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穴

水分穴

水分穴,人體穴位,別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注治腹瀉等疾病。水分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上一指寬處(即拇指的寬度)。水分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病症為:腹瀉、浮腫水腫、腹水(腹積水)、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翻胃、水腫、小兒陷囟、腰脊強急等。穴位取穴法: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

基本信息

理論基礎

出處

水分穴水分穴
針灸甲乙經

穴名

【別名】中守、分水。

【釋名】水,水液;分,分利。穴居臍上一寸,內應小腸其作用為“分清別濁”而利水。《針灸資生經》:“此穴一名分水,能分水谷故也。”

【穴義】任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

【名解】

1)水分。水,地部水液也。分,分開也。水分名意指任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本穴物質神闕穴傳來的冷降經水及下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名水分。分水名意與水分同。

2)中守。中,與外相對,指中間。守,把守也。中守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循腹正中線的任脈下行。本穴物質為神闕穴冷降而至的地部經水及下脘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由於地球重力場的作用,經水循任脈直流而下,本穴如同在經脈道路中間有關卡把守一般,故名中守。

3)中管。中,中間也。管,管道也。中管名意指任脈的地部經水大部分循任脈向下流行。本穴為任脈氣血由氣向液的轉化之地,轉化後的液態物則循任脈道路向下而流,任脈如同經水下行的管道一般,故名中管。

穴位

【定位】在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上1寸處。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穴區內有肋間神經前皮支,深層有肋間神經與腹壁上動脈分布,再深層可及腹腔。

穴性

1【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大部分循任脈向下流行,小部分散於任脈之外。

【功能作用】分流水濕。

【治法】寒則通之灸之,熱則水針。

定位方法

水分穴水分穴
穴位取穴法: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上一指寬處(即拇指的寬度)。

臨床治療

辯證

水分穴水分穴
【功用】通調水道、理氣止痛

【主治】水腫,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配伍】

配天樞、三陰交、足三里,有調和氣血,健運脾胃的作用,主治繞臍痛,腹瀉,納呆。

配氣海,有行氣利水的作用,主治氣滯水腫。

配三陰交、脾俞,有健脾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虛水腫。

配陰交、足三里,有健脾和胃,活血祛瘀,益氣行水的作用,主治鼓脹。

治療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文獻摘要】

《外台》引甄權云:主水病腹腫,孕婦不可灸。

《銅人》: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壯至百壯止。禁不可刺,針,水盡即斃。

《聚英》: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故曰水分。

主治病症

水分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病症為:腹瀉、浮腫水腫、腹水(腹積水)、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翻胃、水腫、小兒陷囟、腰脊強急等。

水腫是由肺脾腎三髒對水液運化、輸市功能失調,致體內水濕滯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腫的病證。本證又名水氣,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陽水、明水兩類。陽水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為著。陰水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為劇。

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內分泌失調、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營養障礙等疾病所出現的水腫。

【病因病機】

水不自行,賴氣以動,放水腫一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涉及的臟腑亦多,但其病本在腎,其標在肺,其制在脾,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膀胱氣化無權,三焦水道失暢,水液停聚,泛濫肌膚,而成水腫。

1。風水相搏,風邪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水道不暢,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流溢肌膚,發為水腫。

2。脾虛濕困,飲食不節,勞倦太過,脾氣虧虛,中陽不振,不能化氣行水,水濕橫溢肌膚而成水腫。

3。陽虛水泛,生育不節,房勞所傷,內傷腎元,腎陽虧虛,膀胱氣化失常,開闔不利,水液內停,形成水腫。

【辯證治療】

1。風水相搏

症狀和體徵:開始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全身浮腫,皮膚光亮,按之凹陷易復,伴有發熱、咽痛、咳嗽等,苔薄白,脈浮或數。

證候分析:風邪侵襲,肺失宣降,水律失布,泛濫肌膚而成水腫。肺位上焦,宣發受阻,水液停滯,故水腫先見眼瞼頭面;肅降失常,決瀆不利,水律不能輸布,溢於肌膚,迅即波及全身。風屬陽邪,風水相搏,故皮膚光亮、凹陷易復。由於風邪引發,可見發熱咽痛及咳嗽等肺衛表證。苔薄白、脈浮或數,為邪在肺衛之象。

治法:疏散風邪,宣肺利水。以背俞穴、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穴為主。

處方:肺俞,尺澤,外關,合谷,陰陵泉,三焦俞

隨證配穴:面部腫甚者,加水溝。

刺灸方法:外用瀉法。

方義:上部腫甚,治宜發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澤宣肺,外關配合谷發汗疏風,使在表的風水得從汗解。佐以三焦俞通調水道,陰陵泉健脾利水,使在里的水濕下輸膀胱。表里分消,可疏風消腫。

2。脾虛濕困

症狀和體徵:面浮足腫,反覆消長,勞作後或午後加重,伴脘悶納少、面色(白光)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苔白滑,脈沉細或結代。

證候分析:脾虛中陽不振,健運失司,氣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濫,可見面浮足腫。濕為陰邪,其性粘滯,勞累後更易損傷於脾,其腫反覆消長,故勞後或午後加重。脾虛運化無力,故脘悶納少、大便溏薄。脾虛則陽不溫煦,故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陽不化氣,水濕不行而小便短少。苔白滑、脈沉細或結代,為脾虛濕邪內蘊之象。

治法:溫運脾陽,清利水濕。以任脈、足太陰脾經穴為主。

處方:脾俞三焦俞氣海,水分,足三里,三陰交

隨證配穴:脘悶甚者,加中脘。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加灸。

方義:脾俞、三陰交、足三里健脾以助運化水濕。三焦俞調整氣化功能。氣海益元氣以升脾陽。水分為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3。陽虛水泛

症狀和體徵:全身高度浮腫,腹大胸滿,臥則喘促,伴畏寒神倦、面色萎黃或蒼白、納少、尿短少,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結代。

證候分析:脾虛水腫,久延不愈,傷及腎陽,腎陽虧虛,水液不能排泄,其腫日趨加重,可見全身高度浮腫、腹大胸滿。水氣上凌心肺,故臥則喘促。腎陽不足,膀胱氣化失常,則尿短少。腎陽虛衰,不能溫煦,則納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黃或蒼白。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結代,為陽氣虛衰、水濕內盛之象。

治法:溫腎助陽,化氣行水。以任脈穴、背俞穴為主。

處方:腎俞,關元,三焦俞,水分,脾俞,足三里

隨證配穴:便溏者,加天樞、上巨虛。

刺灸方法:外用補法,可灸。

方義:腎俞溫補腎陽,重灸關元助陽化氣。三焦俞以調三焦氣化功能,水分分利水邪。脾,俞、足三里健脾以運化水濕。

【醫案舉例】

高X,男,42歲,1987年10月ZI日初診。主訴:腰痛近1年,全身浮腫無力半年。病史:該患者於1年前秋季,夜臥濕冷之地後,自覺著涼。2日後發熱惡寒,頭痛,周身無力,腰酸腿軟。診為急性腎炎。經靜滴、眼藥後,熱退痛減,但未根治,始終腰痛、腹痛。半年來全身浮腫,尿少,怕冷,食欲不振,肢體無力,經中、西醫治療不見顯效,疑患為慢性腎炎。檢查:神疲體弱,面色(白光)白,顏面浮腫,臉腫尤甚,下肢有明顯壓痕。呼吸穩,心肺無異常。血常規:紅細胞29.4,X,1012/L,白細胞5.2X109/L,血紅蛋白102g/1。尿常規:蛋白(++),紅細胞2~3個,白細胞5~6個。舌淡紅,苔白膩,脈沉微。診斷:水腫(慢性腎炎)。治法:溫腎健脾,助陽利水。取穴:①脾俞、腎俞、足三里、水道。②胃俞、三焦俞、天樞、委陽。此外,灸水分、關元、氣海、陰陵泉。操作:①與②兩組針刺交替使用,每日針1次,皆用瀉法,留針20min。灸法以艾條溫和灸,每日1次。以上方法治療2個月,全身浮腫消退,腰痛、腹痛消失,僅有易疲勞感。血尿常規檢查均正常。(中國當代名家醫案)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