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惲代英(1895-1931),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又名蘧軒,字子毅,原籍江蘇武進人,1895年生於湖北武昌。中華大學畢業。學生時代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後又創辦共存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創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它培養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1930年5月6日,惲代英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獄中,他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堅信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必將取得最後勝利。1931年4月29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南京。
生平經歷
惲代英,1895年8月12日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官僚家庭。父親惲爵三為清朝知府下屬八品官,母親陳葆雲出身於士宦之家,是代英的啟蒙老師。代英兄妹5人,他排行第二。代英從小酷愛學習,每看到一本好書,便廢寢忘食地閱讀,非讀完方罷休。
1913年,他考入武漢中華大學預科,1915年進中華大學文科攻讀中國哲學。他十分重視“砥礪行為,敦進學業”。他博覽群書,除了閱讀大量社會科學方面的中外書籍,還涉獵自然科學。他的學習成績優異,深得老師的器重和同學的敬慕。他擅詩善文,還具有演說的天才。當時,中國正處於新文化運動時期。惲代英追求真理,在《新青年》、《東方雜誌》等刊物上發表了許多文章,成為新文化運動中衝鋒陷陣的猛士。
20世紀初葉,在中國大地上,一批進步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1917年10月,惲代英和梁紹文、洗震、黃負生等創辦了互助社。互助社的宗旨是“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互助社是武漢地區誕生的第一個進步團體,也是中國最早的進步社團之一。
1918年夏,惲代英大學畢業,擔任中華大學附中教務主任。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五四”運動。訊息傳到武漢,惲代英和互助社的成員熱烈回響。他書寫《四年五月七日之事》、《嗚呼青島》的傳單散發,並組織學生上街遊行和集會。掀起了武漢三鎮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浪潮。武漢人民的革命鬥爭,迫使湖北督軍王占元向北洋軍閥政府和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去電,要求拒絕簽字。
“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1920年2月1日惲代英和林育南等創辦了“利群書社”。書社經銷《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和《新青年》、《共產黨》等刊物。書社每天吸引著許多追求進步的青年和民眾,是武漢地區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思想的重要陣地。
惲代英在1919年10月加入了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春,他受少年中國學會的委託來到北京,負責編輯《少年中國學會叢書》。
6月,惲代英回到武昌。同年秋到安徽宣城,任省立第四師範教務主任,隨讀的有李求實、吳華梓、劉茂祥等。他到校後,對學校舊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指導學生閱讀《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舉行“五四”、“五七”紀念會。由於惲代英的革命活動,宣城地方反動勢力恐懼萬分,誣指惲代英“組織黨羽,煽動學生,圖謀不軌,大逆不道”,安徽省軍閥下令通緝惲代英。惲代英被迫於1921年5月離開了宣城,隻身經蕪湖、安慶,來到南京。
同年7月1日至4日,少年中國學會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梅庵舉行年會。年會在討論學會宗旨和主義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鄧中夏堅決主張學會應確定社會主義方向;左舜生等則堅決反對,主張學會應成為從事“社會活動”的改良主義團體。惲代英在年會上,起初採取調和態度,以免學會造成分裂。年會的後期,當他完全意識到學會不可避免要分裂時,就在大會上作了《學會前途危險,應討論如何分裂》的發言,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態度。這場鬥爭教育了惲代英,使他寄托在少年中國學會上的改造中國的希望破滅了,加速了他向馬克思主義轉化的步伐。
會後,惲代英返回武昌。7月中旬,惲代英、林育南、李求實等在湖北黃崗成立了“共存社”。共存社的宗旨是:“以積極切實的預備,企求階級鬥爭,勞農政治的實現,以達到圓滿的人類共存的目的。”這表明它是一個具有共產主義小組性質的革命團體。它的成立,標誌著惲代英、林育南等先進青年已經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
7月23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宣告成立。惲代英聞訊後,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同年10月,惲代英到四川瀘州川南師範任教,先後擔任教務主任、校長等職。次年5月,他在該校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組織進步學生學習《共產黨宣言》等著作。在此基礎上,他又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織,為在四川發展革命力量奠定了基礎。
1923年1月,惲代英因遭受軍閥張英的迫害,憤然離開了瀘州,到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執教。同年夏,他應上海大學校務長鄧中夏的聘請到上海大學任教。他和鄧中夏、肖楚女等人一起為我黨培養出許多優秀幹部。
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於南京舉行,惲代英出席了會議,並被選為團中央候補委員,不久增補為中央委員,負責宣傳工作。團“二大”結束後,惲代英到上海和鄧中夏籌辦《中國青年》。
10月20日,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正式創刊。惲代英是《中國青年》的編輯。他除精心編輯外,還為《中國青年》撰寫了200多篇文章和通訊,受到廣大青年的衷心愛戴和崇敬,稱讚他是良師益友。惲代英撰寫的這些文章,為我們黨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國民黨“一大”後,惲代英受黨的指派,和毛澤東、鄧中夏、向警予等共產黨人參加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作。惲代英任宣傳部秘書。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為了深切悼念這位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國共兩黨聯合發動社會各界舉行追悼會,掀起了廣泛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宣傳。惲代英參加了上海執行部舉行的各種追悼活動,他還奉上海執行部之命,來南京舉行悼念和宣傳活動。4月21、22日兩天,南京各界人民隆重舉行悼念孫中山先生的大會和活動,計有10萬人參加。惲代英、何香凝、邵元沖、楊杏佛等發表演說,對孫中山主張的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和國民革命進行了宣傳。
這一年上海爆發了“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惲代英是這場運動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領導了上海學聯和全國學總黨團,負責青年學生工作。為了把“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推向全國各地,運動一發生,他以上海執行部的名義發電全國,要求各地迅速行動起來,聲援上海愛國運動。在運動高潮中,他來到南京進行宣傳鼓動,向南京人民介紹了“五四”慘案的情況,揭露帝國主義的罪行。
7月15日至19日,少年中國學會在南京召開第六屆年會,這也是少年中國學會的最後一次會議。在會上,他又一次與國家主義派進行了鬥爭。7月19日,惲代英在南京東南大學發表題為《五四運動》的演說。
黨為了加強對黃埔軍校的領導,1926年5月,調惲代英到黃埔軍校擔任政治總教官。這時蔣介石正加緊陰謀篡奪革命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惲代英領導軍校內的黨團員,團結國民黨左派,與蔣介石進行鬥爭。
7月,廣州國民政府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和組織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惲代英奉命留守廣州。
10月15日至28日,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中央執行委員及各省區代表聯席會議。惲代英和宋慶齡、毛澤東等出席了會議。會議決定中央軍校政治科遷到武昌,惲代英也奉命到武漢中央軍校政治科擔任領導工作。
1927年蔣介石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武漢三鎮頓時掀起了反蔣鬥爭高潮,惲代英領導軍校師生參加了反蔣鬥爭。22日,《漢口民國日報》發表宋慶齡、鄧演達、惲代英、毛澤東等聯名討蔣通電;次日軍校學生和民眾30餘萬人,在閱馬場舉行聲勢浩大的討蔣大會,大會通過《討蔣通電》。軍校政治部的《革命生活》日刊還出版了《討蔣特刊》,發表了《討蔣通電》。
在一片討蔣聲中,這一年的4月27日至5月9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惲代英出席了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上,惲代英和瞿秋白、毛澤東等對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進行批評,迫使陳獨秀作了檢查。
5月17日,國民革命軍獨立十四師師長夏斗寅叛變,惲代英率領軍校學生隨葉挺部隊赴前線討伐夏斗寅,取得了討夏的勝利。繼夏斗寅叛變後,5月21日,許克祥在長沙製造了“馬日事變”;7月15日,汪精衛公開叛變,武漢三鎮沉浸在一片恐怖之中。
反革命的屠殺,嚇不倒中國共產黨人。7月上旬,黨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成立了周恩來等9人組成的中央臨時常委會,代行中央政治局的職權。臨時中央派李立三、惲代英、鄧中夏等一部分中央負責同志和大批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前往江西九江、南昌,到葉挺、賀龍部組織革命力量,南征廣東,重建革命根據地。
惲代英等到達九江後,形勢突變,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在汪精衛的拉攏下,決意“清共”。在這緊要關頭,惲代英和鄧中夏、李立三等商議,並徵得瞿秋白的同意,向臨時中央建議,在南昌舉行暴動。
臨時中央常委會同意在南昌舉行暴動,並派周恩來赴南昌,組成以周恩來為書記,惲代英、李立三、彭湃、譚平山為委員的前敵委員會。
8月1日凌晨,南昌起義取得了勝利,建立了革命政權——革命委員會,惲代英為革命委員會成員。
南昌起義失敗後,惲代英歷盡千辛萬苦,於9月下旬到達香港。10月15日,張太雷在香港主持召開南方局與廣東省委聯席會議,改選了廣東省委,張太雷仍然擔任書記,惲代英被選為省委常委。11月26日,廣東省委正式作出在廣州發動工農兵武裝起義的決定。
12月11日凌晨3時30分,張太雷、惲代英、葉劍英等領導的廣州起義取得了勝利。當天,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廣州蘇維埃政府誕生,惲代英擔任蘇維埃政府秘書長。
廣州起義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聯合進攻下失敗了。但惲代英沒有灰心喪氣,他對周圍的同志說:“世界上沒有一帆風順的革命,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經得起挫折。只有不怕失敗的人才是能取得勝利的人。”“俗話說,‘秀才造反,3年不成’,假如我們造30年反,決不會一事無成的。”“我們的理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實現了,那時世界多么美妙,也許那時年輕人不易領會我們走過難以令人構想的崎嶇道路,
我們吃盡了苦中苦,而我們的後一代則可以享到福中福。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產主義,我們是捨得付出一切代價的。”
廣州起義失敗後,惲代英退到香港。
1928年6月,惲代英從香港赴廣西貴縣,作為黨中央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秋,惲代英奉命從香港調到上海黨中央組織部任秘書,協助部長周恩來工作。
1929年初,惲代英任黨中央宣傳部秘書長,負責編輯黨刊《紅旗》。
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在廈門召開第二次代表會議,惲代英代表黨中央出席了會議。會後,他視察了閩西蘇區。這時,黨中央的領導人李立三推行“左”傾路線,主張全國暴動。惲代英對李立三的“左”傾盲動錯誤進行了批評和抵制,遭到李立三的打擊,先後調惲代英任滬中區、滬東區行動委員會書記。他住在貧民窟,身著工人裝,在工人民眾中進行工作。
5月6日下午,惲代英在楊樹浦韜朋路附近的老怡和紗廠門前等人聯繫工作時不幸被捕。為了掩護自己的身份,他化名叫王作霖。敵人將他押至巡捕房,巡捕三番五次的毒打,他堅不吐實。次日,惲代英被上海公安局引渡,並以共產黨嫌疑關押在龍華國民黨警備司令部看守所內。他仍然堅持假口供,敵人無可奈何,6月初只好將他轉押到漕河涇監獄,不久,以“工人擅自開會有罪”判了他5年徒刑。監獄中生活極其惡劣,連霉米飯都吃不飽,裡面還夾雜著石子、砂子、稗子;開水也不夠喝,見不到陽光,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為了改善獄中生活,反抗虐待,惲代英組織難友們開展鬥爭。“八一”南昌起義紀念日時,惲代英用親身經歷向難友們講述了起義的經過和經驗教訓。
8月27日,惲代英被押解到蘇州監獄。次年2月,又轉押到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獄關押。監獄非人的生活和疾病的折磨,使他身體十分虛弱,但他始終保持旺盛的鬥爭精神。他經常對難友進行革命氣節教育,他說:“對一個革命者來講,戰場固然是考驗,而監獄也是一個特殊的戰場。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在這個特殊戰場上,在生死面前,要經受得起嚴峻的考驗。”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了一本解釋黨的“十大綱領”的工人讀本。他還寫下了這樣一首氣吞山河的《獄中詩》。
惲代英被捕後,黨組織設法營救,就在他即將被提前釋放時,被叛徒顧順章出賣。蔣介石急令軍法司司長王震南到獄中核對。4月28日,王震南拿著惲代英在黃埔軍校的照片來到監獄。惲代英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輕蔑而自豪地說:“我就是惲代英!”王震南勸降失敗,下令將代英加上鐐銬,關進單人牢房。
蔣介石聞訊後,親手下令:立即就地處決!4月29日中午12時,敵人將惲代英從牢房押往獄中刑場。惲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沿途高唱《國際歌》。臨刑前,面對執行的劊子手,惲代英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劊子手的槍聲響了,惲代英身中數彈,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
1931年4月29日,惲代英被殺害於南京,年僅36歲。
職業生涯
學生時代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後又創辦共存社,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創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它培養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
1924年惲代英從事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工作。1925年參與領導“五卅”運動。1926年5月被黨派到黃埔軍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黨團幹事。1927年1月到武漢,主持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工作,任政治總教官。同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行徑進行堅決鬥爭。7月惲代英奉中央之命赴九江,任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委員,參與組織和發動南昌起義。12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任廣州蘇維埃政府秘書長。1928年底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組織部秘書長等職,曾主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1929年6月在中共六屆二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
惲代英是敵人切齒痛恨的共產黨人。早在黃埔軍校,惲代英便被蔣介石認為是“黃埔四凶”之一。因此把他作為重點搜捕對象。1930年5月6日,惲代英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獄中,惲代英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1931年4月29日被殺害於南京,時年36歲。
個人詩作
每作傷心語,狂書字盡斜。
杜鵑空有淚,鴻雁已無家。
浩劫悲猿鶴,荒村絕稻麻①。
轉鏇男兒事②,吾黨豈匏瓜③?
注釋:
惲代英,江蘇武進人。一九二七年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曾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一九三○年五月被捕。次年四月在南京就義。一九一九年,惲代英在武昌中華大學讀書,時“五四”運動爆發,他是武漢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詩寫於此時。
①浩劫兩句:謂在北洋軍閥統治下,老百姓生產荒廢,生活痛苦。
②轉鏇:即鏇轉乾坤,謂用革命來改造社會。
③匏瓜:即葫蘆。《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此處謂黨要求自己有所作為。
獄中詩
浪跡江湖憶舊遊,
故人生死各千秋②,
已擯憂患尋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③。
注釋:
①惲代英: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五四運動時是武漢學生運動的領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即加入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一九三○年在上海被捕,一九三一年四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②浪跡:行蹤飄泊不定。舊遊、故人:原意都指老朋友,此指革命同志。千秋:不朽。
③已擯憂患:已摒除個人得失。尋常事:把個人得失看得很平常。楚囚:春秋時,有楚國人被晉國俘虜,仍帶著南方楚國式樣的帽子,表現對故國的懷念。這裡借用說雖然被囚仍保持革命者的豪情壯志。
名人名言
1、同志們,堅強些,我們是為將來的人創造美滿生活的戰士,我們不要為自己的痛苦傷心。
2、國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則唯靠我自己;自己要是不真心救,就是亡國奴的本性了!
3、我身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只有一副近視眼鏡,值幾個錢。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願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他燃燒起來,燒掉過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
4、我們不能像蚯蚓那樣,上食槁壤,下飲黃泉。我們還得在這個社會中生活,要改變這個社會,還得加入這個社會…我走了,這只是暫時分手,你們不久可能先後離開,相信在革命的征程上,我們還會見面的!
5、我們常說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因為青年的感情豐富,氣性剛烈。他們不知道隱忍羞辱,他們不知道躲避危險,所以他們見到應當革命便會勇猛的為革命而奮鬥。
大事年表
1895年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籍江蘇武進縣。
1913年考入私立武昌中華大學預科。曾在《新青年》、《端風》、《青年進步》、《東方雜誌》等刊物發表大量文章,宣傳新思想、新文化。
1917年10月在該校學生中發起組織進步社團互助社。
1918年於武昌中華大學畢業,後任該校附中教務主任。
1919年“五四”運動時,為武漢愛國學生運動主要領導人,帶領互助社等青年團體的學生寫宣言,發傳單,創辦學生周刊,領導罷課、罷工、罷市的“三罷”鬥爭,調查並抵制日貨,以實際行動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同年9月,加入少年中國學會。次年,在武昌創辦利群書社、利群毛巾廠,並先後創辦《互助》、《武漢星期評論》、《我們的》等進步刊物。
1920年春,開始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並由信奉改良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轉變為信仰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及其學說、唯物史觀、布爾什維克、勞動問題。
1921年7月,領導建立“以積極切實的預備,企求階級鬥爭、勞農政治的實現,以達到圓滿的人類共存為目的”的共存社。11月,主張將少年中國學會改造為布爾什維克團體。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3年夏調上海,先後任青年團中央委員兼宣傳部長,創辦《中國青年》,任主編,先後發表130餘篇文章,引導青年前進,批判國家主義派、馮自由派、戴季陶主義、西山會議派,同時兼任上海大學教授和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宣傳部秘書,負責編輯《新建設》月刊。
1925年5月,因日本人槍殺中國工人顧正紅,中共中央決定5月30日組織上海市民舉行反帝大示威,他為示威總指揮。“五卅”慘案發生後,與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等制定在全國組織反帝運動方針。
1926年1月,赴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鏇任黃埔軍校政治主任、教官及軍校中共黨團領導成員,兼任中共廣東區委青年部部長、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他在黃埔軍校任期中編有《政治講演大綱》、《政治學概論》、《中國國民黨與農民運動》等講義,講授《軍隊中政治工作的方法》。
1927年初,到武漢,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政治主任教官,並受聘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農民問題討論委員會常委。3月,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繼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曾負責修改農民問題宣言,主張維護農民利益。4月受聘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兼職教員。湖北省政府成立,任省政府委員。5月,出席國民黨中央土地委員會第六次擴大會議,主張公布《解決土地問題決議案》,支持農民的土地要求。同期出席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與瞿秋白、蔡和森、毛澤東等站在一起,批判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當選為中央委員。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與毛澤東等團結國民黨左派宋慶齡等,聯名發出討蔣通電,斥責蔣介石是“民眾之蟊賊”。5月中旬,夏斗寅叛變,惲任中央獨立師黨代表,協助葉挺部擊退夏部進犯,保衛武漢。同年7月23日,赴九江參加籌劃南昌暴動。30日抵南昌,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八一”南昌起義後,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及代理宣傳委員會主任。8月5日,隨起義軍南征。部隊在廣東潮汕遭挫,從甲子港乘船去香港。12月,與張太雷等領導了廣州起義,任廣州蘇維埃政府秘書長,主編機關刊物《紅旗日報》。起義失敗後,再轉香港,擔任廣東省委委員,從事地下鬥爭。
1928年7月,中共“六大”以後赴上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宣傳部秘書長。
1929年6月,在黨的六屆二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
1930年2月,以中央代表身份出席福建省第二次黨代會。通過調查,在《紅旗》上發表了《請看閩西農民造反的成績》和《閩西蘇維埃的過去與將來》兩文,熱情讚揚毛澤東、朱德領導的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同年,因反對李立三的“左”傾錯誤而受打擊,後調任上海滬東區行動委員會書記。5月6日,在怡和紗廠接頭時被捕。
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監獄中遭殺害。犧牲前寫下了“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詩篇。
後世紀念
2009年9月14日,惲代英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015年,惲代英誕辰120周年之際,華中師範大學推出了大型話劇《惲代英》,以此紀念這位傑出校友。
個人影響
“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這是廣州起義領導人之一、中國青年的領袖和導師惲代英就義前留下的感人肺腑的詩篇。
人物評價
1950年,周恩來為紀念惲代英殉難19周年題詞,對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中國青年熱愛的領袖——惲代英同志犧牲已經19年了,他的無產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民眾化的品質、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為中國青年的楷模。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百”人物
為推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此名單由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2009年9月10公布。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
八女投江 | 于化虎 | 小葉丹 | 馬本齋 | 馬立訓 | 方誌敏 | 毛澤民 | 毛澤覃 | 王爾琢 | 王盡美 | 王克勤 | 王若飛 | 鄧萍 | 鄧中夏 | 鄧恩銘 | 韋拔群 | 馮平 | 盧德銘 | 葉挺 | 葉成煥 | 左權 | 白求恩 | 任常倫 | 關向應 | 劉老莊連 | 劉伯堅 | 劉志丹 | 劉胡蘭 | 吉鴻昌 | 向警予 | 尋淮洲 | 戎冠秀 | 朱瑞 | 江上青 | 江竹筠 | 許繼慎 | 阮嘯仙 | 何叔衡 | 佟麟閣 | 吳運鐸 | 吳煥先 | 張太雷 | 張自忠 | 張學良 | 張思德 | 曠繼勛 | 李白 | 李林 | 李大釗 | 李公朴 | 李兆麟 | 李碩勛 | 楊殷 | 楊子榮 | 楊開慧 | 楊虎城 | 楊靖宇 | 楊闇公 | 肖楚女 | 蘇兆征 | 鄒韜奮 | 陳延年 | 陳樹湘 | 陳嘉庚 | 陳潭秋 | 冼星海 | 周文雍和陳鐵軍夫婦 | 周逸群 | 明德英 |林祥謙 | 羅亦農 | 羅忠毅 | 羅炳輝 | 鄭律成 | 惲代英 | 段德昌 | 賀英 | 趙一曼 | 趙世炎 | 趙尚志 | 趙博生 | 趙登禹 | 聞一多 | 埃德加·斯諾 |夏明翰 |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 | 狼牙山五壯士 |聶耳 | 郭俊卿 | 錢壯飛 | 黃公略 | 彭湃 | 彭雪楓 | 董存瑞 | 董振堂 | 謝子長 |魯迅 | 蔡和森 | 戴安瀾 | 瞿秋白 |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
丁曉兵 | 馬萬水 | 馬永順 | 馬恆昌 | 馬海德 |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 孔祥瑞 | 孔繁森 | 文花枝 | 方永剛 | 方紅霄 | 毛岸英 | 王傑 | 王選 | 王瑛 | 王樂義 | 王有德 | 王啟民 | 王進喜 | 王順友 | 鄧平壽 | 鄧建軍 | 鄧稼先 | 叢飛 | 包起帆 | 史光柱 | 史來賀 | 葉欣 | 甘遠志 | 申紀蘭 | 白芳禮 | 任長霞 | 劉文學 | 劉英俊 | 華羅庚 | 向秀麗 | 廷·巴特爾 | 許振超 | 達吾提·阿西木 | 邢燕子 | 吳大觀 | 吳仁寶 | 吳天祥 | 吳金印 | 吳登雲 | 宋魚水 | 張華 | 張雲泉 | 張秉貴 | 張海迪 | 時傳祥 | 李四光 | 李春燕 | 李桂林和陸建芬夫婦 | 李素芝 | 李夢桃 | 李登海 | 楊利偉 | 楊懷遠 | 楊根思 | 蘇寧 | 谷文昌 | 邰麗華 | 邱少雲 | 邱光華 | 邱娥國 | 陳景潤 | 麥賢得 | 孟泰 | 孟二冬 | 林浩 | 林巧稚 | 林秀貞 | 歐陽海 | 羅映珍 | 羅健夫 | 羅盛教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趙夢桃 | 鍾南山 | 唐山十三農民 | 容國團 | 徐虎 | 秦文貴 | 袁隆平 | 錢學森 | 常香玉 | 黃繼光 | 彭加木 | 焦裕祿 | 蔣築英 | 謝延信 | 韓素雲 | 竇鐵成 | 賴寧 | 雷鋒 | 譚彥 | 譚千秋 | 譚竹青 | 樊錦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