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霞江村地處潭頭鎮中心地帶,寬闊整齊的朱熹街、永樂街貫通而過,交通便利,商貿繁榮。全村總面積0.6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00多畝,轄王朱、鮑朱村兩個自然村,共567戶,總人口1709人,海外華僑1400多人。
實現小康生活後,全體村民、企業家、華僑踴躍捐資,相繼建成村級文化活動中心、鱉潭休閒公園、潭谷寺紀念堂。集中民智、發揮民力、利用民資,完成了長1400米、寬15米的金潭路霞江段水泥路面拓寬改造工程。現在的霞江已成為生態良好、環境美好的文明村。
民俗風情
游神、迎神是長樂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具有濃烈的道教色彩。農曆正月的初四之後,便是游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游神常以村(境)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祇塑像,如華光大帝、白馬王、臨水奶和各村單獨供奉的主神、諸主神的部屬,如孩兒弟、七爺、八爺等竹製的“扎骨”神像,分別由人頂著,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十分熱烈。舊時,潭頭游神、迎神活動的規格和盛況,可列長樂之首。潭頭枕山靠海,歷史悠久,古風淳樸。由於地理的因素,舊時潭頭人多以務農捕魚為生,都是靠天吃飯。每遇天時不濟,求助官府無門,唯有祈求神明的保佑,雖明知求神與事無所補益,不過也能得到心靈上的些許安慰,因此潭頭的神廟特多,幾乎村村都有幾座廟宇,或大或小,雖然規模不一,不過香火卻都很旺盛,就像潭頭的榕樹一樣活力無窮。時光的流轉,歷史的演變,游神漸漸的成為了潭頭一種特別的民俗,雖經千年洗禮,卻歷久不衰,而今更是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