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83年月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園藝系。1985年調入白城師專生物系任教,1998年作為有突出貢獻者晉升為副教授,2003年晉升為教授,現任白城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吉林省遺傳學會理事。中國遺傳學會會員。
1985年調入白城師專生物系後,擔任《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剛剛走上大學講壇,沒有任何教學經驗,壓力很大,便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討教,學習如何組織好課堂教學,還系統聆聽了老教師講授的許多課程。經過努力,課堂上少了一份慌亂,多了一份從容,看到學生眼裡透出收穫的喜悅。我發自心底的高興,終於無愧於這個三盡講台了。
除擔任《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先後為生物系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園藝專業本、專科學生講授了《生物化學實驗》、《經濟植物栽培學》、《食用菌栽培》、《作物育種》等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並承擔全校各專業學生公共選修課《人類遺傳與疾病》的教學工作。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多年的教學實踐悟出:一個優秀教師不僅要有飽滿的教學熱情,更要博學多才。故始終堅持“學無止境”的作風,不斷用心潛讀教育教學及專業書籍,領會思想,挖掘精髓,並用於教學中,逐漸形成了自然、樸實、靈活多樣的教學風格。
古語說的好“授人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毫無疑問,優秀的教師除必須懂得所教的知識是一個必要前提,還應該擅長套用自己的知識開發各種技能,以掌握基本原理和組織各種概念,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使用這些原理和概念去構築他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如果學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和感覺方式不能產生持久的實質性的影響,那么學習將毫無意義可言。要做好這件事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需要有方法。既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又不失正確的引導。前者稱之為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後者是身為教育者,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權威性和原則性,這是教育的意義所在。工作中,遵循這一教育理念,本著“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原則,認真履行著人民教師的職責和義務。教學中治學嚴謹,精益求精,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致力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作一名優秀教師,作一位學生心目中的名師一直是我的奮鬥目標。
教研科研成果
教學研究承擔了世行貸款項目“生物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子項“遺傳學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與研究”負責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創新型教師的培養模式與高師本科教學改革研究”第二負責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提高師範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研究”參加者。研究論文發表於《實驗室研究與探索》上;主編、參編《遺傳學綱要與題解》、《遺傳學實驗》兩部書,作為配套教材有較強的使用性。
先後參與了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研究論文分別發表在《作物學報》、《吉林大學學報》、《東北師大學報》、《吉林農大學報》及《植物生理學通訊》上。主持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廳基金項目“吉林省西部地區蘆葦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係”,研究論文分別發表在《東北師大學報》及《吉林農大學報》上,主持的吉林省教育廳、衛生廳基金項目“吉林省西部地區甘草生產及抗鹽品系培育的研究”正在研究中。此外,還在《生物學通報》、《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物學》、《植物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近20篇。
1)駐極體膜對小麥、甘草種子活力及幼苗抗旱性的影響[J] .吉林大學學報,2006,44(3)
2) 駐極體膜及高壓靜電處理甘草種子生物性狀比較性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6,29(5)
3)表觀遺傳與植物體細胞無性系變異[J].生物學通報,2009,44(12)
4)輪葉黨參多糖提取及其含量測定[J].延邊大學學報,2009,35(4)
5)秋水仙素處理甘草種子誘導多倍體的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9,18(4).
6)苦瓜配製酒的研製[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9,30(6)
7)吉林省西部人工甘草種群生長與環境因子的灰色關聯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0,32(1)
8) 遺傳學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
1995年獲校級青年教學能手稱號(有效期兩年)。
1995年獲校級一類課教師(有效期三年)。
1996年獲校級教學骨幹稱號(有效期三年)。
1999年獲校級教學導師稱號(有效期三年)。
2002年獲校級學術帶頭人稱號(有效期三年)。
2005年獲院級學術帶頭人稱號(有效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