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葫蘆島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五年,是極不尋常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機遇,團結奮鬥,共克時艱,圓滿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內容

一、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是極不尋常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機遇,團結奮鬥,共克時艱,圓滿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預計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486.9億元,同比增長10.5%,比2004年增長82.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62.7億元、227.8億元和196.4億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21.6%、95.5%和9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327元,比2004年增長80%;全地區稅收88億元,同比增長37.8%,比2004年翻一番;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18.8%,是2004年的2.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7.3億元,同比增長45%,是2004年的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7億元,同比增長18.4%,比2004年翻一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0元,同比增長10%,比2004年翻一番;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同比增長10%,比2004年增長8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二氧化硫減排總量等五項主要指標,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農業經濟穩步增長。戰勝“6·29”洪水、“3·03”暴風雪和特大幹旱等自然災害,“三農”工作取得新成就。2009年,糧食產量71.6萬噸,五年年均96.5萬噸;肉蛋奶、水果、水產品產量58萬噸、83.6萬噸和50.2萬噸,分別比2004年增長31.5%、53.7%和47.2%;新建設施農業小區2878個,同比增長218%。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584個,是2004年的12.6倍;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35個,是2004年的3.6倍;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646個,是2004年的7.4倍。第十三次蟬聯省農建“大禹杯”。
第二產業發展迅速。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工業經濟提速增效。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50個,是2004年的1.3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0億元,同比增長5%,比2004年增長53%。全市工業用電量50億千瓦時,比2004年增長21.4%。建築業總產值80億元,比2004年增長150%。
第三產業活力增強。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農家店達到1016個,全市商業網點達到5.3萬個,湧現遼寧商業服務品牌41個。我市成為遼西最大的汽車銷售服務基地、家具批發集散地,貨車擁有量居遼西第一位。2009年,接待遊客11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5.5億元,是2004年的3倍。存款餘額689億元,比2004年增長112%;貸款餘額452億元,比2004年增長80%;全年新增貸款93.7億元,同比增長432%。葫蘆島市商業銀行更名為“葫蘆島銀行”,成為跨區域經營的金融機構。新搭建9個投融資平台,新成立15個信用擔保機構、7個小額貸款公司和2個村鎮銀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二)沿海經濟帶充滿生機,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臨海經濟快速發展。緊緊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構築了“一線七區”開發開放新格局。“一線七區”規劃面積230平方公里,已有60平方公里實現“七通一平”;招商引資項目338個,建成和在建項目196個,完成投資170億元。經過三年多的開發建設,園區由小變大,面貌日新月異,均明確了主題概念,已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和特色產業的聚集區。
葫蘆島經濟開發區建設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建成和在建項目55個,完成投資7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中國北方聚氨酯產業基地,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8個。綏中濱海經濟區建設數位技術產業基地,引進項目72個,開工建設項目40個,完成投資9億元。興城臨海產業區建設輸配電和新型建材產業基地,完成投資5億元。打漁山泵業產業園區建設中國泵業基地,引進項目10個,完成投資8.7億元。船舶產業園區建設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基地,入駐企業8個,完成投資17.2億元。龍灣CBD打造集“商務會展、康體休閒、旅遊度假”為一體的“中央商務區”,完成動遷和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體育場和體育館、游泳館、民眾藝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一場五館”開工建設,標誌著我市向文體設施齊全、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態宜居濱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五年來,引進內資246億元,年均增長84%;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年均增長25%;批准外資項目90個,總投資11.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60億美元,其中出口41億美元。加強了與國際友好城市的交流與合作。成功舉辦了“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暨中日關係展望論壇”等活動。七星國際投資集團等3家民營企業成功併購海外高科技企業,加速了我市民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始終堅持“工業強市、項目支撐”戰略,五年來,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520個,總投資276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3個,總投資2400億元。
中石油、中冶、中航工業等14個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我市。投資25億元的30萬噸級船塢竣工;投資36億元的海擎壓力容器一期建成;投資8億元的5萬噸/年TDI投產;投資78億元的綏電二期、投資13億元的南電二期和投資4.5億元的興城10萬千瓦風電併網發電;投資22億元的綏中高嶺500千伏背靠背換流站工程聯網;投資185億元的1000萬噸/年煉油通過國家環評;投資1000億元的徐大堡核電,完成選址、動遷等前期工作;葫蘆島港建成“兩油三雜”5個泊位,對外開放通過省級驗收;投資200億元的2億噸石河港區一期工程開工,建成後我市將成為“遼冀蒙重要出海口”。經過多年籌劃和艱苦工作,我市最大的水利工程——青山水庫,通過國家環評,即將開工建設,制約我市發展的“水瓶頸”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
(四)縣區經濟快速增長,民營經濟顯現活力
預計2009年,縣區生產總值358.7億元,同比增長20%,比2004年增長12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3億元,同比增長21.2%,比2004年增長165%;固定資產投資238.3億元,同比增長64.9%,比2004年增長310%;工業總產值269.3億元,是2004年的3.7倍,占全市的33%。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績,217個試點村實施項目1815個,總投資37.5億元。興城泳裝、綏中果蔬、建昌礦業、連山商貿、龍港造船、南票煤電、楊家杖子礦產品加工等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縣區經濟逐步形成“一縣一業”的特色產業格局。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五年來,全市民營企業增加1萬戶,達到11.3萬戶;實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413個,總投資490億元。2009年,民營經濟增加值204億元,占全市的42%、縣區的57%,分別比2004年增加14個和12個百分點;吸納就業56萬人,占全市的70%。民營經濟已成為縣區經濟的主力軍,為全市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改革創新不斷深入,發展動力顯著增強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積極引進戰略合作夥伴,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逐步完善。渤海水泥等6戶工業企業完成改制,錦山和錦華等13戶企業實施破產;南票礦務局破產重組,1.2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與中冶集團、錦化機集團與中航黎明公司成功重組。實施了“楊鋼”地區礦業資產整合,礦產資源依法有序開發。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穩妥推進事業單位機構分類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放審批許可權503項,取消收費項目56項。在全省率先實施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實施“鄉財縣管鄉用”改革,推進了“陽光財政”建設;堅持依法治稅,實現應收盡收。農村綜合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前完成。堅持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強化海洋監管,海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經積極爭取,南票區及楊家杖子開發區被列入國家經濟轉型試點地區,加快了轉型振興步伐,因資源枯竭造成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礦區人民的生活將不斷改善。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09年,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18.5億元,是2004年的3.6倍。五年來,實施技術改造項目72個,爭取貼息3.3億元,拉動投資77億元。渤船重工造船能力達到200萬噸,正在建造世界最大的38.8萬噸超大型礦砂船,躋身世界造船企業16強;黎明化機百萬噸級PTA、CTA乾燥機填補國產化空白;中冶葫蘆島有色集團被確定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實施名牌戰略,獲省名牌產品25個、省著名商標28件,“東方紅”牌燒鹼獲中國名牌產品,“凱森蒙”獲中國馳名商標,“南票大棗”和“綏中白梨”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
(六)城鄉面貌明顯改觀,生態宜居濱城建設成效顯著
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區建成面積和人口規模達到72平方公里、60萬人。2009年,房地產開發面積390萬平方米,比2004年增長110%;銷售200萬平方米,比2004年增長138%。城鎮人均住房達到27.5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6.4平方米。實施城市景觀亮化工程,營造了璀璨絢麗的城市夜景。完成生態公園總體規劃,植樹13萬株;五年累計植樹造林152萬畝,森林覆蓋率、城區綠化率分別達到29.6%和42.6%。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96%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五里河、連山河治理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實現“治污、防洪、景觀”三大目標,形成碧水秀岸新景觀。“渤海水泥”實施全省減排“第一爆”,“水泥地區”即將建成“山河半島”生態園區,老城區近70年的最大污染源已不復存在,告別了“粉塵污染”的歷史。
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共事業快速發展,市區供水主管線、燃氣管道分別達到615公里和689公里,供暖面積達到1564萬平方米。新建污水處理廠6座,結束了縣區沒有污水處理廠的歷史,市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5%。實施農村“一池三改”項目2.5萬戶,是2004年的9倍。建成市汽車客運總站,城際和農村客運線分別達到121條和256條。龍灣大街北延、五里河橋拓寬等10條主次幹道改造完成;修築“村村通”油路3095公里,全市1066個行政村結束了泥濘路的歷史。173.5公里的濱海公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車,實現了港區的有機連線,將成為展示沿海優勢和經濟發展的“黃金走廊”。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引進各類人才4.9萬名、國內外專家180人。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71項、省級科技獎勵25項。義務教育通過省新一輪“普九”達標驗收,普通高考錄取率達到77%,比2004年提高12個百分點;建設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60所,改造農村中國小372所,減免和補助城鄉義務教育資金2.7億元;2所中等職業學校進入國家重點行列,渤海船舶職業學院被列入“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遼寧財貿學院成為我市首所第二批本科錄取院校,全市高等院校在校生達到2.4萬人,是2004年的2.4倍。興城古城、錐子山長城等6處文化遺蹟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遼西太平鼓、建昌燈會等5個項目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舉辦農民藝術節和“中國·葫蘆島國際葫蘆文化節”,古箏、太極文化得到廣泛傳播,我市被命名為“中國箏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下降到6.8‰和2.4‰。實施全民健身計畫,成功舉辦第三屆全民運動會,獲北京殘奧會銅牌1枚、省十運會金牌8枚。“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全面完成,數位電視整體平移陸續鋪開。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健全,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藥品監管得到加強,物價保持基本穩定。民族宗教、統計、人防、地震、氣象、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全面發展。
民生工程成效顯著。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為零;新增實名制就業38.4萬人,完成有組織勞務輸出28.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五年來,5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待遇,3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270元/月/人和1240元/年/人,16.8萬低保對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養老保險實現市級統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3.1萬人,比2004年增長63.7%;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86%。完成市中心醫院、疾控中心改擴建工程,改造106個鄉鎮衛生院,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個、服務站129個,農村和社區醫療服務網路基本形成。投資39.7億元實施建市以來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完成5萬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7.6萬居民喜遷新居。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和經濟適用房制度,8600戶低收入困難家庭實現“住有所居”。實施“溫暖工程”,消除低溫區200萬平方米。烏金塘水庫除鉬淨化工程竣工,恢復向城區達標供水;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77處,解決了44萬人和8.5萬頭大牲畜飲水難問題。深入開展扶貧開發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9億元,實施整村推進239個,26.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加大對建昌的幫扶力度,建昌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五年來,我們見證了國家取消農業稅,告別了延續2600多年“皇糧國稅”的歷史。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建立了新農合制度,190萬農民享有了醫療保障,參合率達到92%;取消了農村義務工制度;免除了24.4萬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補貼資金4616萬元,促進家電和汽車下鄉;發放糧食、良種、農機補貼和水庫移民扶持資金6.2億元;發放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12億元。這五年,“三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廣大農民受益近30億元,是農民兄弟獲實惠最多的五年。
(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推進,社會和諧穩定
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積極開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建國60周年、建市20周年以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和文明行業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三連冠。積極開展“獻愛心”活動,支援四川災區重建,累計捐贈款物7300萬元。
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自覺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向市政協通報制度,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五年來,共接受人大視察、檢查43次,政協視察、調研46次,辦理人大議案2件、代表建議413件、政協提案1847件,辦復率100%,滿意率99.9%。依法行政能力得到加強,人民民眾的法律意識、民主意識明顯增強。完善聽證、審計制度,設立政務公開網站和政府信息查詢中心,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治理“三亂”,糾正部門、行業不正之風,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社會秩序保持穩定。積極創建“平安葫蘆島”,加強公安“三基”工程建設,構建了“全時空、全封閉、全覆蓋”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道路交通整治和消防建設成效顯著,人民民眾安全感明顯增強。深入開展大接訪和機關幹部下訪活動,積極調處各類信訪矛盾。加強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好轉,被評為“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優秀單位”。建立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妥善處置了“蟻力神”和“萬里大造林”等事件。圓滿完成“奧運安保”和“建國60周年國慶安保”工作,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五年,是濱城兒女凝心聚力、加速振興的五年,也是付出艱辛、碩果纍纍的五年。在前兩屆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礎上,經過全市280萬人民的不懈努力,葫蘆島大發展、快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美好前景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一心、拼搏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第三屆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中省直單位,向駐葫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民營經濟、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利用外資水平較低,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仍然繁重;城鄉統籌發展不平衡,城鎮化率較低,穩定就業形勢嚴峻,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另外,政府自身建設還需要加強,發展的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對此,我們必須認真面對,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目標和任務

各位代表,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考驗中,我們取得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顯著成效,積累了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今天,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以飽滿的激情、必勝的信心,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為主線,搶抓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以港興市戰略,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到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1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完成上述奮鬥目標,今後五年我們要做到:
——沿海經濟帶快速發展。全力推進葫蘆島港、石河港和興城港“三大港區”建設;以港口建設為引擎,以園區建設為核心,實現“港區一體”聯動和沿海與腹地互動發展,促進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一線七區”各園區都要建成產值超100億元的新興產業基地。
——經濟結構更加最佳化。堅持以增量調結構,在調整中擴增量。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最佳化升級傳統產業,壯大石油化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和能源電力“四大支柱”產業,鼓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做大做強。新培育一批產值超10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
——縣域和城區經濟“倍增”發展。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推進小城鎮建設。大力發展旅遊、金融、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使服務業成為促進經濟成長的“新引擎”。按照“三年倍增”目標,形成一般預算收入超10億元的縣區。
——民生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堅持以人為本,實施系列民生工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民眾。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9%以上。
——生態宜居濱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圍繞“百平方公里、百萬人口”大城市建設目標,最佳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發展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完成“遼西綠色生態長廊”建設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33%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20%、10%和10%。
——社會和諧穩定。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加大投入力度,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推進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共進、繁榮發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安全生產,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各位代表,我們堅信,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一定會顯著增強,並在全省經濟格局中實現總量擴張、位次前移。葫蘆島一定會成為一個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的城市,一個環境優美、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升的城市。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而且也必將實現!
三、2010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謀劃好“十二五”的關鍵之年。擺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穩增長、促消費、調結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發展的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力爭上遊,勇於突破,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今年,我們要扎紮實實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第一,加快沿海經濟帶建設步伐。開工建設葫蘆島港二期4×10萬噸級散雜泊位;完善通關設施,通過國家驗收,實現全面開放。加快石河港一期4個煤炭專用泊位建設,確保2012年投入使用,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年。啟動興城港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開工建設13公里疏港鐵路,完成綏赤鐵路、大秦鐵路東延前期工作。依託“三大港區”,全力發展“臨港經濟”,加快“一線七區”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新引進項目300個,開工項目200個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0億元。同時,加快建昌、南票和楊家杖子的工業園區建設。
第二,發展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著眼於調整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壯大“四大支柱”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海洋工程、數位技術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要以更大的熱情、更大的幹勁、更大的力度,形成抓項目的良好氛圍。今年,規劃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356個,總投資2780億元。第二個30萬噸級船塢竣工投產,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力爭核准,徐大堡核電一期力爭開工。同時,要全力推進TDI二期、3萬噸鎳/年(6000噸鈷/年)、20萬噸/年電解銅等重點項目建設。
第三,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國企改革,妥善解決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完成縣區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深化事業單位機構分類改革和公共事業改革,提高公共事業的服務水平。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強信用葫蘆島建設。大力發展金融、證券、保險事業,發揮投融資平台、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和村鎮銀行的作用,積極吸引商業銀行入駐。發展消費信貸,助推經濟成長。
積極推進對內對外開放。開展主題招商,加大產業集群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資和內資的質量和水平,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內資要分別增長30%;實現外貿出口5.1億美元,增長15%。“走出去、引進來”,抓好從國外引進研發團隊和海外併購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國際友好交流,拓寬交往渠道。
第四,加速發展縣域和城區經濟。堅持統籌城鄉,促進縣域與城區經濟齊頭並進。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產業集群化、企業園區化”,提升縣區經濟總量。抓好“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三項重點任務,擴大新農村試點成果,夯實“三農”發展基礎。糧食產量穩定在90萬噸左右,肉蛋奶、水果、蔬菜產量分別增長10%、2%和5%。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新增設施農業小區3500個,增長21%;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135個;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40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4個。加強海洋環境保護,落實國家惠漁政策。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保險品種範圍,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繼續簡政放權,發展城區經濟,壯大服務業聚集區。加快富爾沃財富廣場、樂購(Tesco)大型賣場建設;深入實施農村“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新增連鎖經營店150個。堅持工業地產、商業地產、住宅地產“三箭齊發”,啟動“零星”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全年房地產開發450萬平方米,增長15%。加快發展旅遊業,實現旅遊總收入90億元,增長20%。推進興城古城和菊花島整體開發,打造“高端旅遊休閒度假勝地”。
第五,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扶持有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農民工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金融服務、社會事業等領域,拓展發展新空間。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加大財稅和信貸扶持力度,促進民營企業調整最佳化結構,幫助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在全市範圍內形成支持、服務、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合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優良的社會環境。
第六,推進生態宜居濱城建設。推行城市綜合執法一體化和城鄉交通一體化,進一步提高城市供水、供氣、供暖、公交等公用事業管理水平。建成興城曹莊、綏中石河和萬家3條濱海公路連線線,完成102線城區段繞城公路路基工程。加強新老城區道路改造,建設“901”人防工程,緩解老城區交通壓力。擴大城市美化亮化範圍,實現城市主次幹道路燈全覆蓋,讓城市的夜晚更加絢麗多彩。啟動“遼西綠色生態長廊”工程,推進以濱海大道為主軸的沿海景觀帶、綠化帶建設,完成造林45.5萬畝。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實現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治理茨山河,實現“治污、防洪、景觀”三大目標。全面開發建設龍灣CBD,加快生態公園建設,確保“一場五館”主體工程完工,為承辦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部分賽事做好準備。
第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擴大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為零,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4萬人,有組織培訓和有組織勞務輸出分別達到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農村低保標準和部分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程,“整村推進”40個,確保5萬人穩定脫貧。
今年市政府將辦好七件實事:一是切實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每個鄉鎮培養一名骨幹醫師,定期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檢查。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和新農合參合率分別達到95%、90%和95%以上,保障民眾“病有所醫”。二是繼續抓好社會福利和救助工作。新建區域性中心敬老院6所,讓符合條件的“五保”老人,老有所養、享樂晚年。三是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新建飲水安全工程240處,解決農村1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四是抓好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完成廉租住房7776戶,保障城市低保對象和低收入困難群體住房需求。五是加快“兩大水庫”建設。完成猴山水庫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青山水庫,確保2013年建成。六是啟動老城區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兩年內完成230公里老舊管線改造任務,徹底解決自來水“污水滲入”問題,實現全天候供水,讓城區居民飲水無憂,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七是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率先解決好建昌54萬農民養老問題;啟動葫蘆島至建昌高速公路建設,完成規劃、設計等工作,加速推進建昌革命老區整體穩定脫貧致富的進程。
另外,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及時解決民眾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
第八,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優先發展教育,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10所,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新建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60個農家書屋,不斷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積極爭取資金,推進“和平公園”建設。加強基層衛生體系建設,實現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覆蓋率100%,城區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95%以上。認真抓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62‰以內。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爭取在第十一屆省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信訪工作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重大疾病的防控,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貫徹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做好社會福利、殘疾人和老齡工作,發展慈善事業。同時,要高度重視統計、審計、質監、食品藥品、物價、氣象、檔案、保密、地方志及對台、婦女兒童、紅十字等各項工作。
第九,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廣泛開展各類創建活動。完成塔山烈士陵園修繕工程,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發揚革命光榮傳統。加強國防教育,支持部隊建設,開展好“雙擁共建”活動。
加快推進民主法制建設進程,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堅持工作報告制度,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人民民眾的社會監督,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聯繫和服務民眾的橋樑紐帶作用。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規範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市政府要高度重視並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向人民承諾的每件事情,都要高效率地落實,高質量地完成,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
第十,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葫蘆島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在這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面前,在這振興和發展的偉大進程中,市政府和廣大機關幹部一定要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用發展的激情,直面挑戰,攻堅克難,奮力爭先;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確保抓一件是一件、乾一件成一件,以良好的政風和工作實績取信於民;一定要樹立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樹正氣、壓歪風、做表率,建設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讓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風正千帆競,心齊萬事興。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保持一種迎難而上的勇氣,一種敢為人先的銳氣,一種乾不上去誓不罷休的志氣,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共同譜寫葫蘆島發展振興的新篇章!

發布單位

葫蘆島市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