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軍事界的熟語。我願模仿說:“沒有追求的學者稱不上學者,至少不是個好學者。”追求,古語就是“取法”;“取法乎上”,就是追求的目標高。作為一個學人,追求的結果是其論著有特點;“取法乎上”,其論著則必具特色,甚或顯著特色、重要特色,這該是通理。黃耀堃先生的這本論文集,字敷不算多,卻具有鮮明特色、重要特色。
何等特色?幾許特色?
首先是“實”,“實實在在”的“寅”。黃耀堃先生集子裡的每篇論文從正文到註腳都是實實在在的。此話怎講?我的意思是,他的文章中無虛妄之言,無浮蔓之辭。無虛妄之言就是句句均有來歷,皆有根據,沒有誇誕不經的臆想或者捕風捉影的指摘,有的是腳踏實地的論述和謹慎嚴密的推理。無浮蔓之辭,就是大陸學術界常說的“沒有水分”。
請看他論神珙《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圈》的“五音”,不是指聲調,也不是指聲紐,而是“五種韻類的分析方法”,逐一縷述,有如剝笱,從而導出結論,又如論“五音之家”、論“納音(納甲)”,取資證據極為豐富,上自傳世經史子集,下至出土秦簡漠簡,其中若干書文,聞所未聞,不由擊節嘆賞。我學習音韻學也有一些年頭了,但是不知有“納音”和“納甲”,及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京都大學《均社論叢》上讀到黃先生的大論,方曉此二詞,到九十年代初,我為研究《盧宗邁切韻法》,翻閱了大量宋人文集,發現宋代文士討論“納音”的文章頗多,可見“五音之居”、“五音之家”、“納音”、“納甲”等在古代是個很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遺憾的是,如今懂這些的猶如鳳毛麟角。英藏敦煌文獻《歸三十字母例》是漢語古典語音學即切韻學的重要典籍,黃先生歷敘諸家研究之得失,然後根據先唐韻書目次等資料斷以己見,重新推定其次第。又例如發表在新《燕京學報》上的《宋奉的檢例與比較研究》是一篇很長的論文,黃先生反覆比勘,指出這兩本宋代切韻圖前的檢例與圖本非一體,宋本《切韻指掌圖》的檢例不可能抄襲白或改編自今天所見的《四聲等於》,論據確鑿,難以顛覆。總之,此書諸文篇篇實實在在,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中國話里,“實”經常和“平”連在一起,這就是“平實”一詞,可見“實”本來是平常的、當然的、應該的,然而在當今的學術界,“實”卻是不平常的、應表揚的、需提倡的。試看在當今的報刊上、在網上,多少文章在抨擊、聲討那些不正的學風甚至腐敗的學界!遺憾的是收效不彰。這就越發顯得,本應是平常的“實”,卻成了不平常的事。當今之際,“實實在在”如此難能可貴,所以我每讀到黃耀堃先生的文章的時候就感到亢奮,油然而生敬佩之心:“天地間還有如許實在的文字!”使人不能不聯想起《世說新語·文學》中孫興公的話:“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我作如下詮釋:實實在在方能擲地作金石聲。飽含水分焉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