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上鎮白眉村

新建白眉村禮堂寬敞堂皇,是村民娛樂活動的好場所。 1982年,在下底園下新建了教學樓。 今天的白眉村繁榮富足,環境優美。

譜載:五代閩王,王審知第十子延喜賦性恬談,不願為官,居福州黃巷。傳四世,生求玉公(德光),宋朝真宗祥符年代,求玉公以進士授浙江省金華府浦江縣令。為官清正,因抗命棄官回閩。於宋仁宗景佑年乙亥(公元1035年)攜眷定居長樂縣旒峰灣(即今之旒峰頂稱劉山灣),為旒峰王姓開宗始祖。 求玉公傳至“詩”字輩與酒店墩“國”字輩分為兩支;再傳四代,至“叔”字輩(公元1355年)又分東平、白眉兩支;叔旦公是東平始祖,叔文公為白眉始祖。 叔文公續傳七代至“敷”字輩又分支為長房、次房、三房、四房。敷仲公為長房支始祖、敷英公為次房支始祖、敷瑞公為四房支始祖、敷義公為四房支始祖(遷往閩侯溪東在白眉僅兩戶)。 白眉村位於鶴上鎮東南部,居旒峰東南。北倚臥牛山、峰頂村‘西接東平、大厝,東毗山邊首嶼村,南面東海、與壺井相鄰。其地平曠,河港交錯如脈,村落星如棋布,俗稱“劉山三十六墩”,又號“小梁山”;沃野遼闊,水源豐沛,美池垂柳,阡陌交通,是天然米糧川。平川突兀奇岩,九獅雄聚聖渚。實乃得天獨厚之風水寶地也。 地因靈秀所鍾,碩彥名流間出。縣誌載:王三韜,字尚鑒,一字旬臣,由武舉補督標千總。鹹豐三年,龍巖土寇作亂,三韜守延平,以功遷中營守備,後於大幹剿匪中以身殉職,清廷敕授武略騎尉”,祀“忠義祠”。王禮馨號蘭友,師範優等生,安徽巡撫使李兆珍保準其免考知事,分發安徽;一九四二年,抗戰時犧牲,時任縣長,其女系長樂縣長李忠錟夫人。又有王良舉,鹹豐貢生。王定國,光緒三年丁丑科武魁。王禮騏民國總統府參議......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民風強悍。1930年9月,白眉村民曾參與轟動省內外的十三鄉民團,反抗“溉田局”的農民反壓迫鬥爭。1931年11月11日,十三鄉民團攻打縣城俘獲縣長陳希澎。終因民團內訌分裂,海軍陸戰隊卷土反撲,被燒殺鎮壓而失敗告終。白眉村現有1300多戶,人口4600之眾,2600餘畝良田。小部分為陳姓鄉親,大部分均為一脈相傳的王姓族親。世重農桑,熟悉耕地,其人性舒而志強,自食其力,自強不息。敬天地神祗祀祖宗先賢,崇尚禮德,民風淳樸。 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光蔚起,舜日堯天,經濟發展,民氣昭蘇,村容村貌驚天大變,人民生活步入小康。而今全村水泥坦道如網,泥淖坑窪羊腸小道的陳年舊跡無影。新建白眉村禮堂寬敞堂皇,是村民娛樂活動的好場所。新蓋的村委會辦公樓莊重大方。1997年全村通上盼望已久的自來水,“喝上白水,揚眉吐氣”。村民;樓房櫛比鱗次,精彩紛呈。更有白眉市場貿易繁榮,摩肩接踵。針織廠、機磚廠、糧食加工廠......改變了昔日單一的農村經濟,代之而起的是五業興旺,富庶進步的新村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教育落後,1932年僅有的白眉中心國小,還是以白眉六房七柱祖廳為址。1982年,在下底園下新建了教學樓。1988年新建成的旒峰中學亦坐落在村內。為培養下一代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可貴的是,尊師重教、尚學風,過去文化落後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一九九七年又建了國小園丁樓。副省長潘心城欣然為之題字“園丁樓”,省人大副主任袁啟彤題寫“長樂白眉國小”校名,王審知後裔、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王良溥為校寫賀詞,勉勵後代勤奮上進。如今全村大學生、留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層出不窮,令人欣喜。 今天的白眉村繁榮富足,環境優美。白眉人憑藉勤勞儉樸,艱苦奮鬥的精神,有的就地創業,有的外出發展,甚至遠涉重洋,在異國他鄉拼搏。他們愛國愛鄉,“達則兼濟天下”,全村公益事業都少不了他們的一份赤誠之心。建學校、該禮堂、修橋築路改變了村容村貌。重修祖輩信仰的“白馬王廟”,新蓋了“齊天府”,使之成為民俗活動的好場所,遊覽觀光的好景點。 知史方能鑒今。修身齊史,尋根謁祖乃中華千古之美德。思木本水源,重慎終追遠,分別親疏昭穆,記其播遷脈絡,宗支蕃衍及人物業績。以史為鑑,開拓未來。眾村賢同心協力,宵旰不懈,細心查證,編修村史,續寫譜牒,《白眉村史》及《白眉王氏族譜》歷時三年終告成功。 弘揚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凝聚全體村民,教育後昆,紹繼前賢,戮力同心,建設家園。為振興中華,光輝祖國,奮獻心力。是為之宗旨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