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頰河[山東省聊城市]

馬頰河[山東省聊城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黃河奪馬頰河道,堤防浸毀,古河已湮。 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時,黃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不斷流入馬頰河。 現在的馬頰河,非禹疏九河之馬頰,是唐代為泄黃河洪水,把篤馬河、鬲津河等河流連通起來,開挖的一條新河道。

基本信息

概述

馬頰河起源於河南省濮陽縣澶州坡,自西向東北流經濮陽縣、濮陽市華龍區、清豐縣、南樂縣,自南樂縣西小樓村南出境進入河北省大名縣,在莘縣沙王莊進入山東省境。經莘縣、冠縣、聊城市、茌平、臨清市、高唐、夏津、平原、陵縣、臨邑、樂陵、慶雲,在無棣縣黃瓜嶺以下流入渤海。
馬頰河是一條很古老的河道,為禹疏九河之一,周秦時稱古篤馬河,因河的斷面較小,上游寬下游窄,狀如馬頰,至唐朝以後故稱馬頰河。
周定王時,馬頰沿河各國修築長堤,以防水患。至秦,始皇聯斷補缺,民間有秦始皇走馬修堤之傳說。後黃河奪馬頰河道,堤防浸毀,古河已湮。唐代武則天當權時,為分泄黃河洪水,把篤馬河、鬲津河和屯氏別河聯通,形成馬頰河的雛形,後幾經治理,以供轉運海漕。宋、明、清及民國時期多次疏浚,成為魯北平原的骨幹河道之一。
數千年來,馬頰河由於受黃河改道和南北運河的開控,引水濟運及減河(漳衛新河)分洪等影響,河道變遷頻繁。早在新石器時代至戰國以前,黃河未築堤防,處於平原地區的河道不受約束,漫流改徙不定,黃河幹流主要在河北省東南入海,“禹疏九河”於碣石入海。其實就是流入無棣境內的原馬頰河。東漢後,黃河改道從山東濱縣(今濱州市)入海。五代時,黃河決口頻率加快,約三年左右就發生一次。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時,黃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不斷流入馬頰河。到清朝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才真正由山東省利津縣入海,達到現在的位置。
現在的馬頰河,非禹疏九河之馬頰,是唐代為泄黃河洪水,把篤馬河鬲津河等河流連通起來,開挖的一條新河道。馬頰河起源於河南省濮陽市金堤閘,流經河南、河北兩省,由莘縣沙王莊進入山東,自南向北流經聊城、德州、濱州三市,流入無棣北部,與德惠河像兩隻巨膊相擁“禹貢之碣石”,至沙頭處注入渤海。幹流總長443公里,流域總面積8330平方公里;其中,在山東省境內幹流長355公里,流域面積6830平方公里,是山東省境內主要河流之一。
新中國成立初,流域內曾多次暴雨成災,給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損失。六七十年代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治理,並相應開挖治理支流河道82條,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防洪除澇體系,排澇行洪能力大大提高,對防洪減災、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經過30多年的運行,河道老化、退化,嚴重影響河道排澇行洪,防汛形勢比較嚴峻。
唐朝河北籍的詩人李嶠,《詠河》詩有“桃花來馬頰,竹箭入龍宮”之句。
馬頰河上的“西橋牧笛”是無棣古八景之一。西橋,在舊無棣縣城西、與慶雲接壤的馬頰河上,也叫棗園橋、灶王橋,為一木質結構橋。西橋東南銜接青坡路,古代是登、萊、青三府赴京的要衝。1484年(明成化十三年),兩縣協建木橋三孔。此後相繼增築磚石,並於兩端修建馳道。清嘉慶年以後,由私人捐資,多次有協修,夾道種柳千株。橋邊河畔,蒼松翠柏深處有祀死於“土木之役”的明戶部尚書王佐的“王公祠”。夾道綠楊翠柳,兩岸谷浪菽濤;橋下清流潺潺,魚游蝦戲,橋上行人絡繹,笠影幢幢,牧笛聲悠,一派昇平氣象。有詩云:
楊柳風來笛韻清,西橋牛背一枝橫。
牧人新得維魚夢,吹出豐年雅樂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