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碑記載:元朝末年,蘇、劉、韓建村因址在大廠北山峪中,曾名北峪。因重名,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稱雙泉峪。
抗日戰爭初期,因襲舊制,雪野鎮大部分村莊分別屬於萊蕪縣第七區和萊蕪縣第八區管轄。當時區以下設鄉(鎮),鄉(鎮)直接領導村,雙泉峪村隸屬七區所轄;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同年,撤銷鄉(鎮),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雙泉峪村屬萊北雪野區;1945年三縣合併復稱萊蕪縣;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雪野區為十二區,雙泉峪村隸屬十二區;1955年10月,萊蕪縣又恢復地名區,雙泉峪村隸屬雪野區;1958年撤區劃鄉,雙泉峪村屬上游鄉;同年10月,上遊人民公社成立,雙泉峪村劃歸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為上游辦事處,雙泉峪村隸屬大廠鄉;1985年l1月,上游辦事處分為上游、雪野、鹿野三個鄉(鎮),雙泉峪村隸屬上游鎮;2001年,撤鄉並鎮後,上游鎮、雪野鄉、鹿野鄉合併為雪野鎮,雙泉峪村隸屬雪野鎮。
村中大多是畢、劉、安幾個姓,戶數少。由於人口少,村內人團結互助,每家每戶要乾點什麼工程,互相幫助,無論忙閒,每家都派人去幫忙,既不用出錢,也不用出物,只是管幾頓飯。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有工程蓋房、修路,不用雇專業施工隊,村裡的大人、孩子幫幫忙,就能幹完。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現在雙泉峪村林木覆蓋率達到51.8%,水土流失已被遏制,農田得到了保護,呈現出了林茂糧豐,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景象。
雙泉峪村地處偏遠山區,無論位置、地理條件、交通設施都相當落後。過去曾有詩句為證,“天悠悠、地悠悠,望不盡的青石頭;山悠悠、坡悠悠,數不盡的山溝溝;風吹黃土漫天飛,一年一人吃個坯。”道出了過去雙泉峪的貧瘠與蒼涼。由於缺水、缺電、道路崎嶇不平,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與世外隔絕。
村裡的小伙無人愛,外村的姑娘不願來,曾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山高路又遠,村窮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乾瞪眼。”貧窮、落後的村子成了全鎮的一大累贅。
雙泉峪村地處山區,山場面積大,其中村中東坡是一片風景優美的黃連樹林。每當秋季來臨,樹葉變紅,滿山似火,遠遠望去煞是好看。北面山峰,齊長城橫跨東西,雖然經過歲月的沖刷,保持不是很完整,但城牆痕跡依稀可見。雙泉峪村自古缺水,後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打出了300米的深井,解決了人畜吃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