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始建於1960年,其前身是長春輕工業專科學校的化工系,1979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吉林工學院化學工程系的化學工程和高分子材料兩個專業開始招生。1990年,國家正式批准吉林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碩士點,是吉林省化學工程與技術領域唯一具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中國化工高教學會理事單位,從辦學經驗和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均有雄厚的實力,為吉林省的化工高等教育和吉林省石油化工支柱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簡介

長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始建於1960年,1963年化學工程與工藝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開始招生。1990年國家正式批准化學工程專業碩士點,2013年獲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共建材料學(高分子材料)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中國化工高教學會理事單位,學院擁有2個吉林省重點學科;7個碩士點(化學工程、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藝、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理科)),化學工程擁有在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製藥工程 環境工程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現有專職教師69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3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80%,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420人,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240人。

擁有高分子合成國家地方共建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合成樹脂與纖維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化工特色專業重點實驗室、高分子材料特色專業實驗室、省部共建材料學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石化資源與生物質綜合利用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化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吉林省高分子專業教學示範中心、吉林省合成樹脂及化學纖維創新中心及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設備、測試儀器和研究條件,儀器設備總值達7000萬元,能很好地滿足研究生、本科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實踐和專業實驗的需求。近3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137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8項;20項成果被企業採用。近五年共發表400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其中被SCI、EI收錄150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12部;獲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

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工作,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培養制度﹑開展學科競賽、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有效培養措施,使學生在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在創新意識、團隊協作和工程實踐能力方面都有明顯地提高,培養的學生專業紮實,適應性和競爭意識強,視野寬廣,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就業率(95%)和考研率(25%)處於國內同類專業的先進行列。

學科建設

學院擁有3個吉林省重點學科、7個碩士點(化學工程、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材料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工程擁有在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製藥工程和環境工程4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是吉林省特色專業。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5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2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75%。

科研實力

學院擁有教育部合成樹脂與纖維工程中心、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化工專業重點實驗室、省材料學重點實驗室、省重點示範化工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省合成樹脂及化學纖維創新中心、長春工業大學綠色化學研究所及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擁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測試儀器和研究條件,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實踐和專業實驗的需求。

學院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攻關計畫、吉林省科技廳重大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120餘項,近3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70餘項,在研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20項成果被企業採用。近五年共發表400多篇重要學術論文,其中被SCI、EI收錄150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申報發明專利40餘項,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工作,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培養制度﹑開展學科競賽、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有效培養措施,使學生在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在創新意識、團隊協作和工程實踐能力方面都有明顯地提高,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5%,培養的學生踏實敬業,專業紮實,適應性和競爭意識強,視野寬廣,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本科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四年本科)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為適應新世紀化學工業的發展而設定的一個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性強、工程特色顯著的大化工專業。專業領域涉及化工、石油、醫藥、能源、輕工、材料、食品、日用化工、能源、生物化工、微電子化工等諸多領域。主要研究化工等過程工業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運用其解決生產、研發、設計、最佳化和管理等實際課題的工程技術學科。本專業注重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知識的教學,注重全面素質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注重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和工程能力的提高。

主要課程:

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反應工程、分離工程、化工設計、化工工藝、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等。

畢業生去向:

畢業生可到化工、精細化工、製藥、生化、石油加工、燃氣、輕工、食品、能源和材料合成等部門從事研究、設計和生產管理工作,也可到高校從事專業教學工作。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四年本科)

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設計、合成、結構與性能關係,具有對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過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夠從事高分子科學研究開發及套用的教學、科研人才及能滿足生產實際要求的高分子合成、成型加工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變學、聚合反應工程、高聚物成型工藝學和模具設計。

畢業生去向:

畢業生可到塑膠、橡膠、合成纖維、塗料、粘合劑、精細化工、輕工、建材、汽車、醫用器材、醫藥等行業和研究院所,從事科研、設計和生產管理工作或教學工作。

製藥工程專業(四年本科)

本專業學生接受化學化工和製藥的實驗技能、工業實踐、計算機套用、科研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具有對醫藥品、保健品和製藥設備的工程設計和新藥開發、生產行銷的基本能力。在專業知識方面,要求學生掌握生物技術、生物製藥、化學製藥、中藥精製、藥物製劑技術與工程等知識;在工藝設備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藥物生產裝置、工藝流程與設備設計方法;並具有對藥品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或設計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

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製藥工程、藥物合成反應、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製藥工藝學和藥用高分子材料等。

畢業生去向:

畢業生可到藥品(或保健品)、化工、環保、輕工食品等生產企業從事研發和生產管理和行銷工作;也可到研究所、設計院等機構從事新藥的研究、開發和設計等工作。

環境工程專業(四年本科)

環境工程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性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理論、技術原理和工程措施。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具有對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等工程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及計算機套用能力;懂得環境質量評價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主要課程: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處理工程、噪聲污染及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利用、環境質量評價及環境監測等。

畢業生去向:

畢業生可到環境保護、化工、輕工、能源、研究部門、高等學校等部門從事環保、環境工程設計、環境評價與規劃、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監督與管理、環境宣傳與教育和環境科學研究與環保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四年本科)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是2010年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該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循環經濟、再生資源等領域的急需人才,滿足“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等國家決定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的需要。本專業培養具備面向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適應未來科技進步,掌握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原理和知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與職業道德,獲得工程師良好訓練,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寬厚、實踐能力強,並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國際視野的理工融合型創新人才。可勝任資源高效與循環利用以及相鄰學科的過程設計、技術開發和套用、生產管理、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或繼續進行資源生態領域的研究生學習。

主要課程:

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工業催化、高分子化學、生物質化學、綠色化工過程設計原理、水處理及循環利用、生物質加工工程、循環加工過程裝備、合成材料再加工原理、循環經濟等。

畢業生去向:

本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是各級政府環保部門、高等院校、設計單位、科研單位、相關企業及環保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