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發射方式
飛彈發射方式是指由飛彈的發射基點、發射動力、發射姿態和發射裝置所綜合組成的發射方案。在軍事運用上它又被稱為飛彈部署方式,如機動部署或固定部署,是飛彈發射地點、發射狀態和發射動力三要素綜合形成的結果。彈道飛彈的發射方式多種多樣。按發射基點,可分為陸基發射和海基發射等;按發射動力,可分為熱發射和冷發射;按發射姿態,可分為傾斜發射、垂直發射等;按發射裝置能否機動,可分為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不同的發射方式各有優點又各有不足。
飛彈發射井
簡介
飛彈發射井指供陸基戰略彈道飛彈垂直貯存、準備和實施發射的地下工程設施。是飛彈發射陣地的主要樣式。
飛彈發射井原本是為了適應核戰爭的需要而出現的,在冷戰時期,飛彈發射井曾經是美國和蘇聯進行核威懾的殺手銅。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由於蘇聯解體,世界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且戰略飛彈發射裝置越來越重視機動化,這些飛彈發射井已經不再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它們或者退役、或者閒置在地下,成為軍事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分類
按發射方式分為井內貯存井口發射的發射井 (簡稱井口發射井) 和井內貯存井內發射的發射井(簡稱井內發射井);井內發射井可分為熱發射發射井(簡稱熱發射井)和冷發射發射井(簡稱冷發射井);熱發射井按燃氣排出的方法分為有排焰道的發射井和無排焰道的發射井;有排焰道的發射井可分為單排焰道、雙排焰道、偏心排焰道、同心排焰道發射井。無排焰道熱發射井有的利用飛彈與井筒之間的環形空隙排焰,有的利用抑焰池或蓄焰池吸收燃氣。
隨飛彈發展而出現
毫無疑問,飛彈發射井是伴隨著飛彈武器的發展而出現的。1944年,納粹德國用世界上第一枚彈道飛彈一一V2襲擊了倫敦,造成了英國人不小的傷亡。世界各國從V2的作戰效果中認識到,飛彈在未來的戰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等國集中力量開始研製飛彈,飛彈很快就進入了大規模發展的時期。
到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蘇聯已經相繼研製成功了早期的洲際飛彈(通常指射程超過8000千米的遠程彈道飛彈。但由於當時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洲際飛彈本身的作戰性能還比較差。數量少、精度低、可靠性不高是當時洲際飛彈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飛彈專家們暫時沒怎么關注洲際飛彈的發射環境。
於是,早期的洲際飛彈大都存放在地面上,通過地面發射架發射。比如,美1959年服役的宇宙神D型洲際飛彈,其最大射程已達10000千米,是當時最先進的洲際飛彈。但平時,宇宙神D就豎立在地面上,發射前臨時加注推進劑,然後點火發射。這種地面發射的方式雖然簡單易行,但過於粗放,容易受到天氣等外界因素的干擾,而且非常顯眼.極易被敵方發現。所以,美軍最初為其加築了地面掩體,輔助設備仍展開在地面上,飛彈則躺在掩體內。到了宇宙神E,美軍開始採用地下掩體,掩體與地面齊平,飛彈仍躺在掩體內。等到發射的時候,再打開掩體蓋、豎起飛彈、加注推進劑,然後發射。可以說,這種地下掩體就是飛彈發射井的原始雛形。
美蘇爭霸的利器
20世紀60年代初,飛彈發射由地下掩體發展到地下發射井。美國的宇宙神F、泰坦1飛彈都變成了井下垂直儲存,但發射時,飛彈仍然需要升到井口才能點火發射。這是由於飛彈本身性能低,輔助設備還比較多,井下發射帶來的一系列技術難題(比如排煙、振動)還沒有完全解決。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洲際飛彈的數量越來越多,它們攜帶的都是威力正在不斷翻倍的核彈頭,提高飛彈的作戰能力和生存能力成為飛彈專家們最重要的課題。這時飛彈制導方式和推進方式有了長足進步,輔助設備大大簡化,為設計飛彈發射井掃除了一大障礙。因而,飛彈發射井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美蘇雙方的第二代洲際飛彈,比如蘇聯的SS-7以及美國的泰坦2、民兵1、民兵2飛彈,全部由井口(地面)發射變成了飛彈發射井直接發射。為了爭奪戰略核優勢,美蘇雙方就建造飛彈發射井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在10多年的時間內,雙方飛彈發射井的數量由數十個發展到了上千個。比如,1967年,美國就已經建成了1054個飛彈發射井,而蘇聯在1974年,飛彈發射井達到了峰值的1618個。
20世紀70年代,美蘇雙方又在飛彈發射井的質量上展開了競爭。初期飛彈井只起到貯存飛彈、測試準備、發射飛彈的作用,但由於美蘇之間不單純是解決發射方式的技術競爭,而是一場以相互殘殺、相互摧毀為目的的爭霸。所以,競爭的賭注壓在飛彈井的抗打擊能力上面,以確保能夠在遭受核打擊之後能夠給對方致命的報復。
經過這一番加固,冷戰年代的飛彈發射井已經發展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所以,美蘇的一個高水平的加固發射井的成本遠遠高過了洲際飛彈本身的成本,這就好像槍的費用高過子彈一樣。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蘇雙方飛彈發射井數量、質量上都達到了鼎盛。數量上,蘇聯穩定在1300餘個,而美國則穩定在1600餘個。質量上,美軍聲稱,他們的洲際飛彈發射井已經非常堅固,即使蘇聯核飛彈在距離發射井1千米的地方爆炸,美國的飛彈也能生存下來.並實施反擊。
冷戰後期漸漸衰亡
20世紀80年代末期,隨著核飛彈的命中精度提高到百米級,美蘇雙方紛紛停止了對飛彈發射井的軍事投入,轉而開始發展機動式洲際飛彈。這在事實上承認,即使是加固的洲際飛彈發射井,它在新型核飛彈攻擊下的生存力也是十分可疑的。而機動式洲際飛彈,是把飛彈部署在可以移動的超重型軍用汽車或火車上,四處流動,讓對手難以搜尋和打擊。
軍事戰略地位的降低,讓飛彈發射井陷入了尷尬的地位。一方面,許多飛彈發射井成本高昂,維護和繼續升級則還需繼續投入,但實戰價值已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飛彈發射井內的士兵常年在令人窒息的冷戰氛圍下服役,精神高度緊張。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占據軍事優勢地位的美國開始讓大部分飛彈發射井退役。
而今,一些飛彈發射井被改裝成了豪華公寓,比如堪薩斯州郊區的一個建於20世紀60年代的宇宙神F洲際飛彈發射井。還有一些飛彈發射井變成了軍事博物館,比如亞利桑那州的泰坦2洲際飛彈發射井。但大多數的發射井都已廢棄,被雨水灌滿,變成了冷戰時代的一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