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雙壽圖

齊白石雙壽圖

此幅《雙壽圖》是為董萼清先生馮夫人做壽而畫,董萼清是著名的收藏家,也是著名油畫家董希文的父親,在他的影響下,董希文從小便熱愛繪畫藝術,一生成就了很高的藝術造詣。董萼清先生在建國之後曾將收藏的宋元書畫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可謂高風亮節。畫這幅《雙壽圖》的時候,齊白石老人已八十九歲高齡,其繪畫和書法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日趨成熟,風格鮮明,火氣全褪,此作技法純熟,以寫意的方法表達,文人畫意味很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品名:雙壽圖

創作者: 齊白石

齊白石雙壽圖 齊白石雙壽圖

白石先生的作品裡,我們會經常看到“桃”這個題材。白石先生畫桃用的顏色,一般喜愛用西洋紅,這個顏色是從西洋傳入的,在這之前,大家普遍用胭脂。白石先生有一句話,說西洋紅是“色奪胭脂,古艷絕倫” 。
白石先生的桃看著水分很大,讓人覺得很喜慶;疑偽作品裡的桃偏暗淡,水分也少。同時,疑偽作品顏色本身不太正。除了用色、用筆上,差距更大的是:白石畫的桃一筆一筆非常講究;但疑偽作是用筆掃甚至是刷出來的,用筆、用力都非常平均。
用洋紅畫完桃之後,一般情況下,白石先生會把桃的下半部分再用藤黃一點,就立體分明了;疑偽作品在桃上,尤其是藤黃部分還打了一些紅點兒。有沒有這些點兒,其實不是鑑別作品真偽的最主要依據。有的時候白石先生也畫這些點兒,而有的時候就不打這些點兒;但是,疑偽作品上打了很多點兒,並沒有“攢三聚五”的章法。因為這些點兒,為的是要表現出桃的果皮上那些斑點,所以是有講究的。
對比一下二者畫桃的區別。白石先生畫桃的形狀,頭是圓滾滾的,會讓人聯想到真實的桃;而疑偽作品的桃,上邊不是圓的,是帶尖兒的,不符合事實。即便他的畫論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但是再“不似”也不能畫成尖的,因為這樣就是“不似為欺世”了。

拍賣情況

2013年12月4日,北京匡時2013秋拍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澄道——中國書夜場”亮相。齊白石《雙壽》以300萬起拍,最終以670萬落槌。拍前估價為350萬—400萬元,尺寸:103×34cm。

《雙壽圖》以沒骨大寫意繪製,以鮮明的洋紅描繪碩大的水蜜桃,底部以檸檬黃渲染,用色單純醒目,造型厚重沉渾,再以花青寫葉,由大筆快速成形,葉片大小不一,通過顏色的深淺來表現陰陽向背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將襯托出桃,使表現上更接近自然生長的狀態。交錯中富有節奏感,葉片的豐茂與桃子的飽足交相輝映,一邊凝重蒼勁,一邊澤潤肥厚,使整幅作品看上去既豐富無比又天真單純,暈染部分未乾透時,加以濃墨快速勾勒葉脈,使之出現漲墨效果,竹籃墨色變化豐富,枯筆和漲墨交疊,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齊白石雙壽圖 齊白石雙壽圖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早年曾做過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無論是花鳥、蟲魚、山水、人物,齊白石都勇於嘗試,其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他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主要人物畫有《抱琴仕女圖》《農耕圖》《五柳先生像》《西施浣紗圖》《魚釣圖》《鍾馗醉酒》等。

齊白石《雙壽圖》 齊白石《雙壽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