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論文:
1.《書院考課與八股文:以清代書院課藝總集為中心》,《文學遺產》2017年第6期;
2.《清代書院的知識結構:以閱讀指南、課業設定和考課題目為考察視角》,《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
3.《書院考課與經史詞章(1801-1904)》,《湖北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
4.《清代書院課藝序言的地域書寫》,《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
5.《古典文學的“前現代”問題平議:以<三國演義>“非人”說為中心》,《求索》2016年第12期;
6.《清代東南書院課藝補目》,《書目季刊》(台北)第48卷第4期(2015年3月);
7.《課藝總集:清代書院的“學報”和“集刊”》,《湖南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文摘》2015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明清史》2015年第6期;
8.《小說間的比賽:章回小說的品第批評》,《明清小說研究》2015年第1期;
9.《清代官年問題再檢討:以多份朱卷所記不同生年為中心》,《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
10.《也談生卒年的誤記原因和考證方法:以清代書院人物為中心》,《新世紀圖書館》2015年第1期;
11.《<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訂補:以上海浙江書院課藝總集作者為例》,《圖書館雜誌》2014年第12期;
12.《書院課藝:有待深入研究的集部文獻》,《學術論壇》2014年第11期;
13.《“烏程蟄園”生平考》,《武漢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14.《科舉功名的偶然與必然:文學敘述與實證分析》,《文藝研究》2014年第4期,武漢市第十五次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
15.《<清人別集總目>僧侶資料補正》,《學術交流》2013年第2期;
16.《<國朝貢舉年表>校讀札記》,《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台北)2013年第1期;
17.《劉永濟先生的文學史理論:<十四朝文學要略·敘論>發微》,《人文論叢》2012年卷;
18.《“桃園結義”的三種讀法:兼論<三國演義>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安徽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收入《<安徽大學學報>文學研究論文精粹》,安徽文藝出版社2014年;
19.《<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一個歷史主義或普遍主義的命題》,《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6期(學術卡片);
20.《<西遊記>的宗教“誤讀”與解構性質》,《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21.《科舉題名文獻札記三則》,《人文論叢》2010年卷;
22.《貢舉志札記三則》,《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4期;
23.《若干清代作家生卒年考略》,《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0輯;
24.《天道的循環與人道的悲劇:<三國演義>的講史基調》,《天府新論》2007年第4期;
25.《<中國文學編年史>與文學史的重新建構》,《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6期;
26.《<中國文學編年史>抽樣分析》,《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27.《<兒女英雄傳>的思想二題》,《中國小說論叢》(韓國)2005年;
28.《<兒女英雄傳>的說書筆法》,《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29.《小說的學術化:清中葉才學小說芻議》,《人文論叢》2002年卷;
30.《寶黛愛情新論》,《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2期。
主要著作:
1.《清代書院課藝總集敘錄》,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武漢大學第十四屆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
2.《<三國演義>的現代誤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3.《清代書院課藝考述》,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湖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4.《貢舉志五種》(與江俊偉合作校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5.《中國文學編年史·清前中期卷》(與苗磊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汗青濁酒:<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主持項目:
1.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補正》(2016年);
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清代書院考課研究》(2015年);
3.國家留學基金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2014年);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清代書院課藝總集敘錄》(2013年);
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清代書院課藝考述》(2010年);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近百年<三國演義>研究的主要理論問題》(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