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莊村[江蘇興化市魏莊村]

魏莊村,俗名魏家莊。在市境的中部,鄉境的東北端。距縣城22.5公里。南接白塗河,與生鐵、劉陸村毗連,西接糧種場,北與海南鎮接壤,東與昌榮鎮草馮莊相鄰。現有二千多戶,萬餘人口,糧田萬餘畝,荒田3000多畝,為興化市的第一大莊。

簡介

俗名魏家 莊。在市境的中部,鄉境的東北端。距縣城22.5公里。南接白塗河,與生鐵、劉陸村毗連,西接糧種場,北與海南鎮接壤,東與昌榮鎮草馮莊相鄰。現有二千多戶,萬餘人口,糧田萬餘畝,荒田3000多畝,為興化市的第一大莊。

東林庵,位於魏莊東北角觀音泊邊,其“身世”鮮為人知,傳為明天啟年間逃落到此的蘇州聲援東林黨人的後代和廂里“江北南社”的參與者發起所建。

莊名(鄉名)曾得緣於東林庵。歷史上莊名(鄉名)演變的過程大致為:魏家莊、村、都(1368——1560);魏家裡、村(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為全縣62里之一);魏家圖(1560——1851);東林圖(1851——1861清鹹豐年間行政區調整為全縣農村28圖之一);魏莊鄉(1912年市鄉制為全縣12鄉之一,後一度為東林圖,為民國初年全縣66圖之一。);魏莊鄉、東林鄉(1924年重新劃分為全縣自治10區之一);鎮林鄉、東林鎮(1929年保甲制屬4區的31個小鄉鎮之一。因東林庵、鎮溝廟而得名鎮林鄉。);東林鎮(1943年新鄉制屬草馮區);林湖鄉(1957年撤區變鄉。因東林庵、得勝湖而得名林湖鄉。);林湖人民公社(1958年);林湖鄉(1979年)。

歷史沿革

相傳,在600多年前,魏家莊一帶還是一片茫茫的荒草灘。明洪武初年(1368),興化知縣徐士誠為擴大糧田,招集流亡人士,動員蘇州、崑山一帶的移民到這裡來築建家園,插草為標,墾荒種糧。最早來這裡的是魏、王、瞿、楊四姓。因魏姓是第一個到的,故莊名取為“魏家莊”。以後,魏姓因受明末剷除“魏逆餘黨”旋風的影響,加上魏姓好幾代單傳,導致人氣不旺。目前,莊上魏姓只剩九戶。

而瞿、王、楊三大姓,占了村莊的一大半。明嘉靖至萬曆年間,魏莊人受盡了洪魔的折磨。明隆慶三年(1569),黃淮水溢,高堰決口。魏家莊一帶一片汪洋。田序盡歿,房屋倒塌。洪水過後,僥倖逃過一命的倖存者陷入了更可怕的瘟疫災難中。這一年魏家莊死掉一大半的人,外出逃生者不計其數。從此,大難不死的魏莊人把希冀寄託到菩薩身上,興起了建廟之風。至明天啟年間(1621——1627),魏家莊東南角建有青龍庵,西南角建有祖師廟,畢家糾子東南角建有華佗廟,莊西南劫港(殺人港)邊建有東嶽廟,王家塘東、王家糾子西南各建有一座土地廟。明天啟五年(1625),在野東林黨人遭奸閹魏忠賢鉤陷,京城發生了“乙丑詔獄”事件。第二年(1626年),在天啟帝的恩準下,江南盛行為魏忠賢活建生祠之風,各地官吏紛紛效尤。此風亦刮到興化第一大莊——魏家莊。莊上的魏姓為攀沾同姓的榮耀,抑制不住對紅得發紫的魏逆的狂熱。

在圖董、里正們的鼓動下,他們派人到杭州觀瞻西湖邊的魏生祠,請回沉香木雕就的五官四肢宛如活人的魏忠賢坐像一座。魏像身著四爪莽服,眉心有一白毫,臉上無鬍鬚。雕像的腹腔皆用玉珠香草妝成,頭上髮髻處留有一空隙,以供四時八節簪香花之用。這一“活寶”請回來後,魏姓族人牽頭勸募建祠款,得銀元數百。他們在莊東北角觀音泊邊建了一座屋宇高大,氣勢恢弘,面積達三百多平方米的魏生祠。祠額曰“普惠”。堂正中有一匾額,上刻“堯天舜德、至聖至神”八個大字。祠堂正屋為磚石結構,青石為基,青磚砌牆,磨磚對逢,飛檐斗拱,雕樑畫棟,一派古樸雄偉。四面祠角,鐵馬叮噹。祠堂前有廡廊兩廂,中有院落,盆景花草,點綴有致。前來朝觀的人絡繹不絕。人們駐足相望,無不嘆為觀止。

明天啟7年(1627年),蘇州市民為替遭魏“閹黨”逮捕的反魏義士周順昌聲張正義,舉行了萬人暴動。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楊、周文元五義士在鬥爭中殉難。其他不少義士亦遭逮捕。楊的後裔及徐、喬等義士紛紛逃往蘇北避難,其中的一支逃到興化,後輾轉來到偏僻的魏家莊。

崇禎初年(1628年),末代明王朱由檢即位後,扳倒了魏逆的左右臂膀“五虎”,接著,又將超級巨閹魏忠賢發往安徽鳳陽看守皇陵。行至河北阜城,精神崩潰的魏逆在“隨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馬聲嘶”的悲歌聲中畏罪懸樑自盡。後來,崇禎帝下詔全國,剪除魏逆黨羽,毀廢魏氏生祠,為東林黨人平反昭雪。魏家莊受蒙蔽的窮苦百姓和壓抑已久的楊念如的後代等人,聯合莊上的楊、瞿、王三個大姓,搗毀了魏生祠。曾經風光一時的魏氏雕像斂盡了他的餘輝,談笑間消弭於無形。

後來,反魏義士的後代及莊上幾個“江北南社”的骨幹倡議在魏祠廢址上新建東林庵,得到魏莊民眾的隨緣樂助。他們在魏祠廢址上建了與青龍庵(後稱前庵堂)遙遙相對的東林庵(後稱後庵堂)。它前後三進,每進三間一廂,東西三幢計二十多間。東林庵前中院植有幾株翠竹,象徵著東林黨人的高風亮節。

東林庵中堂上脊中有一顆巨大的寶珠,普放光明,觀音泊中的水景和岸邊的房屋、樹木,院中的竹影等全部攝入珠中,隨著光線的變化,或隱或現,宛是蓬萊仙境。中進佛堂里三尊大佛,形體偉岸,儀表安詳,慈眉慧目,肅穆莊嚴;兩側的十八羅漢則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莊嚴、有的文靜、有的快活、有的憂愁、有的聰明伶俐、有的大智若愚、有的橫眉怒目、有的氣勢威猛、有的健壯結實、有的修長窈窕。後進為和尚起居室。內設的佛經堂為四方雲集的僧人、學者著疏述經,廣演秘典,研修理學的場所。正門西設一學堂,名曰:“東林學堂”,解放後更名為東林國小。

魏莊中學初建時為傳承東林庵的人文精神,亦將校名定為東林中學,文革中改名東風中學。東林庵建成後,方圓數十里的朝香之客,文人學者絡繹不絕,很快成為興化農村地區的佛教聖境和學者們切磋詩藝的社壇之一。她為興化東境的文人、學者開闢了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間”。上百條船停觀音泊,幾百文人一齊誦詩作文,其盛大的場面感染了每一個魏莊人。“社事以文章氣誼為重”,“海內知名士游泊至宴集靡不納費”,東林庵很快就名傳大江南北。“明末遺逸,守志不屈,身雖隱而心不死,至事不可為,發憤著書,欲托空文以見志。”(《清史稿》)時不少退隱歸里的文人雅士把對時局失望的惆悵轉化為潛心學問的動力,致力於研修理學、著書述志之中。清初,江南復社一成員遁跡東林庵,削髮為僧,取僧名鶴道,隱居不出,專心著述,卒後葬於莊東“鳳凰垛子”。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興文字獄,許多文人學者不敢著書撰文,致力於對藏書的考讎。”(《江蘇省志。文化藝術卷》)東林庵佛經堂藏書“充棟宇而溢邊廂”“經史子集、稗官小說、釋典道教,奇書秘本,無所不有。其中多抄本”這裡成了一些失意文人雅士的好去處。與東林庵隔河相望的陳卞莊上的王貴一,城郊新城的王文簡等人常駕舟到此“翻精鈔秘本披閱達旦”。乾隆四十三年(1778)轟動全國的“一柱樓詩案”累及邑人王仲儒、李磷,乾隆帝下旨對其“斫棺銼屍”。

嗣後,東林庵自查“違礙語”禁書數千本,一批彌足珍貴的抄本、善本、普本等隨煙火滅絕。值得幸運的是,由當年的一些學者在這裡挖掘整理出來的50年代傳響全國的林湖民歌栽秧號子《啊里隔上栽》,因民間口頭傳唱,得以流傳至今,成為東林庵遺響中留存後世的奇葩之一。東林庵所在的東北里,在庵落成後,改為東林里,現為東林村。以後,莊名一度改為東林莊、圖、鎮等。東林庵東邊有一250米方圓的大水泊,清澈見底,荷花飄香。原名“瞿家塘”。一大旱之年,庵中和尚在泊邊誦念《龍華經》,祈甘霖降世。未幾,神蛇騰泊而出,大雨傾盆而下。故得現名“觀音泊”。

光緒十四年(1888)春天,一場大火燒掉了魏莊大半個莊子的一千多戶的房屋,東林庵亦化為灰燼,佛經堂中卷帙浩繁的經典名著蕩然無存。庵中的佛像命大,被僧人捨身“救”出。災後,縣官倪道培到魏莊“撫災”,船至觀音泊,主持和尚興香跪東林庵碼頭迎倪老爺,欲陳述災情。倪老爺本來就對東林庵的和尚參與“匡政時弊”、“捉筆訟詞”等心存不滿,現又看到這抱道忤時的和尚“擋駕”,隨口罵了一句:“禿驢,爾倒霉!”官船撤頭就回。後來,魏莊一帶流傳這樣的俗語:“興香遇到倪老爺——你倒霉”。

光緒六年(1891),魏莊人捐資重建東林庵。新的東林庵面積比原來大得多,東西三幢計三十多間。東稱東林庵,中為佛堂,西稱西竺庵。增塑彌勒、如來、都天菩薩、觀音菩薩等像數座。都天菩薩供於東林庵中進,它恬靜和悅,面含微笑,似在展現物我俱忘的的美妙境界,有一種超凡傲俗而又神秘莫測的氣質。彌勒佛供於中幢後堂,它面相嫵媚,體態豐盈,肌膚圓潤,活脫是宮廷脂粉,人間嬌娃。觀音菩薩供於庵門東觀音泊邊獨間。她站立鰲頭,手持淨水瓶柳枝,似把甘露灑向人間。其它佛像居中幢中間的佛堂。西邊的西竺庵為和尚的起居室、佛經堂、法器間和東林學堂。

東林庵毀於上世紀40年代的抗日戰火,二十多名僧人流徙他處,庵中之物除部分佛像留存外大多散失。解放初,東林庵遺址尚存,後被居民用為民居地。現在獨居一隅的80年代新建的東林庵已不復往日雄偉壯觀的風韻。

鄉村文化

人稱“蝦籠里”的魏莊,交通閉塞,位置偏僻,葦灘衍沃。其淳樸的莊風、民風,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容納了眾多像蘇州反魏義士那樣的流民,繁衍了興化第一大莊。

當年建造東林庵的魏莊人,無論是出於對東林黨人“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真摯崇拜,祈福消災的現實願望,還是出於保莊安民的功利需要和與時俱進的政治策略,都為魏莊的人文歷史增添了靚麗而飽滿的一筆,為魏莊後代人留下了一份寶貴而營養豐富的精神快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