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規範
USB 3.0接口尺寸標準
同時新的USB執行組織(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也正式開始接管和運作該規範,公布了詳細的技術文檔,以便業界的硬體廠商們能夠依此來研發USB 3.0相關的產品。
USB 3.0簡要規範如下:
·提供了更高的每秒5Gb傳輸速度
·對需要更大電力支持的設備提供了更好的支撐,最大化了匯流排的電力供應
·增加了新的電源管理職能
·全雙工數據通信,提供了更快的傳輸速度
·向下兼容USB 2.0設備
相關比較
USB 2.0為各式各樣的設備以及套用提供了充足的頻寬,但是,隨著高清視頻、TB(=1024GB)級存儲設備、高達千兆像素數位相機、大容量的手機以及便攜媒體播放器的出現,更高的頻寬和傳輸速度就成為了必須。
每秒480Mbps的傳輸速度可能都已經不算快了,更何況目前沒有哪個USB 2.0設備能夠達到這個理論上的最高限速。在實際套用中,能夠達到每秒320Mbps的平均速度就已經很不錯了。
同樣,其實USB 3.0同樣達不到5Gbps的理論值,但,哪怕只能達到理論值的8成,那也是接近於USB 2.0的10倍了。
在MP3、MP4、DC、DV、印表機、掃瞄器、快閃記憶體、移動硬碟及主機板等設備上,USB早已是最常見的標準傳輸接口。儘管主流USB 2.0標準的理論數據傳輸率達到了每秒480Mbps,但依然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因為隨著數字媒體的日益普及,高清視頻、遊戲程式、數碼照片的容量動輒幾GB,大容量快閃記憶體、MP4及“海量”移動硬碟等USB設備不斷增加,用戶隨時會遇到同時傳輸幾GB甚至幾十GB的大檔案。如果依然沿用USB 2.0標準,它的速度真的太慢了。
比如在向大容量的MP3里傳輸音樂時,往往需要花費幾分鐘時間,如果要向移動硬碟中傳輸更大容量的檔案,有時需要花費幾十分鐘,以25GB容量的高清視頻傳輸為例,USB 2.0需要10多分鐘,而只要設備支持的話,USB 3.0理論上只需70秒左右。 時間是如此的寶貴,很多用戶不喜歡在傳輸檔案時等待很長的時間,等待總是讓人心煩的,快速同步即時傳輸已經成為必要的性能需求。
為此,Intel聯合NEC、NXP半導體、惠普、微軟、德州儀器等巨頭推出了USB 3.0標準,USB 3.0採用一種新的物理層——其中用兩個信道把數據傳輸和確認過程分離,因而達到了5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為了取代USB 2.0所採用的輪流檢測和廣播機制,USB 3.0將採用一種封包路由技術,並且僅允許終端設備有數據要傳送時才進行傳輸。新的連結標準還將讓每一個組件支持多種數據流,並且每一個數據流都能夠維持獨立的優先權,該功能可在視訊傳輸過程中用來終止造成抖動的干擾,數據流的傳輸機制也使固有的指令佇列成為可能,因而使USB 3.0接口的數據傳輸更為最佳化。
實現技術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現,完全得益於技術的改進。相比目於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並行模式的物理匯流排。
讀者朋友可以拿起你身邊的一根USB線,看看接口部分。在原有4線結構(電源,地線,2條數據)的基礎上,USB 3.0再增加了5條線,用於接收和傳輸信號。因此不管是線纜內還是接口上,總共有9條線路。
正是額外增加的4條(2對)線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頻寬的支持,得以實現“超速”。顯然在USB 2.0上的2條(1對)線路,是不夠用的。
此外,在信號傳輸的方法上仍然採用主機控制的方式,不過改為了異步傳輸。USB 3.0利用了雙向數據傳輸模式,而不再是USB 2.0時代的半雙工模式。簡單說,數據只需要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就可以了,簡化了等待引起的時間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