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 武漢大學文學博士後,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後。現任重慶三峽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重慶市萬州區政協委員、常委;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民盟重慶三峽學院總支副主委;三峽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四)、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文學專題、明清小說專題。
研究方向
中國古典文獻、明清小說與古代文學、中國傳統文化。
主要貢獻
著作
1、《胡應麟與中國小說理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獨著;
2、《水滸傳文化讀本》,嶽麓書社,2010(第二);
3、《容與堂本水滸傳(點校)》,嶽麓書社,2008年,獨著;
4、《古典文獻與古代小說理論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獨著。
5、《中學與西學--清末民初國學思潮的歷史考察》,武漢大學博士後工作報告,2010年6月。
6、《國學檔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7、《巫山詩文》,重慶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三)。
論文
1、《小說觀念與中國小說理論史的構建》,載《天府新論》,2009年第1期,獨著;
2、《〈少室山房筆叢〉與魯迅的古代小說研究》,載《蘭州學刊》,2005年第4期,獨著;
3、《胡應麟年譜》補正,論文,《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獨著;
4、《展示中國文學的絢麗風景》,載《人民日報》,2008年3月2日,獨著;
5、《學說之別而非文體之分——〈漢志〉小說觀探原》,載《天府新論》,2006年第1期,獨著;
6、《胡應麟小說思想研究綜述》,載《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獨著;
7、《論胡應麟的小說史研究》,載《佛山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1;
8、《胡應麟學術成就述論》,載《蘭州學刊》,2009年第3期,獨著;
9、《從〈漢志〉小說觀看歷代史志小說家混雜麵貌的歷史成因》,載《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獨著;
10、《“五四”新文學觀念對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影響》,《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第2期,獨著;
11、《〈太平經〉作者考》,載《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獨著;
12、《內禮還是大禮――〈上博楚竹書(四)·內禮〉篇名考辨》,載《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獨著;
13、《〈壇經〉所載“九江驛”考釋》,載《江淮論壇》,2009年第1期,獨著;
14、《詩藪》撰年新證,載《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第3期,獨著;
15、《胡應麟著述考》,載《圖書情報論壇》,2007年第4期,獨著;
16、《〈世說新語〉書名考論》,載《天中學刊》,2006年第1期,第1;
17、《承大師傳統,成一家新說――評張三夕〈中國古典文獻學〉》,載《文匯讀書周報》,2007年10月19日,獨著;
18、《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召開》(學術信息),載《光明日報》,2007年1月26日,獨著
19、《世俗化、庸俗化與當代中國佛教發展中的問題》,載《雲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獨著;
20、《引領科舉文化研究熱潮,展示明代文學研究新貌》,載《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獨著;
21、《〈紅樓夢〉大觀園的園林藝術》,載《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5期,獨著;
22、《編纂〈四庫全書〉的功與過》,載《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獨著;
23、《魚雁與書信》,載《語文教學通訊》,2008年第3期,第1;
24、《〈國學季刊發刊宣言〉與胡適的國學思想》,載《時代文學》,2009年第3期,獨著。
26、《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論文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副主編;
27、《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分類精選》(大學教材),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
28、《大學人文語文》(大學教材),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參編;
29、《地方高校開放辦學模式的思考》,《延邊黨校學報》,2010年第6期;
30、《構建校地多維合作平台,創新高校開放辦學模式》,《三峽高教研究》,2010年第4期。
科研項目
1、《二十五史〈藝文志〉著錄小說資料集解》,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子課題,主持,2011;
2、《明清禁毀小說的傳播學研究》,教育部規劃青年項目,主持,2012;
3、《明清禁書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獨立承擔,2011;
4、《禪林寶訓音義》點校,中華大藏經編委會,獨立承擔,2008;
5、《平石如砥禪師語錄》點校,中華大藏經編委會,獨立承擔,2009;
6、《清末民初的國學思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獨立承擔,2007;
7、《當代中國佛教的世俗化問題研究》,重慶社科規劃項目,主持,2010;
8、《文學類課程教學對中文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重慶市教委,主持,2011。
獲獎記錄
2009年4月,獲第六次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獨);
2008年9月,獲重慶三峽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序5);
2009年3月,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