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沙門氏菌病

病因

沙門氏菌屬 於腸肝菌科,主要寄生於腸道內,能運動的沙門氏菌呈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顯微鏡下呈紅色,有一條用於運動的鞭毛。能運動的沙門氏菌所致的鴿病稱為鴿副傷寒。沙門氏菌主要通過下列方式進入鴿體:
①經口傳染,通過沙門氏菌污染飼料或飲水互相接吻和飼餵幼鴿而發生。
②氣源性傳染,經呼吸道吸入含有病原的灰塵。
③垂直傳染:已感染沙門氏菌的母鴿,通過卵巢和輸卵管把病原傳給鴿蛋,使雛鴿受到感染。明顯患病的鴿子和潛伏感染的持久帶菌者以及感染此病後存活的永久帶菌者均可成為傳染的來源。

症狀和診斷

根據病理變化的部位,沙門氏菌病常見有4種類型,有時各種類型同時發生。
①腸型:發生典型的腹瀉,漿狀的未消化的飼料成分被粘液包裹,其周圍是粘稠或水樣、帶褐色的、有泡沫且惡臭的液體。注意,拉綠色糞便不是此病特徵性症狀。因為這種顏色是膽汁所致,並且在飼餵不定時或飼料改變時候和所有伴有腸炎和食量減少的疾病都可見到這種情況。典型腹瀉使鴿迅速消瘦,這種現象在患副傷寒鴿子中尤其顯著。
②關節炎型:沙門氏菌寄生在關節內,引起嚴重炎症,使關節腫脹,表現為翅膀垂下或把腿提起,尤其是肘關節和踝關節明顯。
③內臟型:沙門氏菌侵犯肝、腎、脾、心的胰臟,形成腫瘤、油膩、灰黃色針頭到榛子般大小結節,病鴿精神不振,呼吸困難,發展迅速的進行性衰弱等症狀。
④神經型:沙氏菌感染進入腦和骨髓,產生炎症,神經纖維受到壓迫,產生麻痹症。育雛期發生嚴重死亡,或幼鴿發育不良可懷疑有沙門氏菌存在,當鴿群出現典型腹瀉並有翅和腿麻痹症狀時,養鴿者更應注意發生此病的可能,但應注意類型鑑別:腸型副傷寒引起腹瀉和毛細線蟲病、蛔蟲病或球蟲病引起腹瀉症狀相類似。後幾種病糞便外觀和前者不同,其糞便含水分較多,而典型副傷寒糞便呈粘液性和泡沫狀。神經型沙門氏菌應注意與鴿痘、營養缺乏症和多種中毒症相區別,鴿沙門氏菌病神經型發病率一般5%左右,而鴿瘟神經型發生率一般20%以上。痛風也像沙門氏菌病那樣產生關節腫大、疼痛,但痛風病例中關節腫得象骨頭一樣堅硬。在幼鴿中,沙門氏菌病病程急劇並能迅速導致幼鴿死亡。因此不易見到明顯臨診症狀,這種情況類似急性鳥疫,此時只能用細菌學檢驗方法作鑑別診斷。3.防治不要從有病鴿場引入種鴿,如引入應注意隔離和檢查,並用金黴素做預防性投藥,連續6天。信鴿在飛行季節易感染此病,應每周用低劑量抗生素預防,發生本病時要做好嚴格隔離,消毒和死鴿處理等,病鴿治療可用氯黴素或金黴素口服,每天每隻15~20毫克,分三次服用,連用3~5天,氯黴素肌注鴿反應較大,產蛋種鴿應慎用。金黴素類治療時,應停餵沙礫和其他鈣質,因為在腸內鈣質能與部分金黴素結合,使之藥效下降,也可用慶大黴素每千克體重8毫克肌注;恩諾沙星、氟哌酸、壯觀黴素、禽喘靈可溶於水飲用;或用磺胺類藥物拌料。有條件最好進行實驗室藥敏試驗選擇最恰當、有效藥物進行治療。藥物治療雖可控制本病,減少死亡,但不能完全解決康復鴿體內帶菌狀態,因此重複鞏固兼程非常重要,一般要求每次用藥治療5天后,暫停2天,共3個療程即3×5天。治療結束後,約在30天和36天,應進行糞便的細菌學檢驗。,特別要對那些有明顯症狀表現鴿子的糞便進行檢驗和血液複查,查出所有永久帶菌鴿,但應注意在糞便取樣前至少5天內不得給予任何種類抗菌藥物。否則會影響糞便檢驗結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