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坪

黃龍坪

黃龍坪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境內,黃龍坪寺和不調禪師墓塔就在黃龍坪,黃龍坪山峰林立,延綿起伏,風光秀麗,黃龍坪後山的十八排海撥1176米,為全縣最高峰,與興國縣接壤,森林覆蓋率達85%。有“天然氧吧”之稱。省重點工程山地風電“能源谷”項目就建在“十八排”山脊上,完工後的十八排已經成為新橋村的重點旅遊景點。 交通便利,有項目部修的簡易公路直通山頂,驢友可以從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興國縣、萬安縣3個方向登山,山下801縣道與319國道連線,距縣城50公里,每天有8班公共汽車往返縣城,離京九鐵路泰和火車站55公里,至井岡山機場60公里。

地理環境

黃龍坪交通便利,有項目部修的簡易公路直通山頂,驢友可以從泰和縣水槎鄉新橋村、興國縣、萬安縣3個方向登山,山下801縣道與319國道連線,距縣城50公里,每天有8班公共汽車往返縣城,離京九鐵路泰和火車站55公里,至井岡山機場60公里。

由新橋村村口登山,途徑幾百畝油茶林,接著是闊葉、針葉、灌木、喬木林,沿途溪水潺潺,鳥語花香,茶花、杜鵑花、山桃花、山梨花等百餘種野花漫山遍野,美不勝收!再經過幾百畝平緩起伏,鬱鬱蔥蔥的高山草甸,轉眼就來到了處落在山坳里的黃龍坪古寺,登上古寺後山十八排風光就盡收眼底了。有幾十畝,坪中建有黃龍坪寺,該寺是當代重建寺廟。當地有個“七上八下”的說法,是說自黃龍坪上興國楚溪村七里路,下泰和新橋村八里路。據《泰和縣誌》記載:“唐高宗時(公元650-683年),不調禪師自桐城來到西陽山黃龍坪拓基建寶藏寺,寺下轄腳庵108所,和尚三四百,朝山香客甚多。”“甲申(公元684年)不調禪師歿,(垂拱4年 公元688年)戊子兵亂,寶藏寺被焚毀為平地。”山下兩個村子因之取名黃龍村和寶藏寺。

黃龍坪 黃龍坪

黃龍坪北邊的豁口上有一座掩映在荊棘柴草中的古石拱門,這是黃龍坪現存的可見古蹟,這應該是古時的寺廟兵寨的寨牆門,寨牆寬、石拱門壁厚近三米,條石砌成,門楣長條石上刻有“鷲嶺長春”門額。石拱門百米外有一刻有大佛字的巨石,扼守著隘口。

歷史傳說

黃龍坪上曾經建有一座雄偉的“寶藏寺”,全山建庵108座,現存不調禪師墓塔。有關寶藏寺有一個神奇動人的傳說。相傳唐時期,有位大臣名叫張伯堯,安徽桐城人,身居要職,為官清正。張大臣生一子,皇上無子嗣,後得一女,皇上命張伯堯抱出其子,皇上也抱出其女,君臣互相抱玩。片刻,皇帝起駕回宮,抱子而去,張伯堯敢怒不敢言,回家後,悶悶不樂,於是,看破紅塵,辭官赴四川峨眉山,削髮為僧,修行學法,法號“不調禪師”。

數年後,伯堯對佛法有所悟。一日,與師弟莫志明同到住持長老的禪座下,長跪不起,請問終生修道之事,長老知其來意,對二人說:“你二人已修煉到家,可下山至江西泰和,遇魯而過,西陽則止。”師兄弟二人跋涉千里,歷盡艱辛,來到泰和,行至水槎鄉合江村時,分手而去,一往西陽山,一往老虎坳去浪川。伯堯到浪川後,扮作“叫夜和尚”,募緣化食,並求得一小沙鍋,在群山腳下割茅草搭茅棚而居住。逢嚴冬時節連綿大雪,冰凍四十多天,鄉里人見那茅棚幾天未冒炊煙,猜測伯堯和尚已凍死,可是,天晴雪融後,伯堯又從山中出來了,都覺很驚奇,認為他是仙人、神人。伯堯向山民打聽地名,大家詳細告知:“這浪川往西去有魯磯山、十八排,再過去有西陽山。”伯堯一聽,頓時領悟到師傅的告誡,想起“遇魯而過,西陽則止”,於是欣然上山。

張伯堯來到十八排上的黃龍坪,頓時,豁然開朗,心胸開闊,這裡氣勢恢弘:前望青山萬壑,良田層層,山村點綴其間;後看十八排山峰,巍巍聳立,旁邊數峰,連綿不絕,雄偉壯觀。伯堯決定在此大展宏圖建一寺廟,名叫“寶藏寺”。很快就請工匠,開始興建。山上有一小潭,其深度和直徑均1米,伯堯告訴工匠說,這是一口取寶井,建築木料,就在這口井中取,要多少取多少,要什麼材料就有什麼材料,取夠了,說聲:“足矣”,就會停止。

於是,伯堯到武昌、漢口購買木材,木商對他說:“你到這裡買木材去江西黃龍坪建佛廟,很難運去呀,要多少?”“只要我的伽紗能覆蓋到的就行,”伯堯說。木商聽了爽快說:“這么一點點,我半賣半送。”伯堯反問:“真的嗎?”“君子無戲言。”木商說。伯堯脫下伽紗,往空中一甩,那知伽紗越張越大,越飄越遠,蓋住了幾大堆木材,還蓋住了幾座山。木商知道遇到神人,目瞪口呆,只好按照約定,真的只收一半錢。然後,伯堯叫其他人員離開,施展法術,口中念念有詞,連踩幾足,木材根根疏散,山上林木也紛紛倒下,漂流而去。同時,黃龍坪井中,木頭源源而上,取之不盡,及至最後一根時,尚有一栽木樁留在井中。據說,此痕跡解放前還有人見過。

伯堯在黃龍坪大興土木,建造宏大寺廟,有九十餘間,廣收信徒,有和尚三四百,在附近各地發展足庵108個,附近水田,黃龍坪占有不少。此是寶藏寺鼎盛時期,每日上山燒香朝拜者絡繹不絕,香菸繚繞。後來兵亂,寶藏寺被焚毀為平地。原正殿後面建有一塔,高七層,全用青石條砌成,不調禪師圓寂後安葬於後塔,其弟子刻墓志銘名於青石板上。據說不調禪師的墓志銘1982年被贛州市考古隊運走,現在收藏於博物館中。

至清末,該塔仍然存有三層,有些非法歹徒,認為塔中藏有珍寶,不斷鑿挖基腳,尋找珍寶,後來全部倒塌,至今只有部分基腳仍然存在。目前,興國、泰和、萬安一些民間人士正在自籌資金,重建寶藏寺。

旅行指南

徒步行走十八排可以坐車至新橋村爬山到黃龍坪寺4公里,大約一個小時可到十八排,也可以從興國茶園鄉楚溪村走3.5公里,大概50分鐘到十八排,十八排山上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特別適合驢友們野外露營。因“十八排”尚未完全開發,山上只能供少數人食宿,特此敬告廣大驢友:自備乾糧,自帶帳篷及一些登山的必備用具。建議旅行時間以2—3天為宜。來到黃龍坪“十八排”,有八耳鍋、棺材形、出木井、石拜天、古寨門等奇異古蹟任由觀賞;山中奇葩異卉,山上怪石嶙峋,十八排山頂空氣清新,只要你置身其中,保證讓你心曠神怡,駐足山頂極目遠眺,三縣美景盡收眼底,是個周末休閒觀光的好去處。回程可以一路前行往天湖山景區經西陽山畲族風情景區坐車返回。(溫馨提示:因為十八排海拔較高,山上風大,夜晚氣溫較低,所以需自帶禦寒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