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規劃
位於杭州市東南部錢塘江北岸,緊鄰錢江三橋引橋,地處杭州未來的中央商務區--錢江新城核心區內。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兩棟板式,四棟點式25-28層的高層建築構成
規劃設計理念
本項目特定的地理位置要求建築的形象與尺度突破傳統,要從錢塘江和過江大橋這樣的地理尺度去重新定義,城市設計需要在錢塘江一邊思考一種有別於與西湖景觀為參照物的設計理念,習常的細碎建築體量做法不能在大江大河沿岸樹立恰當的城市形象,從這種思考出發,本項目以板式住宅為主,板式與點式結合,強調體量在水平方向的綿延,並要有足夠的長度與錢江三橋相對平行形成有斂有收,逐漸叉開的態勢,與橋上大流量的交通想呼應,富有動感向市區活動伸展。無論從地面仰視,還是從空中俯視,這組建築群都將成為“錢江時代”城市風景中的一個顯著地標。
造型原則分析
以高度簡潔的現代手法處理造型。控制材料和色彩的種類,通過體量與虛實的變化達到簡單的複雜,而複雜性即城市的本質。影響造型處理主要有五個因素:
場所精神
高品質的城市建設不是建築張揚地站在街邊,而是先看到茂密的樹木.後看見建築。由於樹木的遮擋,低層建築若隱若現,氣氛寧靜而含蓄。
城市意象
二層高的盒子構成建築造型的基本單位.它們形成的簇群極具城市意味.也可以看做是把傳統中國院落式城市平面轉化成了立面形象。
滲透
陽光、風、視覺、雨霧等因素的互相滲透是江南建築的基本特徵。建築的“盒院”群使綿延100多米的建築如同一大扇江南園林中的漏窗.毫無堵塞之感並在總體建築的簡潔粗獷中增添了幾分敏感與細膩。底層架空處理更使狹窄地塊相對變大.視覺流通而舒暢。
動感
結合平面形式.三維體量強調水平向的動感為主.間或輔以高聳的塔。整個建築群的動態線條方中帶圓,取自傳統金文書法線條筆勢.雖根據規劃與功能分成若干片斷.但筆斷意連。
色彩
以白色和青灰色為主色調.其中以白色替換傳統建築中的白粉牆以青灰色混凝土砌塊替換青瓦.以綠色噴塑鋁合金特製型材和鋼材替換木構.配以大尺幅的透明白玻和U形玻璃.完成了從傳統到現代在建築語言上的全面轉換.但城市的文化記憶並未丟失。
材料
建築外牆採用了紫灰色金屬、白色線腳配合淺灰色主體;灰色透明雙層中空玻璃,局部以紅色橫向排磚為裝飾,頂部設計更注重簡潔明快和大氣。每個盒子的邊套均為白色,套內石材為素混凝土砌塊.綠色噴塑鋁合金門窗透明白玻,這些基本元素決定了每個盒子的色彩,也定了整個建築的材料、色彩的使用種類與規則,讓人依稀回憶起青瓦白牆的江南傳統城鎮,但又是全新的創造。
景觀視線
這個位於錢塘江一線江景位置的高層樓盤,正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雙層盒子設計而擁有著五重景觀:
1、江景
2、CBD城市景觀
3、社區主題景觀
4、空中景觀
5、樓盤本身的建築特色景觀
註:所謂的空中景觀就是入戶花園和6米挑高的空中庭院。從錢江時代的建築外立面看,每個標準層中構造出高層住宅罕有的公共交往空間。這些入戶花園在交付時就被種上各式各樣的綠化植被,某些樓層的住戶可以直接從家裡通往這些入戶花園,茶餘飯後多了一處和自然親近的居所,十分愜意。
建築的基本單元
每個盒子為上下兩層,構成了一個基本單元。二層高的單元空間處理.使建築可以實現較大進深,同時滿足均衡的南向日照和通風。
合院式空間組織
★以交通核為中心組織,在同一平面內將四個戶型組織起來,增強了鄰里之間的交流。
★每一戶無論住在什麼高度,都有前院後院,每個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
這些構造單位提供了一個有特定場所的精神空間,而經過特殊技術處理(結構、設備、園藝等),則可實現在一個限定空間內的園林式自由建造。垂直院宅中努力將個人的人生觀和文人意識注入社會,希望以實踐來推動一種有品質的生活方式,為新建築傳統創造原型。