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儀

陶宗儀

陶宗儀(1329年~約1412年),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岩(今清陶鄉)人。元末明初文學家、史學家。自幼刻苦攻讀,廣覽群書,因而學識淵博,工詩文,善書畫,成語“積葉成書”講述的便是他的故事。 元末兵起,陶宗儀避亂松江華亭,耕作之餘,隨手札記。元至正末,由其門生加以整理,得其中精萃五百八十餘條,分類彙編成《輟耕錄》(或稱《南村輟耕錄》)30卷,該書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都很高。作者對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尤其對元末東南地區農民起義狀況,多為耳聞目睹,因而所記內容較為真實。 著作除《南村輟耕錄》外,還著有《南村詩集》(4卷)《國風尊經》(1卷)《滄浪棹歌》(1卷)《書史會要》(9卷)《四書備遺》(2卷)《印章考》(1卷)《淳化帖考》(1卷)《蘭亭帖目》(1卷)等多種。他還將前人的筆記、小說輯錄為《說郛》(100卷)傳於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陶宗儀 陶宗儀

陶宗儀(1329年~約1412年),入贅松江都漕運糧萬戶費雄家,與妻元珍客居泗涇南村,築草堂以居,開館授課。從此棄科舉,謝絕浙帥泰不華、南台御史醜閭、太尉張士誠薦舉。課餘墾田躬耕,被譽為“立身之潔,始終弗渝,真天下節義之士。”教學之暇,與弟子談今論古,隨有所得,即錄樹葉,貯於瓮,埋樹下,10年積數十瓮,後讓門人把它們挖掘出來進行整理抄錄,得書三十卷,取名叫作《輟耕錄》。

個人成就

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南村輟耕錄》30卷,記載元代典章制度、藝文逸事、戲曲詩詞、風俗民情、農民起義等史料。中年以後,有大量詩作表達魂牽夢縈思鄉之情。有“風景不殊鄉音遠,夢歸夜夜浙江船”,“賦歸歸未得,長夜夢台州”之句,回鄉祭掃詩曰:“江漢悠悠為客流,先塋回首淚滂沱。”在另一方面陶宗儀就認為女尼、女冠等不能隨意進入女子的閨房,以防生亂,其主要寓意也是防止女同性戀的發生。

個人生平

輟耕錄 輟耕錄

明洪武四年與六年(1371、1373),朝廷詔徵儒士,知府兩次薦舉,陶宗儀均以病辭,說:“為巢父,為許由,為嚴子陵,擊壤而歌,以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說:“九成之意,以為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進賢之路,故力辭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諸生赴南京禮部,學生考中甚多,帝賜錢鈔於陶。建文元年(1399),已兩鬢如霜,兒孫滿堂,重陽賦詩:“重陽佳節古今同,老我淒涼思不窮。醉把茱萸懷弟妹,不知烏帽落西風。”約在永樂十年(1412)卒於松江。

人物著作

輟耕錄 輟耕錄

陶宗儀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著作除《輟耕錄》外,有蒐集金石碑刻、研究書法理論與歷史的《書史會要》9卷,匯集漢魏至宋元時期名家作品617篇,編纂《說郛》100卷,為私家編集大型叢書較重要的一種。還著《南村詩集》4卷《四書備遺》2卷,以及《古唐類苑》《草莽私乘》《游志續編》《古刻叢鈔》《元氏掖庭記》《金丹密語》《滄浪棹歌》《國風尊經》《淳化帖考》等。

藏書故實

元末明初藏書家。字九成,號南村。由黃岩遷居上海,居泗涇之南,洪武六年(1373)舉人,博學工詩文,善書法,家貧,教授自給,明洪武間,曾經任教官。著述宏富。晚年好藏書,尤多精抄本。築室名“南村草堂”。廣搜古籍,尤多精抄本。所編《說郛》叢書,收書達617種,搜羅了許多當時不常見小說,其中不少圖書賴此書得以流傳。所撰《書史會要》,卷端列引用書目108種,足見其所藏之精。另有《南村綴耕錄》《南村詩集》《四書備遺》《古唐類苑》《草莽私乘》《游志續編》《古刻叢抄》《元氏掖庭記》《金丹密語》《滄浪棹歌》《國風尊經》《淳化帖考》等26種。刻印過自撰《書史會要》9卷,補遺1卷,抄本有唐虞世南《北堂書抄》174卷,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6卷、別集1卷,宋張炎《山中白雲詞》8卷等。  

附:生卒考

陶宗儀生卒時間,在《明史》和歷代《黃巖縣志》《松江府志》中均無記載。明初學者孫作《滄螺集》中《陶南村先生傳》載:“先生沖襟粹質,洒然不凡,少舉進士第,一不中,即棄去。”參加考進士時間是哪一年?元四大畫家王蒙(與陶宗儀是中表兄弟)《南村草堂圖》後有隱士張樞題《南村賦並序》:“二十有志於功名,執筆論當世事,主者忌之,即拂衣去。將返乎天台(即黃岩)守先壟,適寇砦於鄉,歸弗克,遂宿留乎雲間(松江)。”說明陶宗儀在20歲考進士會試,因直言政事被考官所忌而名落孫山。“適寇”,是指元末方國珍起義。《明太祖實錄》記載方國珍起義時間是元至正八年(1348)十一月,“旬月間,得數千人,劫掠漕糧,執海道千戶。”又據《續資治通鑑·元紀二十五》載:“至正八年三月癸卯,帝親試進士二十有八人。”陶宗儀即參加這次會試,遭忌而未中,落第後,“將返乎天台守先壟”,因陶宗儀家鄉清陽陶與方國珍家鄉洋嶼相隔數里。於是“歸弗克,遂宿留乎雲間。”這一年,陶宗儀20歲,據此推算,陶宗儀生於元天曆二年(1329)。

《明史》記載陶宗儀晚年於“(洪武)二十九年率諸生赴禮部試讀大誥,賜鈔歸,久之卒。”《南村詩集》中《己丑十月廿八日,得鄉人林序班公輔寄聲,報舍弟夢臣沒於道,未知月日地》,詩曰:“白下相逢日,於今十二年。江湖俱老矣,風雨獨悽然。”“己丑”即永樂七年(1409)。這是《南村詩集》標明時間的最後一首詩。又據《陳眉公書畫史》所載,明初王冕為陶宗儀《飛白竹圖》題詞,署“己丑歲夏五月廿二日”,說明陶宗儀至少活到永樂十年之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