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獅[貓科動物]

美洲獅[貓科動物]

美洲獅(學名:):又稱美洲金貓,大小和花豹相仿,但外觀上沒有花紋且頭骨較小。體長130-200厘米,尾長約100厘米,肩高55-80厘米,體重35-100千克,為貓亞科中最大者。雄性比雌性大近1倍。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全身為單一的灰色、紅棕色或紅色。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 棲息於除熱帶雨林外的各種環境,善於攀爬和跳躍,全天均可活動。喜獨居。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各種脊椎動物為食。主要以野生動物兔、羊、鹿為食,在飢餓時也會盜食家畜家禽。如果美洲獅捕捉的獵物比較多,它們就會把剩餘的食物藏在樹上,等以後回來再吃。分布於美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美洲獅 美洲獅

美洲獅是最大的美洲金貓屬動物,體長1.24-1.38米,尾長約71-79厘米,整體長1.5至2.75米之間;肩高60-90厘米;雄性體重53至100千克,雌性體重29至64千克,平均體重42-62千克。最大記錄的美洲獅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拍攝,重達125.5千克。雄性比雌性大40%。頭圓、吻寬、眼大、耳短,耳朵背後有與獅相似的黑色斑。雄獸和雌獸的頸部不生鬣毛。尾端的也有像獅一樣的叢毛,但不如獅的叢毛明顯。體毛較短,身上沒有斑紋,背部及四肢外側為棕灰、銀灰及淺紫色,腹部和四肢內側為灰白色。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體色從灰色到紅棕色都有,熱帶地區的更傾向於紅色,北方地區的多為灰色。腹部和口鼻部白色,眼內側和鼻樑骨兩側有明顯的淚槽。有又粗又長的四肢和粗長的尾巴,後腿比前腿長,這使它們能輕鬆的跳躍並掌握平衡,美洲獅能越過14米寬的山澗。美洲獅有寬大而強有力的爪,有利於攀岩,爬樹和捕獵。  

美洲獅有幾處與獅子相似:一是耳朵背後有黑色斑,二是尾巴末端有一叢黑毛,三是幼仔身上也有暗色的斑點,四是體色與獅子相似。除此之外它與獅子尚有許多不同之處:體型比獅子小、細,四肢較長,沒有鬣毛。它們還有爬樹的本領,美洲獅的近親除了美洲的細腰貓,還有遠在非洲的獵豹。  

棲息環境

美洲獅生活於森林、叢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等多種生境,可以適應多種氣候和自然環境。美洲獅是一種喜歡在隱蔽、安寧的環境中生活的動物。

生活習性

美洲獅常相居在山谷叢林中,尤其喜歡在樹上活動,它跳躍能力很強,輕輕一躍能達8、9多米遠,在美洲,它們是僅次於美洲虎的猛獸。但卻具有溫順的性格,在一般情況下,它並不主動襲擊人,只是當人攻擊它時,為了自衛,才會傷殺襲擊者。在美洲有的人家把小美洲獅捉來進行馴養,長大後,能夠和貓、狗和平相處,會象狗一樣地看守門戶。獲得了“人類之友”的美譽。  

每一隻雌性美洲獅的領地大約有50-60平方公里,它們經常在岩石上蹭來蹭去是給自己的鄰地作標記的一種方法,它們還會在路上留下一些氣味來告訴其他同類它們曾從這裡路過,讓雄性獅可以尋跡找到它們。美洲獅白天夜裡都很活躍,常利用樹木和岩石作為隱蔽,然後伏擊獵物。它們通常隱秘並靜悄悄的逼近獵物,美洲獅捕捉所有能看到的獵物,69%是各種鹿類:白尾鹿、黑尾鹿、馬鹿、馬駝鹿等,也捕捉其他動物:松鼠,兔子,水獺,犰狳,西貒,齧齒動物,火雞,魚,昆蟲,豪豬,臭鼬甚至蚱蜢,蝙蝠,蛙,樹懶,貘,野鴨等。也捕食家畜,甚至襲擊人類。  

美洲獅不善合群,一年中只有在發情期才成對生活兩個星期左右,此後便又分道揚鑣,重新開始各自獨立的生活。其感官發達,喉嚨可以發出像家貓一樣的“咕嚕”聲,美洲獅的叫聲非常響亮,但不能吼叫,只能發出刺耳而尖銳的高鳴。善於游泳和爬樹,也善於奔跑,每小時能跑53-64公里,跳躍能力極強,能從12-13米高的樹上或懸崖上跳下,也能躍過3米以上至6米的高度或5米以上至13米的距離,所以對20米以內的獵物,只要奮力跳躍兩次就可以捕到。  

分布範圍

美洲獅是美洲大陸所產的哺乳動物中分布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北從北美洲的加拿大育空河流域,南至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南部。分布國家包括阿根廷、貝里斯、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美國和委內瑞拉。  

美洲獅分布圖 美洲獅分布圖

繁殖方式

美洲獅是孤獨的,通常是母子結群,它們共同守護領地,用尿液標出邊界。雄性的領地大於雌性,並且在一頭雄性的領地內有多隻雌性,雌雄美洲獅的領地經常會出現重疊。在繁殖季節,雌性美洲獅有8天的發情期,有多隻雄性會在這段時間內發起爭鬥。它們將在兩周的時間內形影不離,每天最多可交配多達70次。

美洲獅的繁殖季節不固定,雌獸的懷孕期大約為90天。通常在春末夏初時,雌獸便在山洞裡或在某一隱蔽的地方生下幼仔,每胎產1-6仔,每隔一小時出生一隻。幼仔出生後,雌獸會把它們舔得很乾淨,然後單獨撫養自己的後代。初生的幼仔閉著眼睛,身體呈淺黃褐色,明顯地點綴著淺黑色的斑點,尾上有黑色環紋。大約需要兩星期,幼獅的眼睛才能睜開。在這期間,幼獅除了起來吃奶外,只是長時間地睡覺。隨著它們長大,身上的斑點將逐漸消褪。頭兩年幼獅完全依靠雌獸過日子,從媽媽那裡得到它們所需要的食物、溫暖和安全。儘管生來就有一點捕食本領,但雌獸除了必須教幼獅捕捉各種獵物外,還要教幼獅習慣過孤單和隱蔽的生活。1歲齡的時候,幼獅的一雙眼睛就變得非常明亮,成為十分頑皮的小動物,體長達到1.2米左右,體重將近20千克。日益長大的幼仔開始不斷地從洞內向新奇的洞外世界張望,並且勉強向洞外走出了第一步,但為了防止草原狼等食肉獸類的潛在危險,雌獸總是警惕地保護著它們,以免受到包括雄性美洲獅在內的任何威脅,因為雄性美洲獅襲擊和咬死幼仔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時對它們自己的後代也不例外。  

為了生存,幼仔必須逐漸地學會許多東西。教養它們的主要責任由雌獸來承擔,而在幼仔中也會根據它們的力氣、智力和機敏程度分成明顯的等級,領頭的總是最強壯和最機靈的個體。雌獸用揮動的尾巴來教幼獅利用自己的特長,提高對事物的反應能力,為了管教和訓練幼仔,表示憤怒的時候,大多輕輕地拍打,但決不會傷著幼獅。雖然幼獅頭幾個月的活動可以看成是玩耍,但這種玩耍都有一定的目的,特別是捕獵的遊戲,將來就是要依靠從這種玩耍中所學到的本領來謀生。當幼仔長到3個月的時候,雌獸便帶它們外出,它非常耐心地把幼仔們聚集起來,帶它們到存放獵物的地方去。不過,在大多數時候,雌獸去捕獵時只會帶一隻幼仔出去,而把其餘的留在窩裡,因為雌獸如果要帶著所有的幼仔去接近獵物是非常困難的,幼仔們的吵鬧聲對正在尋找獵物的雌獸極為不利,更重要的是雌獸只有每次帶著一隻幼仔才能更好地訓練它進行捕獵。幼仔2-3歲性成熟。壽命為15-20年。  

美洲獅在動物園中是一種比較容易飼養和繁殖的動物,每胎產1-5仔,剛生下來的幼美洲獅象它的父母一樣膽小怕人,如同一個小姑娘似的,伏臥在地上,安安靜靜的,顯得非常文雅秀氣,一點也不象小虎、小豹那樣貪玩和淘氣。3歲以後它們就離開母獸,開始過獨自成家立業的小家庭生活了。

亞種分化

在經典遺傳分析卡爾弗(Culver)等的基礎上已經確定和描述有32個亞種。 2000年建議合併為6個亞種如下:  

最新分類

美洲獅(6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安東尼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nthonyi Nelson & Goldman, 1931
2. 阿根廷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abrerae Pocock, 1940
3. 巴西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ncolor Linnaeus, 1771
4. 哥斯大黎加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staricensis Merriam, 1901
5. 北美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ugar Kerr, 1792
6. 智利美洲獅 Puma concolor puma Molina, 1782

 

傳統分類

美洲獅(3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一、 1. 北美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ugar
2. 路易斯安那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rundivaga
3. 科羅拉多河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ztecus
4. 尤馬美洲獅 Puma concolor browni
5. 加利福尼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alifornica
6. 佛羅里達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ryi
7. 洛磯山美洲獅 Puma concolor hippolestes
8. 下加利福尼亞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improcera
9. 凱巴布美洲獅 Puma concolor kaibabensis
10. 奧林匹克山美洲獅 Puma concolor olympus
11. 俄勒岡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oregonensis
12. 威斯康星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schorgeri
13. 德克薩斯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stanleyana
14. 溫哥華島美洲獅 Puma concolor vancouverensis
二、 15. 哥斯大黎加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staricensis
三、 16. 安東尼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nthonyi
17. 馬托格羅索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crocodia
18. 波爾巴美洲獅 Puma concolor borbensis
19. 東南部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apricornensis
20. 格林美洲獅 Puma concolor greeni
21. 黑色美洲獅 Puma concolor nigra
四、22. 巴西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oncolor
23. 哥倫比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bangsi
24. 印加美洲獅 Puma concolor incarum
25. 玻利維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osgoodi
26. 厄瓜多美洲獅 Puma concolor soderstromii
五、27. 阿根廷美洲獅 Puma concolor cabrerae
28. 哈德遜美洲獅 Puma concolor hudsoni
六、 29. 智利美洲獅 Puma concolor puma
30. 安第斯山美洲獅 Puma concolor araucanus
31. 巴塔哥尼亞美洲獅 Puma concolor patagonica
32. 皮爾遜美洲獅 Puma concolor pearsoni

 

種群現狀

環境獵殺

美洲獅有多達32個亞種,基於它們的分布地區不同和體形的差異。有一個亞種的美洲獅已經嚴重瀕危“佛羅里達亞種”,也叫佛羅里達美洲獅或佛羅里達豹。因為它們有一身暗色的非常稀有的皮毛。圈養數量只有75頭,野生的大約500頭,而且非常不穩定。它們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水源的污染,公路上飛馳的汽車和遺傳基因缺乏多樣性。此外東南部美洲獅和哥斯大黎加美洲獅也以瀕危。  

歷史上,由於美洲獅的行動詭秘,使人們對這些大型貓科動物一直懷有深深的恐懼、敬畏和難以滿足的好奇心,送給它山獅、紅虎、銀獅、紫豹,甚至印地安魔鬼、貓王等數不清的別名。但如今,它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人們用槍、毒藥、陷阱以及各種現代手段捕獵它、殺戮它,只是為了獲得它的毛皮。倖存下來的美洲獅則已經退縮到高原山區地帶,頑強地生活著,繼續發揮著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儘管它的爪子不適合在雪地活動,但它必須繼續尋找到不受攪擾、人跡罕至的安全地帶。  

物種天敵

棕熊經常搶奪美洲獅的食物,面對巨大的棕熊美洲獅通常選擇避讓,此外美洲獅和黑熊也會偶爾相遇,一般情況下美洲獅也會主動避讓,但是在熊與帶崽雌性美洲獅的相遇中,雌性美洲獅為了保護幼崽會拚死相鬥。美洲獅的天敵主要是美洲的狼群,美洲獅偶爾會和美洲虎相遇,但相比較和灰狼而言,與美洲虎相遇的幾率更小。狼群向來是美洲獅的宿敵,而在美洲獅和群狼的衝突中,美洲獅經常成為狼群的手下敗將,飢餓的狼群有時會將美洲獅作為果腹的食物,單只的狼有時也敢和美洲獅作對。美洲獅最大的天敵,無疑是人類。在20世紀,每年至少有上萬隻美洲獅死於人類黑洞洞的槍口下,隨著動物保護法的頒布,美國對美洲獅的獵殺行動有所減緩。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Ⅰ保護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珍稀動物(二)

白頭葉猴又叫花葉猴、白葉猴、白頭烏猿等,雄獸和雌獸的體形大小差別不甚顯著,體長為50一70厘米,尾長60-80厘米,體重8一10千克,與黑葉猴在形態和體型大小上都差不多,頭部較小,軀體瘦削,四肢細長。 

貓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