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佳木斯市郊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2月22日在佳木斯市郊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區長馮甲偉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郊區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新一屆政府班子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記初心、砥礪前行,主動應對新常態、堅定發展新路徑、深入踐行新理念,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圓滿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標任務,有力推動了“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預計,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9.3億元,同比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7億元,同比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3.01億元,同比增長1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422元,同比增長5%。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堅持做強主業,旅遊經濟高速發展。預計全年接待遊客人數68萬人次,旅遊業及帶動相關產業實現收入2.38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圍繞“一路一帶”打造旅遊精品項目,大來崗風景區入選2017年國家旅遊優選項目名錄,投資1500餘萬元建設的達勒花海二期項目,花海面積擴大到46萬平方米,“中國夢”大型花卉景觀、“兩山閣”觀光塔、大型水車交相輝映;3.5萬平方米水系、2600延長米環花海電瓶車道,以及6.5萬平方米濕地保護性改造全部完工;停車場、景觀長廊、景觀橋等基礎配套設施投入使用,遊客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完成森林浴場2500米木棧道建設,生態鹿苑、猛虎觀江等景點全面升級。敖其灣赫哲族風景區建設持續深入,企業投資1000餘萬元,完成龍源赫哲水寨設備更新、影視城修繕改造等工程。升級改造赫哲人家民宿22棟、引進餐飲企業5家,小遊園、採摘園等配套建設順利完成。大力發展冰雪經濟,臥佛山滑雪場投資378萬元,新上400米雪上運輸魔毯兩套,運力提升4倍,綜合服務樓修繕改造、150米高山雪圈滑道等工程順利完成;“赫哲雪村”“冰雪歡樂谷”等項目順利運營。全域旅遊資源有效匯集,我區積極申報大來崗國家級森林公園項目,有望2018年得到批覆,為整合全區旅遊資源,推動郊區旅遊快速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區休閒農業觀光小區達到24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10個,西格木山水漁業基地獲得“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稱號。江北休閒農業產業帶、四豐山環湖休閒旅遊區、赫哲民俗風情園等農業休閒旅遊項目逐步形成規模。

2.堅持項目牽引,實體經濟不斷壯大。全年開復工重點產業項目153個,預計完成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8.5億元,年度投資計畫順利完成,佳木斯電信工業雲平台等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現56億元,同比增長11.9%。大米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城商聯、廣交所集團、中國供銷(海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佳木斯市人民政府聯合組建的“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項目由郊區指定承辦,作為全國唯一的創新型大米產業專項展覽交易基地,同時建設大米產業產權交易中心,實現大米產業產權掛牌交易,將有效推動全市乃至全省大米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和價值鏈有機整合,助推我市大米產業由“大糧倉”向“大糧商”的跨越。實體經濟企穩回升,加大食品加工、電線電纜、農機製造、建築建材等傳統行業扶持力度,預計規上工業企業全年銷售收入、產值和利稅同比分別增長4.9%、5.1%和4.7%,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戶。沃迪農機、驥馳拖拉機技術改造持續深化,冬梅豆粉“線上線下、國內國際”全域行銷戰略順利實施,雙溝酒業與豐谷酒業合資合作成功達產,“老字號”重新煥發了活力。

3.堅持創新驅動,園區建設提速升級。佳木斯電商產業園升級為市級電商園區,園區企業全年實現收入5800萬元,半年實現稅收346萬元,上行包裹量480萬件。京東(佳木斯)雲創空間、大連金普跨境電商綜試區佳木斯聯盟區等兩個大型電商項目進駐運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產業孵化基地投入使用,150餘戶企業入園孵化,佳臣服務、百姓科技、新龍江等電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60家傳統企業進駐園區轉型。佳木斯特產網10月份正式上線,實現銷售額1300萬元。中通佳木斯分撥中心進駐園區,輻射鶴崗、雙鴨山、七台河、農墾管局等周邊區域,日行包裹量10萬件以上,帶動就業500人以上。4100平方米食宿綜合樓投入使用。電商實習實訓實踐基地、大學生創業第三社區累計培訓2587人次。佳木斯江北工業園區晉升為省級佳木斯江北經濟開發區,“一區五園、一江兩片”規劃格局初步形成,江北片區新增科技創新型企業3戶。佳天對俄農副產品物流園區裂變式發展,商品交易量超過60萬噸,交易金額超過50億元,同比增長40%,預計全年實現對俄貿易500萬美元以上,一躍成為全市對俄出口額度最大的企業。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區啟動建設,已引入遼寧盤錦艾傑森等4戶企業進駐。

4.堅持提質增效,現代農業成效顯著。投入獎補資金1000萬元,加快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全區玉米面積調減10.8萬畝,水稻面積增至48萬畝,大豆、雜糧雜豆和經濟作物面積增至23.4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典型示範基地49個、“網際網路+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13個。完成“三減”示範基地面積25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套用面積115萬畝。深入實施“北菜南銷”戰略,番茄、油豆角等蔬菜種植面積5.8萬畝,遠銷北京、上海等地。紅樹莓產業穩步發展,300畝以上集中連片示範基地達到7處,杭州純悅東極寒地紅樹莓精深加工項目完成基礎建設,明年樹莓加工量可達2400噸,消化全區總產量的近三分之一,有效促進紅樹莓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型。通過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申報工作,全區農產品“三品”認證累計達到21個主體、73個產品。畜牧業過腹增值成效顯著,產值實現 23億元,同比增長4.5%;投資7200餘萬元,完成北極星牛業、星海種豬等4個大型規模養殖場建設。漁業總產值實現1.85億元,同比增長4.9%。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深入實施,完成98個行政村、106.8萬畝土地確權登記實地測量工作;“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工作穩步推進;發放農戶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491萬元,種植業承保面積41萬畝。落實高效節水灌溉項目3000畝,完成植樹造林1500畝,水土保持9420畝,治理高鐵水淹地1350畝,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完善。

5.堅持城鄉統籌,人居環境有效改善。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鼓勵以貨幣化補償為主,讓動遷戶有更多的選房自由,實現住得更好,積極對上協調,保障了4860戶動遷戶補償資金足額到位,763戶回遷戶住上了新房子。近鄉街兩側棚改徵收工作完成了總戶數的81%。配合完成不動產權證辦理項目15個,11894戶業主辦理了房屋產權證。投資653萬元,維修改造老舊小區樓房38棟。依法推進治違工作,全年拆除違法建築3.9萬平方米。完成農村路網建設項目9項、23.6公里,四大線路網改善工程20公里,佳濱公路改擴建38.9公里,危橋改造6項,生命防護工程40公里。持續加大環保力度,舉全區之力開展秸稈禁燒攻堅戰,堅持禁燒與綜合利用“兩手抓”,在秸稈利用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淘汰燃煤小鍋爐90台,有力推動了空氣品質點源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全區18條河流、5座水庫都有了河長,3級河長管理體系全面建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關閉禁養區內畜禽養殖企業2戶,實施垃圾填埋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措施有效落實。濕地保護取得積極成效,總投資1.3億元的“大型灌區農田退水污染控制示範工程”順利完工,進入驗收階段。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投資2500萬元,完成28個村建設任務,硬化道路97.2公里、邊溝46.2公里。全力打造“升級版”美麗鄉村,完成11部村志編撰工作,傳承鄉村文化脈絡。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3個鄉鎮、17個村順利通過國家級和省級文明鄉村評估驗收,西格木鄉草帽村順利承辦全省家庭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

6.堅持精準發力,脫貧攻堅持續深化。我區現有貧困村13個,其中8個出列,貧困戶1883戶,貧困人口2952人,已脫貧930戶、1378人,貧困發生率1.02%。全年投入各類資金2800萬元,實施醫療、住房、教育、飲水、兜底保障等29項行業扶貧政策。發放各類醫療救助補貼442萬元,1476名貧困民眾受益,全面建立貧困人口檔案,開展健康巡診,13個貧困村衛生室投入使用,建立了貧困患者就醫綠色通道,實行先診後付和“一站式”結算,推進貧困戶免費體檢全覆蓋,全年為貧困戶體檢2000餘人次;投入危房改造資金393.4萬元,改造貧困戶泥危房185戶;貧困學生義務教育入學率100%,教育扶貧持續贊助到位資金19.6萬元,已資助貧困學生149名;投入飲水安全保障資金268萬元,貧困戶飲水安全有效保障。發放各類兜底保障資金579萬元,1266戶、1967名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狠抓長效脫貧機制,聚焦金融扶貧薄弱環節持續發力,風險補償金賬戶注資300萬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80筆、1300萬元。大力發展光伏扶貧項目,積極申報村級發電站,已完成3個村的項目選址工作。推廣佳滕食用菌有限公司、北極星牛業等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四豐東旺養殖合作社代養模式,免費勞務培訓和用工模式,411戶貧困戶實現長效增收。組織全區68個單位、1196名扶貧幹部包村包戶,13個駐村工作隊進駐貧困村,有效助力脫貧工作。

7.堅持為民謀福,社會保障堅強有力。在全區共同努力下,我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檢”評估驗收,並以95分的優異成績在全省65個迎檢縣區中排名第三,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省評估驗收會上被點名表揚。全年投入教育資金3745萬元,支持力度空前。安置師範類畢業生124名,招錄師範類教師39名,實現教師即退即補。引進北京雲校“智慧雲”平台,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實施“健康郊區”戰略,佳木斯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項目相繼落戶我區。完成郊區公立醫院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價銷售。新農合參合率達99%,累計支付補償金6300餘萬元。參加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的“萬步有約”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大賽,名列全省第4名。文化事業不斷發展,舉辦了首屆“美麗家園、幸福生活”藝術節活動,送文化進基層演出895場次。城鎮新增就業6528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案件21件,為857名農民工追回工資338萬餘元。全年發放廉租補貼2937人、1131萬元。實施低保動態管理,發放低保金13782戶、5374萬元。打造精品社區,投資600餘萬元改造了5個社區的辦公用房。積極創建“食品安全城”,完成企業食品生產經營風險評級1192戶,開展“食安龍江”百日行動和“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等活動,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投資349萬元,新建水源井6眼、輸配管網2萬米,17個村屯、1.6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面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成“一村一警務助理”試點並全部鋪開,西格木鄉平安村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徹底取締醇基燃料企業和加注點9處。防災減災工作有序開展,下撥救災物資折合228萬元,救助受災人口1.3萬人次。信訪穩定、安全生產、消防工作、公安工作、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領域形勢平穩,各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優異成績,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全區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8.堅持創先爭優,政府建設全面推進。狠抓效能建設,政府檔案、會議分別減少30%和15%,“三公經費”下降42.5%。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7件、政協委員提案20件。啟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承接並實施深化改革任務132項。行政權力行使不斷規範,完成行政權力“兩清單、一流程”動態調整工作,梳理全部行政權力事項2435項。開展“強鄉擴權”試點,下放行政權力49項、服務和代辦事項42項。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五證合一”“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建立熱線、網路、社區格線“三位一體”維權投訴體系,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七五”普法全面啟動,依法治區紮實推進。全面推進審計工作全覆蓋,行政監察有效實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

婦女兒童、人民武裝、民族宗教、統計、物價、檔案、紅十字、殘疾人等各項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凝心聚力、全力拚搏,克服了比預想要多的困難,取得了比預想要好的成績,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幸福生活的新局面。這來之不易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各條戰線幹部職工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離不開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郊區發展的中省直單位、公安幹警、駐區部隊官兵、老領導老同志表示誠摯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一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存在差距,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二是經濟結構不夠最佳化,新舊動能轉換有待加強,農業大而不強、項目多而不優、企業僵而不活、科技創新乏力、金融手段不多問題亟待解決。三是財政收入增長與剛性支出矛盾加劇,稅源結構單一、收入生態脆弱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四是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差距,重視程度不一、政策理解不深、脫貧措施不硬、各方聯動不緊、工作不精不細、“啃硬骨頭”勁頭不足,作風不過硬。五是公共安全領域仍然存在較多隱患,信訪、安全生產、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等各方面工作還需要長功夫、出硬招,深入解決。六是政府系統黨風、政風、作風、廉政建設任重道遠,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的短板需要儘快補齊,服務意識和治理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上述這些問題,考驗著政府的執政智慧和施政能力,我們必將直面挑戰、迎難而上、敢於擔當,以強有力的措施為郊區發展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堅強指引,奮力邁向新時代郊區發展偉大征程

黨的十九大刻畫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掀開了新的奮鬥篇章。郊區政府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和區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新的歷史使命,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奮力推動新時代郊區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征程。

一是以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為最高遵循。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緊緊圍繞全黨確定的本世紀中葉“兩個十五年”偉大目標,深入貫徹區委十屆三次全會確定的“奮力譜寫現代化強區壯麗新篇章”的奮鬥目標,統籌推動郊區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全面提升,實現全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使全區人民基本實現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是以改革創新發展為工作主線。始終保持對全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認識和準確判斷,圍繞擴總量、促增量、活存量、提質量,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工作力度,激發市場活力。深化新業態培育,狠抓產業項目建設,轉換髮展動能。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動實體經濟振興,全面發展現代商業,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綜合供給能力和生產效益,實現郊區經濟繁榮。

三是以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深刻認識和理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緊緊圍繞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逐步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全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發出脫貧攻堅戰的“總攻令”,加快從“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工作進程,統籌推動民主、法制、科學、文化、教育、醫療、安全等各項事業,使人民民眾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

四是以“現代化強區”建設為前進方向。統籌推動現代化強區建設,是區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郊區發展實際,放眼郊區未來發展確定的重要戰略,既是發展目標,又是發展路徑,必須長期堅持。區政府將全面落實“現代化強區”建設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四大戰役”和“五大工程”戰略性升級,統籌推進“旅遊名區、智慧新區、創新強區、文化大區、實力郊區和魅力郊區”建設,續寫郊區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輝煌篇章!

三、2018年工作任務

2018年,是我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篇之年,是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區政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充分做好應對更加複雜局面的準備,堅守理想信念、堅定發展路徑、堅持民生優先。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抓稅源培植,確保財力穩步增長,進一步豐富金融手段,用好PPP等融資模式,積極吸引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融入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產業項目當中,彌補地方配套不足,緩解財政壓力,保障區委、區政府各項戰略決策落實。

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和區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區委決策部署,打好“四大戰役”,推進“五大工程”戰略性升級,奮力譜寫現代化強區壯麗新篇章。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佳化經濟結構。堅持創新驅動引領不動搖、堅持多產業融合發展不動搖,實現綜合效益顯著增強。不斷提升人民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緊盯人民民眾最為關切的突出問題,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力度,為郊區謀未來,為人民謀幸福。統籌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為建設實力郊區和魅力郊區而努力奮鬥!

2018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4.8億元,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3.16億元,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實現84.7億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速度質量效益全面提升。深化旅遊主業發展。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構建“全域、全季、全業”旅遊產業格局。力爭2018年旅遊業及相關業態實現收入2.5億元,帶動就業超千人。深度打造“一路一帶”上的旅遊精品項目,力推大來崗風景區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積極招商選商,實施達勒花海三期工程,“花”“藥”結合,調整可觀賞可利用的北藥花卉種植,既可觀賞又提升經濟產業鏈。進一步規劃敖其灣赫哲特色小鎮建設,深挖赫哲民俗文化資源,新建旅遊觀光碼頭1處,打造“大來崗—敖其灣—金港灣”水上旅遊航線。發展冰雪經濟,建設“郊區冰雪旅遊圈”,改造臥佛山滑雪場,建設高級雪道至2000延長米;全面升級赫哲雪村,打造過夜經濟;推進冰雪主題活動和娛樂項目建設,做大冰雪旅遊品牌。實施“旅遊+”戰略,匯聚網際網路、商務、工業、餐飲、文化、康養等業態資源,不斷提升產業引領能力。加強與中旅盟、東方園林等大型文旅機構的合作,不斷“引鳳入巢”。統籌推動杜鵑山、四豐山、沿江濕地公園等傳統旅遊區域建設,支持農業休閒旅遊發展。強化電商創新引領。以把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打造成為國家級特色園區為目標,紮實推進“一園一網六基地”建設,2018年完成升級為省級電商園區,園區企業實現收入1.7億元、稅收1000萬元,包裹量3000萬件,帶動就業1200人,推動相關產業實現產值3.5億元。加強與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對接合作,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園區規劃、培訓等項目。推進4000平方米電商實訓樓、3900平方米二期食宿綜合樓、千兆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增孵化70家企業。培訓電商從業人員3000人。

2.打好實體經濟振興攻堅戰。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現61億元,強化與泰富集團化妝品直銷經營、匯通商城俄羅斯食品加工等重點項目對接,力爭早日落地。深化央企對接工作成果,保持與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中國保利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央企的密切溝通,力爭1-2個央企項目落地。全年安排產業項目150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個,確保蘇緣酒業酒類加工、瑞康文化養老服務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各層次企業提檔升級。完善助企信息平台建設,建立銀企對接機制,力推沃爾德電纜廠、潤特科技等企業與“哈電”集團配套合作項目。2018年規上工業產值、利潤和稅金力爭同比增長5%。實施小企業培養工程,爭取科技企業孵化器專項資金支持,建立“金融+用工”綠色通道,破解小企業發展難題。引進中國科技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機構5項高新技術成果在我區落戶,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落實“小變大、臨轉規”,2018年銷售收入超千萬企業增至28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3戶。不斷深化產業園區建設。江北經濟開發區重點引進3—5戶清潔能源和科技創新型企業進駐,加強園區基礎建設,進一步盤活閒置資產、整合產業項目、推進節能改造,實現園區提檔升級。2018年力爭實現產值、稅金同比分別增長5%。推動佳天對俄農副產品物流園區建設,打造對俄經貿視窗和俄羅斯商品文化旅遊風情園。推進對俄進出口基地建設,提升海關監管庫吞吐能力,通過擴大對俄進出口提升往來物流運力,力爭2018年實現出口額3000萬美元以上,拉動郊區農副產品跨境貿易。推進對俄果蔬種植基地建設,支持在我區建設對俄暢銷蔬菜種植試驗區,構建對俄蔬菜出口穩定渠道。推進俄羅斯食品加工企業孵化基地建設,引進香腸廠、伏特加廠、保健品廠等純俄羅斯企業進駐。建設“全俄羅斯要素”商業街區,打造集餐飲購物、工業觀光、俄羅斯風情體驗於一體的文化旅遊風情園,建設佳木斯乃至黑龍江旅遊的必選之地。加強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與佳木斯農高區對接,力爭成為該園區分園,計畫投資1500萬元,完成前期基礎建設各項工作。

3.打好現代農業發展攻堅戰。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立足“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牢牢把握承建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的歷史機遇,辦好首屆“米博會”,打造成“永不落幕的展交會”;推動“大米產業產權交易平台”順利上線,建立新的產權制度,匯聚種、儲、加、銷、物流、交易、金融等全要素資源,用“一粒米”撬動全產業鏈,促進郊區大米產業強勢發展。以杭州純悅東極寒地紅樹莓精深加工項目、蘇緣酒業紅樹莓酒加工項目為引領,形成年加工紅樹莓4500噸能力,全面提升紅樹莓產業鏈、價值鏈。深入推進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加快推進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建設,扶持佳鳳富硒米、睿旺雜糧等傳統品牌做大做強。持續深入實施“北菜南銷”戰略,建立穩定供銷渠道,謀求打入高端生鮮市場。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結構。實施“一減兩增”種植業結構調整思路,2018年預計調減玉米5.8萬畝,調增水稻1.6萬畝、蔬菜增至7萬畝,發展訂單農業38萬畝。推進養殖業規模經營,全區生豬、黃牛、山綿羊和家禽飼養量保持穩定,牧業產值達到23.9億元。發展特優漁業,養魚水面穩定在2.15萬畝,進一步提高水產品養殖效益。壯大林下經濟,紅松子、五味子、黃芪、沙棘、大榛子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45萬畝,梅花鹿、野豬養殖1800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投資1700萬元,建設水田1.5萬畝。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4000畝,落實農業“三減”30萬畝。深化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開展“農業合作社規範年”活動,完成全區98個行政村、106.8萬畝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000萬元,種植業保險覆蓋50萬畝。投資2430萬元,治理山音河、永安河等中小河流5條,侵蝕溝36條。投資100萬元建設防汛抗旱指揮系統。

4.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來抓,按照“嚴控3個2%、達到1個90%”的精準脫貧要求,以貧困縣標準對照落實非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2018年擬安排各類扶貧資金4200萬元,實現170戶、471名貧困人口退出,5個貧困村出列。狠抓精準扶貧。嚴格落實“因戶施策、一戶一策”,建立目標任務台賬,逐一規劃脫貧路徑。深化脫貧攻堅戰區制,區級領導統籌11個戰區指揮部工作,健全鄉鎮、行業部門、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村幹部“五位一體”脫貧體系。嚴格村檔、戶檔和數據統計平台管理,完善自檢自查、交叉督查機制。把好脫貧鞏固關和精準退出關,落實最嚴格的脫貧鞏固措施,嚴防數字脫貧、應退未退、未退強退等問題發生。狠抓長效脫貧。計畫發放產業扶貧貸款和金融扶貧小額貸款2500萬元,惠及貧困戶830戶,做到應貸盡貸。計畫在西格木群林、大來慶豐等村新建村級光伏電站,帶動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產業扶貧收入分配機制,確保貧困戶長期穩定收益。積極發展高效農業、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產業扶貧項目,確保每一戶貧困戶都有產業連結。鼓勵星海種豬、北極星牛業、睿旺雜糧等龍頭企業和大型合作社帶動貧困戶369戶、856人增收。開辦貧困戶農業實用技術、家政月嫂、電子商務等培訓班10次,培訓貧困戶800人次,推動就業脫貧。狠抓行業脫貧。投入62萬元,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新農合參保個人繳費部分由區財政全額補貼,實現大病救助全覆蓋;落實“一免五減”“先診療後付費”“三種醫療保險”“因病致貧救助”等健康扶貧政策。加大教育扶貧投入,落實區域內93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教育扶貧政策。整合涉農資金向貧困村傾斜,改造貧困戶泥危房91戶,新建貧困村道路11公里;重點解決129戶貧困戶自來水入戶問題,保障貧困戶飲水安全;落實民政兜底保障脫貧資金603萬元;為30戶殘疾人貧困戶進行無障礙改造,為120位貧困殘疾人購買康復設備。建立扶貧辦、行業部門和鄉鎮聯動機制,實現行業扶貧措施全範圍、全領域覆蓋。

5.打好環境建設、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立足城鄉一體化,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環境。強化區域基礎建設。計畫對25棟棄管樓進行維修改造,對轄區內老舊危樓實施全面監控管理。做好2017年棚改房屋徵收項目收尾,抓好新鮮村、公安局南側、中興等地塊的棚改徵收工作。健全城鄉管理體系,嚴厲查處違建,做好環境衛生、冬季清雪等工作。計畫投資1794萬元,改建望北路、長發至良種場等路段33.5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30公里、危橋改造6座。農村公路養護總里程841公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廁所革命為重點,將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統籌融合。升級改造7個村的基礎設施,改造旱廁200個,有條件的村做到應改盡改。全面實施“文化鑄魂、旅遊興村、產業富民”戰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移風易俗”,深挖鄉村文化資源,利用三年時間完成行政村村志編撰。引導大來崗、猴石山、杜鵑山、四豐山、沿江濕地等周邊30個村發展旅遊相關產業,通過旅遊帶動農民增收。積極謀劃“一鄉一品、一村一業、多村一業”,推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深化生態環境建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狠抓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建立秸稈綜合利用目標管理台賬,積極向上爭取秸桿綜合利用的各項支持和補貼。圍繞秸稈綜合利用“五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與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公司等企業開展對接,力爭2—3個大型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落地;投資500萬元,購置秸稈還田農機具50台套,提升秸稈處理能力。推進淘汰燃煤小鍋爐收尾工作,完成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替代。加強水污染防治,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全面實施“河長制”,編制轄區內6條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建立河長定期巡河機制。落實濕地修複製度,推進“三區”核查劃定工作。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完成整體設計安排。

6.打好民生保障、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統籌教育、衛生和文化事業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投資1454萬元,新建群勝聯合學校和大來國小食宿樓。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雲校“智慧雲平台”作用,提升教育質量。落實教師即退即補機制,及時補充師資力量,保障各門課業開齊開全。深化“健康郊區”建設,鄉鎮衛生院中醫服務區達到4個;落實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措施,降低貧困患者實際自付費用;城鎮無業人員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兌現率實現100%。推動文化事業持續發展。繼續抓好基層文化站(室)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深入開展“金色田野”“家門口樂園”等系列文化活動。全面深化社會保障。推進低保影像採集工作,完善全區低保對象電子檔案庫,實現精準進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6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以培育“一社區一品牌”為抓手,不斷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能力,力爭17個社區特色服務品牌全覆蓋。深化“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完善“快檢、規範生產、流通及餐飲”環節監管制度,打造食品安全示範街試點。加強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建設,投資2800萬元,新建水源井38眼、井房38座,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完善災害預警、應急、安置體制,積極爭取應急救災資金210萬元,增強抵禦各類災害能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大治理,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全面推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依法治訪,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力度,營造良好信訪環境。深化財政風險、金融風險、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努力建設“平安郊區”。

7.打好重要領域改革攻堅戰。在經濟領域改革方面,破除機制障礙,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簡政放權,深入開展以“兩清單一流程”為核心的行政事項清理工作。深化工商領域改革,簡化辦事流程,為重點項目開闢“即日辦結”綠色通道,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圍繞“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查水泥、鑄造和造紙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協助企業調減用電、用工和原料成本,支持稅費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加大質量監管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工作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全面推進供銷體制改革,克服困難,創造性開展工作,積極對接中國供銷(海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延伸改革路徑,建設新型供銷服務“三農”體系。在民生領域改革方面,落實福利保障、就業、就學等改革措施,實現弱勢群體、畢業生、就業失業人員等各類群體的社會保障最大化。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增強醫療機構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使人民民眾享受更好的醫療保障。加大養老產業扶持力度,兌現獎補資金,推動候鳥式養老、醫養結合等新興養老產業發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在行政體制領域改革方面,健全行政管理機制,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完善誠信體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最佳化行政複議案件審理機制,加大公開聽證審理工作力度,糾正不當行政行為。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深度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打造公正、陽光的行政管理體系。

8.打好整頓作風最佳化發展環境攻堅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堅決摒棄“三個壞把式”,持續整頓“五個壞作風”,全面落實“五個好作風”,推動“學習型、法制型、服務型、誠信型、創新型、廉潔型”政府建設。建設學習型政府。堅持以過硬的理論素養指導工作,強化思想武裝,增強理論學習的制度化和規範化,以學風促政風,營造充滿正能量的施政環境。建設法治型政府。堅持“三重一大”行政事項必須依據法律法規和程式行使,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確保行政行為不違規、不越界。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保證政府工作在法治環境下紮實開展。建設服務型政府。堅持民眾為本、企業優先,把“服務”作為政府行使職能的根本,建立重點項目“首長負責制”“全程代辦制”和前期手續聯席會議等制度,行政審批落實“一站式、當日辦結”,營造良好的親商環境。建設誠信型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信息的互動回應機制,提高政府的反應和回應能力。建設創新型政府。增強政府工作應對發展新局面、新矛盾、新要求的能力,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勵措施,讓工作效率更高、服務舉措更實,推動政府治理能力不斷進步。建設廉潔型政府。主動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新形勢,在政府內部監督管理、內控機制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監管,加強經濟責任和自然資源資產監督,推動審計監督全覆蓋,堅決與腐敗行為作鬥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各位代表,郊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形勢、肩負新的使命、邁向新的征程,我們必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和全區上下的共同支持下,創新務實、團結奮進,乾在實處、走在前列,共創郊區繁榮富強、和諧幸福的美好明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