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
Shaun Morgan 吉他,主唱
John Humphrey 鼓手
Dale Stewart 貝斯手
Pat Callahan 吉他
樂隊歷史
來自南非,目前以L.A為事業中心的Seether是個四人的搖滾團體,主要的曲風為結合Post-Grunge以及另類搖滾的重金屬搖滾,他們在2002年發行首張專輯Disclaimer之後就大獲好評,首支單曲「Fine Again」讓他們受到了搖滾客的矚目,於是在隔年他們開始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也因此結識了Evanescence的女主唱Amy Lee,而後更有了[Borken]的合作機會。這首單曲是先發表在台灣沒有上演的電影「The Punisher」之原聲帶當中,而在2004年6月份,Seether將他們原本的Disclaimer專輯當中的曲目稍做改編,加入四首全新作品以及與Amy Lee合作版本的「Broken」單曲,集結成為這張Disclamier II專輯。
專輯當中最受注意的莫過於與Amy Lee合作的「Broken」,除了非常classic的抒情搖滾吉他音色之外,Seether主唱Shaun Morgan標準的沙啞吶喊式的搖滾唱腔,配上Amy Lee空靈卻又Powerful的嗓音,完全的搭配互補,讓人血脈賁張卻又不失內心深層的感動,是非常難得的Post-Grunge式的抒情搖滾單曲。而事實上,在這張專輯裡面也可以找到由Seether主唱自己所詮釋的原版「Broken」,兩造比較之下,原版是屬於滄桑感覺較為濃厚的男生版,而對唱版更是能藉由Amy Lee的聲音,將每一個音符滲入聆聽者的搖滾靈魂當中。
另外一支值得推薦的作品則是他們的成名單曲「Fine Again」。狂野的電吉他音牆再加上與吉他對飆的主唱沙啞唱腔,完全是標準的Post-Grunge風格,鏇律上還有Post-Grunge難得一見的友善調性,對於剛入門的搖滾初學者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入門選擇。此外,「Driven Under」及「Sympathetic」也都有著類似的特性,也難怪他們會是如此受到歡迎的團體。
如果你喜歡Nickelback、Switchfoot、Evanescence、Match Box Twenty或是Creed這種比較”Friendly”的Post-Grunge的話,Seether絕對是你必須要認識的一個搖滾組合,而這張由Disclaimer進化出來的Disclaimer II,也將會是你認識他們的最佳途徑;此外,對於剛剛想要認識搖滾的朋友,Seether絕對也是個不會讓你有太多”童年陰影”的搖滾組合
Seether樂隊同Creed(主義樂團)、Evanescence(伊凡塞斯)、Drowning Pool(斃命水池)、12 Stones(12頑石)等團體是同門夥伴,入主專門發掘搖滾新團體大廠Wind-Up,成為主推之重點搖滾樂隊,共推出過3張唱片和一張單曲EP,歌曲很有力量.主唱的聲音滄桑而具有爆發力.
發展歷史
2000
樂隊以原名“Saron Gas”發布了名為《Fragile》的專輯,關於為何該專輯發布後樂隊被在美國的唱片公司要求更名為Seether,在南非有傳言稱是9·11事件的影響。
2002
樂隊改名Seether後發布了首張官方專輯《Disclaimer》,包含三首單獨發行的曲目《Fine Again》、《Driven Under》和《Gasoline》,但只有第一首在管理層得到一些反響。這一年,Seether成為了最時髦的樂隊。該專輯發布後,樂隊開始了不間斷的巡演。巡演結束後,樂隊決定重返錄音棚開始第二張專輯的錄製。因此Seether和Evanescence的世界巡演日程不得不擱置一年。值得一提的是,《Fine Again》是遊戲《NFL 2003》和《1080 Avalanche》的配樂。
2003-2004
《Disclaimer》發布後,樂隊不斷通過巡演增加專輯的銷售量以及自身的人氣,前面提到,由於樂隊趕製第二張專輯,使得與Evanescence的世界巡迴演唱會計畫不得不擱置一年。在這期間,Seether將先前發行的單曲《Broken》以電子的方式重新演繹一遍,並邀請Evanescence的Amy Lee擔任嘉賓主唱。 樂隊與Amy Lee重製的修訂版本得到觀眾的理想反映。同時該曲同新單曲《Sold Me》被選為2004年電影《The Punisher》(懲罰者)的配樂,這變成樂隊的一大成功,尤其是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在此期間,Amy Lee與主唱Shaun Morgan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Morgan說,這首歌是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所寫的,為此樂隊要遵循的是唱片公司的意願,而不是來自於樂隊的。《Disclaimer》專輯的另一個版本裡面所有的歌曲都進行重新錄製或混音,在2004年正式發行,並被命名為《Disclaimer II》。這個版本還包括另外八個歌曲。
2005-2006
樂隊的後續專輯《Karma and Effect》在2005年,原本被命名為《Catering to Cowards》因唱片公司的需求而被更名。該專輯在Billboard 200專輯排行榜中以第8名的成績首次亮相,並在美國和加拿大活得了金唱片銷量認證。該專輯還催生了三首單曲《Remedy》、《Truth》和《The Gift》。《Remedy》使得Seether在美國主流搖滾音樂排行榜中首次亮相就斬獲榜首位置。Seether的CD/DVD合集的試音碟《One Cold Night》於2006年2月22日在費城葡萄街正式開錄。Morgan此時從胃病的痛苦折磨中恢復過來,決定自己進行聲學的設定,而不是取消巡演計畫。為了使得專輯中不包含任何粗俗語言,根據唱片公司的意願,《Needles》和《Burrito》從專輯中刪除了。2006年6月16日,樂隊的主音吉他手Patrick Callahan正式宣布離開樂隊。這次離開並未給出任何理由,顯然Patrick並不喜歡Seether的材料。主唱Shaun Morgan後來解釋道:“嗯······感到些許寬慰,(原因)其實有很多,真是一言難盡,他總是我們樂隊的反對者,寫那些充滿負能量的歌曲。其實我還沒有到失戀的地步啦,但說‘他一向都是我的兄弟,四年以來都是如此。只不過當他從這種關係走出來的時候,我也背離了他’的原因很奇怪。摩根還在2006年8月加入了一個酗酒康復計畫,因此這一年與Staind和Three Days Grace樂隊的巡演被迫取消。
2007-2009
在參加酗酒康復計畫之前,Shaun Morgan聲稱下一張專輯的錄製工作將比以往更加努力,力求其變得多樣化。這張名為《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的專輯原本計畫在8月份發布,但由於主唱Morgan深陷於弟弟Eugene Welgemoed的陰影中,不得不推遲至10月23日發布。這張專輯在Billboard 200專輯排行榜中首次亮相便位列第9,並在首周賣出57000張。專輯的封面名為《Candice the Ghost》,由David Ho設計並進行注釋。首支單曲《Fake It》,在美國主流搖滾音樂排行榜和現代搖滾排行榜中曾占據榜首位置,該排位在兩個排行榜中持續了9周星期。該曲也成為了WWE No Way Out 2008的主題曲。與Eugene Welgemoed共同創作的《Rise Above This》作為單曲發布,在現代搖滾排行榜及其對應的主流榜中分居1、2位。該專輯的最後一首單曲《Breakdown》的MV原定在2008年10月23日預定發售,後來推遲到11月12日正式開售。該專輯使得Seether首次在MTV南非音樂獎中獲得“最佳英文搖滾歌曲獎”,同時還斬獲“最佳另類藝人獎”。
為該專輯進行宣傳的歷時一年巡演於2008年年初進行,2008年2月15日, Troy McLawhorn、of Dark New Day、Evanescence、Sevendust以及doubleDrive被正式聘為巡演期間的吉他手,此外與Seether同場演出包括Three Days Grace、Finger Eleven、Breaking Benjamin、3 Doors Down、Skillet、Red、Papa Roach、Flyleaf、Econoline Crush和Staind。事後,McLawhorn正式成為樂隊成員。《No Shelter》在次年成為電視劇《海軍罪案調查處》的官方配樂,並在該年2月10日發布,翻唱Wham!樂隊的《Careless Whisper》以數字和移動方式提供下載。據說這首歌曾經被人所取笑,因為唱片公司要將該曲作為情人節歌曲錄入專輯《Cheesy 80s pop ballad》,而要求樂隊將這首歌改為硬搖滾/垃圾搖滾版本。《Careless Whisper》的MV在2009年6月15日正式首播,該曲也是專輯《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的附曲。
2009年3月和4月份,Seether參加了Nickelback的“Dark House”巡迴演唱會,Shaun和Dale在2009年3月2日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證實,在Nickelback的巡演過後,將用一年的時間創作和錄製《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eaces》的後續專輯。然而,樂隊利用演出所剩餘的時間,在5月23日和24日期間到日本沖繩的施瓦布軍營遊玩,這聲稱是USO巡演的一部分。接著在5月26日出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岩國市的MCAS基地中。Seether也作為演出成員,出現在夏季舉辦的一些音樂節里,包括齊佩瓦山谷音樂節和魁北克城音樂節,在這些節慶結束之前,還於10月4日出現在馬薩諸薩州斯普林菲爾德舉辦的Big E音樂節。
2010-2012
樂隊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與製作人Brendan O’Brien一起趕製新專輯,隨後於2010年4月恢復巡演,並在6月的第一個星期回到錄音室,完成專輯錄製工作。樂隊鼓手John Humphrey在8月份宣布新專輯錄製完成,目前正在進行混音過程,他表示,該專輯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歌曲“非常強烈,鏇律又實惠便得凝重。”主唱Morgan正是該專輯的所有工作已於9月完成,預計將於2011年初發布,新歌《No Resolution》於2010年9月4日在伊利諾州迪克因的州博覽會的Live Show中首次亮相,McLawhorn和Humphrey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新專輯將命名為《Holding Onto Strings Better Left to Fray》,5月發售。專輯的首支單曲《Country Song》於3月8日登入美國,4月4日登入英國。最終專輯於2011年5月17日上市,憑藉該專輯的上市,Seether在Billboard 200 Charts的排名上升至第2位。該專輯同時在US Rock Albums、US Alternative Albums和US Hard Rock Album Charts占據榜首位置。除了樂隊專輯《Karma and Effect》在2005年創下的單曲售出82000張的記錄外,該專輯單周售出61000張的記錄系該樂隊的最好記錄。該年,Billboard把Seether提名為No.1 Active和No.1 Heritgae Rock獎的候選人。《Holding Onto Strings Better Left to Fray》的混音EP在2012年2月7日正式發售,並命名為《Remix EP》。
3月8日,Troy McLawhorn宣布離開Seether,回歸到Evanescence。隨後,樂隊於5月10日和5月11日分別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以及印第安納州南本德舉辦了兩場演唱會,並在此期間發售限量版CD專輯。隨後,樂隊於與Avenged Sevenfold、Three Days Grace、Bullet For My Valentine以及Escape The Fate並肩出現在Uproar Festival音樂節的主舞台上,並參加 3 Doors Down於11月到次年3月舉辦的巡演。
2013-至今
2013年9月3日,樂隊宣布了新合輯的名稱——《Seether 2002-2013合集》,2CD版於10月29日發布,包括了樂隊一些從未公開的試聽段、配樂以及三首新歌(其中就有翻唱自Vercua的“Seether”,樂隊因該曲得名)。兩首新歌《靜靜地說我受夠了》(Safe To Say I've Had Enough)和《疲憊之軀》(Weak)由布倫丹·奧·布萊恩擔任製作人,前者的15秒試聽版已在網上放出。樂隊還舉辦了一個小型的、半原音的歐洲巡迴演唱會,宣傳該專輯。
據訊息人士透露,樂隊的第七張專輯目前正在製作中,預計於2014年5月前後發布,專輯曲目、名稱、發售日期有待公布。
音樂風格及影響
Seether的音樂風格受到了美國垃圾搖滾樂隊Nirvana和Alice in Chains的影響,Allmusic雜誌的Thomas Erlewine寫道:“Seether的主唱、詞曲作者Shaun Morgan是Kurt Cobain不折不扣的崇拜者。Nirvana的聲音就像被Seether重新演繹了一個版本。此外,受影響的還有Deftones和Nine Inch Nails。
樂隊成就
獎項 | 類別 | 提名者 | 頒獎年份 | 結果 |
---|---|---|---|---|
MTV非洲音樂節 | 最佳另類搖滾藝人 | Seether | 2008 | 獲勝 |
MTV非洲音樂節 | 年度藝人 | Seether | 2008 | 提名 |
南非音樂節 | 最佳英文搖滾歌曲 | Seether | 2008 | 獲勝 |
Billboard排行榜大獎 | No.1活動搖滾藝人 | Seether | 2011 | 獲勝 |
Billboard排行榜大獎 | No.1文化遺產搖滾藝人 | Seether | 2011 | 獲勝 |
Billboard排行榜大獎 | 年度活躍搖滾歌曲 | Country Song | 2011 | 獲勝 |
加拿大百大熱門歌曲排行榜 | 年度活躍搖滾歌曲 | Country Song | 2011 | 獲勝 |
Mediabase獎 | 年度單曲 | Country Song | 2011 | 獲勝 |
左輪手槍金神獎 | 最佳現場樂隊 | Seether | 2012 | 提名 |
Radio Contraband | 獨立歌手年獎 | Seether | 2012 | 提名 |
樂隊陣容
當前陣容
名稱 | 位置 | 活躍年份 |
---|---|---|
Shaun Morgan | 主唱、吉他 | 1999年-至今 |
Dale Stewart | 貝司、原聲吉他、伴唱 | 1999年-至今 |
John Humphrey | 鼓手 | 2003年-至今 |
前成員
名稱 | 位置 | 活躍年份 |
---|---|---|
Johan Greyling | 主音吉他 | 1999 |
Tyronne Morris | 貝斯 | 1999 |
Dave Cohoe | 鼓手、伴唱 | 1999-2002 |
Nick Oshiro | 鼓手 | 2002-2003 |
Patrick Callahan | 主音吉他 | 2002-2006 |
Troy McLawhorn | 主音吉他、伴唱 | 2008-2011 |
巡演成員
名稱 | 位置 | 活躍年份 |
---|---|---|
Nic Argyros | 鼓手 | 2002 |
John Johnston | 鼓手 | 2002 |
Erik Eldenius | 鼓手 | 2002 |
Nick Annis | 主音吉他 | 2002 |
Kevin Soffera | 鼓手 | 2003 |
臨時成員
名稱 | 位置 | 活躍年份 |
---|---|---|
Josh Freese | 鼓手 | 2002 |
樂隊成員時間軸
專輯
● 2000 - Fragile
● 2002 - Disclaimer
● 2003 - Disclaimer II (CD & DVD)
● 2005 - Karma and Effect
● 2006 - One Cold Night (Livealbum, CD & DVD)
單曲
● 2003 – Fine Again
● 2003 – Driven Under
● 2003 – Gasoline
● 2004 – Broken ''(feat. Amy Lee)''
● 2005 – Remedy
● 2005 – Truth
● 2006 – The Gift
● 2007 – Fake it
● 2008 – Rise Above T
● 2007 - 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