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髒氣法時論
黃帝內經素問 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是一本關於肝臟的書。
原文 髒氣法時論篇 -
氣由髒發
氣色指面部與皮膚的顏色和光澤。人的氣色可反映臟腑、氣血、津液的盛衰。五臟之精氣,通過經脈充養面部與肌膚,精氣充盛,則面色榮潤光澤。《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解讀 中醫套用 -
牯髒節
牯髒節是居住在貴州香爐山附近的苗族人最古老、最盛大的節日。農曆9月14日(“醜”日),是苗家最隆重的最獨特的節日。牯髒,苗話的本來意思,已經沒有人能說得...
概述 節日簡介 節日特色 傳說 牯髒節介紹 -
髒
髒是一個漢字,讀作zāng或zàng,該字zāng時字義是玷污,不乾淨或不純潔的意思或指語言不文明,罵人。讀作zàng時,字義的是指身體內部器官的總稱。
筆畫編碼 古籍解釋 詳細釋義 方言集匯 字形結構 -
氣[中醫術語]
王充《論衡》:“天地氣合,萬物自生。”張載《正蒙·太和篇》:“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氣分陰陽,提示質與能的統一,以及...
解讀 中醫套用 -
形髒
語出《黃帝內經·三部九候論》:“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髒。故神髒五,形髒四”。對於神髒,皆認為“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腎藏志,是謂神藏五。”對於...
簡介 形髒之義 -
間髒
出自《難經》,指疾病傳變不傳於所勝之髒,而是間隔一髒,傳於其所生之髒。
解讀 中醫套用 -
十二髒
十二髒是臟腑的合稱,又稱“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腎、心包絡、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見《素問·靈蘭秘典論》)。
-
定氣散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 -
氣交變大論
《氣交變大論》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本篇討論自然環境對人和萬物的影響。以陰陽和五運之氣的消長勝負關係以及德、化、政、令等五運正常功能和逆...
原文 注釋 譯文 作者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