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0年獲南京大學大氣物理專業學士學位,並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
2000年在大氣所獲大氣環境學博士學位。
2001年12月被聘為大氣所創新基地副研究員。2007年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研究方向
大氣化學成分的產生和演變機理及其輻射和氣候效應。
主要貢獻
曾經先後從事大氣邊界層物理、中尺度氣象、大氣擴散、大氣污染預測理論和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過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攻關和工程項目。合作研製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模式、中尺度大氣擴散模式、城市空氣污染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等,並在國內首次開展了城市空氣品質數值模式業務預報。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日本酸沉降和氧化劑研究中心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東亞地區臭氧和氧化劑、大氣氣溶膠、酸沉降和區域尺度大氣化學模式的研究工作。曾擔任國際模型比較計畫MICS-ASIA II主要負責人,中日韓東北亞跨界輸送國際計畫LTP專家組成員。現主持和承擔國家"973","863",中科院重大和"百人計畫"等項目。已在國際SCI期刊合作發表論文30餘篇,國際會議論文10多篇,合作出版中英文專著各一部,國核心心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獲獎記錄
1997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度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1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2003 年度"學篤風正"優秀論文獎 ;
2003年度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