托鄉村。這部歌劇於1892年上演取得了轟動性的成功,很快就演遍了歐洲許多國家,這部歌劇在德國演出時頗得當時德皇威廉二世的讚賞。

簡介

《丑角》《丑角》

昂卡瓦洛歌劇《丑角》以現實的題材,活生生地刻畫人間百態。故事發生於1865年8月15日,地點是義大利卡拉布里亞(Calabria)蒙塔爾托鄉村。這齣歌劇取名“Pagliacci”,英譯為“Punchinello”或“Clown”,意為丑角。《丑角》是一出“戲中戲”(P1ay With in a Play),其形式導源於古希臘的喜劇,後盛行於16-17世紀。到19世紀末葉,義大利文學界掀起了“真實主義”(Verismo)的狂潮,文學家從浪漫主義的美夢裡清醒過來,以現實的題材,活生生地刻畫人間百態。他們的創作題材不再是神仙故事、貴族的羅曼史,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下層人物。

1890年5月,列昂卡瓦洛曾在致音樂出版商宋卓尼的信中提到:“當我還是幼孩時,父親是蒙塔爾特的法官,那時在鄉村的巡迴劇團中,有一演員因妒嫉而於演出後殺死他的妻子,我的父親主審此案……我想將這故事譜成歌劇”。於是在短短的5個月裡完成了《丑角》,首次公演當晚,聽眾情緒熱烈,喝采聲不絕於耳。樂壇譽為“歌劇界的新慧星”,並讚賞此劇為超人的力作。

作者

魯傑羅·列昂卡瓦洛(1857-1919)生於那不勒斯的一個地方法官的家庭里,自幼愛好音樂和文學,曾在那不勒斯音樂院從著名作曲家羅西學習作曲,音樂院畢業後又去波洛那大學從著名詩人卡杜齊學習並獲得文學學士的學位,他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文化特別感興趣,因此在後來的歌劇創作中曾打算模仿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組劇的寫法創作一套《黎明》三部曲,分別以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個代表人物—政治家、文藝保護人梅迪奇、宗教改革家薩伏納洛拉和教會軍統帥波吉亞為各劇的主角,可惜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但是列昂卡瓦洛在文學、尤其在詩歌方面的修養對於自己後來的創作卻有很大的幫助,他不僅為自己寫腳本,還幫助過普契尼完成了其最初的成名作《曼儂·列斯科》的腳本創作。
他自己的代表作《丑角》的腳本也是他自己從生活出發的創作,而不象其他的歌劇腳本作家那樣從已有的文學或戲劇作品改編。這部歌劇繼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之後於1892年上演也取得了轟動性的成功,很快就演遍了歐洲許多國家。當這部歌劇在德國演出時頗得當時德皇威廉二世的讚賞,以至要他寫一部歌頌霍亨索倫王朝的歌劇,這便是上演於1902年的《在柏林的羅蘭》。後來他又去巴黎住過一段時間,在那裡做窮困潦倒的藝術家的生活感受使他也象普契尼一樣將法國作家亨利·穆熱的小說《拉丁區》(又名《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場景》)寫成了歌劇《藝術家的生涯》 (此為劇名的意譯,直譯可為《波西米亞人》,也有從女主角咪咪的職業給該劇取名《繡花女》),這部歌劇於1897年,也就是在普契尼的同一題材的歌劇於都靈上演一年之後在威尼斯首演,雖然它的音樂中也有若干動人的段落,但卻比不上普契尼同一題材的作品詩意盎然,因此後來未能流傳。只有描寫巴黎歌舞廳女演員生活的《查查》(1900年在米蘭首演)算是《丑角》之後演出效果較好的歌劇了。
為何列昂卡瓦洛也和馬斯卡尼一樣被稱為“一部歌劇的作曲家”?這裡除了前面寫馬斯卡尼的段落里提到的真實主義歌劇學派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當時義大利、歐洲的社會環境等因素外,列昂卡瓦洛本人在音樂創作方面的功力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他和馬斯卡尼一樣,有堪稱一流的鏇律才能,對自己熟悉的生活的描繪也能夠栩栩如生,還能夠寫出效果強烈的管弦樂配器,但是他的音樂戲劇體現除了《丑角》令人拍案叫絕之外,其它的作品就比較一般,使用的音樂戲劇手法也比較單一,不能象威爾第、普契尼等人那樣對多種題材、場景都能夠千姿百態地表現出來。

製作背景

列昂卡瓦洛的《丑角》是他根據自己少年時期聽擔任地方法官的父親講述的一件關於鄉村流浪劇團中的情殺案件,加上自己在巡迴小劇團的生活體驗而創作的,它也和《鄉村騎士》一樣是一部用間奏曲分開成為上下兩部分的獨幕歌劇,在下半部還巧妙地套用了義大利傳統的即興喜劇的形式構成了一段饒有新意的“戲中戲”。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是流行於中世紀義大利的一種戲劇體裁,以定型化的人物和標準化的故事情節而受歡迎。例如作為本劇原文劇名的帕利亞奇奧(Pagliaccio—I Pagliacci 是複數)便時常以粗魯的插科打諢來取悅觀眾,他雖然也戴面具,但仍然面塗白粉,身穿寬鬆衣褲,綴以大紐扣,頭戴可以摺疊的高帽子。科隆比娜(Colombina)在義大利語中是小鴿子,在戲劇里常常以活潑伶俐的年輕女僕的形象出現,並且時常和阿萊基諾(arlecchino)相愛,而阿萊基諾的形象卻是從滑稽的男僕演化而來,他忠實、耐心、輕信而自作多情,對讓自己上當的人也從不懷恨。他的服飾為繪有菱形方塊或三角形的緊身衣。
即興喜劇沒有成文的完整劇本而只有幕表,演員們要根據自身的修養和社會經驗,以及演出當時的環境而即興發揮,因此,即興喜劇的演員們都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並多才多藝,要精通朗誦甚至能夠表演雜技,才能在舞台上應付裕如。即興喜劇的劇團常常是家族的組合,在台上扮演夫妻的常常是生活中的夫妻,他們巡迴演出時常是攜家帶口甚至家畜家禽,因此劇作家戈爾東尼戲稱這樣的劇團為“挪亞方舟”。列昂卡瓦洛在這部歌劇中還巧妙地用一首“序歌”來代替通常的序曲,這類似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副末開場”來將戲劇的情節、主旨先向觀眾介紹的手法,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也是常用的,堪稱“古為今用”的生花妙筆!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感人的序歌還是作曲家為優秀演員量體裁衣之作;當時,預定要在《丑角》的首演中扮演駝背小丑托尼奧的是著名的法國男中音歌唱家維克多·茂瑞爾(1848-1924),他感到原來為這個角色寫的音樂尚不能充分發揮自己優異的歌唱才能,便要求列昂卡瓦洛再為自己加一個“過癮”的唱段,也正好列昂卡瓦洛感到這部歌劇寫得意猶未盡,便很快加寫了這首可稱之為真實主義宣言的序歌,一開場就給了觀眾深刻的印象。

劇中人物

《丑角》《丑角》

戲班主,在戲中戲裡飾演帕利亞奇奧——卡尼奧(Canio)——男高音
卡尼奧之妻,在戲中戲裡飾演科隆比娜——內達(Nedda)——女高音
小丑,在戲中戲裡飾演塔代奧——托尼奧(Tonio)——男中音
在戲中戲裡扮演阿萊基諾——佩佩(Beppe)——男高音
青年農民——西爾維奧(Silvio)——男中音
鄉村的老、少農民和兒童們

內容

故事發生於1865年8月15日,地點是義大利卡拉布里亞(Calabria)蒙塔爾托鄉村。

第一幕

蒙塔爾托村外的十字路口 路邊是小戲班的臨時戲台,村民們聚集著正在歡慶節日。在歡愉聲中,他們唱著:“來了!來了!他們來了……”!以歡迎江湖劇團的光臨。江湖劇團終於出現在村民眼前,團主卡尼奧與其妻內達坐在馬車上,卡尼奧感謝大家歡迎他們的熱忱,並宣布當晚7時開演。卡尼奧先下車,內達跟著下來時,劇團中另一演員托尼奧欲以手扶持,卡尼奧妒而擊之,村民笑著離開。卡尼奧以半認真與半開玩笑的口吻警告托尼奧,劇戲與真實的人生應該有所分別,然後便和團員們上酒店喝酒去了。 遠處傳來蘇格蘭風笛(Bag Pipe)之聲,樂師與村民們出場。眾人模仿教堂的鐘聲高歌,嘴裡唱著:“上教堂去……”而進入教堂。這時舞台上只出現內達一人,內達與一村莊青年西爾維奧墜入情網,乃自言自語地說:“多么銳利的眼神,他可能已看透我一切的秘密……”。這段道自,管弦樂奏出有力的嫉妒與愛的動機。美麗的陽光與悅耳的鳥聲,使內達沉入回憶,不禁唱出《小鳥之歌》(Ballatella Che Volo d’augelli)。托尼奧聽到這首美麗的歌,忍不住表明了自己的愛意,卻遭到內達的嘲笑與拒絕。托尼奧欲強吻內達,內達用馬鞭狠狠地抽他。托尼奧惱怒地表示一定要報此鞭打之仇。管弦樂以低音奏出不安的顫音,顯示出憤恨與嫉妒。內達的情人西爾維奧進場,倆人互訴愛慕之情。托尼奧目睹這幕偷情的場面,立即告訴卡尼奧。卡尼奧到達現場時,西爾維奧已溜之大吉,內達臉色恐懼。托尼奧卻站在一旁,幸災樂禍,加油添醋。卡尼奧逼迫內達說出情人的名字,內達始終不說,卡尼奧氣得直發抖,拔出匕首,卻為一團員佩佩所阻,並告訴團主觀眾都坐滿了,準備開戲。眾人離去,卡尼奧黯然神傷地披上丑角的衣裳,悲傷地唱出著名的詠嘆調:《穿上戲裝吧!》(Vesti 1a giubba)!其歌詞大意是:“穿上彩衣,臉塗白粉,要逗取人們一笑,妻子柯倫比娜偷了漢子亞里基諾,做丈夫的,還得博取觀眾一笑,含淚強顏歡笑是丑角的本份”。最後管弦樂反覆奏出這哀愁沉寂的《穿上戲裝吧!》主題鏇律,幕下。

第二幕

村中廣場的舞台 幕啟,簡短而優美的間奏曲,佩佩與托尼奧相繼上場,佩佩替觀眾安排座位,人們嚷著快點開演,內達向觀眾收錢,順便向西爾維奧謹慎地說了一聲“小心演戲”!然後進入後台。在《開幕了,安靜吧》合唱聲中,“戲中戲”終於開演了。內達飾科倫比娜靜坐在台上,樂隊奏出優雅的小步舞曲,這時其僕人塔代奧(托尼奧飾)出去買菜,她的丈夫(卡尼奧飾)還沒回家,因自己與情人(佩佩飾)有約在先,其情人正在窗外唱著甜美誘人的情歌。塔代奧買菜回來,“情人”戲謔地問內達有何心事,內達不理,由視窗引進戴著假面具的“情人”,“情人”將塔代奧趕出室外,然後拿出一瓶安眠藥,讓內達勸其夫吃下,然後私奔。 弦樂以顫音奏出不安的動機,科倫比娜的丈夫出現了,飾“丈夫”的卡尼奧意識到剛才台下真實的一幕,他雖然記住這是在演戲,但仍氣極敗壞地說:“老天!那豈不是相同的語氣……”。進而又追問那人是誰,內達回答是塔代奧,塔代奧在後台應聲而唱:“相信她!她那美麗的小嘴從不說謊”,觀眾一陣大笑。卡尼奧感到這是莫大的恥辱,面向觀眾吼道:“不要笑了”!然後逼著內達說出情人的名字,內達強自鎮靜,叫了一聲“巴里亞其”,提醒卡尼奧這是演戲。卡尼奧心緒更加激動,唱出:《我不再是小丑》(No pagliaccio non son)這段舉世聞名的詠嘆調。觀眾贊其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境界。台下的西爾維奧已察覺大勢不妙,觀眾也感到場面過分逼真,而情不自禁地喊出:“好像是演真的,確實是演真的……”!卡尼奧一再逼迫內達說出情人的名字,內達被逼不過只好說出,卡尼奧繼續逼問一切,並揚言要殺死內達。觀眾感到有異,佩佩欲向前,卻被托尼奧所阻。卡尼奧提起桌上的匕首,狠狠地插進了內達的胸膛。內達喊出“救命啊……西爾維奧”,西爾維奧聞訊而上,也挨了一刀。村民們圍住卡尼奧。他的手一松,匕首掉在台上,呆了片刻,然後向著觀眾說:“今天的戲,到此結束”(La commedia e finita)然後樂隊奏出強烈的主題,幕下。

盤點一生必看的50部經典歌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