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波蘭)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 譯者:楊德友
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1927—2009),20世紀波蘭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和宗教史學家,也是作家和翻譯家,享有國際聲譽。先後任教於華沙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加帥J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1970年起赴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任高級研究員。柯拉柯夫斯基一生髮表了三十多部著作,並多次獲得波蘭和其他國家的大獎,主要包括:尤日科夫斯基基金會獎(1968)、德國作家和平獎(1977)、麥克阿瑟獎(1982)、傑弗遜獎(1986)、托克維爾獎(1994)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第一屆約翰·克魯格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03)。最主要的著作有:《馬克思主義主流》(1976—1978)、《宗教,如果沒有上帝……》(1982)、《形上學的恐怖》(1988)等。文學方面,有三本短篇故事集最為著名,在世界上廣泛流傳:《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故事》(1963)、《天堂的鑰匙》(1964)和《與魔鬼的談話》(1965)。
楊德友,1938年生於北京。山西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專業興趣為中西文化之根比較、比較文學、歐陸文學。從事譯事多年,並獲得波蘭政府傳播波蘭文化成就獎、中國翻譯協會資深翻譯家表彰。譯著主要有:《石頭世界》(花城)、《寂寞在線上》(花城)、《懷舊的未來》(譯林)、《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第一卷)(三聯、東方)、《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上gg—_—聯,合譯)、《論基督徒》(上、下)(三聯)、《理解俄國:俄國文化中的聖愚》(三聯)、《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華夏)、《帝國意識:俄國文學與殖民主義》(北京大學)、《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遼寧教育)、《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三聯)、《福地》(灕江。合譯),《阿里與妮諾》(新星,長篇小說),《米開朗基羅詩全集》(遼寧教育)、《遺囑集》(華東師大),並為《讀書》、《名作欣賞》、《世界文學》等刊物供稿。
圖書目錄
前言
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
我們是如何尋找來洛尼亞的
羅鍋兒
兒童玩具的故事。
漂亮臉蛋
喬木如何裝扮成老先生
名人
馬姚爾大神喪權退位
紅斑點
搗亂的用品
如何解決長壽問題
惱人的水果糖
最大的爭吵
極端羞愧
大饑荒
※附錄一
涉及認同和歸屬的四篇童話
1.關於麻雀與鼬鼠的敘利亞童話
2哥普特教派有關邏輯學家與蛇的童話
3.關於驢販子的波斯童話
4.狐猴戰爭
※附錄二
不從事花園耕耘的五大理論
1.馬克思主義理論
2.精神分析理論
3.存在主義理論
4.結構主義理論
5.分析派哲學
天堂的鑰匙
上帝,或日人類行動動機與後果二者之間的矛盾
以色列人民,或日毫不利己做法的後果
該隱,或日對“論功行賞”原則的解讀
挪亞,或日對團結的考驗
羅得之妻,或日求助過去
撒拉,或日道德中一般與個別的衝突
亞伯拉罕,或日高尚的悲哀
以掃,或日哲學與交易的關係
上帝,或日寬恕之相對論
巴蘭,或日客觀愧疚問題
掃羅王,或日生活中的兩種堅持
喇合,或日真實的和想像中的孤獨
約伯,或日美德之矛盾
希律王,或日道德家的困境
路得,或日愛情與麵包之間的對話
雅億,或日誤入歧途的英雄主義
所羅門,或日世人如眾神
撒羅米,或日人都有一死
與魔鬼的談話
伯爾納神父的重要布道
生於色雷斯的王子、歌手和丑角一一俄爾甫斯的辨白
教士、神學家彼得阿貝拉爾的情人海蘿伊絲的祈禱
形上學家、格但斯克市民亞當叔本華的辯證法告誡
華沙,1963年12月20日魔鬼形上學記者招待會速記記錄
路德博士1521年在瓦爾堡和魔鬼的談話
使徒聖彼得受誘惑
惡魔與性
對惡魔來說哪個門最大
淫蕩巫師與魔鬼的密謀
有效的祓魔
祓魔人受到魔鬼迫害以及結論
※附錄三
論《與魔鬼的談話》的四篇短文
等式
隱蔽的真實
波蘭的魔鬼
十一條論綱和一個問題
譯後記
增訂版後記
後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的三本短篇小說集合集。三本書全稱分別是:《給成人和兒童的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以及其他童話故事》(13 bajek Z kKroestwa Lailonii dla duzych i matych Oraz me bajki,1963), 簡稱《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或者《十三故事》;《天堂的鑰匙,或者:為進行教導和訓誡而收集的聖經歷史故事》(Klucz niebieskialbo Opowiegci budujace 2 historii swiewei zebrane ku pouczeniu iprzestrodze,1964),簡稱《天堂的鑰匙》,以及《與魔鬼的談話》(Rozmowyzdiabtem,1965)。波蘭學者稱之為“短篇小說”或者“傳統的哲理故事”,因為前兩本確實不完全是兒童故事,雖然兒童也能夠看進去,而第三本是兒童難以看懂的,這一點集中反映在第一本冗長的標題開端的定語“給成人和兒童的”之中,原文是“dla duzych i matych”,可以譯成是“給大的人和小的人”,或者“給成人和兒童”,或者“給大佬和小民”,“給大官和草民”,“給上智和下愚”等。
《十三故事》原文的確用了bajka(童話,傳說)這個詞語,但是中文名稱卻引起了誤讀,特別因為中文標題里取消了“給成人和兒童的”這個定語。譯者贈書給親友,大部分人以為不是給他們看的,長時間沒有反應;有人說“以後給兒孫看吧”,還有的示好,告訴我“在參觀西單書城的時候,已經給孫子買了。”(她是退休文科教授,孫子大概八歲。)我立即表示感謝。後來卻沒有下文,奶奶顯然沒有時間看一眼前言和譯後記和哪怕一兩篇故事。感慨之餘,我暗下決心,雖然為國人不讀書的風氣擔憂,但是如果贈書一定謹慎一些。
然而,從2007年開始到今天,網上對該書(似乎只是《十三故事》)一直頗有好評,而且言之有理,相當深刻,可見我們這個社會裡還是有很多認真的讀者的。有人讀書,社會就有希望,“有靈魂”(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一個房間裡沒有圖書,就如同一個軀體沒有靈魂。”-“A room without books is Like a bodywithout a soul.”西方讀書人還說“Amor librorum nos unit”一拉丁文:“對於書籍的熱愛把我們聯合起來”,類似我們的“以文會友”)。讀者在網上寫的部落格確實頗多趣味,比如有人因為讀了《名人》而提醒我們社會裡有人為了出名而不顧一切;又如,有讀者讀了《如何解決長壽問題》和《大饑荒》之後,作出評語,大意是:國家拿出來嚴肅認真的政策,是依靠專家、學者、教授們有“絕對的新意、絕對的創造性”的建議的,但是,雖然滿足了大佬們的心意,卻絕對脫離實際、勞民傷財、毫無實效。評論的結論是:“哼,還專家、教授、博導呢!”
2011年12月,北京舉辦林兆華戲劇節,有德國和波蘭劇團應邀演出;從波蘭來華的是位於波蘭西北角的什切青市的卡納劇團,演出劇目是《來洛尼亞王國》,一共分七場,根據《十三故事》中的《馬姚爾大神喪權退位》、《兒童玩具的故事》、《名人》、《漂亮臉蛋》、《惱人的水果糖》、《喬木如何裝扮成老先生》和此次增訂版收入的《狐猴戰爭》;劇情介紹是:這些角色“有個共同點,他們怕被人遺忘,不惜一切讓自己與眾不同,以此引入注意。他們相信只有這樣做才能獲得幸福。作品運用了遊戲的概念和元素.傳遞出人類的無奈和困惑”。堪稱一家之言。演出劇場是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22號、赫赫有名的首都劇場(北京人藝試驗劇場)。演出用波蘭語,打出中文字幕,有報導說,效果很好。
應波蘭駐華大使館的委託,我在去年10月份完成劇本的漢譯,波蘭戲劇家馬修。普日文茨基改編得很好。借這個機會,我想說。他們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什切青市40萬人,有5所大學,其中什切青大學有3萬5千名學生,有音樂藝術學院,有卡納劇院、現代劇院、波蘭劇院、城堡歌劇院,這些藝術機構長年演出。波蘭人均GDP是中國的一倍,但是我國東部沿海大部分省份基本達到了波蘭的水平。——讓人想到文化素質:在我國,即使人口數量以千萬計的一線城市和數百萬計的省會城市又有幾個劇院還在長年演出,遑論40萬人口的城市?這就是文化水平的差異。只有國家大劇院巨蛋和大量平庸的、說話大呼小叫總在爭吵的電視劇是遠遠不夠的。
《天堂的鑰匙》是《聖經·舊約》中18個故事的新編,這些故事都是一般西方人耳熟能詳的,但是,雖然熟悉,卻未必能夠給予“終極的”解釋,所以,依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點和文化背景予以闡釋。中國古代經典中也有很多故事,對我們依然展現出魅力,其意義也值得重新闡釋,或者對這些故事提出問題——提出問題也是解釋的一種形式。我們的百家講壇,于丹等人對於我們最著名古代經典的講解,都是很好的例證,是很值得持之以恆的文化活動。和柯拉柯夫斯基的做法有某些共同之處,不同的地方是柯拉柯夫斯基是20世紀世界公認的哲學家之一。
關於《與魔鬼的談話》,譯者找到波蘭四位文化名人在柯拉柯夫斯基75周歲生日(2002年10月23日)那天聚會慶祝,並且就“魔鬼”議題發表言論的報導。譯者把這四篇“言論”短文譯成中文,以饗讀者。細讀之下,再次感到基督教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根本性的區別,標誌之一就是他們的魔鬼和我們的鬼之間的區別。我們的鬼是人死後的遊魂,多半是壞、是惡,耳熟能詳的短語就是例證:心裡有鬼,鬼頭鬼腦,鬼迷心竅;不過也有:鬼斧神工,又和神並列起來;而他們的魔鬼雖是至惡、邪惡等,卻是救世主的對立面。也有好的意思,例如,“魔鬼的身材”,還沒有查到出處。粗略地說,共同點是,“心裡有鬼”,鬼和魔鬼,都是指人性中固有的惡,人傾向作惡,尤其容易接受誘惑而行惡。關於這一點,四篇短文都有敘述,此處不再贅言。
序言
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0lakowski,1927—2009)是20世紀波蘭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和宗教史學家,也是作家和翻譯家,享有國際聲譽。1927年生於波蘭臘多姆市,先後在波蘭羅茲大學和華沙大學學習和研究哲學,1957—1968年任教於華沙大學哲學史專業,1964年提升為教授。1968年起,先後在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名校任教,1970年起在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任高級研究員。
柯拉柯夫斯基發表了三十多部著作,四百多篇文章,用波蘭語、法語、英語、德語等語言寫作,主要研究興趣在於哲學史和宗教學史,多次獲得波蘭和其他國家的大獎,其中有:尤日科夫斯基基金會獎(1968)、德國作家和平獎(1977)、伊拉斯謨獎(1980)、維隆基金散文獎(1980)、麥克阿瑟獎(1982)、傑弗遜獎(1986)、芝加哥大學萊英獎(1990)、托克維爾獎(1994)等;較為重大的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第一屆約翰·克魯格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2003)。
第一屆約翰·克魯格獎於2003年11月6日授予柯拉柯夫斯基,獎金為一百萬美元。克魯格獎相當於文科諾貝爾獎,旨在獎勵哲學、史學、政治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語言學和文藝評論等諸方面的成就。
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詹姆斯·比林頓在評論柯拉柯夫斯基的時候說:“我們很少能夠發現一位見地深刻、具有反思精神的思想家,這樣的思想家進行範圍廣泛的探索,對於自己所處的時代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見解具有顯而易見的重要意義。出於深入的學術研究和不懈的探索,柯拉柯夫斯基明確指出,為了確立個人的尊嚴,必須保證必要的自由、對多樣性的寬容和對超越的追求。他的聲音對於波蘭的命運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在整個歐洲都有影響。除了他長期持續的反教條主義的哲學探索,他還寫作高度可讀的、富有挑戰性的、有時候又帶有諷刺意味和幽默感的文章。他有魅力、十足的機智,常常微妙自嘲,對於現代歐洲和美國的有時候顯得遲鈍的現代心態提出許多問題。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本主義者,一位哲學家、思想史學者和文化評論家。在他全部創造生涯中,他提出重大問題的時候,思想真率而且深刻,因而我們構想以克魯格獎來加以表彰。”
柯拉柯夫斯基的主要著作有:《天主教哲學札記》(1955)、《世界觀與日常生活》(1957)、《文化與崇拜物》(1967)、《神話的存在》(1972)、《馬克思主義主流》(1976—1978)、《希望與無望論綱》(1981)、《我對一切事物的正確觀點》(1978,1999)、《宗教,如果沒有上帝……》(1982)、《形上學的恐怖》(1988)、《被告席上的文明》(1990)、《論最重大事物的最微小的演講》(第2輯,1999;第3輯,2000)、《在好友與熟人之間》(2005)等。
在文學方面,柯拉柯夫斯基的三本短篇故事集最為著名,在世界上廣泛流傳:《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1963)、《天堂的鑰匙》(1964)以及《與魔鬼的談話》(1965)。
《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形象地描寫人物主觀想法與現實之間的對立,敘述語氣莊重而又幽默,內容貌似荒誕,主題嚴肅而深刻。故事多是嘲笑人缺乏自知之明,他們無視淺顯明了的道理,硬是反反覆覆、沒完沒了地在荒唐、愚蠢的怪圈裡不能自拔;更有甚者,還大為得意,絕對不思改正。但是,這些故事乃是多層次的寓言,可以作出多種類型的闡釋:文學技巧的、哲學的、社會學的、倫理學的、心理學的闡釋。作家創作,從根本上說,是脫離不了他們所在的時代的,時代總要直接、間接地折射或者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之中,所以,這些“童話故事”也可以作出政治學的、民俗學的解釋。總之,這些小故事十分有趣,卻又發人深思、意味深長。
《天堂的鑰匙》中的18篇(其中《羅得之妻,或日求助過去》因為沒有通過審查,未得收入1964年第一版)故事閱讀起來像是《聖經·舊約》中的一些故事的新編;在基督教國家,例如像波蘭這樣的篤信天主教的國家裡,這些故事對於許多人來說當然都是耳熟能詳的。雖然是故事新編,作者卻是站在無神論的立場上作出解釋,添加了邏輯分析,並且為每一篇故事得出結論,或者說“教訓”,給讀者提供了很大的想像和啟迪的空間。在寫作這些故事的時候,作者保持著超然的、爭辯的、欲言又止的、暗示的態度和不動聲色的面孔。
波蘭原文書封底上有一則評論,現在翻譯出來供讀者參看:世人爭論不休的是,應該服從於哪一位大神,而眾大神又為了聽從自己的那些人而爭論不休。眾神的混戰和眾人的混戰,這其一和其二,最終還是由人的雙手完成的。這個情況至今還沒有能夠反轉過來。但是,塵世於上天之間相互關係的痛處不在這裡,最重要的是,眾神一向要求世人的是確鑿不疑地宣布站在這一方或者那一方,不允許態度有絲毫的曖昧。這樣,通過施加壓力,眾神把在選擇方面令人痛感遺憾的、互不相容的思維特徵強加給了世間的生活,從而剝奪了人間生活之中的這種可愛的模糊性——而模糊的特質正是生活的主要魅力之一.
《與魔鬼的談話》所收入的八篇故事,敘述的題材都是我們——或者說歐洲文化背景下的人們與魔鬼的關係;因為歐洲人和我們首先都是人,共同點遠遠超過區別,所以我們可以在這裡使用“我們”這個詞語。
作者柯拉柯夫斯基自稱是不可知論者,其實這是“無神論者”的溫和的同義詞。他很可能沒有皈依基督教,至少在寫作這部故事集的時候沒有,當時他是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可以認為,作者是憑藉了很大的勇氣來寫作的,這尤其體現在他在故事裡所持的批判態度之中。
基督教教義所指的魔鬼(Devil),本來是上帝創造的天使之一,但是他妄想和上帝比高下,因為反叛上帝而墮落,變成魔鬼。但是他依然具有超人的能力,專門抗拒上帝,引誘人作惡、犯罪。他的下場是在世界末日被投入火焰之湖,受到永恆的懲罰。他的名字是撒旦(Satan o在《聖經·舊約·約伯記》ee,撒旦表現為上帝眾侍者之一,在上帝的同意下,對人進行種種考驗,無端加害於人,看人是否因為無辜受罪而抱怨上帝,放棄信仰。在《聖經·新約》福音書中也指一切邪惡的原型和最高的表述方式。他曾試探耶穌,與耶穌為敵。基督教認為,撒旦將隨人類的進程而長期存在,直到末日審判。撒旦的形象原來為蛇,後來成為美女,來引誘人類。到10世紀,才變得面目可憎;10_-16世紀,由於瘟疫流行,變得越發猙獰。同時,在11世紀,例如伯爾納,認為不宜將其特別醜化。在文藝復興時代,撒旦才重新獲得人的特徵。
撒旦,或者魔鬼,只有一個,在外語裡寫成單數。而邪惡的靈體有很多,漢語應該翻譯成為鬼魔(Demons),常常寫作複數;人間的各種禍害和病痛,也經常被認為是鬼魔附體造成的。“魔鬼”與“鬼魔”,在英語和漢語裡,意義的區別就在於此。
一般說的魔鬼附體實際上包括魔鬼的和鬼魔的附體。有史以來,人類就對這種附體感到恐懼。《聖經·新約》多處談到耶穌和使徒們為因魔鬼附體而生病的人驅魔,亦即祓魔。魔鬼附體的徵兆,中世紀已經有歸納:1.能夠說或者聽懂原來不懂的語言;2.能夠發現密藏之物,知道他人所思和預卜未來;3.能夠做出超出自己體力的事,等等。被魔鬼附體的人常常面目可憎,行為令人厭惡。天主教神學家認為,只有上帝在考驗一個人的時候,才出現魔鬼附體的事。附體考驗分為被迫和自願兩種。
還有一個概念,“著魔”,與“魔鬼附體”不同。著魔的時候,魔鬼不是附著於受害者身體,是在人體之外用誘惑來折磨人,使人產生一種無法控制的欲望,要去做某件事,尤其在夢中。這樣的折磨可能延續很長時間。另外一個概念是人魔立約,使人變得神通廣大,這一現象引起迫害女巫的浪潮,使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變本加厲,例如英法百年戰爭末期法國愛國女英雄貞德(1412—1431)被出賣給英軍,英軍將其交給教會法庭審判,教會認定她施行巫術、傳播異端,而處之以火刑。
著魔和魔鬼附體事件在歐洲歷史上,特別是在中世紀,有過不少記錄,近代和現代,隨著科學的進步、試驗科學的興起,記錄則越來越少。因此,可以認為,這類現象是和對這類現象的記錄、理解和解釋具有密切的關係的。在無神論者看來,魔鬼附體和著魔這兩種感覺、現象或者概念,實際上都是外界種種因素和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常反應、失衡和紊亂,是程度極為不等的精神病症的表象,大部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釋、調整和治療。信教的人當然有他們的解釋。
與此有關的是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故事,最著名的是歐洲中世紀晚期16世紀關於浮士德的傳說。以這個故事為題材寫作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馬洛的戲劇《浮士德的悲劇》(約1588—1593年);歌德在1790年和1808年發表了自己的《浮士德》第一部,直到1832年才發表第二部。英國的拜倫受到歌德的影響,在《曼弗雷德》中描寫了這個題材;在20世紀,托馬斯·曼創作了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1947)。在音樂方面,許多大作曲家也受到了這個題材的啟發進行創作:華格納的《浮士德序曲》(1839)、柏遼茲的大合唱《浮士德的懲罰》(1853)、舒曼的《歌德的“浮士德”片段》(1853)、李斯特的《浮士德交響樂》(1857)、古諾的歌劇《浮士德》(1859)等。還有許多作家和藝術家在作品裡描寫和刻畫了魔鬼和鬼魔。
俄國宗教哲學家洛斯基說:“惡魔不是以魔術來征服人的意志,而是以虛構的價值來誘惑人的意志,奸狡地混淆善與惡,誘惑人的意志服從它。”而本書波蘭語原文版封底的言簡意賅的評語則是:
我們的宏大的善,亦即人間的愛,同時也是重大的誘惑,能夠在我們心中引發出像上帝是否軟弱無力、是否邪惡這樣的問題,因而引發出懷疑之罪。這一罪惡又引發出驕傲,從驕傲中又產生出下一輪的罪過。但是,也有相反的情況,惡能夠轉變為善。撒旦的王國不僅僅是陰暗的中世紀,在今天,惡也在我們周圍設定陷阱,不斷地把我們拖拉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