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古道省級風景名勝區

陰平古道省級風景名勝區

陰平古道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北部,川、甘兩省結合處,貫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歷史記錄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司馬昭命鍾會、鄧艾領兵伐蜀。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則回軍景谷道,到達陰平郡,走數百里險要小道,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馬邈開陰平古道關投降。鄧艾軍長驅南下,攻克綿竹,直抵成都。蜀後主劉禪投降,滅了蜀國。從此留下了陰平古道的歷史遺蹟。

陰平古道是我國古時一條重要驛道,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諸多史書記載和有關專家實地考查:陰平古道遺址起於陰平都,即今甘肅文縣的鴣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經唐家河、落衣溝、陰平山、馬轉關、清道口,到達江油關(今平武縣南壩鎮)。陰平古道全長265公里,與《三國志》所記的七百里陰平道完全一致,因當時是以360步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華里約等於三國時的1.33里,正好相符。按古時三步二米的習俗推算,遙遙700餘里。正如《三國志》779頁所述:“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宇將馬邈降。”蜀國鎮守江油關的將領馬邈開關投降,馬邈夫人李氏為國盡忠,有史書佐碑為證。青溪至摩天嶺段,山高林密,雲遮霧罩,地勢險峻。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陰平峻岭與天齊、立鶴徘徊尚怯飛,鄧艾裹氈從此下,誰知諸葛有先機”描述的就是這裡。三國炎興一年(263),魏將鄧艾伐蜀,軍至摩天嶺。糧運斷絕,鄧艾束馬懸車,以氈裹身,推轉而下,將士攀木緣岩,魚貫而進,經江油關而滅蜀。

主要景點

陰平古道自古以來就是險要崎嶇之路,歷代除了當地農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戰爭需要才用此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要道。自從魏國大將鄧艾伐蜀打開陰平道以後,明朝初年傅友德領兵偷渡陰平天險摩天嶺滅夏;1935年4月,李先念率領中國工農紅軍與胡宗南部隊在這裡開展殊死大血戰,狙擊了胡宗南部隊,取得懋功會師的大勝利;青川解放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從陰平古道上進軍的。陰平道上最險要的去處是摩天嶺,其嶺北西坡度較緩,南面則是峭壁懸崖,無路可行,當年鄧艾就是從這裡裹氈而下,度守摩天嶺直插江油關而滅蜀的。如今嶺南已開闢了曲折小道,當地人叫“九倒拐”。

摩天嶺之巔曾有諸葛亮孔明廟,由於多年失修,如今廟已倒塌,只存牆垣。當年的孔明碑也曾立於此地,《龍安府志》記載:“摩天嶺今有孔明碑,字跡磨滅不可識。”《三國演義》第117回說:“鄧艾,鄧忠並二千軍及開山壯士,皆到了摩天嶺。方才整頓衣甲器械而行,忽見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諸葛亮題’。其文云:‘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這當然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把諸葛亮神化了。但諸葛亮是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他或許也預見到魏軍從陰平道攻蜀的可能,在摩天嶺設防戍守,這是諸葛亮天才的表現。李先念1935年在這裡打仗時曾見過此碑,在他的回憶錄中有所記載。如今雖然碑已無存,但也明碑確確實實曾經在這山巔上歷經過千餘年的風雨。

陰平古道山水相間,三國文化歷史遺蹟較多,沿途有青塘關、控夷關、寫字崖、落衣溝、磨刀石、水中井、虎盤石、千年銀杏、印盒石、打箭坪、南天門、點將台、鞋土山、先機亭、鄧艾廟、石牛寺、華嚴庵等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