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曾任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鳳凰衛視評論員,政論家。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北海道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政治與社會改革研究,撰寫多種評論及文化著作,到2013年為止,出版18本著作,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主要觀點
一、2008年出版的《交鋒三十年》一書,梳理改革開放30年,提出一個理解掌握改革開放進程的思路和框架:30年來發生了四次大爭論,也就是實現了四次大突破。第一次大爭論:“兩個凡是”還是改革開放?第二次大爭論: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第三次大爭論:私營經濟是禍水還是活水?第四次大爭論:中國改革開放搞錯了嗎?
二、2012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指出中國思想文化出現了群雄初起的春秋局面,該書將當代中國社會思潮概括為八種,並評述了八種思潮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觀點。這八種思潮是:鄧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民粹主義思潮和新儒家思潮。
三,2002年發表的《對日關係新思維》一文,主張中日兩國克服各自的民族主義,實現和解,共同建設東亞共同體。此人認定,在南京大屠殺發生時南京的人口只有20萬,而且在日軍攻占南京一個月後增加到了25萬。這個事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疑點,至今仍在爭論之中。因為是在戰爭中間,所以難免會有殺傷,但絕不會是什麼大屠殺。
影響力事件
1998年出版的《交鋒》一書,震動全國,發行200萬本,是第一部以反左為主線的評述改革開放20年歷史進程的力作。出版之後多次再版,一直暢銷不衰,影響了兩代人。
2012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出版之後連續被深圳和北京評為當年好書,連續印行10版,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成為公認的解讀當代中國的重要讀物。
2002年發表的《對日關係新思維》,引發巨大轟動,11年來在中日兩國仍然爭論不休。
主要作品
1986年迄今,出版著作共18本。
1998年與凌志軍合著《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1999年與凌志軍合著《呼喊》。《交鋒》發行200萬本,在世界上產生巨大影響。這兩本書連續兩年成為當年中國最暢銷書。
2002年12月,在《戰略與管理》第6期雜誌發表長文《對日關係新思維——中日民間之憂》,在亞洲引起轟動,在中日兩國引起強烈反響和激烈爭論。
馬立誠還出版了《你投誰的票》、《天啟七年》、《大突破》、《歷史的拐點》、《交鋒三十年》、《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仇恨沒有未來——中日關係新思維》等著作。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連續印行10版,並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
1999年9月,被美國《亞洲周刊》評選為當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50人之一。2000年10月,獲美國德克薩斯州阿爾帕索市榮譽市民稱號。
2009年12月,《交鋒三十年》獲第五屆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2012年出版《當代中國的八種社會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