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發明3D眼鏡原型。1953年,《恐怖蠟像館》引領3D電影在進入黃金時期。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9年,《阿凡達》開創全球3D電影風潮。
2012年,由裸眼3D衍生的OPEN-3D,在全球運營項目超過100家。
2013年,OPEN-3D產業集群在國內形成。
2014年,OPEN-3D產業鏈趨於成熟,在香港春季電子展等各類展會引起業界矚目。
技術特點
1、支持設備廣泛:裸眼3D顯示器(1080P、4K),裸眼3D顯示器拼接屏(1080P),裸眼3DLED(1080P、4K),裸眼3DLED拼接屏(1080P、4K)等類型,尺寸齊全可定製。2、無須佩戴3D眼鏡,視角範圍可達120°至160°,可視角度廣。
3、採用柱狀透鏡技術,不損失原屏亮度,亮度更高。
4、突破單屏尺寸限制,可定製拼接屏。
5、顯示對比度高、點距小、回響時間低,畫質清晰。
6、支持多種3D格式。
7、18個最佳觀看視點,觀看更舒適。
技術原理
柱狀透鏡技術,也被稱為雙凸透鏡或者微柱透鏡技術,其最大的優勢便是其亮度不會受到影響。柱狀透鏡3D技術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過像素間的間隙也會被放大,因此不能簡單地疊加子像素。讓柱透鏡與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就可以使每一組子像素重複投射視區,而不是只投射一組視差圖像。之所以它的亮度不會受到影響,是因為柱狀透鏡不會阻擋背光,因此畫面亮度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利用柱透鏡立體光柵實現立體成像源自於視差立體法,即利用人的雙眼視差和會聚所構成的深度感實現人意識中的立體感。因此理論上講,只有從兩個以上略為不同的觀點取得景物的一組圖像方可合成出立體圖片。
柱透鏡立體光柵由許多結構參數和性能完全相同的小圓柱透鏡組成,這一特性使得它對圖像具有“壓縮”和“隔離”作用。圓柱立體光柵能將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許多圖像以條紋狀態記錄在同一張圖片上。在觀看時,也利用同一種圓柱立體光柵,使人雙眼看到的是同一景物的兩個不同的像,於是人的意念中就產生具有視差立體效果的深度圖像。由於柱透鏡立體光柵是由平面線形排列的圓柱透鏡組成。所以柱透鏡立體光柵立體圖片應稱為單向式自動立體圖片,其意義為只能感覺到水平向視差信息。
內容製作流程
以文銘為例:1、確定視頻尺寸:FullHD/1080P(1920*1080)、UltraHD/4K(3840*2160)
2、創意劇本設計
3、專業產品建模(FullHD/1080P)或高級產品建模(UltraHD/4K)
4、動畫特效設計(FullHD/1080P)或高級動畫特效設計(UltraHD/4K)
5、伺服器集群材質渲染(FullHD/1080P)或大型伺服器集群材質渲染(UltraHD/4K)
6、3D焦距設定和調整
7、視頻多組合併校正
8、裸眼顯示器匹配校正
9、實際多人視覺測試校正
10、後期剪輯
11、多聲道配樂配音
12、4K專業顏色校正(可選)
發展前景
2014年,OPEN-3D(裸眼3D)已由單一的機型展示,向機型、技術與內容的整體定製轉型,以文銘OPEN-3D(裸眼3D)廣告整體解決方案為代表的相關產品,已在眾多行業成熟商用,包括:廣告與數字標牌(機場、火車站、捷運、輕軌);
商品展示(汽車4S店、房地產展示、珠寶展示、家居賣場展示);
科技教育展示(大學、研究所、科研機構);
政府與公益(博物館、醫學運用、科技館、政府形象);
工業仿真行業(軍事仿真、大型設備);
連鎖品牌行業(形象專業店、電影院、大型超市);
網遊行業(展會展示、戶外廣告)
套用案例
已有來自不同行業的近百家國內外客戶選用OPEN-3D(裸眼3D)展示品牌與產品信息,包括:1、商品展示:恆大地產集團、日產、別克、蒂爵珠寶、萬達廣場;
2、教育展示:中山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院;
3、廣告與數字標牌:上海虹橋機場、上海捷運;
4、博物館展示:南京博物院、雲峰翡翠玉石博物館;
5、科技展示:洲明、TCL、長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