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永安路95號,始建於1952年,占地面積9.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9.4萬平方米。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是醫保定點機構。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腎病學系、泌尿外科學系、中西醫結合學系和普通外科學系等5個學系掛靠醫院,承擔著本專科生、研究生、住院醫師培訓及全員繼續教育、成人學歷教育任務。醫院曾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光榮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1952年始建,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是在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下,由中國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
1954年,醫院從甘水橋舊址遷入現址。
1957年3月,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
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
2014年10月23日,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總後勤部衛生部認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領導團隊

姓名:張澍田

職務與職稱:執行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臨床醫學協同研究創新聯盟秘書長、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前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前副主任委員、世界消化內鏡組織(WEO)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12屆人大代表、北京市青聯第七至九屆委員及常委。

姓名:辛有清

職務與職稱:黨委書記。全面負責醫院黨務工作。

醫療團隊

姓名:張澍田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執行院長。國家臨床醫學協同研究創新聯盟秘書長、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世界消化內鏡組織(WEO)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12屆人大代表、北京市青聯第七至九屆委員及常委。

診治範圍:消化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早期癌的內鏡下切除、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出血的結紮和硬化、潰瘍病出血的內鏡下止血、膽結石的內鏡下取石、胰腺炎的內鏡治療。

姓名:張忠濤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普通外科學系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長。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常委及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外科手術學學組副組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診治範圍:胃腸及肝膽外科疾病的診斷治療。

姓名:於永征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消化內科專家。

診治範圍:消化系各種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早期癌的診斷與治療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疾病內鏡下(胃腸鏡、腹腔鏡、膽道鏡等)診斷與微創手術治療。

姓名:吳詠冬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消化內科副主任。北京醫學會消化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北京醫師協會消化內科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胃靜脈曲張專業學組、小腸鏡和膠囊內鏡專業學組成員。

診治範圍:肝硬變靜脈曲張出血、胃腸道早癌及息肉的內鏡治療。食管癌、膽道梗阻支架置入。內鏡經皮胃腸造瘺、消化道出血、炎性腸病等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治療。

姓名:張擁波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神經內科專家。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北京神經科學理事、亞太神經化學會成員。

診治範圍:腦血管病、神經系統變性病的診斷治療。

姓名:屈翔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普外科專家。

診治範圍:乳腺癌、乳腺腫物、乳房疼痛、乳頭溢液、甲狀腺腫物、甲狀腺癌、甲狀旁腺腺瘤等的診斷治療。

姓名:王今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普外科主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腫瘤規範化培訓工作委員會結直腸專家組成員、國際外科、消化及腫瘤醫師協會(IASGO)委員。

診治範圍:胃腸道腫瘤手術及綜合治療。腹腔鏡手術。

姓名:任祤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熱帶病科專家。

診治範圍:熱帶病、傳染病的診斷治療。

姓名:鄒洋

職務與職稱:副主任醫師、熱帶病專家。

診治範圍:瘧疾、登革熱、布氏桿菌病、多種寄生蟲病等熱帶病的診斷治療。

姓名:馮曼玲

職務與職稱:副主任醫師、熱帶病專家。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診治範圍:瘧疾、登革熱、布氏桿菌病、多種寄生蟲病等熱帶病的診斷治療。

就診指南

一、掛號前建立就診卡。

二、掛號後持就診卡,到指定科室候診,在掛號的同時,患者的掛號信息已上傳到門診就診科室,通過電腦叫號系統自動叫號就醫,代替以往的人工排隊,從而減輕了患者負擔。

三、患者建立就診卡需向工作人員提供準確的相關信息。

四、各類保險患者請攜帶相關醫療手冊:如醫保患者請攜帶藍色醫療手冊。

五、自費患者請攜帶身份證。

六、辦理就診卡時未帶以上證件者,在辦卡前需填寫《個人信息表》,並持此表辦理就診卡。

七、周末、節假日所有掛號均在一層大廳,其他樓層視窗不開放。周末為全日門診,掛號時間6:30~15:00。

八、節假日掛號時間根據節日安排提前制訂。

研究機構

醫院是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被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認定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依託單位,設有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和北京市衛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擁有消化疾病癌前病變、熱帶病防治研究、肝硬化轉化醫學、移植耐受與器官保護等四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科室設定

醫院設有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心臟中心、神經內科、腎病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感染內科、重症醫學科、風濕內科、肝病中心、急診科、熱帶病、中醫科、兒科、皮膚性病科、腫瘤科、康復醫學科、綜合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麻醉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產科等科室。擁有消化疾病癌前病變、熱帶病防治研究、肝硬化轉化醫學、移植耐受與器官保護等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內科學(消化系病)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消化內科、臨床護理、地方病(熱帶醫學)、普通外科、重症醫學科、老年病科、檢驗科、病理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先進設備

大型設備

PT功能數字乳腺機具有強大的後台工作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字乳腺成像系統,也是北京市首台兼具PV與TE功能的數字乳腺機。早發現、早診斷對於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提高救治率起著重要作用,乳腺癌篩查是及早發現和診斷乳腺癌的最佳方法,而數字乳腺機等影像技術正是乳腺癌篩查的一個主要途徑,將顯著提高乳腺癌早期的病變檢出率。該設備於2009年10月初完成裝機並開始投入使用。

醫療設施

醫院現有編制床位1256張。配有雙探頭SPECT以及多功能儀、鎝氣體發生器、64排螺鏇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GE公司LOGIQ9彩色超聲診斷儀、PHILIPS公司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等醫療設施。

研究成果

一、2000年,《急性感染並發MODS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研究》獲國家中醫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二、2000年,《麻風病防治系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三、2000年,《國人正常前列腺的解剖學和組織學觀察—對病理診斷的含義》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四、2000年,《中藥腹腔灌洗治療大鼠重症胰腺炎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五、2000年,《清血顆粒治療移植術後紅細胞增多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六、2000年,《危重症時胃腸功能損傷的病理生理改變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七、2000年,《複方861對肝星狀細胞增殖、膠原合成及降解干預作用的體外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八、2000年,《關於阿米巴病新診斷方法的系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九、2000年,《鏇毛蟲病監測方法的經濟學評價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2002年,《限制性門腔靜脈側側分流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十一、2002年,《限制性門腔靜脈側側分流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十二、2002年,《肺結核病的影像診斷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三、2003年,《調節促炎性介質和抗炎性介質平衡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系列實驗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十四、2003年,《調節促炎性介質和抗炎性介質平衡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系列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十五、2003年,《膽管阻塞性肝纖維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機制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六、2003年,《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與愛波斯坦—巴爾病毒的相關性及該病毒致瘤基因的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七、2005年,《支氣管肺癌的CT診斷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八、2005年,《持筆式持續負壓細針穿刺器的研究及其臨床套用》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十九、2005年,《急性腸衰竭中西醫結合診斷及臨床療效研究》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二十、2006年,《腸球菌耐藥性監測、耐藥機理、致病機理及治療選藥的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二十一、2007年,《肝星狀細胞在肝纖維化發生中的作用及在抗纖維化治療中的意義》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二十二、2007年,《廣州管圓線蟲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二十三、2000年,《急性感染並發MODS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研究》獲國家中醫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二十四、2000年,《麻風病防治系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二十五、2000年,《國人正常前列腺的解剖學和組織學觀察—對病理診斷的含義》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二十六、2000年,《中藥腹腔灌洗治療大鼠重症胰腺炎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二十七、2000年,《清血顆粒治療移植術後紅細胞增多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二十八、2000年,《危重症時胃腸功能損傷的病理生理改變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二十九、2000年,《複方861對肝星狀細胞增殖、膠原合成及降解干預作用的體外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三十、2000年,《關於阿米巴病新診斷方法的系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三十一、2000年,《鏇毛蟲病監測方法的經濟學評價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獲三等獎。
三十二、2002年,《限制性門腔靜脈側側分流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三十三、2002年,《限制性門腔靜脈側側分流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三十四、2002年,《肺結核病的影像診斷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三十五、2003年,《調節促炎性介質和抗炎性介質平衡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系列實驗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三十六、2003年,《調節促炎性介質和抗炎性介質平衡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系列實驗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三十七、2003年,《膽管阻塞性肝纖維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機制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三十八、2003年,《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與愛波斯坦—巴爾病毒的相關性及該病毒致瘤基因的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三十九、2005年,《支氣管肺癌的CT診斷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四十、2005年,《持筆式持續負壓細針穿刺器的研究及其臨床套用》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四十一、2005年,《急性腸衰竭中西醫結合診斷及臨床療效研究》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四十二、2006年,《腸球菌耐藥性監測、耐藥機理、致病機理及治療選藥的研究》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四十三、2007年,《肝星狀細胞在肝纖維化發生中的作用及在抗纖維化治療中的意義》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四十四、2007年,《廣州管圓線蟲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學術專著

主辦《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

學術活動

一、2017年3月25日下午,理事長辛有清,執行院長張澍田,院長助理尤紅,在醫院門診九層第一會議室接見了巴基斯坦軍方衛生代表團一行。
二、2017年,美國梅奧代表團及梅奧中方代表團一行十餘人前來訪問,並於門診樓9層第一會議室召開交流座談會。
三、2017年6月2日,美國貝勒醫學院國立熱帶醫學學院院長PeterJayHotez教授及熱帶醫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詹斌教授一行訪問醫院及熱研所。
四、2017年7月17日,應醫院肝移植中心學科帶頭人朱志軍主任的邀請,英國國王學院醫院肝移植專家MohamedRela到醫院肝移植中心進行學術交流及訪問。
五、2017年7月20日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主任簡素玉一行來醫院藥學部參觀交流,並探討醫院藥學的發展。藥劑科主任沈素、黨支部書記溫愛萍及臨床藥師陪同參觀並出席座談會。
六、2017年9月18日,甘比亞國民議會議長瑪利亞姆·傑克·登頓率代表團一行9人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進行訪問。陪同訪問的還有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景文春、全國人大外事局副局長劉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局處長蘭梅、北京市衛計委國合處項目官員王峰等。

獲獎情況

醫院曾先後兩次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曾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首都勞動獎章等榮譽,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光榮稱號。

地理位置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永安路95號(查看詳細地圖)
郵編:100050
乘坐6路、7路、15路、34路、59路、687路、105路等公交都能到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