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頁狀剝離有的規模很大,單層剝離板可達幾米厚;有的規模很小,小到剝離片只有一毫米厚或甚至更薄些。頁狀剝離能夠因物理和化學兩者的作用而產生,它影響到許多種類的岩石。
大部分基岩被節理切割的很碎,以致難以找到一塊大於1-2m寬而無裂縫的岩體(或新鮮岩石)。大部分節理平行成組地出現,而經常是兩組或多組節理以大角度相互切割。結果,大部分基岩都被破碎成幾厘米至幾米寬的岩塊。當應力作用在具有節理的岩石上面時,岩石就相當容易地沿著這些破裂面分離,這種崩解類型稱作節理塊分離作用。當然,單獨的節理岩塊易遭受到粒狀崩解作用和頁狀剝離,或兼受兩種作用。
發生原因
地表溫度變化的幅度很大,在150℃左右(從-70℃到80℃),冬季和夏季、白天和黑夜溫度是不斷變化著的。我國西北地區某些季節晝夜溫差可達40℃以上。在非洲大沙漠中,有些地方晝夜溫差更高,可達60℃~80℃。
同一塊岩石,在同一溫度影響下,由於導熱能力差異,外部與內部的溫度變化並不一樣,故其體積膨脹與收縮的大小也不一樣。此外,由於組成岩石的礦物種類不同,各種礦物的膨脹係數也不一樣(石英膨脹係數為0.00031,正長石為0.00017,方解石為0.0002),故在同一溫度下,各種礦物膨脹與收縮的大小也不相同。
暴露在地表附近的岩石,由於白天與黑夜的溫差不同,使岩石外部與內部產生了膨脹與收縮程度的差異,天長日久,岩石中便產生許多裂隙。岩石中的礦物顆粒由原來緊密鑲嵌變為鬆散,最後岩石外層與內層便相互脫離,一層層的脫落下來,這種現象稱為頁狀剝離。引起岩石剝離的作用稱頁狀剝離作用。
由於岩石的突出稜角部分最易風化,稜角經過風化剝離後,變成橢圓形或球形,稱為球狀風化。
頁狀剝離節理
頁狀剝離節理(exfoliation joint)是使岩石的薄同心殼(從小於一厘米到幾米)、岩片、岩席、鱗片等從大岩體裸露的表面上相繼破碎、鬆動、剝落、散裂或剝離的作用。這一作用是由物理(熱力)或化學力的作用在膨脹岩石中產生出差異應力引起的,如像起因於沙漠區中溫度的迅速變化,或起因於一度深埋岩石,由於侵蝕作用而接近地表時圍壓的釋放(釋壓節理)等。它時常造成滾圓狀岩體或穹隆狀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