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奮 | |||||
拼音: | |||||
解釋: | 1.謂雷鳴。語本《易.豫》�s"雷出地奮。" |
雷奮雷奮(1871~1919年),字繼興。江蘇婁縣(今上海松江)人,家住西門外西渡南小街。諸生,初在上海南洋公學學習。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被派赴日本研習政法,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歸國後,任上海《時報》編輯,主編《本埠新聞》,並在城東女學、務本女塾等校任教。鏇任江蘇省咨議局議員,資政院民選議員。清末,革命勢力日盛,清朝統治岌岌可危。資政院議員大多為貴族王公,昧於形勢。雷奮善演講,常在“憲政期成會”、資政院等處作演講,對形勢條分縷析,聽者無不動容。曾主編《法政雜誌》,發表文章,被袁世凱目為“立憲派”。時張謇負東南重望,辛亥革命前夕,雷奮受聘為張的高級顧問,清廷電張北上議政,張猶豫未決,雷奮力勸其行。民國成立,袁世凱任總統,許多法律規章,大多由雷奮起草。留京任咨政院議員。及袁有稱帝圖謀,雷即退出政界。回松後,松江市成立自治公所,被推為總董。民國2年(1913年),國民黨人發動討袁戰爭,鈕永建在松江成立臨時軍政分府,起兵攻上海製造局失利,浙江都督朱瑞乘機發兵進窺松江,局勢十分緊張。雷奮與朱瑞為早稻田同學,於是從中斡鏇,通過協商,松江守軍水師沈葆義部讓出防地,由浙軍進駐,戰禍得以消除。又與鈕永建料理善後,向松江款產處暫借現款7萬元,遣散其部眾,並勸鈕出國,松城局勢遂告安定。後被任為財政部參事,又任湖北省高等檢察廳廳長,均因肺病未赴。不久,卒於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