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莘莊

陳莘莊--字春融,桐城縣新莊鋪(今范崗鎮東流村)人。生於1869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1900) ,鄉試成績優異。光緒三十一年(1905),受聘為本學堂國文教習。畢生奉獻於教育事業。

陳苹莊(1869一1932),字春融,桐城縣新莊鋪(今范崗鎮東流村)人。幼年家貧,塾師以減學體收其人學。讀三年,勤奮好學,受族產津貼,轉凜生宋丹成門下,經其教授,學識愈進。越明年,因生計艱難,自設館授徒。清光緒十五年(1889)縣試,錄為生員(秀才)。後至縣城余家灣坐館,時達十年。孫聞園、吳孟侯、吳仲侯等,皆先生弟子。清光緒二十六年( 1900) ,庚子科鄉試,苹莊落第。一年後,適“桐城學堂”創辦,苹莊閱《 學堂招考說帖》 後,深明“此乃興邦之舉”,於是不顧譏諷,在而立之年,毅然棄教塾學,人堂與諸少年並坐,攻讀新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卒業,受聘為本學堂國文教習。
陳氏於縣城執教二十餘年,與馬通伯、姚永概、阮強、方守敦諸君,交契密切,相互唱和。辛亥革命前,吳越殉難,越父得噩耗,因悲痛之至而過世。苹莊撰聯挽拋父:“少丟末吏,老稱太公,大星忽墜皖江城,勵驚各界悲歌,這是幾生修到;未開國會,伊始共和,在天倘逢孟俠子,欣表新朝政策,不同舊日中華。”此聯詞意豪壯,一時被各界人士稱讚不已。
民國初元,西鄉創辦桐城縣立第五高等國小堂,當地賢達力舉苹莊為堂長。其時,先生正在縣城主持鞠隱、崇實國小堂教務,但以桑梓教育為念,不顧城紳挽留,婉言辭歸,主管“五高”教務五年。“五高”建校初,因廢天城書院,地方劣紳腐儒極力抵制,而先生卻不以為然,堅持辦學,視抵制者為“螳臂當車”。因先生長期從教,辦學功昭,品行端正,學識淵深,後被委為桐城縣勸學所視學員。民國十丁年(1924) ,供職於縣教育局。民國二十一年(1932)病逝,享年六十二歲。畢生奉獻於教育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