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03年12月25日 生於湖南嶽陽。
1921—1922年 長沙雅禮大學二年肄業。
1923年 南京金陵大學一年肄業。
1924—1926年 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1925年改稱湘雅醫科大學)二年肄業。
1926年 參加北伐軍,任第四集團軍警衛團三等軍醫正。
1927年 在長沙廣雅中學任教一年。
1928—1933年 在上海醫學院學習,1933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
1933—1937年 任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1937—1939年 任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
1939—1947年 歷任國民政府衛生署中央防疫處技正、處長。
1947—1949年 任上海醫學院教授兼衛生署中央防疫處上海分處處長。
1949年 任大連醫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主任兼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副所長。
1951年 參加中國政府組織的美軍細菌戰爭罪行調查團,任檢驗隊隊長。
1953—1989年 歷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二、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會顧問;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55年 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
1957—1989年 調中國醫學科學院(1983年屬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任立克次體室及鉤端螺旋體室主任、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
1982—1989年 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人獸共患疾病病原學專業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學會名譽主任委員。1989年5月20日卒於北京。
生平概況
魏曦,字東升,1903年12月25日生於湖南嶽陽。他在中學時代就參加了進步學生團體,閱讀《新青年》 、 《響導》等刊物。五四運動給他帶來了科學、民主的思想。中學畢業後,他於1924年考入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1925年改稱湘雅醫科大學)。這期間他經常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為共產黨傳送過信件,掩護過共產黨員,因而遭到反動軍閥的通緝,湘雅醫科大學也將他開除了學籍。於是他參加了北伐軍,繼續追求革命。北伐失敗後他來到上海醫學院學習。
這時期,微生物學在醫學上的重要作用已被公認,但有很多未開墾的領域需要研究,這一新興學科引起魏曦極大的興趣。他的畢業論文《肺疽的細菌學》 ,受到好評,獲醫學博士學位。從此開始了他的醫學微生物學研究的生涯。
大學畢業後,他到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繼續進行微生物學研究。他首次用雞胚培養回歸熱螺旋體,並對其生活史做了詳細觀察。在此期間,他還對牛胸膜肺炎支原體的培養特性和生物學特性進行了研究。他是國內最早研究支原體的學者。
1937年,他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因立克次體瓊脂斜面組織培養的研究獲得成功,榮獲哈佛大學的獎狀和獎金。1939年回國後,他積極參加抗日戰爭活動,同時任重慶國民政府衛生署中央防疫處技正。他協助湯飛凡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處,並擔任檢定科科長,負責產品質量檢定工作。當時抗戰的軍民急需大量的血清和疫苗,該處生產了大量生物製品解決了燃眉之急。其後又參與組建了貴陽生物製品所。抗戰勝利後,任上海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兼中央防疫處上海分處處長。
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地下組織的推薦下,他舉家途經香港奔赴解放區大連,任大連醫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主任兼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副所長。1951年,抗美援朝期間他參加美軍細菌戰爭罪行調查團,並任檢驗隊隊長,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1953年以來,他歷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二、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五屆中央委員會顧問,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及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學部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人獸共患疾病病原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委員,中國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學會名譽主任委員。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多年的宿願。
1957年,他調至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1983年改屬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歷任立克次體及鉤端螺旋體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等職。他在立克次體和鉤端螺旋體以及微生態學領域頗多建樹。
立克次體學
魏曦在1937年赴美留學前尚未建立明確的研究方向,赴美後,投師於專長立克次體學研究的著名微生物學家秦瑟,從此也進入了立克次體學的研究行列。在他到達秦瑟實驗室時,秦瑟的研究生菲茨派屈克正在進行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瓊脂斜面培養的研究,但一直未獲成功,便決定放棄這項研究。魏曦對菲茨派屈克所採用的方法作了仔細推敲,發現她所用的泰洛氏液濃度不足,於是增加了其濃度,同時把供立克次體生長用的組織細胞剪碎塗於瓊指斜面上(使組織細胞處於代謝低下狀態),然後接種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結果獲得了成功。哈佛大學對魏曦這一貢獻授予了獎狀和獎金。
魏曦的這項研究成就為後來病毒的轉鼓培養技術提供了參考。當時在同一個系工作的恩德斯,與魏曦朝夕相處,恩德斯受到魏曦的研究途徑的啟發,從研究細菌免疫學問題轉向病毒的培養問題,並獲得了成功。恩德斯因成功地用單層細胞培養脊髓灰質炎病毒而榮獲生理學與醫學諾貝爾獎金。在中國對外開放之後,年已84歲的恩德斯於1981年11月25日給魏曦親筆寫了信,信中回憶了這段往事。魏曦回國以後,仍對立克次體進行研究,在昆明用血清學方法首次證實恙蟲病在中國的存在。
1945年,在滇緬邊境反法西斯戰場上,在英美盟軍中發生了一種“不明熱”的流行,嚴重地威脅著部隊的戰鬥力。美國組織了一個以哈佛大學專家為主的斑疹傷寒考察團對此進行調查,但一直沒有搞清病因。這時魏曦被邀赴緬進行工作。他到達現場後,跋山涉水進行調查。他再一次發揮了善於從別人的失敗中找出原因的特長,發現別人是將試驗用的盛裝動物的籠子放在草地上,使昆蟲叮咬動物,然後從動物分離病原體。其所以未獲成功可能是因為籠子下面的草被壓成一個草墊,有礙昆蟲接近和叮咬動物。魏曦設計了一個不存在這種缺點的試驗方法,即將草地圍成一個小環境,實驗動物在其中自由活動,結果草地上的恙蟎叮咬了動物,動物發生恙蟲病立克次體血症。於是,魏曦成功地證實了“不明熱”的本質是恙蟲病,而不是預先估計的斑疹傷寒。當採用了針對恙蟎的防制措施之後,“不明熱”得到了控制。1948年,美國哈佛考察團為表彰魏曦的傑出貢獻,特授予他一枚學術性的“戰時功績榮譽勳章”。
50年代,魏曦針對斑疹傷寒疫苗生產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流行性斑疹傷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取決於使用毒株的毒力,只有強毒毒株才能生產出免疫原性高的疫苗。如何才能保持和提高毒力,通常的辦法是通過虱鼠傳代。在這裡人虱成為關鍵性的生物。人虱的生活習性是只吸食人血才能生存繁殖,因此供傳代用的健康人虱要在未經斑疹傷寒疫苗免疫的健康人體上餵養,而已感染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人虱則需在高度免疫的人體上飼餵。為了生產斑疹傷寒疫苗,餵虱者不得不經受著極大痛苦。魏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與其助手范明遠著手馴化虱種,使其能適應動物(如家兔)血液。經過人、兔交替餵養終於獲得一株兔化人虱虱種。該虱種經過鑑定證明:在繁殖立克次體中保持和提高毒力方面與正常人虱完全相同。1959年,衛生部生物製品委員會批准該虱種在全國有關生物製品所推廣使用。從此結束了在生產斑疹傷寒疫苗中人餵虱的痛苦局面。
人虱是流行性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普氏立克次體)最佳宿主,斑疹傷寒患者血中含有立克次體,人虱吸食後可受感染。因此,用人虱分離普氏立克次體是最敏感的方法,但人虱的餵養是個困難問題。蘇聯曾用死後不久的人皮做皮膜餵血,很顯然,人皮來源不多。魏曦和他的助手張婉荷改用了乳鼠皮膜,獲得與人皮相同的效果。
魏曦還關心中國是否存在其他立克次體病,在50年代曾做了調查,發現很多地區有Q熱存在,部分地區有北亞熱存在。
鉤端螺旋體
1943年,魏曦在昆明從水中分離出鉤端螺旋體,但真正開展全面系統的研究還是從50年代開始的。當時,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有鉤端螺旋體病流行,魏曦很快派出調查組赴現場調查,結果從黃胸鼠和狗體中分離到鉤端螺旋體。一次,魏曦去羅馬尼亞訪問,他很有心地帶回12型鉤端螺旋體標準菌株。從此,魏曦開始了推動中國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的研究。
中國第一代鉤端螺旋體菌苗的試製成功
中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地區不斷擴大,流行菌型也不斷增加,急需有效的預防辦法。魏曦看到這點,立即組織力量試製菌苗,並於1958年通過鑑定,證明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於是,各生物製品所大量生產這種菌苗,在鉤端螺旋體病的預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鉤端螺旋體疫源地的考察及確定
1959—1960年,魏曦根據蘇聯學者自然疫源地理論,結合中國三峽水力工程的開發計畫,對中國湖北省境內長江沿岸鉤端螺旋體病自然疫源地進行了考察,發現該地區黑線姬鼠是鉤端螺旋體自然疫源地的貯存宿主。為了消滅黑線姬鼠,他還對黑線姬鼠的生態學進行了調查。魏曦還親自到河北、河南等地考察,確定了中國廣大北方的鉤端螺旋體疫源地是以豬為主的家畜疫源地。其防制辦法是圈豬積肥,既淨化疫源地,又增加肥源,有效地控制了該?牧饜小?
在大躍進的年代裡,魏曦根據鉤端螺旋體病疫源地的特點,在一次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上鄭重指出:發展水利工程和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必須同時注意某些媒介動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散播,否則將會造成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疫區的擴大,從而給人民帶來危害。可惜這些有預見性的科學忠告反被誣為給“大躍進”潑冷水,而他本人在“拔白旗”運動中也作為“資產階級白旗”遭到不應有的批判。
微生態學
早在1950年,魏曦就注意到了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問題。他認為抗生素干擾了人類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必然導致機體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即菌群失調症(兩重感染),因而提出菌群調整療法,即把正常菌群的成員製成活菌製劑給病人服用來輔助缺失或減少的細菌。在他指導下,他的助手康白制出的“促菌生”是一種需氧臘樣芽胞桿菌,它在腸道內有耗氧作用,造成厭氧狀態有利於厭氧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生長繁殖,從而調整菌群恢復生態平衡達到治療目的。實踐證明這種療法具有良好效果。魏曦指出:“抗生素之後的時代將是活菌時代”。他專門為活菌製劑起了個拉丁術語,稱為“Biogen”,例如大腸桿菌活菌製劑稱為“Colibiogen”,乳桿菌活菌製劑稱為“Lactobiogen”,腸球菌活菌製劑稱為“Enterococcobiogen”,“促菌生”稱為“Cerobiogen”。1981年,魏曦率代表團去日本參加第七屆國際悉生生物學討論會時,提出“促菌生”在菌群調整療法中的作用,受到好評。
魏曦是第一個把悉生生物學術語和有關內容介紹給中國的學者。悉生生物學(Gnotobiology)是用無菌隔離器技術研究自然界生物,包括微生物與其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生態關係,發展和利用悉生生物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魏曦為“Gnotobiology”這個術語做了詳細推敲,最後否定了日文譯成“無菌生物學”的譯法,而提出更為確切的“悉生生物學”的譯法。魏曦為推動和發展微生態學學科作出了重要貢獻。
魏曦為人正直、寬厚、謙和和樂於助人。他的科學生涯充滿了探索和創造,他幾次在科學上的突破都是認真分析別人失敗的原因之後,另闢新徑而取得成功的。他十分重視同事之間經驗與看法的交流,從交談中常可得到寶貴的啟發。他在科研活動中非常重視實踐,實踐能使人心靈手巧,這是科學家應具備的優秀品質。我們從魏曦的治學經驗和方法中將會得到有益的啟發。
主要論著
1 魏曦.斑疹傷寒防治概要.全國防疫聯合辦事處,1947.
2 魏曦,范明遠.兔化虱之研究.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補印篇,1956:1
3 魏曦,張婉荷.在動物皮膜上飼養和感染人虱.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學術資料彙編(1949—1957),1957:277—279.
4 聶第楷,魏曦.廣東新會江門中山地區鉤端螺旋體的調查報告.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學術資料彙編(1949—1957),1957:230238.
5 魏曦,李福聲,張婉荷.乾燥牛痘苗的大量生產及效價的研究.大連生物製品研究所學術資料彙編(1949—1957),1957:346—353.
6 康白,范明遠,魏曦.菌群失調和菌群交替症.中華醫學雜誌,1962,48(4):201.
7 魏曦,康白.鼠型鏈絲桿菌敗血症弗利蘭德桿菌菌交替症一例報告.中華醫學雜誌,1962,48(6):376.
8 范明遠,魏曦.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小白鼠肺臟感染的實驗研究.中華病理學雜誌,1964,8(3):212.
9 張永增,康白,魏曦.慢性腹瀉中菌群失調狀態的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64,50(3)137.
10 魏曦.關於菌群失調和菌群交替症問題.中華醫學雜誌,1964,50(4):194.
11 聶第楷,魏曦,汪履祺等.中國中部某地區鉤端螺旋體自然疫源地調查報告.廣州鉤端螺旋體病學術資料彙編,1964:165—175.
12 張婉荷,魏曦.Q熱的流行病學調查.流行病學雜誌,1965,3(1):30—33.
13 聶第楷,魏曦.鉤端螺旋體特異性抗原的研究:I.鉤端螺旋體紅血球致敏物質的抗原分析.微生物學報,1965,11(1):63—71.
14 王慶泰,高守一,魏曦.與急性腹瀉相關的一種病原菌類似“彎曲菌胎兒腸道亞種”細菌.中華醫學檢驗雜誌,1980,3:25—27.
15 魏曦.悉生生物學名詞之商榷.微生物學通報,1981,(3):152.
16 魏曦.鉤端螺旋體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17 魏曦.祝賀與希望.公共衛生與疾病控制雜誌,1982,1(1):46.
18 魏曦.醫用立克次體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19 魏曦.正常菌群與健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0 魏曦.微生態學芻議.科技日報,198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