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布局
東坡赤壁位於黃州城西。出黃州古城漢川門,北面一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顏色赤紅,故名“赤壁”。早在晉代至北宋初,這裡就建起了橫江館、涵暈樓、棲霞樓、月波樓和竹樓等著名建築。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因烏台詩案貶來黃州,常在此逸興吟喔並寫崐有流傳千古的一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兩賦(前、後《赤壁賦》)和其他名篇佳作,後人因此將赤壁和蘇東坡的名字聯在一起,名日東坡赤壁。經考證,這一帶還是三國赤壁大戰之處所。現在的東坡赤壁,占地面積四百餘畝,主要建築有九亭、三樓、三閣、三堂、一像。
步入飛檐斗拱的赤壁正門乾坤閣,洞秦磚小路直上八卦橋,經鎖春台,繞樓花園,過蜂腰橋、泛舟池,這裡正是當年蘇軾泛舟作賦,酹江邀月之地。池岸斷壁上,昔日江水沖刷的遺蹟仍依稀可辨。池東空地上聳立著一尊高大的白色蘇軾全身立像,面對大江長天,衣髯飄逸,凝神佇立。崐越蘇軾像,迎石壁拾階而上,便是二賦堂。該堂始建於清代,匾額系李鴻章所題。堂中央,一木壁頂梁而立,木壁前後分別刻有前、後《赤壁賦》,字大如拳。前為楷書,豪邁俊逸,清代黃州教渝程之禎所書;後為魏書,古樸蒼勁,近代書法家李開先所書。堂前右壁刻有民國大總統徐世冒崐(自號水竹邨人)書寫的對聯:“古今往事千帆去,風月秋懷一笛知”。二賦堂西南十餘步有酹江亭,面江臨壁而建,亭內嵌有清康熙皇帝臨摹元代人書法家趙孟頁的手書《前赤壁賦》書貼石刻和歷代名人石刻。亭西側並立著坡仙亭,內有蘇軾親筆草書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靠別黃州崐時所作的《滿庭芳.歸去來兮》詞,及其手繪的月梅圖、壽星畫像和清黃州知府郭鳳儀速寫的《東坡老梅》等石刻。坡仙亭西下十餘步為睡仙亭,相傳當年蘇軾同友人游赤壁時,曾醉臥於此,亭內石床石枕尚在。
目前,東坡赤壁風景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新開發的赤壁風景區將由現在的400餘畝擴大到1326畝,分為古蹟遊覽區、水上遊覽區、山林遊覽區、動植物觀黨區、遊樂區、商業服務區、度假區、廣場區等,其風景名勝具體又分為“月波搖影”、“棲霞挹爽”、“東坡問天”、“龍崐山松聲”、“竹樓夜雨”、“鏡湖觀荷”、“索橋飛瀑”、“赤壁夕照”等30個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
二 賦 堂
始建於清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建,因紀念蘇軾赤壁二賦而得名。黨內正中木壁高約兩丈,正面刻有前《赤壁賦》,楷書,由清人程之楨書寫;背面刻有後《赤壁賦》,漢隸魏碑二體相兼,由近代著名書法家李開 重寫。兩幅木刻每字直徑三寸有餘,前者豪邁俊逸,後者蒼勁有力。“二賦堂”匾額為清人李鴻章題寫。堂前對聯為辛亥革命領袖黃興所撰。堂 內嵌有民國臨時總統徐世昌書寫的二賦與楹聯,亦為世人所重。
留 仙 閣
清代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修建,12月19日蘇軾生日那天落成,閣內原塑蘇軾坐像,取坡仙長留閣內之意,名之“留仙閣”。此閣中嵌有歷代名人書畫碑刻12塊,素為書畫家注重。
挹 爽 樓
建於1925年。蘇軾弟弟蘇轍在《黃州快哉亭記》中曾有“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的描繪,樓由此得名。
坡 仙 亭
坡仙亭坐落在赤壁磯頭,亭內三面壁上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26塊,其中蘇軾的書畫碑刻14塊最為世人注重。正是由於這些珍貴的書畫碑刻,使得坡仙亭成為東坡赤壁最重要的亭閣之一。
酹 江 亭
酹江亭始建於宋代,原名酹目亭,取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一樽還酹江月”之意。酹江亭內嵌有歷代名人的書畫碑刻14塊,其中以康熙御書《赤壁賦》與清人葉志詵“一筆壽”最為知名。此亭為清同治七年重修。
碑 閣
碑閣內四壁嵌有清人楊壽昌創意、楊守敬選刻的《景蘇園貼》石碑126塊而得名。《景蘇園貼》石刻分為六卷,其中119塊為蘇軾手書,另外7塊為歷代名人題跋。《景蘇園貼》石刻是目前我國蘇軾手書作品最多、摹刻質量最佳、保存最完好的蘇書碑林。
棲 霞 樓
棲霞樓系宋代黃州四大名樓之一,位於赤壁最高處,有“江淮絕勝”之譽。因樓背山面江,落日時晚霞染紅大江,照映樓身,如霞歸棲,故名棲霞樓,今樓名系茅盾親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