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於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教材,講述了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主要概念以及相應的表示法,並給出了詳細的建模過程指導。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給出大量的例題、內容較為詳盡的案例分析以及對建模概念的詳細剖析,闡明了如何進行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學院(或信息學院等)和軟體學院的軟體工程專業、計算機專業和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工程碩士的教材,也可作為培訓班師生以及從事軟體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教學建議
第一部分概述
第1章面向對象方法概論
11傳統軟體開發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12面向對象的基本思想
13面向對象的基本原則
14面向對象方法的主要優點
15面向對象方法的發展史及現狀簡介
16關於統一建模語言UML
習題
第二部分面向對象分析
第2章什麼是面向對象分析
21分析面臨的主要問題
22面向對象分析綜述
習題
第3章建立需求模型——用況圖
31系統邊界
32參與者
321概念與表示法
322識別參與者
33用況
331概念與表示法
332用況與參與者之間的關係
333用況之間的關係
334捕獲用況
335用況模板
34用況圖
35檢查與調整
36用況模型與OOA模型
37例題
習題
第4章建立基本模型——類圖
41對象與類
411概念與表示法
412識別對象與類
413審查與篩選
414抽象出類並進行調整
415認識對象的主動行為並識別主動對象
416類的命名
417建立類圖的對象層
42屬性與操作
421屬性
422操作
43關係
431繼承
432關聯
433聚合
434依賴
44接口
習題
第5章建立輔助模型
51順序圖
511概念與表示法
512順序圖中的結構化控制
513建立順序圖
52通信圖
521概念與表示法
522建立通信圖
53活動圖
531概念與表示法
532建立活動圖
54狀態機圖
541概念與表示法
542建立狀態機圖
55包圖
551概念與表示法
552如何劃分與組織包
習題
第三部分面向對象設計
第6章什麼是面向對象設計
61OOA與OOD的關係
62面向對象設計模型和過程
習題
第7章問題域部分的設計
71復用類
72增加一般類以建立共同協定
73提高性能
74按程式語言調整繼承
75轉化複雜關聯並決定關聯的實現方式
76調整與完善屬性
77構造及最佳化算法
78決定對象間的可訪問性
79定義對象實例
710其他
習題
第8章人機互動部分的設計
81什麼是人機互動部分
82如何分析人機互動部分
83如何設計人機互動部分
831設計輸入與輸出
832命令的組織
833用OO概念表達所有的界面成分
834銜接界面模型和問題域模型
84人機互動部分的設計準則
習題
第9章控制驅動部分的設計
91什麼是控制驅動部分
92控制流
93如何設計控制驅動部分
931識別控制流
932審查
933定義控制流
934進程間和執行緒間的通信
935控制流間的同步
習題
第10章數據管理部分的設計
101什麼是數據管理部分
102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1021關係資料庫
1022面向對象資料庫
103如何設計數據管理部分
1031針對關係資料庫系統的數據存取設計
1032針對面向對象資料庫系統的數據存取設計
1033針對檔案系統的數據存取設計
習題
第11章構件及部署部分的設計
111構件設計
1111概念與表示法
1112構件的內部結構
1113對構件的行為建模
1114對構件的實現建模
112部署設計
1121概念與表示法
1122對系統的部署建模
習題
第12章若干典型的設計模式
121引言
122外觀模式
123適配器模式
124策略模式
125觀察者模式
126抽象工廠模式
127工廠方法模式
習題
第13章OOD的評價準則
131耦合
132內聚
133復用
134其他評價準則
習題
第四部分系統與模型
第14章系統與模型
141系統與子系統
1411概念與表示法
1412對體系結構模式建模
1413劃分子系統
142模型
1421模型的含義
1422模型和視圖
1423模型的抽象層次
1424模型間的一致性檢查
習題
第五部分建模實例
第15章案例:教學管理系統
151系統的功能需求
152建立需求模型
1521劃分子系統
1522識別參與者
1523識別用況
1524對需求進行捕獲與描述
153系統分析
1531尋找類
1532建立狀態機圖
1533建立類圖
1534建立順序圖
154系統設計
1541問題域部分設計
1542界面部分設計
1543數據管理部分設計
習題
附錄A面向對象的軟體建模工具
附錄B文檔編制指南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